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关键词:德育教育;音乐教育;整合;理论支持
作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学校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在社会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在被相关的教育机构与教育工作人员所重视,并且在很多学校中已把德育教育工作摆在了整体教育体制中的首位。国家对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保障,使德育教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基于此情况也提出了一大部分的重要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中,音乐教育属于一种典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同样也需要划分到德育教育的范围之内,并且对于一个学校的完整程度来说尤为关键。在多数情况下,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密切,有着极大的联系,其中也能较为准确的揭示出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且也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意义。将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并对这一方面的理论支持进行必要的分析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善我国的教育综合实力,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
一、加强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程度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德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很多的教育机构与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相对缺少正确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手段,对教育的内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缺少教育创新,因此也就导致了我国在德育教育上的效果不佳。我国的相关学者对此方面也投入了一定的研究,总结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发现我国社会经过现代化改革的洗礼,并没有走出自身的有一定特色的教育道路,更多的是在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的道路。在很多的情况下,不道德的事件在社会中频有发生,造成了社会德育的一种缺失现象。因此,在教育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也显得刻不容缓,可在根本上对很多不良现象进行改进。长期以来,德育教育与学校的音乐教育之间就存有极强的联系性,二者相互作用生存,并且也经历了多次的教育改革,成为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从音乐学科上来看,音乐学科本身就具体有很多的情感性、体验性以及生命性,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可体现出极大程度的现实意义,并能陶冶思想情操。因此,透过这一情况可以发现音乐学科中隐藏着的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尤其在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的紧缺情况下,就更应当对德育与音乐学科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之形成一种新型的德育教育体制,也能更好的将德育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发挥,也保证的学校音乐学科的教育水平,将教育向协调稳定的方向带动,提高教育综合实力。
二、对德育与音乐学科教育的创新需要
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德育教育的方法也是在实际完成德育任务,在很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德育理论内容。对于此方面的重要性,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在很多的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论证工作[3]。首先来说,德育教育方式是我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其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也是对德育内容产生实际教育影响的一种必然手段;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中介;其德育的实质也是影响着其中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影响作用下,德育方法也略显落后,并且教育形式单一,很多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此方面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德育教育的改革也是很多学校与教育机构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有必要对此进行一定的模式创新。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探索后。具体的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也变得科学完整,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体系。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多项工作所共同决定,并且也比较普标,效果也比较平衡。也可以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对德育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也是实际的教育创新需要。
三、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拓展
德育是教育整体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恰巧是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自从我国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以来,其中就对艺术教育面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与规定。对于学校实施美育以及德育教育来说,艺术教育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以及实现德育与美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对于整体的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体上也可以加强社会的综合文明建设,从而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提升学生的治理与身心健康水平。在教育的整体体制中,艺术教育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当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功能进行必要的拓展,使其向多样化发展。其中对于音乐教育的内涵也要有所重视,通过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拓展加强对于音乐教育的内涵灌输,使其具有的德育功能更加完善。综合当前的德育情况,音乐教育的作用是人们所无法忽视的,需要在这一教育领域中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保证音乐教育在德育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整体上从教育入手,改善社会的德育情况,同时对德育与音乐教育进行合理的整合,保证其教育体制的完善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的影响下,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工作还是十分必要的,可在最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综合德育情况进行完善,并整体上加强社会的德育进程与水平。音乐作为传递德育的重要教育形式,还需被我国的学校以及教育机构所不断重视,以此保证我国综合教育实力。可以说,将德育与音乐教育进行整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建,张浩.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的理论支持[J].民族音乐,2014,No.24202:125-126.
新音乐课程的价值是以审美为核心。思想品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培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高等师范学院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高校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音乐教师。因此,除了要掌握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比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如今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低,不仅给高校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使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带来难度。有的学生注重技术的掌握,轻视理论的学习,认为只要能唱、能弹、会跳就可以了。其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以后在教学工作上将会有很大的帮助。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对专业以外的知识进行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所以说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把音乐理论知识学好,还要掌握音乐知识以外的技能。
三、高校音乐教育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以每一个学生为教育目标,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及其潜能的培养。前苏联着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对人的教育。”所以说音乐教育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并心情愉悦为出发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审美意识的教育。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说到底,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还是以普遍性为基础,面对全体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在音乐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非智力要素的诸多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强的品质,这种品质又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觉性,使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存,这将会在他们的人生中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及帮助。
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素质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音乐课程中提出了“注重实践”的理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是学生更好的掌握必要的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改革高校理论教学模式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理论大多是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些单调。课堂教学可以诸如一些弹奏或是播放乐曲,以此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模拟并进行教学实践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这样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角色,学到的理论知识也难以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中。社会实践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要有得力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要有评比和总结,要将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来规划和建设。音乐教育的实习时让学生担任独立教学,以此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以此从中得到锻炼。
关键词:现代音乐教育美育审美价值
一、音乐教育概述
1.关于音乐教育
姚思源先生说过“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之一”,音乐课程“应该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园地,因为它能系统地顺序地传授知识,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和对于美得创造能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的教育,通过美向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发挥渗透和影响作用,而不应该离开这个审美核心,即超越音乐艺术的规律,片面地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从上面的话语中我们深知音乐教育不同于音乐,它是以音乐为媒介,以教育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活动,自然具有属于其特殊的活动价值。
2.音乐教育视野下的“价值”
要谈论音乐教育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价值及音乐教育视野下的价值概念,这是我们谈论审美客体价值的必要准备。哲学层面上的价值,其内容主要表达的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主客体关系,价值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于音乐来说,它的价值就在于音乐的主体与音乐的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即音乐的参与者或欣赏着与音乐实践活动或音乐作品之间的相互的关系。在音乐教育的视野下,“价值”首先不仅要实现其教育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实现音乐活动自身属性的审美价值,这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两个价值体现。
二、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1.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
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分为两个部分: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和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包含三个方面:音乐的德化价值、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和音乐的社会交往及创造性价值。音乐教育的德化价值是指音乐教育对人的德行情操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古已有之,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记》直接把音乐者看作是道德的传播者,“夫歌者直以而成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对音乐教育的德化作用提出称赞,“节奏和音调有最强烈的力气浸入内心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此而美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的看出一切音乐作品中和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很准确地加以批评;但是一看到美得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对对于音乐教育的德化价值做一肯定。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音乐对于文化的传承价值,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各具特色,音乐教育使大家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音乐是一种群体性活动,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类交流的工具。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决于音乐艺术的价值,而音乐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相应的,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就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2.美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
美育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培养过程,“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早就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诱发”,通过音乐教育实现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途径的优化选择。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的,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方式的教育,美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当在以音乐为基础,以音乐教育为媒介,以实现人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理想为重任的教育活动,此时,音乐教育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3.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包括两部分: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审美价值,音乐教育内在的审美价值是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生存根本,离开审美价值的音乐教育就不是成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以音乐的德化作用和其他外在价值下,在实现审美前提的条件下实现了其最大的意义,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现代的中国教育正处于审美教育的建设阶段,虽然中国的美育的提倡和兴起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过程,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国家一直在立志于怎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美育工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美育工作的成功实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表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是我国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是我们民族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实践。美育理念下的现代音乐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质,现代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也实现了当代音乐审美理论的完善和民族美育理念的提升,具有双重的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