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对社会制度的认识(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9 栏目:办公范文

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

中共十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时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这是我们党顺应社会期待,反映实践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一个新阶段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作出了新的回答,内涵丰富深刻、设计严谨周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飞跃和价值理论的创新。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基本前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表征进一步深化到价值层面,由理想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在实践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这些认识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空想社会主义从自己头脑的想象中描绘社会主义社会是迥然不同的。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一种科学性的预测。当然,这种预测要接受实践检验。二是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认识是一种理论抽象,是对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内在属性的理论概括,因而舍弃了各种具体条件和因素,显现了强烈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表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时,曾鲜明的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来认识社会主义,始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二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学习和借鉴;三是建国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交织着正确与错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而又复杂的课题,等人希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在的理想中,社会主义应该是“最完美、最纯洁的社会制度”,并逐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因此,他用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来对照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形成了脱离具体的历史的客观条件,从“应该”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偏差。

从晚年的失误中走出来,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一方面,邓小平对从理想状态的“应该”出发来设定某种社会主义标准模式作了坚决的否定。这里要注意的是,邓小平否定的是把理想作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理想本身;另一方面,他坚定地把从现实的中国国情出发来说明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作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出发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和深入思考过程。面对“”的灾难,邓小复强调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在这里,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毋庸讳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了另一方面的偏差,即注重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的事实,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的理想价值,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联系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精确表述,强调通过改革,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保障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落到实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规律。同时,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三个代表”的三个方面本身体现了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高度。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共同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的构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论断,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和规律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中共十报告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中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中共十以来,同志多次阐述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内涵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政治宣言和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战略旗帜。中国梦承载历史,直面现实,引导未来,以明确的阶段战略目标激励国人实干兴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成为中国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创美好未来的现实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具体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的回答,对社会主义做事实判断,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的回答,对社会主义给予价值判断,关照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了“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统一。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的质的飞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有机体的精神灵魂,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渗透在社会各方面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和行为规范之中,影响和约束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该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性适应,体现了这种社会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系根本界限在于: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在发展经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理想不断创造条件,形成了以科学信仰、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体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尺度,十分关注人的发展、饱含对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方面进步的高度重视,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价值,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体现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思想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既能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又能兼顾社会主义现阶段各个群体、各个层次对精神文化的广泛性需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通过引导人们对美好理想的价值追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整合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化解社会利益和思想矛盾,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成员的共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先进的和谐文化,提升社会主义社会的整合能力,在确保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沿着全面自由的发展方向提供社会条件和环境中,发挥社会主义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形成全社会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主流。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及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是对社会主义制度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的主要标准,规定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制度性的缺陷和政策偏差,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提出一个为长期、稳定、涵盖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基本依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进入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因而也没有能够使我们的政策在价值导向上更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比如说,在很长时期,我们把吃大锅饭、平均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运行管理方式等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来固守,把商品、市场、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方法、承包责任制,个体经营方式等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资本主义复辟”来反对;在改革开放中,不绝于耳的姓社姓资的争论所导致的政策多变和矛盾冲突;由于不顾一切追求阶段性目标,使社会与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等等。这些都与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及改革发展中,没有很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依据作用有关。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立足实践,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充满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制度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既体现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又体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价值

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精神理念,也蕴涵着现实的目标追求。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到中共十提出的“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颁布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逐渐变化的新形势下,旗帜鲜明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的需要,对于国家与社会明确方向、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引领社会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着积极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指引着全社会各阶层群众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一切有利于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汇集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多元思想认识整合起来,形成全社会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主流。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出现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丰富多样且变化迅速,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凝聚思想共识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在保持思想文化富有活力的同时,减少社会分化、思想冲突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避免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认识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追求共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整合与凝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另外,当代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关注的同时,各种形式的“中国”等噪音也不绝于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能够增强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软实力”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理念昭示于世,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融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之中,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共识,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提供现实的途径和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充满艰辛而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素质的建设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畴,内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民主精神与法治精神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的要求,为我们全体公民塑造了一个价值取向,明确了一个价值标准,引领着我们各级组织和全体人民的努力方向。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在提高我们民族的民主法律意识、公平正义理念和诚信友爱操守中,为培育兼具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开辟现实路径,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文明发展的轨道前进。

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59-0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两个向度,从个体向度来说是我要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内在的。从社会向度来说是要你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外在的。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制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引导、激发和驱使个体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是个体接受、认同意识形态的内在根据。要想个体认同某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首先这个意识形态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260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保障,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要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种意识形态做出选择与评价,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是否愿意接受所在阶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这样,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那他们就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且会主动去学习、实践。反之,如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离了他们的诉求,不能使他们从中获益,那他们就会排斥主流意识形态。由此,教育者应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切忌“一刀切”,这里的满足不是形式上的完任务,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进展。事实上,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解释社会、指导实践、规划未来,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但是只有将外在的权威和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大学生内心而不是表面的认同。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说教,而是遵从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吸收他们的相关思想,实现自身形式乃至内容的部分创新,以新的姿态出现,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一个思想要被大学生接受,毫无疑问,得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要是学生没有这一需求,自然,这种思想就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即使外在灌输给他们,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无效的。在大学生思想需求的形式上,有些是显而易见、学生能意识到的,有些是潜在的,学生目前没发现的需求。甚至部分大学生对自己需要什么并真正清楚,处于盲目状态,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还有些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是扭曲的、不健康的,这种需要是不符合社会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管是哪种情况,教育者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这些需求,并尽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需求,并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动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度,尤其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为人的尊严,享受心灵的安宁,提升人的价值。理论越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和生活实际,就越有说服力;而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越全面越强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驱动力也就越持久有力。

因此,教育者结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时应当做到:一是,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离开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流于空谈。教育者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丰富、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生活上绝对必需的东西,也就是必需品的需要实在是很少,而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了无休止的购物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购物恋物成瘾。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这种低俗的物质需要引导到对精神的追求上来,精神是永恒存在的,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二是把基础需要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人的需要是有多样性的,对于一个个体,肯定有诸多需要摆在面前,这必然带来冲突,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需要之间的关联,能很好的

整自己,准确定位各种需求的位置及价值,而不是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矛盾、焦虑的状态中而耽误了学习,甚至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或者带来心理疾病。三是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个体都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同个体的需求也不同,教育者要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回避、听真话、找问题,每一个哪怕是盲从的需求都有着在现实社会的深层原因,教育者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保持理性,避免盲从,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这对于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心理支持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真正动力之源。

2.运行机制

意识形态认同一旦启动,就将进入形成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称之为意识形态认同的运行阶段,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内化等既相互联系又依次递进的阶段。认知是大学生对大脑接收到的信息的感受、解读等思维过程。意识形态作为外来信息,它的强度、覆盖度、频率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应;但是,强度、覆盖度、频率过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情绪。另外,大学生对所感兴趣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予优先注意、接受。选择是大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新的意识形态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自己原有的观念加以比较,进行判断、筛选。选择的情况相当复杂,大学生对与自己原有价值观相契合的意识形态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原有价值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则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被吸收,或者被排斥,或者存疑。如此看来,意识形态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需要和社会意识相契合,才会被他们所接受;契合度、一致性越大,接受度就越大。整合是指大学生将经过选择进入大脑的意识形态信息进行加工、统和的过程。内化就是经过加工整合,大学生将新的意识形态融入思想并践行的过程,这时大学生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自我教育,这一阶段他们能够自觉接受、信奉和遵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了。3.调节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调节机制的充分展开。只有发挥调节机制的作用,不断平衡和矫正运行与目标的偏差,才能保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进行。情绪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引起自己愉悦、满足自己需求、符合自己兴趣的意识形态,漠视、拒绝、排斥与自身情感相悖、和自己没关系的意识形态。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并支持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同时阻止那些异己意识形态对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保持意识形态认同的稳定性与一贯性。意志还能够调控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不会造成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追求而走向极端化,也不会因情绪的波动或消极而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习惯的养成,可以看作是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志。因为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情境性,一个人的个别行为,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只有在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习惯后,才能成为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个人的价值观念。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归宿,认识、情感、意志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来,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成为个性。

此外,人的性格、个性、气质等心理特征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制约着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和深度。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有碍于意识形态的认同,积极、开放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与巩固。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教化、引导、奖惩三个基本机制谈起。

1.教化机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这说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

存,不可能不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进入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书”,“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4]3可见,社会中的人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不可能不对培养对象进行意识形态教化。

“调查得知,我国63.4%的人认为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清,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二位;对青少年来说这一比例为65.9%,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一位。”[5]246可见,教化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意识形态教化机制一般是指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此同时,71.2%的人认为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有效的途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青少年的比例更高一些,为72.0%,位列意识形态认同最有效地途径方法的首位。”[5]247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与政治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社会的主流思想欠缺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选择。只要教育者遵循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想规律,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灌输就会变为自我探索。这里的灌输不是对人的强制约束与填鸭式硬灌,在网络时代,试图让受教育者不加选择地接受思想的灌输简直是痴人说梦,教育的关键是让受教育者知道哪些思想、观念对个人有用,对自己有利,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要合乎学生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传授思想的方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大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共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的目的。

2.引导机制

在现如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大学生又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极端重要。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机制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首先,用好榜样的力量,用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正面榜样给人力量,反面榜样使人警醒。党员干部理应首当其冲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公众人物应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大众传媒也应增强育人责任,努力发挥好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旺盛时期,他们崇拜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名人,网络名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轰动效应,如果网络名人共推正能量,肩负起社会责任,营造诚信、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那么,毫无疑问,这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器。其次,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营造文明社会,传递正能量。比如公益广告,它就是一盏灯,我们周围这样的灯多了,黑暗就少了。借助大众传媒可以声音与图像并用,给人全方位的思想冲击,而且公益广告的题材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有着精神高度,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敏感,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评价。最后,具有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各种活动也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被熏陶,这种非强制的方式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意识形态认同方式。总之,引导机制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展现的巨大魅力的引导之下不自觉地认同、接受了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3.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对人们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鼓励及对不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惩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社会也会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利益,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满足。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因利益而引起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维护主流价值观的人的行为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奉献者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激励或社会、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而损害社会利益者则应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批评和谴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外界的压力下,个人即使内心不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但是为了融入社会,不脱离群体,也会被动顺从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最终达到认同的目的。外界的压力会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而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更强烈,更注重团体凝聚力和群体尊严,他们唯恐因不认同、不遵从自己群体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价值规范而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种奖惩机制对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范文篇3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宪政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的植根、认同和普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认识和把握宪政意识与政治文明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一、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于宪政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在政治活动、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上的逐步开化和前进的程度。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形成相联系。在同封建专制集权长期斗争的过程中,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出了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诸多政治文明理念,如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治、人权、责任政府等,这些政治文明理念被载入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根本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即宪政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共和国。这不仅是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了政治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途径在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存在和运行则通过宪政制度得到保障。因此,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宪政制度。首先,作为同封建专制集权斗争的产物和结果,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是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落实和贯彻的。也即宪政制度是对近代政治文明以法律制度形式做出的确认,是近代政治文明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宪政制度的诞生为人类的政治活动从腥风血雨的野蛮和暴力下解放出来,进而走向文明、有序的政治提供了最好的制度保障,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和选择。其次,宪政制度又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并规定了民主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走向和基本原则。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集中体现在民主政治中,它们要求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实现政治权力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权力的实现。宪政制度就是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以其特有的制度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时对可能的针对民主政治的破坏进行预防和限制,引导和保证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再次,宪政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一个成熟的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只是少数奴隶主和封建贵族享有的特权,他们通过对国家权力的专制垄断实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人身占有和对全社会的财富占有。即使在古希腊奴隶制的民主制度下,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公民也不过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以后,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的民主化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代议制度、政党政治等政治体制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发展成果最终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和加强。可以说,宪政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最高表现。

二、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宪政制度的产生、实施、贯彻不仅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革命,要求和实现宪政首先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观念的革命。追溯政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政治活动总是内含着特定的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为一定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存在和发展提供着强大的道义和精神支持资源。一方面它使生活在该政治体制内的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和其它社会群体保持了政治认同目标的一致性,并排斥任何可能导致背离该政治观念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这种高度的政治认同使得政治体制从中获得共同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使政治体制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政治体制的过程和目标才能得以畅通无阻和贯彻实施。作为现代政治体制根本的宪政制度的存在及其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宪政意识的支持。

宪政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建立在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的本质、特点、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与古代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相比,现代社会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即政治权力产生、构成、更迭来必须自于公民的选举,必须得到人民真实的授予;政治权力的运做过程和决策目的必须保障和实现公民的依照宪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这意味着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认同基础之上,必须体现出社会成员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这种普遍的认同和价值观反映在现代法律政治制度上就是宪政制度。宪政意识对宪政制度的意义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led灯质量保证书(收集2篇)
  • 下一篇:神经内科(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