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源库建设;教育技术;学生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成熟,教学资源的使用成为新的焦点。在常规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海量的教育信息无从下手,或是资源建设匮乏,无资源可用。各种关于资源的问题困扰着学校、困扰着老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建设和完善科学、合理、特色、符合课程理念、适合本校教师使用的资源库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课题。
一、资源库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逐渐发生着更大的改变,教育硬件设备的不断建立和功能的完善,学校校园网能否提供更适合学校教育管理、教学发展、各类教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资源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校园资源库建设的种类与作用
1.教学课堂应用类
学校教育最基础的阵地就是教学课堂,是资源库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类课堂教学资源。上课的教师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来调用学校资源库中的诸多教学素材,制作出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育课堂应用主要的优点在于教师很方便地利用校园网所提供的各种素材,集成各类资源,形成自主的教育课件。
2.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类
在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前提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室内组织教学,从而可实现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在网络环境中,可自主学习到由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各类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3.校本课程类
这是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开展的适合本地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具体课题设定与研究是利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时间来完成,各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环境的开放,使学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在课题的研究、讨论、合作中得以查询资料,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4.校园电子图书馆类
学生可以利用阅读时间,通过校园电子图书馆来阅读广阔的教育资源。随着资源的不断升级,图书馆电子图书会逐渐增加,丰富学生的阅读条件。
三、建立、健全校园资源库建设规章制度
1.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2.建立各种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
3.让学校每一位教师深刻认识到,校园资源库建设是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与维护的。
四、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素养是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有力保障
教师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资源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以及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校利用周三教研活动以及校内教研大会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教育技术能力、课程资源整合的培训。利用国家、省、市各种教育培训机会,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感受新的教学理念,始终与崭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接轨。
积极参加由国家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校本课程,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培训,教学课件制作平台的培训以及先进的信息化理念进校园培训等等。
五、建设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资源库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资源库主要包括各教材配套的相关教育资源,教学用多媒体素材资源库。
2.学校资源库的相关教育资源内容主要包含高中所有学科的试题、课程、教育理论、教案、论文等。多媒体素材一般为积件、图片、动画、音效、视频、文字等。
3.校园资源的建设主要有政府采购、网络资源、自主研究开发三种方式。采购资源较方便,需要很高的经费,而且随着教材的变化,资源与教材对接会出现不及时情况。利用网络资源平时多注意收集优秀兄弟学校的资源,教师使用比较方便,但是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利用校本课程自主研发,根据学校教师的能力、学生的教学层次,开发适合学校教师使用、学生接受的资源。积极调动教师建设资源的积极性,采用奖励等激励方式,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每学期教师都会研发出适合本学年的配套课件或教育素材,长期坚持会逐步形成学校的资源特色。
六、学校坚持长期对资源库的更新维护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但需要教育理念发生变化,资源建设的设备也需要更新与发展,不断淘汰的信息与新增加的教育信息会充斥着教育资源。教师应适合新教育理念,不断地增加、修改、删除资源,使教育资源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刘利杰,(1985.1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现为甘肃省酒泉市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河西文化。
摘要:河西走廊积淀,孕育和承载着博大、深厚、多元并具有鲜明特征的河西文化,以极具地域特点的“河西走廊石窟文化”为背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建立初步的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河西文化教育与熏陶,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校本课程
随着校本课程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许多学校便把自身地域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深挖并进行开发。据此开发校本课程有许多闪光点:首先,它突出了地方特色,从自身地域特点出发,使学生对周围环境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爱恋之情。其次,它符合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能为学生量体裁衣,制作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再次,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性,校本课程自然而然便凸现了各地的多样性,它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求。作为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导,其它异质文化碰撞、交汇整合的河西走廊,是孕育和滋养中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地域。[1]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被史学界誉为“石窟鼻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有中国石窟寺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敦煌石窟;有莫高窟的姊妹窟:瓜州榆林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等,大大小小的石窟,密布河西走廊沿线。因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令人叹为观止。笔者认为,挖掘河西走廊深厚的佛教石窟文化资源,不仅能很好的保存地域文化,将这些内容编入校本课程还能让石窟文化资源精髓在我们的下一代中得以很好的传承。
一、丰富多彩的河西走廊石窟文化
(一)、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起源
河西走廊作为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的长廊,曾谱写出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承载过祖国统一、民族融合团结的乐章。作为西方文化进入古代中国的重要通道,它遗存了太多的文化元素,石窟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一)举世罕见的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从秦建元二年(366年)开始创建,经历10个朝代,千年之久。无数能工巧匠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陡峭的山崖上,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莫高窟艺术按其内容的形式可分为彩塑、壁画和建筑三个部分。
1.彩塑
塑像是莫高窟的主体,风格多样,千姿百态。从北魏开始,到元代结束,莫高窟彩塑菩萨的风格、服饰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北魏时塑像的“秀骨清像”,到隋唐朝的雍容厚重,再到盛唐的磅礴气势;从刚开始的注意衣纹的动感,菩萨的衣裙保持着较为保守的衣饰样式,到盛唐,石窟彩塑风格大胆,袒胸露臂。莫高窟的彩塑经历了1000多年,颜色仍很艳丽,令人惊叹。这些彩塑菩萨,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也是我国古代服饰和染指工艺、宗教美术研究的宝贵资料。
2.壁画
莫高窟所有艺术中壁画成就最高,在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满载着1600多年以来林林总总的文化讯息。既有佛教信众的观想体验,又有河西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莫高窟壁画,不但拥有自身的形式美观,又同时富含着极神秘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2]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蕴含着无际的想象力,给人们呈现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艺术世界。这些数量众多的壁画,是我国古代先民超凡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3.建筑
一方面,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有很多建筑的壁画,类型多样,257窟出现了外在城墙,城体有女墙。249窟覆斗形窟顶绘有城一座.296窟北壁下部绘有王城一座。除此之外,296窟,257窟,249窟均有宅第与宫殿的图画;301窟,257窟428窟有塔的绘画。在我国建筑史,自秦汉至隋唐,所存实物建筑极少,远不能反映当是建筑的概况和规模。借助莫高窟中所绘建筑图形,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真实建筑的艺术精髓。另一方面,由于莫高窟的开凿历经10余个朝代,作为世代累积的艺术,它本身窟形制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有中心塔主窟,倒斗形窟,殿堂窟,大象窟等。除此之外,还有唐末宋初的木构窟檐现存五座,其中四座较为完整,一座残缺。也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可见莫高窟文化的恢弘、丰富、集中。莫高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丰富动人的,它展示了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画像则被人称为“东方圣母”。
(二)瓜州榆林石窟
榆林石窟位于今瓜州县城东南75公里处踏实河两岸的崖壁之上。始建于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现有洞窟41个,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其西夏、元代洞窟中的内容可补莫高窟之不足。[3]故学术界把榆林石窟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石窟塑,壁画在很多方面与莫高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时间上来看,自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则比榆林石窟逊色得多。尤其是西夏和元代开凿的洞窟,则为同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从石窟中壁画来看,榆林石窟中壁画艺术水平也比较高,其中乐舞形象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晚期壁画则是研究西夏,回鹘及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从建筑艺术上来看,榆林石窟建筑形制比较特别,在设计结构学上都有独特价值。
(三)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境内,窟群比较分散。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石窟,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马蹄寺南、北二寺等七部分。七个石窟群洞总数达七十余个,其中以金塔寺东、西二窟,千佛洞和马蹄寺诸窟的造像与壁画最为突出。关于石窟开创年代,一般认为在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阶段,历代均有增修。[4]
马蹄寺石窟是一座典型的佛教石窟群,从石窟壁画风格我们能看到印度西域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后的特点。从它的塑像,壁画,可以反映当时丝绸之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建筑、科技、民族等方面内容,我国佛教石窟艺术在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四)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5]
天梯山石窟作为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对凉州佛教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从石窟艺术的分格上讲,是我国美术史上著名的“凉州模式”,足见天梯石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
二、挖掘河西走廊石窟艺术的必要性
河西走廊石窟众多,它既是辉煌灿烂的东西文化交流、融会的见证,又是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石窟所承载的建筑、考古、宗教、文学、艺术、民俗、语言文字、文献、古代科技、文物科学保护等是中华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取之不尽。
(一)挖掘河西走廊石窟艺术,能让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校的学生,可谓汇聚了我县的“精英”学子,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喜欢荒诞离奇的思考,喜欢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他们胸怀壮志,希望有机会到外面“闯一闯”,有一番作为。却不想着以后如何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究其原因;是“崇洋”的心理在作怪,缺乏对家乡的了解。学生在教科书中学到的都是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代表性的事物,比如说是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但他们在书本上却找不到有关自己家乡的点滴故事。这样一来他们肤浅地认为在经济发达的省市有事业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华,即便回到“本土”也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开发石窟艺术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生活意味浓厚,融学术性、历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能充分发挥河西走廊乡土资源的教学优势,让河西走廊文化走进我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文化传统保护意识,在追本溯源中,培养学生的爱家意识,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家乡文化。
(二)以石窟艺术为基点,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特色性和发展性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英国哲学家怀德海曾说过:“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动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以河西走廊石窟艺术为基点,将学生置身于家乡灿烂文化之中,实现校本课程的生活性。通过开设以石窟艺术为主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辉煌,接受生活中艺术的熏陶,关心身边事物。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角度,设置小专栏自由评说历史。实现“课内学――课外用”的理念。或从石窟的建筑艺术感受古代建筑的精妙,或从考古视角领悟几千年文明沉淀的博大精深,或从民俗方面感悟地方区域文化的精妙……这样的校本课程,资源永远是现实和鲜活的,内容永远是多样化和动态的,情感永远是丰富和真实的,主体永远是实践和主动的。[6]
随着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的日益深入,强调多学科资源的整合,更注重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我校处在河西走廊中部――“金张掖”。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家乡的社会资源:马蹄寺石窟,实现了校本课程的特色性。我们举办了“走进马蹄寺”系列讲座,从马蹄寺得名,马蹄寺的建筑艺术,肃南锅庄舞蹈……把马蹄寺文化请进校园,走进课堂。从不同角度,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生动个性的为学生介绍了马蹄寺石窟文化艺术。接着我们开展了“我与马蹄寺文化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采用实地考察探索的方式,利用网络、图书等途径获得素材,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身边熟悉的人,探索马蹄寺文化渊源,讨论马蹄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马蹄寺石窟的发展献言献策。当饱含学生科研成果的文章在与学生见面时,学生是无比高兴的,因为他们通过这项活动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收获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与人沟通。
(三)以校本课程为基点,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育人功能
在挖掘河西走廊石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整合。使校本课程对学生更具适切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校本课程为学生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7]通过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自调查,整理,亲身感受河西走廊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情感共鸣。我们在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仅靠某一科的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地理,化学,数学等诸多科目,我们就把这些教师请进语文课堂,在学生自读完成自学,弄清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后,向各位老师请教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河西走廊艺术为基点,开发了各类教学资源,发挥了各科教师的特长,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育人功能。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校本课程为媒介,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我们在开设校本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兴趣优先,资源优选的原则。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河西走廊的石窟文化艺术,形成各种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等。在形成能力的同时,我们做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科研究水平和专业素质显著增强。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在开设河西走廊石窟艺术校本课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一是务必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二是务必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收集资料,整理,筛选,开发校本教材,为了适应教材开发,老师努力参与课程研究,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探索适合本班的教学规律,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开展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调查,网上查阅资料等,学生身心收获巨大,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受了历史的熏陶,沐浴着家乡的灿烂文化,品味着千年河西走廊石窟文化的韵味,享受着风格迥异的不同的石窟艺术的差异,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生着新的变化:课堂上书声琅琅,楼道里作品说话,口中诗词不绝,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教学风景。[8]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能还你多大的精彩。
3.学校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成效卓著
我校经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收获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空前高涨。在该项校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对河西走廊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系统的。实施该校本课程以来,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名山大川,文物古迹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是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自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知识积累明显增多,写作能力普遍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是学校特色的显现。我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墙,校园广场文化,教学楼楼道建设等方面大量融入河西走廊区域文化元素,成为我校颇具特色的亮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胆创新,与其他文化课整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实践证明:该项校本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均衡,具有学校特色,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许多教师参与其中,拓展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后,我们将把校本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彰显个性,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打造特色校园的重点工作来抓,稳固立足点,找准方向,拓宽路子,迈开步子进一步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研究课题“基于河西文化背景的中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1]GHB23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涛.论河西文化的特征―兼谈挖掘研究河西文化的策略和现实意义[J]甘肃:河西学院学报,2006,(3)
[2]林硕.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构图研究[J].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12,
[3]张宝玺.甘肃石窟艺术[M]甘肃美术出版社,1994
[4]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河西石窟[M]文物出版社.1987
[5]汤球:《十六国春秋纂录校本》卷七《北凉录》[M]商务印书馆
[6]金英华:高中语文小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探索争鸣》综合天地,2008(09)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17-02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与趋势。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本校专业课程教学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进行改革和发展,也推动相关课程的整体建设水平的向前,从而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目标体系的促成有着重要作用。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学校设有66个本科专业,截至2011年,共建设部级精品课程15门,辽宁省精品课程50门。2011年10月,在教育部公布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见之初,东北大学教务处即开始投入15门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号召和推动所有课程的资源共享建设。文章将对东北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用以及课程维护情况进行总结,以达到与其他高校交流课程建设经验的同时,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还在起步的高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东北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总体建设情况
东北大学历经四年的积极努力,国家精品课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改革及升级基本完成。同时,校级、省级的资源共享课建设也顺利实施并取得全面丰收。目前,我校已完成6个批次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校级及以上资源共享课共88门,其中,部级15门,省级50门,校级88门。4年来,学校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面的直接资金投入达248万元,间接投入达200万元;为课程建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提供最好的建设条件。
二、课程资源建设
1.基本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中,首先完善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课程资源含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能满足任务型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其目的是获取新知识、建构新知识体系,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进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课后练习题库、考试题库、教材及参考书目录,以及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
为了完善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校教务处为资源共享课建设建立专门录播教室1间,聘请及配备的专门录播人员10人。授课视频采用多机位高清录制,现场导播,充分保证视频质量,讲授内容与声音同步,质量优良视频原始素材视频分辨率为1920*1080,为便于网络传输,视频压缩格式为MPEG4,视频分辨率为1024*576。每门资源共享课建设学校除为课程提供专门录播以外,还会为课程提供建设费用,其中:校级课程每门2万元,省级课程每门4万元,部级课程每门6万元,学校全方位地支持,激发每门课程教学组高度的积极性和热情,课程组精心准备,要求每一位视频授课教师思维清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仪态端庄、举止从容;语调适宜,语言生动,充满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教学;要求每一位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要富于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以上的要求及精心准备,最终,每门建设课程均建立了完整的视频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如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项目的建设;后者强调课程资源的建设,如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呈现方式、资源运用等项目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课程的升级版本,主要是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和实用性,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
东北大学为使建设的资源共享课程具有更好的共享性、交互性和应用性,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在我校计算中心专门设立资源共享课上线、应用及维护中心。目前,我校建设的88门资源共享课程已全部上线,实现课程线上共享,每门课程线上资源均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进程、教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课后练习题库、考试题库、教材及参考书目录,以及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的必备资源。这将使更多的学习者真正受益!此外,88门课程还建立了课程网络平台,满足了学习者线上学习的同时,实现了学习者线上留言、答疑等功能和愿望。
2.拓展资源建设。拓展资源主要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个教学或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辅助资源。它适合并满足探究型自主学习、检验型自主学习及交流共享型自主学习模式,包括实验操作演示视频、实验仿真软件等。其中课程全程教学录像以及模拟、仿真实验软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中重点建设的资源,也是精品课程的薄弱环节。
对于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校教务处拿出充足的资金,支持课程实验操作演示视频制作、实验仿真软件开发等,积极鼓励并支持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从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与保驾护航。
3.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特别注重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行业或企业人员的参与程度。东北大学教务处严格要求每门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一直重视行业或企业人员的参与程度,规定每年邀请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参与课程的建设、目标的制定、重点知识的讲解等等,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课程资源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课程资源应用及维护
东北大学资源共享课网络中心,负责所有申报和建设资源共享课程主讲教师的课程录播、制作、上线培训工作,以及所有以上线课程的维护及日常答疑工作,该中心还分别开辟了校级、省级及部级资源共享课程QQ群,每天为所有课程答疑、解惑,QQ群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各课程的日常疑问,也为资源共享课程更好地建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使得好的经验和思路在群中分享,让每一门课程都能受益。目前,我中心除承担本校88门资源共享课程的上线、应用及维护外,还承担了辽宁省全部资源共享课的上线、维护及课程建设培训工作。2013―2014年为辽宁省承办20场培训建设工作,走访省内10家院校,参加人次达3千人,为辽宁省资源共享课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四、结语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东北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早,在学校主管部门及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为下一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文章中的相关建设经验希望能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还在起步阶段的高校提供一些成熟的建设思路,同时也愿意与各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参考文献:
[1]袁志坚,何文涓.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62-64.
[2]张仲雯.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研究[J].赤子,2015,(10):149.
[3]孙新波,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