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9 栏目:办公范文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范文篇1

一、地方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程对该地方或该社区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因而,从宏观课程结构状况来看,地方课程极大地制约着宏观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来体现的。

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地方课程直接影响着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缺乏地方课程,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地方课程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实践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地方课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看,地方课程具有以下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地方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地方和社区中小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要迥异,不同地域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方、甚至各社区教育主管部要研究地方实际,开发适合本地、本社区的地方课程,以便优化中小学宏观课程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发地方课程成为不同经济、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因而,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二)地方课程的针对性特征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地方课程设计应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在一百年前,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乡土历史探讨、社区经济研究等课程。这些课在目标上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外,另一重要的目标就是针对时展的需要,密切生与社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县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中,曾设计过有关地方课程,如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等地方课程,编订了适合不同地方特色的地课程教材。这些课程满足了不同时代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具有一定针对性。

(三)地方课程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要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联系,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以专题等各种式设计反映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现实的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有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内容。如果地方课程仍然是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我认为是有于地方课程的价值的。我国有些地方把计算机、英语、礼仪作为地方课程来开发和设计,实上,这些所谓的地方课程根本不能反映地方特色,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时代性特征,而且这些课程逐步成为我国各个地方中小学共同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区或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四)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地方课程开发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方案的关系问题

(二)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标准过高,它是最高标准,而不是基本标准,相当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程门类过于齐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门类太多、太全,国家课程(主要是学科课程)小学9门,初中13门(不包括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再加上国规定要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课,超过24门,这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中少见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开发地方课程的依据和基础。在现行状态下,地方课程发究竟有多大空间,是值得思考的。由此看来,开发地方课程就需要调整国家课标准。

当然,调整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完全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地方化;从地方程管理体制上看,地方课程开发涉及切实下放课程设计权力的问题。前地方课程管理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出现了把“省市课程”为地方课程的倾向。即在地方课程开发时,出现以省市为地域范围,不以区县甚至更小地理空间为地域范围的现象。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实质就是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它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区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地方课程设计权。其实,在一个省、一个市范围内,各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给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以较大的权利,得过死,也不利于地方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关照社会不够,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地课程设计大多注重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注重不够。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一句话,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

(三)地方课程结构问题

地方课程门类设置、课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以及地方课资源。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地方课程设置要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经济、文化以及会生活的现实,设置有利于把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使地方课程结构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应把在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而应从地方实际出发开设一些像地方或社区历史、地方或社区地理、地方或社区经济、地方或社会文化传统等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并形成体系。

(四)地方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范文篇2

1.1课程开发成本条件分析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职教课程开发成本主要涉及前期胜任特征模型构的建成本和课程开发成本。而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成本就将是非常巨大的(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流程),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一方面在进行关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分析时,需要联系和走访众多行业企业,并需要对大量的员工(包括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访谈、调查。其中,对不同员工所阐述的关键事件的记录就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对于一个只有数名(最多十来名)平时还承担着很多教学任务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调研任务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另外,整个访谈和调查都涉及到资金成本问题,主要包括专家咨询费、通讯交通费、资料及印刷费和参与调查人员的劳务补贴等等,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将远远超出学校每年所提供的有限的专业建设资金。

1.2课程开发技术条件分析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的范畴,对于众多其他专业的老师(比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或者汽车技术相关专业等等)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在参与课程开发之前,这些老师须对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相关内容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不然将无法胜任课程开发工作。

1.3课程开发必须获得合作企业及其员工的全力支持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课程的开发,都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因此,课程开发的实施,必须要获得合作企业的认同和配合。一方面,在进行岗位胜任特征相关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要进入合作企业,对企业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一线员工进行分别的访谈调查,这样可能会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胜任特征是为了找出区别优秀业绩员工和一般业绩员工的潜在特征,对于接受调查的员工特别是业绩一般的员工来说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配合调查,甚至提供与事实不符的关键信息。因此,胜任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工作需要得到合作企业及其员工的高度重视和认同,不然会显著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因此,为了使企业方保持很高的热情参与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我们应向企业传达模型的构建也将有利于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比如,参与企业通过共同分享胜任特征调查的结果,也将在改进自身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获得新的思路和方法。企业和学校双方共赢是顺利实施胜任特征调查的前提。

1.4校企订单式培养将更适合本课程开发模式

校企订单式培养指的是学校依据合作企业和工作岗位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实施教学计划,从而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其基本特点就是“按需培养、充分就业、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结合”等。校企订单式培养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以及获得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认知等方面具有优势。很明显,校企订单式培养将学校和企业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订单式培养将更适合实施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参与度高。为了定向培养和获得更合格更优秀的毕业生,企业有动力和积极性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二是,可以将合作企业文化、合作企业精神、合作企业战略等要素纳入到胜任特征分析当中,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合作企业文化、合作企业精神、合作企业战略等内容列入课程设计当中的可能性。三是,有利于模型的检验和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短期内(比如3年内)一般会保持一定人数继续留在合作企业,这样就能保证分析样本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方便今后进行实施效果的检验和评价。

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

2.1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在职教课程开发中,其中的工作任务分析目前一般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虽然具有效率高(一般一天就可以完成)、发挥团体智慧优势以及可以发挥专家的引导作用等方面的优点,但也很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的是以现象学的思辩推测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证得益据;

(2)工作任务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工作或任务本身,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上,即没有回答获取高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即胜任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3)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合并没有经过有效性的检验,以至于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正因为这三个不足之处的存在,最终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佳。这也许也是学生经常感到的学非所用或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处不大的重要原因,因为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来评判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标准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很快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任务。而通过构建某一职业或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工作分析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胜任特征模型更加关注的是员工本身而不是工作本身,一般来说,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2)胜任特征包含了人的个性特征,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胜任特征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3)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具有动态性。所以,将胜任特征模型应用到课程开发当中,将比通常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在识别员工能产生优秀绩效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要素时更有效、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使所开发的课程内容、结构、情境设计等方面也将更加符合让学生毕业后更加有效的工作这一基本要求。总的来说,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相关具体特征将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稳定和持久,同时在提升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效果方面更具有目标指向性。

2.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主要是指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其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分析的重点是这些工作需要完成哪些事情,而并不关心应该由什么样的人、多少人来完成。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需要关注和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其体现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要关注不同的人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时所表现的绩效差异以及导致绩效差异的胜任特征。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职业能力是指的是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当中每个事项(比如工作任务流程当中的某个环节或工作任务再次细分后的某个具体工作事项)的能力。在工作分析中,对职业能力的描述一般又都分解为完成每个事项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胜任特征描述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或者说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要得到完成每个工作事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要获得更多的与“人”相关的胜任特征信息。

2.3关键工作任务分析

不同于以往的典型工作任务,关键工作任务指的是对岗位绩效产生决定影响的工作任务,关键工作任务至少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对岗位绩效的影响权重最大,或者权重至少是靠前的;二是影响具有稳定性。以前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或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都没有将各项工作任务对岗位的重要性(即对岗位绩效高低的影响高低)进行排序,只是不分主次的罗列,导致课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缺乏依据。关键工作任务分析仍可以参照的分析方法进行,每个关键工作任务同样需要分解为职业能力(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及潜在的胜任特征。

3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

3.1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岗位胜任特征不仅关注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显性特征),同时还关注有优秀员工个人的潜在特质(隐性特征,如社会角色、动机等等)。因此,我们的课程设计业需要围绕这两大部分内容展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独立和融合相结合的思路,即显性特征部分和隐性特征部分的学习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并在最后促使学习者将两者融会贯通;二是,以关键工作任务为对象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三是,需要有企业优秀员工(高绩效员工)参与课程设计。企业优秀员工参与课程设计是将隐性特征显性化的重要一环;四是,企业提供真实职业情境支持,是课程实施和效果评价的重要保障。

3.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获得高绩效所需的岗位胜任特征分析通过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和典型工作任务(含关键工作任务)分析,获得员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含关键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

(2)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的解释和具体化一方面对各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显性特征)进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这与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一致。而对于隐性特征的准确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隐性特征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隐性特征的拥有者(即高绩效员工)考虑到竞争的缘故,不一定将自己的这些特征和盘托出跟大家共享;二是,有些隐性特征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三是,隐性特征从高绩效员工转移到其它一般员工会受到个人直觉性、即时性、情境性、文化性等软环境的影响,转移效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对显性特征进行解释和具体化的工作,除了激励显性特征拥有者准确描述特征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显性特征拥有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录像,从而更全面的解释这些潜在的特征。

(3)课程内容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难度和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目目标的描述应分为显性特征(即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和隐性特征目标描述两个部分。学习难度可以根据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及隐性特征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对于大部分初学者都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们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Ⅰ;对于能够顺利完成系统的一般性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责任心、努力程度等潜在素养的学习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Ⅱ;而对于能够顺利完成关键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及隐性特征在职业情境中的发挥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Ⅲ。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工作过程导向的。因此,对于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需要把握知识、技能和隐性个人特征跟实际工作过程的关联度,确定的学习内容应该跟学生今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的。

3.3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的教学方法

众多的课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都是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这里我们主要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隐性特征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一是,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手段,把高绩效员工的工作情景进行录像,在其中挑选几个关键的工作片段,并配以背景资料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共同观看并做好记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亲眼看到并记住高绩效员工是如何做的,将对自身以后的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即学徒制),可以让企业的优秀员工每个人带1个或者更多的学生,以优秀员工现场自身示范和亲自对每个学生的现场指导,尽可能的让隐性特征显性化。同时,几个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发现更多的特征,并通过学习和工作激励机制是这些隐性特征内化到每个学生身上。三是,可以让优秀员工在课堂中面授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这些隐性的胜任特征。第三种方法可能由于隐性特征本身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和学生难以置身实际工作环境而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

4结束语

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范文篇3

论文摘要:统一性是欧美国家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症结所在,由此,教育研究者提出以校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由人去参与生成,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去管理、约束。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差异性等特征决定了管理应更加侧重于学校管理的层面。同时不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实践操作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出现不少错误,这就为我们去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必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有利于教育的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欧美各国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推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即"新课程运动"。这场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采取国家课程开发方案,由校外学者专家主导课程的开发,组织了完备的课程材料,以减少课程中教师的介入。这场改革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产生了不少问题,由此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广大教育理论者的反思结果,这种以国家为首的"自上而下"方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不同于国家课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必定要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带来不同的课程实施效果。

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校本课程更以国家教育政策为保障的方式确定下来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人士自主参与,灵活多样地开发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是校本性,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更注重学校层面的管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教学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仍存在问题或者遇到了挫折,现实呼吁我们需加强管理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课程的开发需要管理是客观规律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由人去创造、生成、管理乃至评价等组成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我们很难预计课程设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也应遵循这个课程开发的客观规律。

(二)校本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关于校本课程的定义,如同其他教育中学术术语一样,很难形成共识。但是总结所有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校本性。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源于学校优势;课程开发的参与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学生等;课程开发的过程要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课程的评价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校本性决定了我们应加强学校层面的管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对其的管理

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

1、民主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思路和优势条件等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具有自主权,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成员也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师生的主动新,汲取广泛的意见也有利于促进更好地教学。

2、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学校和师生等方面给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考虑到本校环境与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应突出本校的优势,开设独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具备学校自己的特征。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不同需要,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适宜课程,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3、人本性。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中对人性的尊重。任何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都是为了促进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更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基础,为弥补国家课程的统一性不足,尊重个体的需要而开发的。在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坚持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真正实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人性追求。

4、补充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为打破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统格局,为办出个性特色的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予教师课程组织的权利。我国的教育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学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的开发统一性难以照顾到各地的情况。而校本课程开发尊重差异、落实差异,这就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统一性的缺点,因而具有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决定了其可以满足所有参与者对课程的需要,具有开发的价值并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我们应关注它并加强对其的管理。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亟待通过管理来解决

自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推行以来,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的合法参与者获得了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地方、学校可以结合优势条件,开发适宜发展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只是校本课程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们的研究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仍存在问题。

1、理论认识中的误区

在分析相关文献及研究发现,总结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认识误区主要为以下两种:有限制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有限制的认识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全面或是片面的。例如很多学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一贯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但基本上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或者只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构建,但研究角度大多只限制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为深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等层次的深入研究。

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概念认识模糊和混淆,或是错误界定了相关理论。譬如,依然有学者认可大教学小课程的关系探讨,所以把"校本课程"混同于"校本教材",认为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只要是有了教材,交给了学生,学校就完成了开展校本课程的错误认识。更多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代替"校本课程开发",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类属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而就校本课程开发一词而言,我们就可以问,到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校本课程开发是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内的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则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的开发活动。

2、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我国教育政策保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行,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领导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很多校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欠缺、态度不积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少监督、指导或缺少认同、鼓励,强制性操控教师的课程开发工作,甚至强行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等。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其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进程并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认识不清,缺乏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对学校的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无法顾及学生的需求,忽视团队合作等。这就限制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仍有不少的学生对校本课程认识不正确,因而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或是接受意识较差。学生普遍受到课程就是教材,知识学习才是真理等认识的限制,即使接受了校本课程,也是茫然被动的学习或者是敷衍了事。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学校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再经理论验证与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确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表明学校应管理校本课程。

(一)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将研究重点、立足点放置于哪呢?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应该是解决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最佳场所。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校管理可以找出其根源并给以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类型,它的积极作用是广泛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民主性、差异性、人本性、补充性等特征,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就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学校优势、完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等主要意义。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素质教育中个性化的要求,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人的个性化发展。当然这些都是有良好的学校管理才得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周旻.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3]刘静静.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送夏侯审赴宁国,送夏侯审赴宁国司空曙,送夏侯审赴宁国的意思,送夏侯审赴宁(收集3篇)
  • 下一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