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题的产生
课题的产生是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对此提出一种解决问题或者处理不协调现象的方法,方法有多种,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商讨,最终选定一种或若干种方法去践行这些方法,最后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可以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再总结整理自己的方法,形成文献理论等.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因为现实发现,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或教学困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这不仅影响了学生高考成绩的发挥,更影响学生后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比如就目前高中学校而言,学校与学校在招生时就明显按照中考分数划分的,那么我们学校与学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导致薄弱学校的顶尖学生因为当初中考几分的差异而不能和重点学校享受一样的教育待遇,不仅是学校硬件上的待遇,更是师资等教学软件中的待遇.再比如随着“高效减负”,“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高中学校强制缩短了晚自习的时间,严禁周六周日补课的现象,取而代之的社会机构培训和老师私人家教的产生,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巨大差异的产生,而高考数学的分值直接导致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更为明显,对我们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这些类似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而课题研究也应运而生.
第二、数学课题方向
对于我们高中数学老师而言,每天从事的主要教学工作就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作业点评,选题变式等,这都会花去数学教师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而且我们接触的群体就是学生和教师,那么这种现状就决定着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应该是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而不是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若干个学生个体和教师个体,我们研究的内容就要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我们的切入口要小,主题要细化,目标要明确,最终通过课题的实践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薄弱高中的学生,数学功底本身就比较薄弱,班级中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少,对于高考复习过程中,压轴题目的解题能力只停留在班级极少部分学生中,函数和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题根本得不到有效地开展和训练.这时我们数学老师就应该针对这一严重制约我们数学教学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个具有实效意义的课题,比如《高中数学复习课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的实践与探究》.类似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的影响下,每位教师都成为解题的高手,却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去解题,为什么要求教书,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发展在哪?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变成解题辅导.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探究的课题,然后以备课组或者教研组成员为核心,也可以召集同类学校的数学教师共同参与.
第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的研究是讲究方法的,从我们的课题确定,到课题申报、开题、研究、论证、结题等,都要深入研究.
1.理论支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我们数学学科的课题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习相应的理论指导,根据我们的课题,我们参考搜索相关问题的文献,我们要纵观国内外关于内容的理论研究,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我们的参考和指导,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整理.
2.调查现状.我们要从我们教学的实际现状出发,结合我们所任教学生的现状,对参考文献和理论中适合自己教学现状适用的内容,并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参考文献中相关的高考要求和目前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而且课程标准也发生了修改,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尺度和广度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做调查和研究的.
3.行动实践.以课题核心组成员为首,分工明确,措施有力,比如我们研究《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影响》的课题,我们就要分好多环节去落实我们的行动,如信息技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发展的情况,了解哪些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已经用到了信息技术,运用到哪种程度和广度,普及情况如何.还要研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教学中的协助作用是什么?同样要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的利与弊,并且经过多次的对比试验和论证来获知.一系列的实践研究都要分工分步去完成.
关键词:转型发展;课程体系;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urrently,themajorityof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facedwithrestructuringanddevelopment,appropriateprofessionaldisciplinestocurriculum,coursecontent,teachingmethodsreformputforwardnewrequirementsforacomputerteacherprofessionalteachingcurriculumreform,thepaperwiththecurrentstatusofteaching,teachingmethodsanalysisofthedegreeofattentionandotherissues,thequestionofhowtoeffectivelyimproveteachingmaterialsandmethodsofteachingthecourse,alsoproposedsolutionstothisproblem,inordertoachievethetransformationtoadapttotherequirementsofdevelopment.
Keywords: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curriculumsystem;problemsandsolutions
1引言(Introduction)
当前,众多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碰到了问题,特别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知从何着手,各类各级学校没有对自己的办学层次明确定位或者是定位不准,大多相互学习统一模式,这样一来,培养学生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差。特别是大多师字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学校提出转型发展,大多专业负责人对师范专业认识上的迷失,素不知道培养地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力,把学生引到其他方向上去。大多学生到头来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还认为是没有办法当一个中小学教师。素不知,作为一名教育没有基本的知识素养,如何教学、如何育人?这些问题,值得关注也值得深思。基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在计算机专业中小学教材教法的授课体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思路。
2计算机师范专业教育现状(Computerteachersprofessional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
总体来讲,当前在地方高校计算机师范专业教育现状表现为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2.1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培养目标联系不紧密
具体体现为师范专业学生课程设置内容往往与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不同步,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多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还没有开设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课程。
2.2大多高校缺少真正的教师教育实践环节
大多高校都是走走形式,根据学生自我发展要求选择实践环节。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也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实践经验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不会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美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达18周,我国台湾师范生教育实践为一年,英、法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约有一半时间在中学体验,而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践仅为两个月左右,造成了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所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出的计算机师范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2.3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名不副实
当前很多高校在学生的培养上出现了方向的迷失,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上找不出合适的答案。一些学校甚至打着培养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的名,把学生招收入学校后,没有往师范专业方向培养,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让其在大学期间选择自己的方向及实习环节形式,一些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经后不会去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从而选择不参加教育教学实习,但毕业后还是获取了教师资格证,学生毕业后,往往还是认为别无选择时才踏上了教师岗位,试想,这样的教师会搞好教学工作吗?
2.4教法环境达不到要求
计算机师范专业的教法课程的实践教学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学生在讲台上授课的技巧问题,二是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本身来设计教学的问题。如何在讲台上进行实践这个问题,不谈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见习的问题,在教法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大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硬件环境,即便是学生反复教学也都看不出自己在哪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录像设备跟踪,单凭教法老师指出,自己没有发现,整改效果不明显。
3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中问题表象(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newcurriculumimplementationproblems)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颁布已11年,但在高校从事计算机师范专业的教材教法的教师中,没有几个知道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对新课程的要求与内涵不理解。教学课程中按自己的老套办法来教学。必须会出现教学与要求上的断层。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3.1理念更新不到位,教法教学重视缺乏
当前,高师学校的教育理念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上,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与理论的培养,对教育的理论与重要性往往不重视[1]。在实际的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中,往往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本的知识范围及结构都不搞清楚,高师教育对日新月异的基础教育在理论、形式、内容上的要求也不重视。还存在着“成绩高就等于好老师”的落后观念,在大学四年得多少次奖学金或专业课学得如何好就完全可以胜任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教师懂,而对于教法课则从学校到学生都缺乏必有的重视,导致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行为和理论知识脱节等等,这一切的思维思路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更新观念为立足点,把教学理论与实践融进专业教学中,并能与其他院校彼此借鉴。
3.2教法教师知识更新滞后,结构欠优
教法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引领者,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能起好很好的引领作者,但是,就目前来讲,在很多地方高校对教法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低,根本不引起重视,有的教法教师工作10余年,都没有参加过相关的新课程课改的培训与学习,有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教法教师,课程设置需要时随便拉一位教师就来从事教法课程的教学,使得教法教师知识结构不一,参差有别。由于知识结构、教学阅历的欠缺,这一类教师在进行教法教学时往往固守陈规,脱离新教材,不敢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进程在教法课上转化率不高,这势必对学生不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2]。
3.3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法方面的知识缺乏
在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往往被就业问题牵引,大多高校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认为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就业,只要能就业就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没有看到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四年,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得他们在校期间对《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认识肤浅,根本不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知识老化,经验匮乏,毕业后也就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4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的探索(Problemsintheexplorationofthecauseandthecountermeasure)
4.1原因分析
综上存在问题及表象所述。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的教法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多形式化开展,丰富教学活动;二是教学课程内容不与时俱进,知识体系滞后;三是教学环境达不到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4.2解决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要搞好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教师在教法课程的教学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培养学生探索新的教育理念,由点到面,寻求教育观念突破
“信息技术新课程”挑战首先是指其蕴含的新思想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新旧观念的斗争。一些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于在自己求学的道路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都是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与新课程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首先要抓学生教育观念的转变[3]。
(2)重视教法新课程培训,由师到生,切实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国家教育部近几年结合教育发展新需要,从大中专学校到中小学校均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一些改革纲要。在相关的纲要中对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时代要求,教师教育的角色也随之在发生相应的转变。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从事教法课程的教师必须要将新课程培训内容作为一项经常性事务来抓,只有把握了相关课程的新标准、新要求,有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毕业到走上教学岗位也才能应用自如,达到教学的目的。
(3)新课标培训要突出“新”“精”“用”
教法课程教师在参加相应的培训时,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培训,要有目的地选择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内容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实质,突出“新”“精”“用”[4]。新:指教学观念新、信息新。在学习中能接受到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学习到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体系。精:指课程的设计方案中要突出重点,课堂讲授理论要少而精,教师本来在工作中任务就重,要通过短期的培训达到效果最优化。用: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挑战性和激励性,学以致用,讲究实效。
5结论(Conclusion)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几年,将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职业技术型学校转型发展,这对地型性本科学校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不要转?回答是肯定的,如何转?高校研究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发展培养方向必须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必然也要转。在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通道的今天,对高校的计算机师范专业教法课程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从事本门课程的专任教师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如何有效驾驭课程的教育教学,这必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爱民,栗青生,史创明.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2):15-17.
[2]陈漫红,刘莹.提高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3):61-63.
[3]宋文献.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123-125.
[4]冯变英,狄根虎.应用型本科院校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50-51.
作者简介:
【关键词】我国;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一、引言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说,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聚焦点,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大国,英语教师的素质及专业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组成了本文论据的骨架,形成了本文论说的脉络,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可以帮助教育的管理者,实践者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促进专业自主发展。同时对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从当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来看,国外的研究呈现出多层面,多侧面的诊释,许多研究和改革都是围绕如何促进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专业发展而展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对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契机的思索,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与探索,对外语教学及外语教师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专业素养尤其是对广大英语教师迫在眉睫的要求,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愈来愈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不高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1.我国教师教育制度不利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教师教育偏离专业化方向,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没有凸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教师教育的唯一标志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以及英语教育实习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关系着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锻炼。教育学院没有很好地突出师范性,培养出来的英语教师往往只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忽视对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文知识等的全面了解,忽视对语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的了解,只能机械地进行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地组织英语教学的能力。
2.学校缺乏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由此看来,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学校(校长)要意识到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校发展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场所,是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舞台。作为物质实体的学校,它有义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教育教学以及个性生活等方面的优良服务,切实把待遇留人落到实处,作为精神载体的学校,它必须通过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化的管理机制,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受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教师缺乏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行动
专业精神和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等。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支柱。在高中英语教育活动中,这些教师很少有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和人格理想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并对这一目标负责,他们很少会把这些体验、义务因素加以内化,并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之中,他们把自己仅仅作为英语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其专业成长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以至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不高。
4.应试教育的盛行,挤占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时空
教师关注的也只是如何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机械的,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是很多英语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成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工作任务重,对于业务提高、教学科研,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专业成长有可能变为现实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师如果没有专业成长的自我更新的取向,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就不能在教育活动中发展自己。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离不开西方文化的熏陶,离不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离不开带动性的领导方式,离不开教师之间的探讨与交流,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动等等。
三、促进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1.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为切入点,让高中英语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和进行专业发展定位
在树立正确的教师自我评价观念的同时,学校也开发操作性强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同时,我们要关注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计划、专业发展水平、教学案例开发、教研活动的参与、进修与自学的时间以及学生评价与同行评价等,学校领导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积极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教师在自评与他评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以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作用,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2.开发英语教育教学案例,建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中心
案例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景的描述,它是与实践相关的,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及行为,阅读案例,可以使教师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高效的学习,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有助于快速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提倡对话教学,在教学中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对话,即教师与教育力量之间的一种互构与互动的关系,对话教学,即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加深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催生新的思想火花的教学过程。对话教学是促进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文本对话文本,是指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意义最终都取决于实践者即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阅读理解,一方面,教育经验在理论阅读中不断地显现出来,对于教育理论的假设或论断起着验证,丰富和超越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理论有助于缩短教师重复摸索教育经验的时间,提高教师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目前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小的不合理现象,就其原因,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和外语教学的效率不高是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树仁.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6
[2]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3]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