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收集5篇)

时间: 2024-07-30 栏目:办公范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1

电影通过入殓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反映了一幅又一幅生离死别的感人场景,充分体现了骨肉情深、夫妻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对工作的价值的诠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伦之情。电影中借助了浑厚悠扬的大提琴配乐与日本山形地区的风景特色完美融合起来,同时画面中不时出现的诙谐与幽默片段,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生死的独特感受,让观众能够在欢笑与泪水中感悟到另外一种人生。该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影片超越了宗教的束缚,将现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完全以一种温情、柔和而又不失诙谐幽默的方式,使得观众对死有了一种全新的感悟。

一、电影《入殓师》的概述

影片《入殓师》描绘的是:小林大悟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由于乐团解散,为了生计只有携妻子美香回到自己的家乡山形,正要去找工作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广告,其招聘内容是NK公司需要招聘协助旅行的员工,工作时间少,报酬可观。于是小林大悟便前去应聘。社长佐佐木问都没问就决定录取他,每月的薪酬高达50万日元,而且可以按日支付薪水。但是当大悟认真了解其工作内容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打印错误“协助旅行”其实是“协助别人的安息之旅”,NK是日语“入殓”(NOKAN)一词英文拼写的缩写。这让小林大悟感到非常错愕,社长佐佐木劝他不妨先干干看,并给了他2万元日元当作当天的薪水。小林大悟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勉强答应。接下来小林大悟瞒着妻子干起了这份入殓师的工作。在干入殓师期间,他需要妆扮遗体,也必须与高度腐烂的尸体接触,还会遭到死者家属的歧视与误解,甚至连他的朋友对他都产生了误解,妻子也因为不理解而离家出走。他也想过要放弃,然而社长佐佐木与他真心交谈之后,由于社长富有哲理的劝告使小林大悟决定坚持下去,并且在佐佐木的感染下他慢慢爱上入殓师这份职业,并最终获得朋友和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当小林大悟为多年没有见面的父亲入殓的时候,发现父亲竟然还珍藏着自己幼年时送给他的石头,此时,他对父亲所有的怨恨都烟消云散,观众无不为之感动落泪。

二、影片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生死观

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其中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入殓师》是一部带有显著东方风格特点的电影,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观众的广泛共鸣,主要是因为电影对主题进行了巧妙处理。生与死,历来就是全人类思想意识形态当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任何生命个体都不可能避免由于生死所导致的各种问题。电影《入殓师》正是选择了生与死这个主题,向观众传递了生死观这个人类永恒的价值观。该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生死问题的处理选择的是一种比较平和的处理形式,而不像其他大部分表现生死主题的电影那样选择一种大起大落的表现形式。正如日本的知名影评人佐藤睦雄所言,电影《入殓师》是利用见证死亡仪式的过程,从而体现出电影的极致之美。而美国的《好莱坞通讯》对于该片的评价是,电影通过对死的敬畏使得生得到进一步升华。

到底什么是生死观呢?事实上,生死观就是人类对于生存与死亡的一种主观理解与态度。从生命体征的角度理解,死就是停止了机体生命活动以及新陈代谢。然而从精神层面进行理解,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在实质上并未割裂,生与死之间存在一个循环过程。特别是像日本这个国家,信仰佛教,其中的因果报应以及前生来世的轮回观念对日本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观念使得日本人民相信生存与死亡之间存在一个循环过程。这正是影片中所传递出的生死观念,也就是说客观生命体征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生死间存在一根连绵不断的情感连接纽带。

入殓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生离死别的场景,电影通过主人公小林大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死者及其围绕在其周围的亲人、爱人、朋友,从而让广大观众充分感悟到生与死之间的意义。小林大悟由于机缘巧合成为一名入殓师。他第一次参加入殓的过程是对着一具高度腐烂的老太太的尸体。在协助社长佐佐木入殓的过程中,他狂吐不止,甚至是下班之后仍在浴室中不停地冲洗身体,连妻子端来的生鸡肉也会让他感到非常恶心,简直难以下咽。这种设计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正常人对待死亡肯定是充满极度恐惧和忌讳的。但是,当小林大悟看到社长佐佐木怀有一种极为崇敬的心态,认真地甚至程序化地为死者进行入殓仪式的过程,并获得死者家属真诚的感激之时,他对入殓师这个十分特殊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正如社长佐佐木对于入殓师的解释那样,让那些冰冷的亡者重新获得生机,使得他们拥有永恒的美丽容颜。要求入殓师十分冷静而准确,同时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离之时送别故人,宁静,一切的举动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有一次,小林大悟站在河边,看到鲑鱼为了产下后代而在逆流中累死的情景感到十分疑惑,这使他对于生死有了更深的思索,他觉得为了死而努力,最终还是一死,为何还要如此努力呢。而一名路过的老人的话却指出了生死态度的内涵:“自然定理吧,它们天生就是这样。”这也正是本片所想传递的一种隐含的生死观。所以说,尽管任何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而通过入殓师面对死者的过程,也就是让广大观众充分感受生死交界的一个过程。从而让观众对于最终死亡的结局抱有一种朝圣者般的态度,并从内心产生由衷的敬意。抱有极大的勇气面对死亡这个永恒而又残忍的话题,同时借助入殓师使得生死更加具象化,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生和死并不是单向的结束,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最终的结局是死,而死却能反观生。

在电影的尾声是小林大悟为父亲入殓,同时又迎来了妻子怀孕,父亲的生命逝去,但是肚子里却孕育着新的生命,这不仅是一种承接,同时也是一种生死循环的过程。有生就有死,通过死亡,反映出生的希望,这是该片所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主题,电影所体现的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念让观众十分感动。

三、影片深入剖析了人性

电影《入殓师》给广大观众呈现了人性所具有的善恶两面性,并充分发掘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电影中成功塑造了各种善良的人物形象,比如小林大悟的社长佐佐木,澡堂的老板娘等人物形象。对于电影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而言,碰到社长佐佐木是他人生的拐点,也意味着他与入殓师这个十分特殊的职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得他从最开始的对入殓师的极度恐惧与难以忍受,到后来慢慢接受并适应这个职业,社长佐佐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小林大悟都是非常关心的,最关键的是他从内心深处理解小林大悟,从思想上像长者和亲人一样帮助小林大悟。社长佐佐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并怀着极大的敬意,同时还在心灵上帮助小林大悟摆脱内心的阴霾。就算是小林大悟提出要辞职的时候,他仍然邀请小林大悟和他一起进餐,享受人间美食。而事实上,社长佐佐木同样被很多人误解,然而他却以他自己十分独特的哲学观念,从容而又自信地坚守在入殓师这个岗位上。在社长佐佐木的身上,让广大观众感悟到一种人性内在美的静穆。

在小林大悟工作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过一个由于事故而亡的年轻女子,当他为其化妆后,年轻女子的母亲失声痛哭,她觉得这不是她的孩子。而且女子的父亲更是责难导致这次交通事故的男孩子,他骂男孩子,叫他去做一名入殓师,终生都要向自己的女儿赎罪。而小林大悟面对这样的侮辱,甚至是对他人格的践踏,他也只能沉默、忍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日本人十分歧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性丑恶一面的对比,才使得人性中那些美好以及善良的一面才显得更加珍贵,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及理解才显得更加重要,更能让观众获得启迪。

四、影片带来的启迪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感悟学生写作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无话可写,生拼硬凑;二是教师苦,苦于学生之苦,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系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一、感悟与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启迪与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二、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三、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却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活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魅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肃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有独到见解呈现丰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察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纵横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的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转换角度,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出作品个性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作文;悟性;阅读

作文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很多老师会觉得很用心地去教了,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质量也参差不齐。彼此探讨研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缺乏训练也不是缺少生活的磨炼,而是个人的悟性。悟性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以及感悟和觉悟,悟性高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起来,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能力很是厉害,悟性不高或者缺乏一定的悟性,对于作文的质量很有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悟性很是重要,那么,作为老师,要如何让学生有悟性呢?笔者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书本的阅读中找到灵感。现在的学生天天行走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之间,生活过于单调。在老师和家长双重大山的压迫下,或许是没有时间到大自然当中感受生活的,可能也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实际生活中考察,参与实践,所以通过多多阅读,也可以感同身受地悟出生活,而且也会闪现思想的火花。阅读能够打开思路,拓展知识面,启发思想,累积写作材料。读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思,明白文章的结构技巧,还要感悟它的巧妙之处,这和读的数量是没多大关系的。读的很多,但是就像狗熊掰棒子,读了以后也不加工思考,那便是读的再多也是不行的。对于写作也是毫无益处的。而阅读还要选择那些思想深远,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要细细地品尝,才有帮助。那么,要读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现在的状态,要多多阅读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生活风味的文章,能够开阔视野也能活跃思想。要怎么做,读什么、如何读才能开启悟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眼睛、手、心这三者要相互合作,才能有效果。我们的很多学生,读的书还是不够多或者根本没用心去阅读。我要求学生要带着目的和计划地去读,手要勤,脑要活,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学生摘抄几篇优美的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段落,再写一些读后感,当中要评论作者的特色,并且还要有自己的心得。这个工作在一开始实施起来有困难,好多学生都无从下笔,对于优美的文章的评论更是不会写。当然,得引导学生不气馁,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开始只能写一句话到后来的三五句评论,这就是提高。对于那些水平低的学生,评论即使不够到位,也要先予以表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事实上,在选择文章、阅读文章后并写出评论,这本身就是对悟性的提高。

培养悟性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本身追求的是个高境界。虽然任务艰巨,路途遥远,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怕麻烦,平时的工作要慢慢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恋真.也谈“语文悟性”.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4).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4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末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课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象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完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鸦》、《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白,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篇5

一、对话,激发学生在感知中进入情感参与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面对文本(即阅读材料),必须完成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必须是学生情感参与的过程,如果阅读教学中只有认知,没有情感,就如同油绿的树叶榨干了水分,绚丽的鲜花抽调了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用响亮的朗读来刺激学生的语言直觉,以对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阅读材料之后的对话,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读准哪个字音,理解哪个词语,而更重要的是关注:读了这篇文章,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学生因何而激动、悲戚、忧伤和喜悦。要让学生在对话中充分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感受,对作者思想的体会,使学生进入乐作者之乐,悲人物之悲的阅读心境,并以积极的情感参与阅读的全过程。

如学习《我的战友》,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之后,师生围绕“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学生可能想到了被“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的危险处境,可能想到了“像千斤巨石,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惊人毅力,可能想到了“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的复杂心情等等。学生能够想到,就一定会围绕他们所“想到的”,以丰富的情感去阅读文章,去寻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对话”中与大家一起交流。这种建立在学生大胆揣摩文本语言和积极的情感参与的对话,把学生带进了阅读的空天阔海,使学生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对话,促使学生在感受中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伴有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殿堂去感受,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种“揣摩”、“体会”、“领悟”都应引导学生去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情感上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费尔巴哈说过:“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为感情只能为感情所理解”。如果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独特感受,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情感体验,那么,即使学生有发展,可能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语言,淡化的就是学生的精神培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就谈不上二者的统一,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之中实现“同构共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引导学生在弄清地震中父亲与儿子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父亲和儿子为什么这样想”的话题进行对话,学生联系自身的某些经历,进行换位体验,便能较好地揣摩父亲与儿子的内心活动,去领悟“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感受他们之间的无限亲情。

三、对话,帮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情感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所谓感悟,即受到感动而醒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抓住能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振的话题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去悟语言之妙,悟亲情之深,悟友情之真,悟自然之美,悟生命之贵等,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情感得到升华,胸怀得到荡涤。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对爱人说的话,恋人之间的七夕短信(收集2篇)
  • 下一篇:部门月工作总结(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