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医药化学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7-30 栏目:办公范文

医药化学论文篇1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功能,用阴阳五行学说描述疾病性质及人体病理;视邪正交争、阴阳失调为主要的疾病观;形神合一为主流的健康观;诊断利用四诊合参;贯穿治病求本、辨证论治、防重于治等理念。而西医则强调局部微观分析,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等;主张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研究对象为分子、基因、蛋白、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公共卫生等。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均是走向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故可引入“三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1]。

2从概念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提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2]。医学信息学是探讨生物学、医学或者更广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过程的科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各种应用的科学[3]。

2.1研究对象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中心,包括健康的、疾病的及其相互转换的,并且是在时间、空间维度及背景方面的综合多维信息;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为研究对象,强调以“病”为中心,主要针对实验室疾病数据的防病抗病信息。

2.2研究内容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信息采集、存储、交互、展现及优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为研究内容。中医药领域信息强调动态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说明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人体整体动态功能变化及其规律,所以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

2.3研究方法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内容迥异,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医学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观点分析和处理信息流程。中医药信息学也模仿和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中医药强调功能和整体准则,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作为分析和处理人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侧重人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改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并予以升华。如研究时需要中医药领域专业知识平衡语义关系存在用自然语言描述时的多义性与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领域专家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内涵外延的精确把握;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体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知识等。

3从知识框架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框架与医学信息学知识框架可概括如下。两图中从左至右分为四列,左起第一列为中医药信息或医学信息研究的对象,第二列为由基本信息转化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学科,第三列为两种信息学均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第四列为两种信息学的知识结构,说明两者都是交叉学科,涉及到一些中间领域学科的知识门类。虽然二者构建模式相通,但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其研究领域及方向必然不同。

4研究方向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础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等;二是技术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输出等技术;三是应用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化、信息交换标准化、信息处理及流程标准化等,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包括功能诊断信息系统、整体数据处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评价、中药优化设计与研发、中药知识发现与管理等,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包括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关联分析方法、信息计量方法等对中医药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及科技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研究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保护、存储、处理、传播等,中医教育科研研究包括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2]。医学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原始健康数据,如影像、微阵列、生理数据等。涉及到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如实时的生理信号分析、语音识别、传感器采集、条形码扫描等;二是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如基因分类及其外在表现形态。涉及的研究主要是数据整合及数据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语义网络、本体论、数据储存、提取、可视化及图像处理等;三是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如词表、术语学、本体库、语义网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推理及知识管理,如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文本产生、统计处理、自动学习及知识表达、知识模型等;四是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如协议、临床实用手册、概论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知识获取及知识应用,如机器学习、文本解释、知识工程、决策理论及诊断、治疗、预防等。综上,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目前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广为应用,用中医电子病历来保存临床中医病案,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整理及查询电子病历等。中医医院已经普遍吸纳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如电子病历在受到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之外,也必然兼容有西医学的许多内容,体现着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当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如中医专家系统进入了低潮期,中医的四诊信息还未达到客观化、规范化,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等。

5总结

医药化学论文篇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协会会长房书亭,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乐琴等出席了论坛。

回医回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一朵奇葩,是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于中世纪后叶随中亚、西亚穆斯林大批迁徙到中国后输入,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与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交融、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注重临床实践的一门医学。但是,一些当代医药专家学者也发现,他们只有在古典文献中才能找到回族医药在几百年前的神州大地上的灿烂历史,甚至一些长期生活在宁夏的回族人也很少听说回医,更别说用回医看病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族医药的基础研究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1989年,宁夏中医药学会在全国率先成立回族医药研究会,开始回族医学研究:1995年,宁夏首家民办性质的回族中医药研究机构――固原地区中医研究所开办;1996年,宁夏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分赴全国多地,收集史料、文献、药方,编纂出版两部专著。1997年,宁夏中医院成立“回族医药研究所”,从事文献的整理和研究;2001年起,宁夏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对现存回族医药文献进行大规模挖掘整理,整理编写《中国回族医药》、《回药本草》等5部书籍。宁夏医学院编撰出版《回族医学简史》、《回族医药保健》、《回族医学基础理论》等8本教材。

通过近年的发展,回族医药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宁夏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宁夏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忠和在论坛上说,目前回医回药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历史原因,回族医药发掘、整理与研究起步晚、起点低,高层次的回族医药专业人员、研究人员短缺,回族医药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医药体系,回医药文献资料较为匮乏等。因此,王忠和建议,应加快回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开展回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回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加强回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回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和支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回族医药研发项目,支持回族医药科技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加快回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就回族医药如何发扬光大的问题,回族医学专家陈垄说:“回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有独特之法。只有将回族医药投入市场,才能将回族医药发扬光大。”

陈垄介绍说,在回族医药的食疗食谱中,主张回族经常吃性热益补的牛羊肉,喝用枸杞、红枣、玫瑰花酱等“八宝”配成的营养茶。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抽烟、喝酒,这都有利于身体健康。穆斯林群众每日5次礼拜,站起、蹲下、爬倒,手脚并用,呼吸得法,意念专一,这种宗教式综合运动,达到了运动体疗的效果。伊斯兰教中的封斋相当于现代的饥饿疗法,有助于清除体内代谢物,利于消化系统良性运转,这些都是我们回医回药的特点,但要将回医回药发扬光大,首先要对回族医药文献进行挖掘整理,才谈得上对回医回药的继承和发展。近些年来,从国家到自治区,还有吴忠市上上下下都开始关注回族医药,一些研究回族医药学的学者们也开始搜集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这将有利于回医回药的发展与传承。

医药化学论文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2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根基。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生发展流传演变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也正是中医药文化所贯穿并延续了中医药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自成一家的完备体系。

传统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歧黄时代,《黄帝内经》就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问答形式的医书,近现代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则缘起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医学领域的拓展,如冯友兰的《先秦道家思想与医学的关系》。然而,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并未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进行系统考察,也迟迟未被正式提出。

诚然,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内在因素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研究的根本动力和迫切需求。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更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发展迎来了蓬勃生机,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学术界渐次开花结果。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全面的研究与应用,滥觞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标志如下:①1993年8月,由陕西中医学院和西安医科大学牵头举办的我国首次以“中医药文化”命名的学术研讨会,并正式出版了《中医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②1994年4月,由陕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暨医古文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的概念得到初步确认;③1996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分会和医古文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文献、医古文、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分会”作为独立的学术团体正式宣告成立。由此开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每次出版一部中医药文化学术论文集。

随着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有关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关研究机构的成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应用便如雨后春笋,迅速开展起来。通过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以内涵研究为核心的不断深化,在体系建设、院校教育、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民俗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落实和加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对原《医古文知识》杂志进行改造,于2006年3月开创了我国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份以“中医药文化”为专名的学术期刊《中医药文化》,每年发表大量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学术争鸣的主阵地。

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学术著作、科普文献不断涌现,如《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医与文化漫谈》、《中医文化溯源》、《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论丛》、《中医哲学基础》、《中医药文化选粹》、《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黄帝内经养生堂》、《中医体质与饮食调理》等等。

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仍远远落后于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政府逐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推出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支持。简列如下:《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等。

在如上所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并响应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办大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历时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2009),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中医中药科普宣传活动,紧随其后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2010――2013)继往开来,深化主题-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走“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路线。建立“中医中药中国行”专题网站,并开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药文化”专栏。

2005年启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制定《“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截止2013年10月,已批准成立16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5个建设单位。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2010年“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在历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各省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6月组织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促进了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2009年6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在各地尤其是中医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广泛建立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科研和展播工作。2011年开始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信息库,组织选聘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至今已举办四期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建构了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人才支撑力量。

2012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选评推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15种。2012年8月则特别创设了以“中医文化学”为名的中医药文化学科(培育)。

医药化学论文篇4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自然科学遗产,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人类学方法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总结了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以及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探讨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可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民族医药;湘西;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34-02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所辖县乡地区。湘西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虽然没有文字,但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民族医从业人员较少,游离于规范化医疗体系之外,后继乏人,没有得到大力的扶持,因而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我们认为,湘西民族医药应该从文化研究、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全方位地挖掘、保护,才能使民族医药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在医药现代化的今天销声匿迹。在文化保护方面,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

1人类学方法研究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变迁的学问。它在西方兴起之初曾大量研究世界各地的所谓原始文化或野蛮人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人类学开始复兴。期间我国人类学者进行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1.1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生活方式,研究全球不同的文化,揭示文化的多样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比较观[1]。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任何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文化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只有对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人类学有比较的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比较,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端正我们的文化观,自觉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去除文化自卑感。

因而,人类方法适合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有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异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称为“民族学”,因而不同族群文化的描述、分析和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1.2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主要是文化人类学者,他们最本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研究者需要深入各民族生活,参与、体验、观察、访谈,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文化资料的调查需注重整体性,即对族群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在分析资料时重视定性分析,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求文化的普通性或差异性。

另外,也有医学人类学者进行民族医学的研究。医学人类学研究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的关系。重视民间疗法,生物与文化的交互作用[2]。是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民族医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生物医学的概念,民族医学取向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疾病与病征的社会文化脉络及意涵。民族医疗牵涉到信仰、风俗和特殊的技术,它不同于现代医疗体系。医学人类学对民族医药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系列文化比较和批判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现代医疗理念。

2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

2.1各民族医药文化起源问题研究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中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认为苗族医药具有“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特殊形态,其医药起源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熟食、药王传医方等神话阶段[3]。田华咏在侗族医学史考察过程中重视侗族神话故事《玛麻妹与贯贡》,萨岁的故事,蜥婶的故事等[4]。这些研究都表明,湘西民族医药起源源远流长,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的痕迹明显。

2.2民族医药神话、歌谣研究田华咏在苗族医药学发展中通过神农、蚩尤、祝融、欢兜、药王神话故事分析苗药文化特征,包括巫医一家,冷热两因,三生万物等[5]。田华咏对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意义与价值、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贡献进行了阐述,认为梯玛神歌渗透了土家族保健学意识,消灾除疾,体现“神药两解”现象[6]。人类学重视族群中口传神话故事的研究,认为它们反应了早期人类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湘西的医药神话与歌谣体现了先民积极的保健防病意识,并且深受先秦巫医文化影响。

2.3医药民俗研究李芸等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赶秋节源流嬗变、结构组成、和谐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赶秋节是人神共娱的大型活动,极具聚合功能,同时也有娱神和驱邪作用[7]。萧成纹对湘西侗族医药民俗文化和养生保健进行了阐述,认为侗族医药深受冲傩文化影响,巫术祭祀在祛病除邪中起重要作用[8]。湘西少数民族多没有文字,民俗礼仪是研究文化的重要载体。

2.4民族养生保健理念研究刘超祥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进行了医学人类学探析,分析了土家族保健习俗的特点,如注重环境卫生,顺和自然环境,讲究生活规律,劳动文体健身,饮食定量均衡,注意食疗等。这些习俗对土家人的健康长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良莠并存现象[9]。莫代山总结了医学人类学方法研究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成果,认为医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田野工作有待加强[10]。萧成纹认为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喜吃糯米、酸食、油茶、苦酒,居住防潮吊脚楼,饮水清洁,有月令驱魔习俗,都是养生保健的措施[11]。湘西民族地区长寿现象得益于世代传承的强烈卫生保健意识,生活习俗、保健礼俗的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2.5疾病理论研究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疾病理论整理初具规模,土家族、苗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不同于汉族传统医学。比较有特色的是土家毒气学说等。彭芳胜对毒气的病因病机,毒气病症候和毒气疗法进行了研究[12],总结了土家医治毒药物的分类整理研究成果[13]。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一定价值。

3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

人类学方法在湘西民族医药研究领域的开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医药文化的整体性考察和分析的深度都有待加强。相关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可考虑以下几点:

3.1湘西巫医文化的深层次解读湘西处于古代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刻的巫医文化色彩。应该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待此类文化,只有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心理内涵、医疗效果,广泛运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梳理法、跨文化比较法等,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3.2“神药两解”文化现象研究神药两解是大多数湘西民族医药中的常见现象,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既有祭祀除邪等神巫手段,也有医药使用方法,两者杂糅混合,共同发挥治疗效果。这类现象较为复杂,既有迷信之处,也有心理疗法等合理因素,必须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进行“文化——心理——生理”的综合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3.3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与疾病观念研究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中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与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有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医药由于脱胎于自然哲学时代,注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疾病调治方面土家族重视服侍技术,苗族、侗族都有独特养生调理观念。在这些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可以更深挖掘民族医药的合理内核,为现代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

3.4民族医药的哲学观念研究近三十年来学者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在文献收集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效,《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陆续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文献研究以梳理总结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为主,保护传承的侧重点在医疗技术方面。对各民族医药文化的哲学观念研究较少,湘西民族医药形成历史较早,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域封闭,医药理论变化小,还普遍带有早期自然哲学的观念。如苗族医药三界学说、土家族医药三元理论等。哲学思维是民族医药理论的核心基础,只有理解民族医药的哲学内核,才能更好从根基和整体上把握其特色。

3.5民俗医药文化尚需大力挖掘湘西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文化精神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习俗等传承下来的,因此民俗礼仪节日非常多。虽然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是极少数。湘西五溪地区的盘瓠文化,祭祀时的“椎牛”、“接龙”等仪式,苗族的催生仪式,击猪祭祝融等仪式都值得深度挖掘,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还原文化核心精神,更好地再现民族医药的精神源流。

总之,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

[2]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33.

[3]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15(80):127.

[4]田华咏.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8.

[5]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9):2.

[6]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6):10.

[7]李芸,麻没垠.苗族和谐理念的墟场展演——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赶秋节[J].三峡论坛,2014,3(274):62.

[8]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60.

[9]刘超祥.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的医学人类学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12):163.

[10]莫代山.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59.

[11]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60.

[12]彭芳胜.土家医毒气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9(1):1.

医药化学论文篇5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很多地区都兴办了中医学院,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培育出了千万中医工作者。但笔者环视中医教育现状,却发现院校培养的新一代中医平庸者居多,大师级人物寥寥可数。作为一名中医药临床教学工作者,反思目前中医药教育,发现现代的中医人大多缺乏中医药文化底蕴,因此,很难建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大厦,这是目前教育的失败,但也不乏历史的原因。中国经历改革开放,放眼世界,看到了太多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包括西医精湛的手术技术和检查手段等。正是这些,使我们在追求、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忽略了自己的文明成果,中医在西医主导的环境下踉跄前进着。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走向世界之际,中国文化也正大踏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认为,在中医药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是改善目前中医教育现状的关键。

1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中医学则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之中。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特征构成的复合体。中医药文化则包括形成中医药特色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也就是中医药学发展同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药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承载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中国文化、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洗礼之后,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它超常的坚韧,保持着完整、连续的状态,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其理论的科学性,而中医药文化正是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其集《周易》、道、儒、阴阳等诸家的思想精华,与古代哲学、历法、天文等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后代的文学名著等,无不映朔着中医药文化。所以,中医药学既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从医学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中医药文化所具有的哲学内涵为中医药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论框架。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相对论”“五行生克原理”等理论精华构建了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从而产生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创立了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治则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哲学的朴素辨证法思想。阴阳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与背。《易经》曰:“观变于阴阳立卦,发挥于刚柔立爻”,“一阴一阳谓之道”,提纲挈领地说明了阴阳的消长是化生万物的根本。中医学引用古代阴阳哲学来说明人类生理病理变化与客观存在的相互关系,阐述内外环境、体与用的统一,可以说阴阳学说做为一个辨证思维的总纲,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内经》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哲学的方法论,最初见于《尚书·洪范篇》。它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归纳为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基本物质,并以五行生克及属性相配来概括描述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医药学则把五行学说用于对人体脏腑属性的归类和演绎,如把五行配五脏、五体、五色、五味、五志、五方、五时等,以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解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从而对疾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进行指导,构成了中医药哲学的方法论手段。

中医正是以严谨、科学的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构建起具有理法方药的系统理论体系。这种哲理与医理的结合使得中医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迷途,而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丰富,因而经历千年传承至今,仍然发挥着其特有的魅力。

2中医药文化的现实体现

自古至今,中医药文化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黄帝与岐伯、雷公医学问答的传说,故后人成《内经》一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由于中国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本原的一致性,因此,中国文人具有“儒医合一”的特点,“不为良相救国,便作良医救民”成为古代文人一个共同的人生坐标,既反映了中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政治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一致与互通。汉时张仲景为长沙太守,同时治病救人,作《伤寒论》而成为千古医圣;汉代华佗,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征召到部队为官,但他拒绝就职,而是潜心医学,终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中医史一代大家;唐代孙思邈,数次拒绝了隋唐两代朝廷授官,将百年人生献给中医药事业而成药王;晋代皇甫谧,曾受到晋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上疏辞请不就;元代朱丹溪,青年时代毅然放弃科举,专心致力医学,得金元三大家之精旨;明代李时珍,少年时代弃科举而从医,著成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另一方面,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扁鹊指导弟子子阳、子豹施行针灸、药熨等术治疗虢太子厥的记载,借此可略见自古以来医学教育就十分注重实践。《红楼梦》可谓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有大量篇幅描述中医药文化的内容,从这些内容来看,作者曹雪芹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对疾病的描述,堪称专业。古典诗歌创作亦是如此,从《诗经》《楚辞》始,历代诗歌创作中都有中医药内容,单就唐宋两代,单纯吟咏医药的诗歌就不下百首,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形象生动,独具情趣。《诗经》记录药物二十余种,这些药一直到今天还是常用的中药。宋人刘敞的《采紫苏》,用艺术的形式向人们介绍采食紫苏的方法与功效,真实反映了民间端午前后采食紫苏之民俗。而孔平仲《常父寄半夏》一诗,形象地描写了诸子年幼无知,见有人寄来半夏,争而食之,引起轻度中毒,诗人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告诉人们,半夏有毒,非制而不可食的医药常识。南宋伟大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有二首《定风波》词,共嵌入十四位中药名,写得颇有情趣,如“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之句,嵌入“木香,禹余粮”二味中药名,写景抒情,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生活中,古人常用芳香的芍药来象征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

以上各个方面,都充分的证明了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石。“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等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学中医会更加方便快捷。文化积累达到封建王朝鼎盛的北宋,更是有了“儒医”一说。

3中医药文化危机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一直在忽略着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意义。据了解,中国大学生中知道《黄帝内经》的只有7%,能通读经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即使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通读四大经典的人也是寥寥。更可悲的是,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古文”和“医学史”两门课程,成了冷门,甚至被取消,大多数的中医学子们都在人云亦云,应付考试。另一方面,由于受近百年西方科学主义的冲击,西医的科研标准成了衡量中医科学与否的标准,社会上一度还出现了“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论调。中医毕业生更面临就业难的现状,学中医成了上贼船,中医人面临尴尬,中医发展更面临危机。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医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中医人只有用中医药文化武装自己,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才能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的优良土壤。

4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因此,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刻不容缓,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与背景,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更有利于对中医理论的理解;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是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否则,“西方化”的中医必定会抛弃自己的文化特征,这种“中医”还是“中医”吗?只有搞清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即对它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诸因素做全面的考察,才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医;③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的历史典故、文学、文物等内容,客观的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及人民的智慧,是振兴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另外,要向民众宣传中医的需要,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热爱中医,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④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保健养生之道,可以给人们以指导,是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软件测试论文(整理2篇)
  • 下一篇:拆迁办公室工作计划(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