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老人于海(收集5篇)

时间: 2024-07-24 栏目:办公范文

老人于海篇1

关键词:《老人与海》象征手法老渔夫海明威

引言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巅峰之作,在世界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海明威并不属于象征派的作家,而在其成名作《老人与海》中却普遍采用了象征手法,但是由于《老人与海》问世,后来的国内外外国文学研究者认为海明威应该也属于象征主义作家,因为海明威擅长通过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老人与海》表达出了海明威内心世界和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塑造的老人硬汉形象符合海明威对待生活的方式,反映出他想表达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海明威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勇敢、坚强、执着的优秀品质,这品质也都生动形象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整部作品的创作埋下伏笔。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熟练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捕鱼老人、小男孩、大马林鱼、大海、鲨鱼、群狮以及其丰富的寓意,深刻地表现出了文学作品的精髓,体现了作者广阔的思想境界,使得表现出来的主题和现实意义远远高于题材本身的内容,本文通过详细地分析《老人与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并详细分析了老人、大海、小男孩、鲨群的象征意义,研究象征手法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人物特征。

一、作品标题象征意义

作品标题《老人与海》通过完美衔接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读者展开无穷的想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捕鱼老人桑迪亚哥独身一人在浩瀚无穷、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驾驶着一艘“弱不经风”的小船,毫不畏惧海上肆虐的狂风,毅然决然地驾驶着船只前进。我们可以看出,面对一望无边际、凶险难测的大海,我们的主人公老人桑迪亚哥不是一个普通的渔夫,他勇敢坚强,不畏惧大海、面对命运不甘于屈服、积极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象征。大海正是老渔夫坚强勇敢、敢于与命运斗争的舞台,老渔夫桑迪亚哥的生活离不开大海,他只有为了生存勇敢地与大海进行斗争。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老渔夫桑迪亚哥失败了,没有斗争过大海,正如人不管进行怎样的努力都斗争不过命运一样,也许有人认为他是徒劳的、可笑的,这些人显然是浅陋的,他们没有看到桑迪亚哥的伟大之处,没有发现老人永不磨灭的坚强意志力,老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是否成功,因为面对命运他的成功希望是渺茫的,遥不可及的,桑迪亚哥的成功在于他与命运斗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敢与自信。在与生存和命运斗争过程中,老人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敢于与一切作斗争,将老人的勇敢和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老人的经历映射出的生活哲理是人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失败,但是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强勇敢地去面对挑战,我们就会在不断的斗争中磨练意志,变得坚强伟大。正如作品中写到的“你可窥见他额上的血迹,却永远也看不到他眼眶里的泪水”。《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宣传的理念是桑迪亚哥在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即便是成功遥不可及,他也坚强面对,永不言弃,长期坚持,不断地靠近成功。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赞扬的精神,也是《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真正想表达的真实意蕴。

二、作品中主要人物象征手法分析

(一)老人的经历正是作者海明威人生的写照

老人桑迪亚哥是一位撑着小船独自在湾流以打渔为生的普通渔民,但他也是最不普通的。无情的岁月和困难重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折磨着老人,作品中形象地写到“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老人显得又瘦而且憔悴”“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显得年迈了”“但是老人那双眼睛却跟大海一样蓝而且清澈,毫无失望和沮丧,而且充满了愉快”。作为贯穿全文的关键人物,在作品的一开始,就通过生动形象的语句塑造了老人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文章开始就介绍了老人正处于背运阶段,在大海上捕鱼84天一无所获,对于一个以打渔为生的年迈渔夫而言,这无疑是最为痛苦、最为倒霉的。84天一条鱼也没钓到,连跟他一起的小男孩也失望了,在40天的时候就早早地离开了他。老渔夫桑迪亚哥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海明威悲惨命运的生动体现,海明威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将自己的命运折射出来。海明威生活在一个战争的年代,他曾亲自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战争,亲身经历过战争,了解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且海明威还经历了战后社会面貌凋敝、一片混乱的景象,残酷的战争和混乱的社会现实正是海明威面对的悲惨命运,而海明威在此期间也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人们认为他已经没有创作的才能了,根本写不出东西来。这一生活经历与其作品中老人的经历是如此相似。老人桑迪亚哥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毫无畏惧的勇气,终于又有了巨大的收获,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也无法替代的任务,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老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捕获一条大鱼,而且老人也最终实现了目标,虽然在与大海和群鲨作斗争的过程中失败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而且让自己伤痕累累。海明威在竭忠尽智完成这部作品之后,直到最后自杀也未曾发表过任何作品,与老人的悲惨遭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悲惨的人生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超越了失败的灰暗,坚强刚毅、乐观勇敢的品质得到了升华,老人的人生经历正是海明威想表达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赞赏了渔夫虽败犹荣的不屈精神。

(二)小男孩起到了侧面象征作用

在文章的开始小男孩与老人为伴,从他5岁起就共同出海捕鱼,当两个人一同出海40天还是一无所获的时候,小男孩失去了信心,在父母的命令下回家。小男孩的行为特征从侧面衬托出老人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性格。小男孩曼诺林对老人桑迪亚哥充满了信任,老人也将小男孩作为自己生活中的帮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孩是老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的体现,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尽管老人在前84天一无所获,没有捕到过一条鱼,但是小孩没有对老人失去信心,仍然认为他是最好的渔民,小孩看到的是老人优秀的捕鱼品质和熟练的捕鱼技巧,而不是捕鱼的数量。从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小男孩的离开是那么的不情愿,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这也正体现出了老人桑迪亚哥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无奈,但是老人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当老渔夫载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来的时候,小孩充满了悔恨,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他感受到老人性格品质是多么的令人尊敬,自己跟老人之间的差距,象征着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三)大马林鱼的象征

作品中的大马林鱼象征着老人坚持不懈获得的收获,是老人不断追求的理想,老人经过84天的努力,终于在第85天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象征着人如果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历重重困难和阻碍。老人心中坚定的信念,决定了他第85天的航行,看到大马林鱼的时候老人就决定要征服它,尽管老人意志坚强,但是年迈的身体已经力量不足,身强力壮的大马林鱼曾经向老人挑衅,甚至想要掀翻他的小船。但是老人毫无畏惧,朝着大马林鱼怒喊:“我要与你决斗至死!”在坚定的信念支撑下老人胜利了,老人在与大马林鱼三天三夜的斗争中,大马林鱼精疲力竭。而老人在坚强的意志支撑下取得了成功。大马林鱼正是老人所要追求的理想的象征,老人坚持与大马林鱼斗争象征老人为了追求理想表现出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意志坚强的品质。老人坚持84天出海却没有捕到过一条鱼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象征着虽然命运坎坷但是只要坚持努力,总会出现希望和转机。

(四)鲨鱼的象征

庞大的鲨鱼象征的是现实社会的冷酷、邪恶、人性缺失。老人与鲨鱼作斗争象征着人为了守护住自己的幸福毫不畏惧与邪恶力量进行斗争,表现出老人敢于与命运斗争、敢于挑战强权的高贵品质。作品中老人收获大马林鱼返航时出现的鲨鱼并不是意外,而是作者为了丰富剧情特意安排的。老人将大马林鱼视作生命,老人在收获的时候感觉到喜悦,象征着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回报而感觉到高兴,然而鲨鱼却想要跟他分享这一胜利果实。老人为了保护自己胜利的果实而与鲨鱼进行斗争,凭借着丰富的捕鱼经验和坚强的意志最终取得了胜利,杀死了鲨鱼,但是却没有保住自己收获的大马林鱼。鲨鱼象征着社会上可怕和冷酷的邪恶力量,反应出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情、缺少人性,他们毁灭了人类原本幸福的生活,让人们陷入悲惨的命运,生活没有希望。老人的行为象征对现实中人的美好期望,人类在面对邪恶时表现出的勇敢坚强,毫不畏惧地与邪恶作斗争,这种精神和品质值得赞扬。

(五)马林鱼骨架的象征

虽然老人在与鲨鱼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大马林鱼已经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马林鱼骨架正是老人的胜利成果,马林鱼骨架象征着老人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大马林鱼骨架象征着老人敢于与坎坷的命运作斗争,而且并不畏惧失败,是对老人高贵品质的赞扬。老人在成功打败了大马林鱼之后载着丰厚的收获返航的途中遭遇鲨鱼,在几番周折之后将老人的战利品抢食一空,仅剩下了骨架。为了保护奋斗成果,老人以生命为代价与鲨鱼斗争,已经远远超过老人的本意,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大马林鱼的骨架也并不是一堆废物,而是老人精神意志的象征,老人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因为他敢于面对死亡,敢于面对坎坷的命运。他杀死了与他斗争的马林鱼和鲨鱼,象征着他敢于与命运作斗争,敢于挑战社会上的邪恶力量。

结语

《老人与海》在那个“迷惘时代”是一部经典的励志代表作品,海明威也成为了信仰和意志的代言人。海明威通过在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的赞扬,也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深入地理解了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语

参考文献

[1]周海艳.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J].新西部(下半月),2010(7).

老人于海篇2

关键词:城镇职工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收支预测

一、绪论

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收支平衡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是否能够平稳推进,甚至关系着养老保障制度的存亡问题。只有把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好,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储备力量,起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功能。但是,目前人口老龄化已变成全球所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各国养老保险入不敷出,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JiyeHu(2014)提出,应对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不平衡问题,在加强投资的基础上,要降低固有投资上的系统性风险,容许部分养老保险投资于国外市场,以实现养老保险的增值[1]。Gairec(2012)发现人力资源可以消除老龄化产生的负面效应和与之带来的养老保障基金风险[2]。鉴于国内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的严重性,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比如:梁慧灵(2013)认为我国“统账结合”养老制度有激励和兼顾互助、公平的作用,但随着制度的运行,部分省份普遍存在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现象,养老保险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3]。赵应文(2013)认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不够,另外,养老保险的注资渠道太过狭小也是主要制约因素[4]。蔡晓珊和陈和(2016)基于我国老龄化背景,预测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大小,认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及个人账户在随着老龄化的加速,都将出现缺口,并且越来越大,到2040年将会达到高峰[5]。郑秉文(2017)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和财务状况作了预测,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大范围的推广仍有一定的潜力,但赡养负担持续加重,基金收入增速下调,支出形势更趋紧张,地区严重失衡,基金可持续性堪忧[6]。青海省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资源大省,其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底青海省常住人口为603.23万,已突破六百万,而且从2014年开始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7%以上,且持续增长。根据国际上整理的判断标准,青海省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因此,本文从青海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现状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为青海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现状分析

(一)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现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主要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缴费、国家财政补助和其他收入,支出主要包含养老金领取支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管理费用、养老金的转移支出以及其他支付[7]。表1给出了2008-2017年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近年来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规模在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398107万元到2017年的1975663万元,10年间增长了3.96倍。但另一方面,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314058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054798万元,10年间增长了5.50倍。从结余情况来看,2008-2011年结余是递增的,但从2012年开始结余逐渐下降,甚至从2015年开始,结余变成负数,出现了收支缺口。表12008-2017年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8年开始养老保险的支出增长率要超过收入增长率,若此种情况持续出现,则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体缺口在未来必将扩大,仅靠各级政府每年进行的财政补贴将无法弥补该缺口。

(二)存在收支缺口的原因分析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日益加剧使得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难以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青海省自2014年开始便跨入了人口老龄化行列,其65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至41.6万人,所占比重7.13%超过了国际判断标准(7%)。因此,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是近几年收支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2.征缴率。征缴率是影响职工养老保险收支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征缴率越大,养老保险收入越多,反之就越少。很多参保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或是参保意识淡薄,而时常发生欠缴、漏缴的情况,针对此种想象,青海省出台了一系列养老保险补缴新规。即便如此,每年养老保险金欠缴、补缴的人数并未减少,这严重影响着青海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均衡问题。3.管理体制不完善。青海省养老保险管理制度还处在待完善的阶段,有很多潜在问题。虽然国家严格规定了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存在职工不按规定而提前退休或是退休人员死亡后不按规定登记仍然有其家属冒领养老保险等问题。尽管许多单位建立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机制,但由于青海自然环境不是很理想,许多职工在退休后就选择了到异地去养老,这就给企业的养老资格认证带来了许多不便。

三、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规模预测研究

为更好的掌握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情况,本小节对其未来10年的收支情况进行预测。

(一)预测模型鉴于2010年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发展趋向在2010之后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本次预测只选取2010-2017年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建立模型。1.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预测模型。以养老保险收入作为因变量,时间t作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建立收入预测模型为:回归结果见表2,可以得出,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y)与时间(t)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根据回归结果可得,相关系数R的平方值为0.9249,大于0.9,所以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好,拟合度较高。由t分布表可得,(7)的值为2.365,常数项与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分别为5.7940与8.5981,都大于t0.025(7),则通过t检验。由F分布表可得,F0.025(1,6)的值为5.99,而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为73.9277,大于F0.025(1,6),则回归方程整体显著,通过F检验。DW=1.8821,接近2,故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方程(3.1)通过检验。2.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预测模型。以养老保险支出作为因变量,时间t作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建立收入预测模型为:回归结果见表3,可以得出,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y)与时间(t)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根据回归结果可得,相关系数R的平方值为0.9570,大于0.9,所以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好,拟合度较高。常数项与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分别为4.8981与11.5617,都大于t0.025(7),则通过t检验。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为133.6734,大于F0.025(1,6),则回归方程整体显著,通过F检验。DW=2.2403,接近2,故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方程(3.2)通过检验。

(二)预测结果分析由表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均在逐年增加,但支出持续大于收入,结余为负值,而且缺口逐年增大。青海省将面临严重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这将严重威胁到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为此,青海省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都应高度重视起来,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

四、缓解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对策建议

本小节参考国内外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经验,并联系青海省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延迟退休与控制提前退休相结合通过适度延缓职工退休年龄来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问题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办法,并且见效也较为明显。青海省当前实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低于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因此,在延迟退休年龄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当然,直接大幅度的调整退休年龄可能会带来风险,引起社会不稳定,所以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来逐步进行调整,制定一个长时间的计划,分阶段进行。此外,在政策出台之前应该向社会各阶层争取意见,以便政策能够更加稳妥的实施。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前退休有助于给年轻劳动力“腾地方”,有效的舒缓了劳动力市场的负担,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但从长远来看,这给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职工的退休极大地减少了其养老保险金的交费年限,从而使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缩减;此外,退休人员的增加使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增加。这一增一减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愈来愈大。为此,青海省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员工退休年龄情况,严格监管职工退休人员登记程序,加强职工提前退休相关方面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定期做思想工作,以此来尽量避免在无特殊情况下的提前退休现象频发。

(二)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调查,杜绝死亡冒领人员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是目前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难题之一。据资料显示,2015年社保系统追缴冒领养老金和冒领人数分别为116万和311人;2016年追缴冒领养老金和冒领人数分别为67万和224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保险冒领、重复领取数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而青海省的冒领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青海省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生活状况的调查,并严格更新记录,加强对退休职工亲属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人员的惩处力度。

老人于海篇3

关键词:威海;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作为海滨宜居城市,威海市吸引了全国大量老年人口来威养老,这在推动威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养老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养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在造福本地人的同时进一步利用养老服务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威海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威海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截止2014年底,威海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607574人,总人口2547478人,老龄化比例为23.85%。威海市人口老龄化在群体结构方面呈现失能老人多、高龄老人多、三无老人多、空巢老人多的“四多”趋势。此外,80岁以上老人占比较大,人口超高龄趋势明显。

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模式较为多样: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较为普遍的养老服务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与重视。作为宜居城市,威海市的机构养老的发展也较为完善,不同消费水平的养老机构能为选择机构与候鸟养老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问题

1.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不足之处

威海地区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居家及社区养老方面,社区活动的针对性较差,多数社区公益活动是针对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开展,而单独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较少。此外,威海地区社区养老发展不均衡:部分社区附近的没有配备相关的医疗及养老机构,缺乏与老年福利机构联系,难以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就机构养老方面来看,威海的养老院层次并不分明。以东发老年公寓为代表的高端养老院数量较少,中层次老年公寓与敬老院的界限不分明。给来威海养老的老年人的选择增加了很多困难。机构养老还存在护理人员不足、护理设施不完善、平价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价格过高等诸多问题。

2.传统观念对发展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阻力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节俭,尽管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新兴养老机构均有一定发展,但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3.社会力量动用不足

社会力量动用不足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管理工作与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的参与方面。社区与高校等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不够密切,志愿服务连续性较差。此外,威海地区的养老服务信息获取还较为困难。当前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渠道狭窄而未形成系统、社会舆论导向性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力量未能有效发挥。

三、威海市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立足于不同养老服务模式的角度,建议威海地区可以做出以下改进:

就居家养老模式来讲,各部门应加强具体服务对老年人的针对性,如在居家服务热线中,专设老年人服务板块,或者直接开设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社区养老应当与居家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如社区如政府进行协同合作,提供包括定期体检、日托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高质量的短期服务,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同时,社区应结合老年人关注健康,生活节俭的特点,适时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调动老年群体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消除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影响困难较大。社会一方面应当尊重老年人的自身养老意愿,另一方面应在举办社区活动的同时,适当提供物质奖励,鼓励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转变思想、促进消费。同时,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老年人机构可结合老年人特点,采取渗透定价策略,注重健康服务,吸引潜在老年客户群体。

此外,威海地区各养老机构应明确层次,发展自身特色与企业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使选择来威养老的外地老年人口在选择上更加便捷。通过高校专业设置导向和提高人员薪金福利等方式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并通过政府和民间多方资金投入,加强服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各机构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动,经验学习。有实力的养老院可以选择建立综合性高端养老基地。

我们应当意识到,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对改善养老服务模式也有着重要作用。各部门应注重志愿者培训事宜,确保志愿服务的连续性与专业性。另外,充分调动企业及非营利性机构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企业建立专业老年产业、致力于老年群体相关需求的综合运营服务公司,以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信息。

四、结论

威海市较为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均有一定的扶持措施,但由于资金、选址等的限制,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在完善进程当中。凭借优良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威海养老产业被普遍看好,并已经吸引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高端养老机构。结合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威海市在发展养老服务模式时,应注重完善居家及社区养老等传统养老服务模式,为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各养老机构应充分利用威海的地域优势,发挥企业特色与竞争力,为候鸟养老提供支持。综上,增加财政支持,政企联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及非营利机构的积极参与,从而扶持多种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将是威海市发展养老服务模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胡伟娟.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64-464.

老人于海篇4

老范发家来的快,几年前他还在菜场卖他的蔬菜呢。在那个城市忽如一夜春风来,净菜社开进了菜市场,贴着商标的干干净静的蔬菜令想节约时间的市民耳目一新,大受青睐。随着一般蔬菜的冷落,附近的几个摊子也开始转卖净菜了。老范却按兵不动,对于这满菜场的净菜社他有自己的看法。其一,这个城市居民收入也不是很高,净菜的价格却比一般蔬菜要贵的多,时间长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势不可免;其二,这拣菜可是一些老人的生活内容,如果天天买净菜,这帮老人就会闲的发慌,老人们又有节俭的习惯,还是会成为一般蔬菜的长期顾客。根据自己的分析,老范做出了不参与净菜竞争的决定,但老范想暂时也不能被动挨打呀,老范开始行动了。首先,老范对自己的蔬菜进行了“美容”,把一些有碍观瞻的譬如黄菜叶什么的剔除,再把蔬菜稍微捆扎,使它不占空间。可千万别小瞧这招,对于买菜分量多的顾客而言,由于菜的堆头少了,视觉自然要支配顾客多买一点。其次,老范开始卖一些“拖泥带水”的蔬菜,一些带着土块的萝卜和带着瓜蔓的黄瓜受到了强烈“追捧”。老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旁边几个生意冷清的菜摊都先后被老范盘了下来;终于菜场的净菜社也上演到了关门大吉的份上了,等最后一家关门时,老范的净菜社开张了,不同的是老范的净菜社生意一直很稳定、很红火,为什么?老范的蔬菜销量上去了,菜农的供菜价就下去了。后来,老范又开始卖起了干货、海鲜,原始资本的积累悄然完成。

在菜场卖菜的老范由于采取了适当的经营策略,而在菜场内获得了第一桶金。他不随波逐流,不降低服务标准,处处为顾客着想,且对市场竞争状况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变革,接着参与市场竞争,老范在菜场的成功不是偶然。海鲜市场阶段

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老范已经不满足在菜场继续小打小闹了,他决定向有名的海鲜市场进军。老范开始整理自己的关系和思路,想着就乐了,那个海鲜市场所处的工商分局局长不就是自己顾客的老公嘛。顺藤摸瓜,老范进了海鲜市场,由于老范对那个买菜的局长太太长期照顾(有时甚至送菜上门),老范在海鲜市场租了一个人气很旺的铺头,风风火火的开张了。当然,老范没忘记开业那天请来分局长剪彩。

进了海鲜市场后,生意也挺不错,但老范却不怎么开心。原来对面有一家规模和老范相当,但历史更加悠久的海鲜行,由于顾客的选择心理,经常看着要成交时却去了那一家,往往对面的海鲜行只便宜几块钱便抢了老范的生意。“得有行动”,这是老范的口头禅,也是他做事的风格。经过摸排老范了解到对面业主的年事已高,儿子又在另外一家城市,目前生意由自家的亲戚帮照看。其实老两口也知道,赚的大半都落尽了亲戚的口袋,也早有怨言。老范找到了分局长,让他撮合那老两口把海鲜店承包给自己,经过分局长的滔滔不绝再加上老范报的承包价格有诱惑,老两口终于同意将海鲜行承包给老范,为期两年。接手后,老范开始统一采购,两家店的采购量大的惊人,进货价格自然又降低了,利润增长是情理之中。而且承包的海鲜店还用原来的商号,顾客不是在老范这买,就是在老范承包的那家买。偶尔遇到什么海鲜不畅销了,老范这边价格不动,那边跟着稍微降价就能出去,一时老范成了海鲜市场的如来佛。

光阴荏苒,两年很快过去,老范向老两口提出了买下海鲜行的想法。鉴于这两年老两口享受着颐养天年的快乐,加上儿子的劝说,老两口同意将海鲜行转让给老范。合同签订后,当老范一次性将钱款付清时,才真正松了口气。原来两年前老范就有意兼并海鲜行,但老范清楚这海鲜行是老两口一生创业的辛苦所在,像自己的娃,除了钱以外更是倾注了感情。如果一开始就提出买下它的想法,老两口肯定接受不了,于是老范就想出了这么个“瓜熟蒂落”的方法,果然成功。老范拥有了对面的海鲜行后,亲朋好友劝老范将两个海鲜行的商号统一,老范没有采纳,只是吩咐将两个海鲜行的门头装潢了一下。实践证明,老范又一次对了,做事讲究水到渠成的老范不但成功兼并了竞争对手,而且揣摩透了顾客害怕店大欺客的想法,始终坚持两个商号并存,很自然的成了海鲜市场的寡头。干货加工厂阶段

海鲜行的红火更加激发了老范创大业的决心,他又开始思考了。想创大业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热心人开始免费出谋划策了。有劝老范办个电子厂的,有劝老范开个运输公司的,形形色色,几年的商场磨练,老范已不是当初的老范了,遇到大事,他更加懂得冷静和集思广益。

老范决定开一次会,一次全体海鲜行员工参加的会。会上老范以农民式的诚恳提出了扩大经营的想法,请各位员工多提宝贵建议,共同发展。与会者发言踊跃,老范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一丝不苟的记录着,其中员工小宋关于开办海鲜干品加工厂的建议被老范化了个圈。经过调查走访市场,老范发现海鲜干品销路不错,便开始积极联系一些厂家,想先做海鲜干品的经销商。终于老范商贸开业了,老范商贸的海鲜干品品种齐全价格又有优势。老范的两个海鲜行的吞吐量就不简单了,何况他又添置了专用车辆,开始市内配货,没多久老范商贸的海鲜干品在市内各大商场超市出现,销售势头喜人。

平时老范也没有闲着,总是隔三差五的和超市及商场部门负责人联络感情,老范为人厚道,又不吝啬,这不,很快这帮人就从以前的范老板改口叫“范哥”了。这个时候加工厂的厂房已经租赁下来,一些必要的设备也已安装就绪,老范海鲜干品加工厂正式拉开了生产的帷幕。

由于有现成的渠道,而且社会关系不错,海鲜干品厂生意暴好,乐得大伙直乐呵。老范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个时候老范觉得自己也有几个实体了,虽然经济上大家独立核算,但在外界看来这可是他老范私人的小托拉斯,干脆整合一下,独立核算体系依旧,但将海鲜行和干品加工厂纳入老范商贸公司麾下,启用新公司名称“范氏实业”。范氏实业挂牌不久老范就被所在区商会推选为会长,社会头衔不请自来,身为农民的老范还真有些不习惯。有了身份,应酬也多了,范氏实业的一些事务有时就由副手决定了。

有一天老范在开个座谈会,手机响了,工商分局长打来电话说:老范啦,怎么搞的,有消费者投诉你的海鲜干品腌制用的盐有问题,是工业盐!老范当然知道工业盐会要人命的,吓的一身冷汗,匆匆离开会场去处理了。老范首先给副手电话,责问工业盐是怎么回事?副手支支吾吾,老范就明白了,当时就摔了茶杯。还好,用工业盐腌制的干品大多在仓库,只刚送去几个超市。老范一面给几个超市的负责人电话,让他们把那货赶紧撤下,然后这边派人连忙运回封存;一方面赶到工商分局,当众向消费者道歉并表明完全赔偿由此带来的损失,接着老范给公安局挂电话报了案,副手被抓了起来。结果很快查明,副手为了中饱私囊,改用工业盐冒充食用盐。后来在工商局及公安部门的调解下,做出了以下决定:在当地报纸公布案件实情,力求消费者原谅;给予已购买者10倍的经济赔偿,造成健康伤害的,另行处理;所有工业盐腌制的干品一律销毁,并实况转播。后来由于处理及时,使得已经销售的工业盐腌制干品全部被收回销毁,老范又在当地影响最大报纸和电视台上公开检讨,消费者们觉得范氏实业还是讲诚信的,只不过被小人利用了而已。一场能够致命的危机,在老范沉着的斡旋中烟消云散,范氏实业没有倒下。

这个时候老范请来管理专家对企业进行了整改,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在重大事宜上采取了老范一支笔的做法,使得权利在监督机制下的下放,范氏实业真正走上了规范管理之路。海鲜酒楼阶段

刚从南方转悠回来的老范就被大伙问,范总,寻到商机没有?老范呵呵一笑说,这是商业秘密。没过多久这商业秘密成了电视台和报纸的一条重磅新闻,题目是“我市私营企业蓬勃发展——范氏海鲜酒楼开张”。原来老范到了南方转了一趟,发现在南方无海鲜不成宴席,尤其是高档的海鲜酒楼生意是日进万金,进军海鲜酒楼的扩张计划便产生了。

由于在当地是规格最高,价格最合理的一家海鲜酒楼,范氏海鲜酒楼门前是车水马龙。可是不久后,情况有了转变,范氏酒楼的营业额开始一定幅度的下降,老范不得其解。某天包厢客人点名叫范总来招呼,老范就去了,一看全是持贵宾卡的主,自然不敢怠慢。席间有个客人就说,范总,市内几家海鲜酒楼都在打折,你知道吗?老范当然不知道,连忙问,咋没看见海报呢?客人一乐说,人家都在送代金券你还蒙在鼓里,生意哪能这么做。

客人散尽,老范在琢磨,怎样才能使海鲜酒楼生意长期火暴呢?打价格战?虽然自己在海鲜价格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不是上策呀,老范第一次觉得遇到了麻烦。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老范想到了上次副区长在商会上的讲话中自己觉得最经典的一句,“私营企业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借助外脑嘛,不懂不丢人,这年头谁可以万事不求人,除了皮炎平广告以外?”。想着老范也乐了,是呀,除了皮炎平还有谁万事不求人呢?

老人于海篇5

海明威生于美国的伊利诺伊州,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非常传奇的色彩,比如他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爱好打猎、拳击、捕鱼、斗牛等各种体育活动。他早期的小说创作多以反战、厌战的思想为主题,《太阳照常升起》就代表着“迷惘的一代”,表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经过战争后的迷惘心情,后期的作品则克服了早期的迷惘心情,作品中的人物也坚强起来。

另外,海明威的文笔以简洁、明快著称,他爱用日常语言,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从而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海明威式”文学风格,被人称之为“电报式文体”。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一批批作家。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代表作,获得过当年美国的新闻普利策奖。

关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很多评论家都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写基督的受难,老人像基督一样历尽苦难;也有人说,作者正是用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来阐释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老人是悲剧性的命运;还有人说,老人是作家,大鱼是他的作品,而鲨鱼是批评家,任何作品让批评家一批就完蛋。

总之,绝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这个捕鱼的故事背后肯定有隐喻意味的。但是海明威自己则说:“没有什么象征主义。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孩子就是孩子,鲨鱼就是鲨鱼,不好也不坏。”他曾说过他同意伯・贝瑞孙对《老人与海》的评价和解释。艺术史家贝瑞孙说:“《老人与海》好比出自荷马的手笔;行文像荷马史诗一样平静。真正的艺术家既不寓言化,也不象征化,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而海明威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本文主要从《老人与海》这部伟大的小说的隐喻意义层面去分析这部小说,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冰山的八分之七是藏在水面下的,露出水面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老人与海》背后的隐喻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出发点是结合海明威的生平和一贯的写作主题来研究这部小说的隐喻意义。

海明威母亲热爱音乐,海明威是六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既是个打猎和钓鱼的能手,又是一位杰出的医生。受到父亲的影响,海明威终生充满了对狩猎和捕鱼的热爱。拳击是海明威最热爱的运动,他14岁时在父亲支持下学习拳击。对拳击的热爱伴随他终生。海明威中学毕业后,离家来到堪萨斯城,并且在《堪萨斯明星报》做了一名见习记者。正是在记者生涯中,海明威掌握了新闻写作的独特技巧,并形成了自己卓越的文学风格。

海明威1918年5月加入了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并来到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的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的机枪弹头和炮弹片多达237块,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了他的体内。他在医院里躺了3个多月,接受了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勇敢勋章和十字军功勋章,这时候他的年龄才只有19岁。29岁时,海明威挚爱的父亲因为经济困难和糖尿病用手枪自杀了,这件事情深深地影响着海明威日后的思想和情绪的发展。随后,海明威在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望山庄”动笔写《老人与海》,前后仅8周时间,海明威这位世界文豪写出了“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他的“望山庄”把自己最心爱的猎枪放进口中,扣响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枪。

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这部作品说的是一个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84天没有打到鱼的故事,第85天,老人独自一人出海打鱼。这一次,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马林鱼,并且把它绑在船边的栏杆上,但是在返回的途中,一群鲨鱼游来咬掉了大马林鱼的鱼肉,最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引来围观众人的指指点点。

接下来本文主要从细节分析海明威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其“硬汉精神”的隐喻意义。关于小说中的隐喻意义,海明威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没有什么象征主义。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孩子就是孩子,鲨鱼就是鲨鱼,不好也不坏。”但是他又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男孩、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把他们描写得足够真,他们会意味着许多东西。”从上面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老人与海》的背后是有很丰富的隐喻意义的。

首先是大海。大海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母性。老人对海既有依赖性,又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大海是老人抗拒命运的角斗场,也是老人生存的环境,老人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大海这个背景之中,在这片大海里,老人与大马林鱼展开了搏斗。

例如其中关于大马林鱼的描写,是晚年的海明威给予怀疑他写作能力的人的最有力的反击。因为后来海明威已经写不出什么公认的杰作了,尤其是1950年后,长篇小说《过河人林》的发表让很多人都大失所望,大家都认为海明威的写作才华已经消失殆尽。然而,海明威在重压之下没有屈服,1952年,《老人与海》的横空出世就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海明威在文坛上的这段经历与《老人与海》中老人桑地亚哥很多天捕鱼不获终于收获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的经历非常相似。显然,作品中的大马林鱼象征了海明威心中的那个宏伟的目标,甚至是创作的巅峰。

如果说大马林鱼是海明威心中那个宏大的写作目标,那么鲨鱼就是通往目标途中我们没法避免的磨难与厄运。鲨鱼代表一切忽视、蔑视以及失望悲观的破坏性力量。同时在文中可以看出,老人对鲨鱼的看法是有区别的。他最痛恨的是那“食腐肉”的鲨鱼,因为它们“朝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而对首先来袭的那条大灰鲭鲨,却说它“生就一副好体格,能游得跟海里的最快的鱼一样快,周身的一切都很美”。

文章中的孩子则让本来压抑的场景变得无比温馨。孩子是作者苦心经营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孩子这个形象里,作者寄予了自己的深切希望。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站在老人的身边,无论外界怎么怀疑老人的捕鱼能力,他就像老人最忠实的臂膀一样支持和关心着老人。“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他从没梦见过这孩子。”

很显然,在这里,孩子被作者寄予了一种希望的象征,他是老人新的生命的延续,就像那在海滩上玩耍的狮子。在小说中,作者非常偏爱狮子,“狮子”在作品中是权力、强盛和力量的象征,更是男性的象征。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海明威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肉体的伤害创痛日甚一日地折磨他,使他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一切都在梦境回忆中的狮子身上得到了慰藉。

最后就是老渔夫桑地亚哥了。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硬汉精神,一种压倒命运的战斗的力量。老渔夫桑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悲剧式的战斗英雄,他代表着海明威这一生追求的硬汉风格。

在老渔夫桑地亚哥身上体现着人类面对困境和死亡时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与海》的原型古巴渔夫富恩特斯是海明威的好朋友。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被他搭救,从此两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老人代表了整个人类面对挫折面对厄运时的不屈精神。《老人与海》是一部海明威对待人生的宣战书,是人在这个充满了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对这个冷酷的世界做出的最伟大的呐喊与斗争。也正是这种呐喊与斗争,使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启发着人们的细细思索。

另外,小说还有很多地方暗示着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景,例如其中的一句,当桑提亚哥看到星鲨时,他的喊叫就像“一个人感到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里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喊叫声”。这里的场景明显就是暗示耶稣基督为人类的苦难受难的思想。“他扛着桅杆坐在那儿”“两条胳膊直直地伸在外面,两只手心朝上,就这样瞅着了”这些带有非常明显的描写的语句在很大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一种无言的倾向,正是这种无言的倾向表达了作品背后那隐喻性的意义。而海明威也正是以这种无言的、隐晦的方式向他的同胞、向世人传递他对现实的莫大悲哀和他的复杂心情。

在《老人与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老渔夫在同鲨鱼搏杀的时候,他说:“那你尽可以去毁灭一个人,但不能打败一个人。”这句话流传甚广,众人皆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老人与海》就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全文也是围绕着这样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组织起来的,这也正是这部小说最高意义上的隐喻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余光中,译.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70.

[2][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张爱玲,译.香港: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

[3][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董衡巽,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5][美]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6]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7]丘平壤.海明威研究在中国[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8]吴然.海明威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9]杨仁敬,编著.海明威在中国[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0]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法论文(整理2篇)
  • 下一篇: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