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陈长虹(1971-),男,江西九江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GJ-1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疑惑、烦躁、沮丧、疲惫、委靡等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高校如不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化教育,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恶化成为精神疾病甚至心理危机。因此,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策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三观三义”教育。“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境,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才能以此磨炼自己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培养正确的意志观,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转化环境、学习、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三义”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大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为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需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亚健康状态,逐渐消除困惑、苦闷、空虚、无聊、目标缺失、委靡不振、自我认知失调等不良心理反应。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坐标,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入,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妥协中形成了价值标准的相对化,许多主流价值被相对化,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模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大学生如何观察客观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之所以会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疑惑、烦躁、烦恼、沮丧、自卑、误解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迷失方向,出现好逸恶劳、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等现象,正是缺少了这种精神与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精神品质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澄清大学生的观念,净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1.通过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亚健康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效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的人生“投资期”,在这一时期内,大学生在思想上从不成熟到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另一方面,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时,也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传授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疏导教育,克服心理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逆反心理严重,因此说服和引导更为必要。通过积极热情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克服亚健康问题的不良心理反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与他们交朋友,经常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交换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理解,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3.通过实践教育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扩大社会接触面,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强化,其行为习惯更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四是实践活动法能把大学生的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了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因此,高校应该下工夫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融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尤其要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创建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关键的育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的环境。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转化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力量,这一环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共识。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是大有帮助的。
四、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常态化
1.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体系。高校必须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常态化,让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考核考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积极开展组织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转化;第二,设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第三,编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康复实用手册,指导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测评,自我调适。
2.加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是要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教师。二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三是要重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心理问题,需补上心理健康这一课,通过自我调节、整体联动、有的放矢、从我做起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成为教育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基,牛正兰,何继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邓卓明,任一明.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万斌,张应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邓卓明.冲击・变奏・超越――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雷敏.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9]焦满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J].生活教育,2007(7).
[10]王福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5(10).
关键词:教职工;亚健康;工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2-0053-06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下称《工会法》赋予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责。而高校教职工的亚健康,不仅影响到教职工的健康权益,同时也影响到其心理健康、情绪健康、思想健康、行为健康,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书育人工作。高校教职工又是亚健康的高危群体。因此,高校工会组织必须高度关注、关心教职工的亚健康,维护教职工的健康权益。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亚健康”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权益
(一)高校教职工是“亚健康”高危人群
陕西省曾对普通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占调查对象的65.64%。2002年7月,广东省教育工会组织专家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左右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左右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70%左右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又有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近几年由于导致亚健康的因素如生存压力、生活环境等因素不仅持续存在,而且在局部还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教职工健康权益。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高校教职工是知识分子居多的人群,而知识分子又是世界公认的亚健康高危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001年4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15%的人是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而其中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国内较早研究亚健康的学者王育学教授做过一个5万例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亚健康状态的正态分布率达到56.18%,其中大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他们中以白领、知识分子为主。此后,国内许多研究者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研,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人数多集中在知识分子群体。浙江省曾首次进行大型公务员亚健康调查结果,70.79%的公务员处于亚健康状况,比普通劳动者高出近10个百分点。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与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合作,对省内11个市、县地区的省市机关展开一系列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占70.79%,大于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这些研究也表明了知识分子是亚健康高危人群。生活不规律、工作单一、社会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正综合影响着知识分子的健康权益,可以说高校教职工群体知识分子云集,深受亚健康危害。
200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北京地区高危人群的第一手表现和证候特征,并开创了中医系统研究亚健康问题的先河。孟雪萍参照Delphi法并结合中医证状、证候特点确定亚健康诊断标准,自行设计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1191名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调查,其中符合WHO健康标准265人,占22.25%;被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有器质性疾病的98人,占8.23%;亚健康828人,占69.52%,以31-50岁为高发年龄段,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头痛或头晕及颈肩麻木、夜尿频多及面部色素沉着等。这些研究表明高校教职工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三例调查分别占到65.64%(陕西)、70%(广东)、69.52%(北京)
(二)亚健康严重危害了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权益,影响了教书育人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Berkman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目前对亚健康的定义没有统一认识,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程度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功能性改变,其表现和危害错综复杂,这是由于人们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高校教职工作为亚健康高危人群,亚健康不仅危害了教职工的健康权益,更是对教书育人造成影响。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身体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即身体“亚健康”。主要表现是个体总感到身体不舒服,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体下降、功能紊乱等,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症,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乏和困倦,缺乏活力和朝气。身体“亚健康”不仅直接影响教职工自身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其教书育人工作。
2.心理“亚健康”
“亚健康”表现在心理上,即心理“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衡量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分析。健康的心理是人们健康生存发展的保证,而“亚健康”心理则是人们走向失败甚至犯罪的内在根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心理亚健康是一种持续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是频繁出现的以情绪烦躁、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存在状态。具体表现为:精神紧张、孤独自卑、思维紊乱、焦虑不安、恐慌、易怒、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丧失兴趣;更多的人则表现为沉默寡言、颓废不振、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自责、缺乏自信心和缺乏自我保护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很难胜任教书育人这个重任的,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3.情感“亚健康”
“亚健康”表现在情感上,就是情感“亚健康”。我们知道炽烈的情感是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实现情感,是人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一般而言健康的情感就是健康向上、团结友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团结和谐、热情炽热等等。但在社会化程度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普遍地感到和看到感情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这些都是情感“亚健康”的表现。情感“亚健康”必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情感生活,影响家庭、单位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要尽快走出情感“亚健康”,就要进行情景转移、认知调整、适当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等,力求情感生活的真实、平静和丰富。对情感“亚健康”要有充分认识,认真对待,恢复并保持应有的健康的情感生活、情感世界。
4.思想“亚健康”
思想“亚健康”是“亚健康”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指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偏差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的层次和程度不同,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人的文化价值不只是决定于人的思想和量的多寡,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人的思想的质的正确与否、健康与否。正确与否指的是思想与对象的关系是否真实,健康与否指的是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利于思想和现实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都有过思想“亚健康”。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学习不够、错误选择接受、社会默化、从众、思维方法不科学等造成的。如在危害时,高校一些教师接受了,还有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思想“亚健康”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到“三育人”工作。
5.行为“亚健康”
“亚健康”表现在行为上,如行为失常、无序、不当等表现。行为“亚健康”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从个体自己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和经验来看,行为亚健康源于个体自己对行为的失控、错控等。有的人在大众场合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人在公共场所(教室)衣冠不整,行动随便;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等等。行为“亚健康”不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会对个体自身的发展及群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力量。小则影响社会形象,大则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让每个行为都体现现代化的精神和意味,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限制、诱导、矫正、治疗“亚健康”行为,恢复行为的常态,保持行为的应有之态。
总之,教职工“亚健康”的存在对教职工本人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进而也影响到“三育人”的工作,应引起各级工会组织关注和关心。
二、高校教职工“亚健康”的成因分析
要关注、关心教职工的“亚健康”,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分析其产生“亚健康”的成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五条:
(一)社会因素
教职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其工作性质又决定了其个体性、自由性特点,同时社会声望高而现实待遇差的反差等因素都会引起“亚健康”。从社会发展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交往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表面化、形式化、物质化,缺乏深层次的融合和有力的整合,于是冷漠逐渐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情感问题。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和地位助长了这一问题。冷漠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消极态度。冷漠是情感的变态,同时又是对健康情感的破坏。冷漠使人的情感没有着落,总是漂浮不定;使人的情感没有支柱,总是空洞乏味;使人的情感没有对象,总是横冲直撞;使人的情感没有色彩,总是混沌一片。总之,冷漠使人缺乏活力和动力,使社会缺少联系和行动,使人走形,社会变样,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冷酷严峻,令人望而生畏。冷漠使人游离于健康,以“亚健康”的情态对待别人,对待社会。在冷漠人的眼里,别人、社会都是“亚健康”的。冷漠所要构造的,就是“亚健康”的情感世界。冷漠的世界,就是使人们、使社会的情感生活进入“亚健康”。这些都是社会关系“亚健康”造成的。教职工的冷漠与教书育人的职责格格不入。
(二)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按时吃早餐、暴食暴饮、吸烟、喝酒、熬夜、睡懒觉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人们出现“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在高校教职工中如晚上熬夜备课是家常便饭,其他不良习惯也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违反了人体生物钟规律,影响了人的新陈代谢,使过多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而淤积在体内,内环境发生紊乱,久而久之会导致亚健康状态。另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逐渐增多,许多人出现了营养过剩现象,导致肥胖,使机体各个系统承受着较高的负荷,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的滋生。
(三)心理失衡
生活压力过大,人际交往紧张,家庭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等都可使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发生心理失衡,出现忧郁、悲观等多种负面情绪。持续的负面情绪都伴有一定的病理生理改变,长期的忧郁可明显削弱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和DNA基因的修复功能,促使原癌基因转化,诱使肿瘤的发生;长期的高度紧张和心理压力可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长时间血管痉挛,促发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四)紧张的生存(工作)压力
紧张的生存和工作压力使得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压力之间的系统平衡出现失调。当压力超出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成为破坏力,破坏健康、破坏人类的发展。高校教职工由于要、评职称、实施聘任制等诸多压力形成亚健康状态,据广东省教育工会调查,在影响高校教师亚健康诸多因素中,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正是太大的工作压力,使得高校教师更容易患上亚健康。由于压力增大,各种心理病患的发病率快速增长。据全国中小学教师心态大型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用人机制逐步形成,使在职教师普遍有下岗危机感。有78.6%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主要来自改革和职业竞争、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社会的要求,加上教师虽声望高而待遇相对偏低的生活压力,这些都是造成高校教职工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五)恶劣的生活环境
众所周知,恶劣的生活环境会使人与生活环境的系统平衡失调,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日益恶化的生活大环境,比如我国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80%流经城市的水域已被污染,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70%的人饮用不合标准的水,50%的地下水被污染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人类80%疾病与水有关。全球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肠道传染病,其根源就在于缺少清洁的饮用水和不具备卫生条件。氟里昂曾经大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却对臭氧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果大气层中的臭氧减少1%,人类患皮肤癌的几率就会增加4%左右。一再如,铅的大量使用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威害。高校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污染源,如实验室污染等。总之,生活在社会中的高校教职工也难免因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影响,形成亚健康状态。
三、高校教职工“亚健康”的一般预防和治疗
就科学而言,“亚健康”的防治尚待进一步研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尚无明确有效办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除了国家重视,多学科参与,个体要坚持适度、乐观、和谐的原则外,主要靠自我调适。学校尤其是工会组织要高度关注、关心教职工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就要了解一般的预防和治疗、调适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七种方法:
(一)体育疗法
运动健身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素质锻炼,会提高人体对疲劳的耐受性。有氧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的协调,提高心脑功能,改善脂肪和糖代谢,减轻肥胖,防止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还可以使情绪乐观,精力充沛,改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体育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科学的体育锻炼,无疑是摆脱亚健康烦恼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音乐疗法
音乐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心理和物理两大途径起作用,经过大脑的整合和认知,使机体生理唤醒水平下降,紧张状态得以缓解。专家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失眠、乏力、体力下降、疲倦等症状,对情绪低落、易激动、烦躁、紧张不安地有良好疗效。尤其是群众性音乐体育活动,融音乐和体育于一体,通过心理和生理两大途径对人体发生积极作用,既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促进睡眠;又使人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感;还能促进人际交往、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具有促进身与心健康的双重价值,可以有效地预防亚健康。
(三)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合理膳食,为健康提供物质保障。专家认为,一些营养物质对缓解和消除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好处。如维生素A对预防视力减退有一定效果,对于文学工作或电脑工作者多食用维生素A,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钙具有镇静、防止攻击性和破坏发生的作用,对于缓解紧张、烦躁的情绪有一定好处。以蔬菜、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一定作用。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可多吃以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樱桃、草莓等水果为主的碱性食物。其次,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增进健康的一种途径。例如戒烟、限酒。吸烟是人类健康大敌,不仅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还与癌症密切相关。多量饮酒也是罪魁祸首,因此,一定要戒烟限酒,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g。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观点是酒越少越好。
(四)强化心理调适,保持心态平衡
心理失衡是引起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心理调适,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正确评价自我,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和愉快稳定的情绪,这是走出亚健康的必备条件。要在心理上认可现代化社会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和高挑战性,对由此引发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免得惊慌失措,加重压力。要保持心态正常、乐观豁达,要做到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不为逆境而心事重重。要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内心安宁。当遇到挫折、冲突和过度精神压力时,要善于自我疏解,如参加文体、社交、旅游活动等,以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五)精神疗法
精神疗法就是心理调节法,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理论知识和技巧,通过各种方法,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预防和治疗亚健康。
(六)学会放松,缓解压力
社会要发展必然存在竞争,激烈的竞争给人以无形的压力。所以人们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应学会善于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增强竞争意识,正视存在的压力,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学会自我放松,以缓解工作、学习、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七)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指用光、热、电、声、气体、水等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进行保健治疗的一种方法。物理因子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改善局部的症状,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及致毒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官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机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的平衡,使不良的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达到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四、高校工会在防治教职工亚健康方面大有作为
以上了解到高校教职工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亚健康不仅会危害到教职工的健康权益,也对教书育人带来不小的影响,在分析教职工亚健康的危害、成因及防治时,这使得发挥高校工会预防和治疗教职工亚健康则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工会法》,工会组织在这方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的,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一)坚持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教职工亚健康状况
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组织,理应坚持调查研究,必要时会同医务室等有关部门进行体检,及时掌握教职工的亚健康状况,对教职工的亚健康的发生率、类型、表现、成因等进行调查研究,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通过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预防亚健康
《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工会法》赋予了工会的基本职责,理所当然地包括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预防和防治亚健康,既维护了教职工的身体权益,也维护了教职工的精神心理方面权益。通过最大限度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使得教职工心情舒畅,投入工作,减少工作压力,并开展对困难教职工帮扶活动。维护教职工的民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无疑对于消除教职工的亚健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三)充分发挥教育工会职能、预防教职工思想亚健康
思想“亚健康”是教职工“亚健康”的表现之一,教育工会的教育职能,即《工会法》赋予的四项职能之一,就是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在教职工中开展“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树、创、献”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尤其是青年教职工的师德建设。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严守职业职责,优化职业作风,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和教育观,从而避免和预防教职工思想上的亚健康。
(四)引入心理学方法,防治教职工心理亚健康
高校工会组织应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工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应充分利用知识分子云集的特点与优势,引人心理学方法,在机制上创新,如在教师委员会(或青年教师委员会)下设心理工作室,或成立专门的心理工作室,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在教职工中广泛普及教育心理学知识,使教职工学会心理调适,排除压力。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教职工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与校医务室结合起来,开展心理治疗,矫正心理偏差,保持心理健康,建立三级教职工心理干预网络,即工会小组为一级,部门工会为二级、校工会为三级,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心理亚健康现象。防治心理亚健康,工会组织大有作为。
(五)开展劳动竞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预防亚健康
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表彰先进,评比模范等是工会的重要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工会的重要工作。工会组织应结合教职工的特点,依托工会文化活动阵地,发挥教职工社团、协会的作用,组织教职工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氛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好职工体育运动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好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教职工亚健康,对于已有亚健康者则起到移情转移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已病;未病;中西医学比较
“已病”“未病”,“治已病”与“治未病”,始出《内经》,经过了历代医家的阐释、发挥,应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实则不然。本文以“未病”为“中文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发现1994~2009年间,有关文章条目达277条之多,而其中只有数条为会议文章。较之历代医家的解经,最有新意的当数涉及“未病”与“亚健康”关系的讨论[1,2]。有人将亚健康调治视为“治未病”,从而将中医的“未病”等同于“亚健康状态”[3,4],而不计二者的标准和方法背景。谈到标准,涉及中西医学的体系和方法、背景,就不是几句话可以了然的了。于是就有了笔者关于“已病”“未病”的多重思考,涉及文意、标准及未病与亚健康。
1“已病”“未病”文意辨识
涉及“已病”“未病”最多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该篇通论人因何需要及如何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来调摄生活,并告以违背这些规律的危害。在篇末所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与“病已成而后药”比较而言,恰如“乱已成而后治”,“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介入过晚、仓促迎战,既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自然也不经济。“治未病”是未雨绸缪的古代圣人之智在中医学实践中的必然主张,这是最经济的医学模式。应该说,上述道尽了《内经》关于“治已病”还是“治未病”理由,是最经典的、且为最多数注家接受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内经》论及“已病”“未病”,不为交代“标准”,而为传播医学智慧法则。
尽管如此,有关的文义仍不能忽视。现代学者关于“已病”“未病”的理解,有两种特别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是段逸山先生的“病为疾之加”说[5]。作者引《说文·病部》对“疾”“病”二字的解释,认为“已病”和“未病”都是患病状态,但二者有病轻病重的分别:“疾,病也”,“病,疾加也”,“疾”轻而“病”重。作者还引清代医家陆懋修在所著《世补斋不谢方·小引》中“经盖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乃后人以疾为病”,“不知经言未病,正言已疾”的文字佐证自己的观点。
段氏的上述说法依据不足。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数见桓侯,而每次见面都望见对方病情有加重,从“疾在腠理”到“疾在肠胃”,再到“疾在骨髓”的无药可救,始终未用“病”字,一“疾”而终。这就是说,即使在古代汉语中“疾”与“病”也可等而视之。这可能是之后“疾病”一词出现的原因。由此看来,无论“疾”了,或是“病”了,都是与“未病”相对的状态,并非“未病”即“已疾”,至少,字面上“未病”就是健康的无病态,与“已病”(已疾)相反。说“未病”即“已疾”有违语言本意,也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未病先防的宗旨不符。
历史上,元代医家朱震亨也不以“未病”为“已疾”。他在《丹溪心法》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朱震亨没用“未病”,而用“未疾”来表达对《内经》思想的认同,也是对《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最好的注解。可见,在朱震亨看来,“未疾”无异于“未病”,疾与病无异。当然,朱震亨也并不是真得不治“已病”之人,而是他贯彻了《内经》宗旨——“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即未病先防。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二是“已病”“未病”既指整个机体的状态,也指某一脏腑器官的状态。治未病,既是防病,也是防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内经》中未病先防的思想的发挥,即“既病防变”。这种发挥是允许的,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决不违《内经》的原意。另外,《灵枢·逆顺》讲得很清楚,“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即“已病防甚”“既病防变”。
《内经》“治未病”是强调为医的圣智,对“已病”也是一定要治的,而且是古今医家的大任——尽管较之“治未病”有“亡羊补牢”的遗憾。
2“已病”“未病”的标准
《内经》涉及“不治已病”“治已病”的篇章未明确“已病”“未病”标准,但不可就此断定中医学关于“已病”“未病”就没有标准。在今天如果不做特别的场景限定,“已病”与“未病”的标准已不再是《内经》的标准、中医的标准,而是涵盖中西医学,将涉及两个相应的医学体系的诊断方法,与各个具体的从医者及患者有关。
理论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未病”和“已病”分别不是绝对的。在理论上,一方面如果仅将“已病”“未病”的理解停止在语意和表述逻辑上,可直接断言:非“已病”,即“未病”;另一方面,机体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和空间上结构紧密无间的整体,“已病”还是“未病”,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从空间的无隙状态都难以确定二者的绝对界限。或者说,机体并不存在患病抑或健康的绝对界限,而往往处在一个连续的变化和动态中。所以,理论上“已病”“未病”的绝对界限难以确定。
“未病”“已病”的中、西医标准都有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医学注重客观证据的科学性,其“已病”“未病”标准主要依据客观发现的证据。这个体系标准的特点就是依据客观发现而确定的诊断指标,而且每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具体的,标准和证据链条的联系是缜密的。尽管如此,科学认识、现实设备及执行医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性都会影响已病、未病的判断,影响诊断结果。
中医的“已病”和“未病”标准,理论的表述比较复杂。尽管有“望而知之”的操作上的简单性存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形肉血气必相称”,等等,似乎总不外“阴平阳秘”“九候若一”,但在实践中,人人可行的“察色按脉”,最终却可能以“视而不见”了结。依赖于医生主观能力的诊察、判断,也不是时时、人人都可以给出“未病”抑或“已病”的绝对明断。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现实的医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病、未病在任何标准下,都不可能总是绝对正确和一成不变的。
3“已病”“未病”与亚健康状态
对以主观“不适”为主诉的状态,现代医学还未建立“疾病”客观诊断的指标,故冠之以“亚健康状态”,以表达对这一非健康态客观性的认可。“亚健康状态”的定名,说明现代医学对“已病”“未病”绝对分野的模糊。与“亚健康状态”作为疾病诊断缺位同时出现的,是现代医学对实施医学干预的依据和措施的缺乏。这被中医视为自身介入的时机,有人据此把亚健康的治疗放在了中医“治未病”的名目之下。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中“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立项来看,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统观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亚健康”(可能具有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涉及及生理与心理方面,约有30种症状[3]),就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是因为自身缺乏相应的客观检测指标和相应的标准,亚健康的病态才成为它的“亚健康状态”,成为现代医学标准下的、没有客观发现(应该是没能客观发现)的“未病”。而上述“亚健康状态”的任何一种“症”在中医标准下都符合中医“已病”的诊断了。故不可认为现代医学将“亚健康状态”归入其标准下的“未病”,就等同于中医标准的“未病”。因为二者的尺度、标准、方法都存在不同。在亚健康状态面前,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的优势是具有充足的实施医学干预的理由及丰富而有效的方式;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给出的“已病”的诊断,使得其干预更迫切和及时。中医干预亚健康是其特长,属于中医“治未病”谋略智慧的“既病防变”“既病防甚”,显然是“亡羊补牢”的后发法治病。这个认识无损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贡献,同时提醒人们应检讨自身在哪些方面违背了中医保持健康的摄生法则。
秦立新.“已病”“未病”议第1期更多的现代人意识中存在中、西两个参照系和相应的判断标准,无论他们是否已经自觉到。在他们思考诸如“未病”的概念、标准时,“未病”已经具备传统和现代医学的两个标准了。就是说,此“未病”而非彼“未病”了。对此医学标准的双重状态,学者必须清楚,而且应该让参与讨论的人也清楚。中医以为,亚健康的状态是因违背中医养生法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等)所致,亚健康状态是中医不折不扣的“已病”。但在实践中,“未病先防”和“已病后治”不存在方法上的对立,气功、体育锻炼、饮食调节、中药、针灸等,只要适人、适时、适度,都可。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寻求“已病”“未病”的真意,不必对《内经》的“已病”“未病”语义做超乎寻常、甚至貌似“独辟蹊径”的演绎。《内经》直示了未病先防的摄生保健原则及已病防甚的先早期治疗原则。中西医学都有自己“未病”“已病”的标准,彼此不同。“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现行疾病态诊断标准缺失、干预乏术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不对应传统中医的“未病”,或者“已病”与“未病”的中间态,而是确定的中医“已病”。“亚健康状态”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在未来新的检验指标确定后,可能会升格为“已病”。对亚健康的调治可以按中医地道的中医法则进行,但不能把调治的有效性视为将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对应中医“未病”的依据,虽然亚健康调治可以归为“治未病”的“既病防变”或“已病防甚”。
现代医学不是中医存在的理由,所以不必从现代医学的缺位缝隙寻求中医空间。中西方两种医学一直在独立地运用各自的概念和理论总结、提高、丰富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并发现规律,简单、机械地将它们对等,于医学及其研究对象均徒劳无益。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才是可能和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中医现代研究中简单的中西医对位的结论越少越好。因为这样的结论越多,中西医的特点就越模糊、甚至混乱,草率、苟且的结论更不利于任何一方。中、西医学方法和标准各具特色,二者的结合才是患者的福音,这一点始终应该在研究者的意识中;惟其如此,两个理论体系的比较,临床上的互相借鉴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提高疗效,二者的合作才更富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雯洁,王天芳,李力,等.试论中医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j].2008,31(1):7.
[2]张洪钧.“未病”不是“亚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7-10-10.
[3]于雅婷,陈飞松.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