起点作文网

妇产护理论文(收集3篇)

时间: 2024-07-15 栏目:办公范文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正在不断的发展和推进过程中,要对传统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改革包括改革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加强技能训练和考核,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等。

1传统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的理念缺乏先进性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妇产科实践性教学,都属于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的范畴,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重视理论多于重视时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不能顺应社会对于临床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1.2陈旧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其所采用的通常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缺乏培养,导致临床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理念难以实现。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妇产科护理实训与操作的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其出现了技术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1]。

1.3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

由于妇产科疾病往往都会涉及到女性的生殖系统,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焦虑、害羞甚至是抗拒等情绪,因此,导致妇产科的护理实践教学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护理学实训室是一个重要的技能训练场所,但是,由于目前其所用到的人体模型仿真程度比较低,并且价格较为昂贵,因此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1.4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不高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就少不了要进行临床见习与实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这个过程的管理和重视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护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然而,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临床实习的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2《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2.1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卫生保健的投入力度,有效的释放了群众对于就医的需求和能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护理教学应当及时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的培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

2.2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2.2.1病案讨论法

通过运用病案讨论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将问题展现出来,并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于积极性。并且,通过运用病案讨论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例如,在进行对产后出血患者护理方法的教学时,其重点教学内容,在于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病例展示的方式,帮助护生掌握这一难题。例如:患者年龄27岁,足月临产,因第二产程延长行胎吸助娩,新生儿体质量4000g,胎儿娩出时伴阴道持续大量流血,呈鲜红色,有凝血块。通过这个病例,让学生们根据诊断,来得出软产道损伤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与理解,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2.2.2角色扮演法

从本质上来说,角色扮演法能够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并通过让学生充当观众或者演员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自然流产”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针对先兆流产患者所进行的心理护理有着很高的地位,而学生们对这一点有比较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教师扮演孕妇,学生扮演护士。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先兆流产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出来,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借助于自己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

2.3强化对妇产科护理技能的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训练之间的充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对于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种操作技术有一个深入的掌握。例如,在进行“会阴擦洗“操作课的讲授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自习时间相互操作,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对其进行轮流的讲解指导。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课时不多问题。长期以来,在妇产科护理学的考核大纲大昂中,都会把科护理学的技能考核成绩单独的列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能引导其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2.4强化对临床实习管理的重视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临床实习的内容与标准,不仅要充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位。例如,就针对于护生的病房实习过程来说,要求其必须要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并为妇科疾病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等。为了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就要求每位护生分管3~5张病床,在每日的查房时间,要求护生必须要在床边进行患者情况的汇报,并对其进行护理体格检查。只有通过制定详细的实习内容,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迅速的提升护生的临床应用能力,确保其能够对整体护理的方法与要求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掌握。

3结论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对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的妇产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妇产科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和和考核,加强学生的临床实习管理等,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全面结合,从而更好的促进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并以此来推动现代护理教学的发展进步。

作者:高莉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篇2

1.1护理措施

1.1.1常规护理: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如入院时介绍病区环境和住院须知,告知产前检查以及注意事项;产时介绍产程相关知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注意事项及配合方式,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产后营养、产后卫生、母乳喂养和计划生育等各项指导,会阴伤口或腹部切口的观察等。

1.1.2优质护理:观察组产妇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并实施优质护理:①环境舒适。对分娩室及病房进行装饰与布置,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②认知干预。采用指导、提问等多种方式,识别和发掘产妇认知性错误,找出非理性、不切实际的成分[2]。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认知需求,为产妇制定科学的认知干预计划,主要介绍分娩及产后恢复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心理因素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③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应遵照“真诚、尊重、共情、个体性”原则,举止稳重、态度和蔼、语言真诚的主动与产妇沟通,获得产妇的信任,建立和谐及相互信赖的关系[3]。心理干预要贯穿生产全程,产前通过沟通,观察产妇的心理情绪反应,针对存在的不良情绪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如部分初产妇害怕分娩,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责任护士可向其介绍成功分娩的案例,并现身说法,帮助产妇树立信心。产时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和认同产妇内心的体验,让其释放焦虑和忧郁情绪,并针对其存在的疑虑进行疏导。部分产妇仍有封建思想,尤其是经产妇,产后得知与自己想法不一致时,是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最主要的因素,此时应重点给予心理疏导,及时纠正其错误观念和负性情绪,消除应激,否则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④疼痛干预。教会产妇肌松训练、呼吸调节、音乐治疗和生物反馈等心理放松技术,舒缓产妇情绪,激发自身活力,高度放松身心,提高疼痛阈值。如音乐疗法,舒缓的音乐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帮助产妇放松心情,减轻分娩带来的疼痛[4]。⑤家庭支持。家庭支持与产妇产后的情绪呈正相关,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调整好产妇家庭关系,鼓励多关心、照顾产妇,并完善产妇的社会支持系统。⑥延续护理。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解决产后卫生、母乳喂养等遇到的问题;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的负性情绪给予合理的疏导。

1.2负性情绪: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SAS≥50分表示存在焦虑、SDS≥52分表示存在抑郁情[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SAS评分比较:观察组产妇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2周S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出院时和出院1月SA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SDS评分比较:观察组产妇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2周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出院时和出院2周SD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出院2周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比较:出院2周时,观察组产妇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褥期是指胎儿和胎盘分娩出至生殖器官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时间,一般为6~8周,是极为重要的阶段。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性变化,需要在产褥期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才能恢复,如果产妇对妊娠与分娩缺乏足够的认识,则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可超过30%,表现为恐惧、焦虑、易激惹、沮丧,往往使产妇失去照顾婴儿的能力及生活自理,使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均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可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及循环功能,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抑制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甚至影响产妇的生命。优质化护理是指将优质护理的理念融入到护理的制定及实施过程的护理方法,其更注重“优质”护理细节的制定和实施,注重患者对于护理需求质量升高的满足,使患者感受到全身心的舒适护理,最终达到较佳的护理效果。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篇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07年6月本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临产妇700例,20~28岁560例,29~35岁110例,35岁30例。将其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心理干预组350例,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35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两组临产妇的条件构成显著差异。

1.2评估方法通过与临产妇面对面密切交流,从而取得她们的信任、了解其心理和要求,结合产检及护理工作中接触观察临产妇的行为表现,粗略将临产妇心理特征概括为恐惧、焦虑、依赖、抑郁、忧虑。了解临产妇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给孕妇讲明调查表的填写方法,由临产妇本人按要求分别与干预前后填写量表,实行个体化干预,对两组抑郁、焦虑、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

1.3评分标准(1)抑郁自评量表采用ZUNG氏等指数评定法,指数低于0.5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抑郁,0.70为重度抑郁。本研究把抑郁指数0.5者都统计为抑郁。焦虑自评量表采用不同精神疾患的SAS评分表中的正常对照组进行评定,高于正常对照组总分(33.8±5.9)者,考虑为焦虑情绪。同时采用标准分与正常常模比较。(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7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两组临产妇干预前心理问题的状态无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干预组临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干预组活跃期时间(259±98

3讨论

正常分娩成功与否取决于3个因素,即产力、产道及胎儿,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精神因素是影响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极度焦虑、恐惧的临产妇无法用正向形式来幻想分娩,因而会出现更多杞人忧天的负面情绪,害怕分娩时身体受到伤害及担忧新生儿健康。有研究表明,心理状态越差分娩结局越不理想[1],在分娩时,一切外来刺激都会引起孕妇的疼痛感觉[2]。因此,疼痛引起恐惧,恐惧加剧疼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有文献报道,临产妇紧张、焦虑能增加人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出血增加、心理失衡、精力耗损、疲惫不堪,进一步增加产时的难度,造成难产[3],而且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增加[4]。生命的诞生应该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医护人员不应在分娩期进行过多的医疗干预[5]。而人性化的分娩服务和个体化的心理护心理问题,调和了分娩中的主要矛盾。本研究显示,经积极干预的临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产后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说明临产妇心理状态影响分娩过程及妊娠结局。本文通过对350例临产妇入院后各个阶段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她们实施人性化的分娩服务,医务人员以和蔼、亲切的语言与临产妇产交流,使其了解分娩基础知识,使临产妇感到安全和温暖;针对每一个临产妇在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分别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时消除临产妇的紧张心理,去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减少精神上的负担,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保证有效分娩力,降低滞产率。

参考文献:

[1]郭丽岳,白炳清,龙鲸,等.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82.

[2]朱丽丽.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3):59-60.

[3]于金香,高洪莲,蔺香云.护理干预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2,16(11):663-664.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以如何生存为题目的散文(收集2篇)
  • 下一篇:妇产医院工作总结(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