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整理2篇)

时间: 2024-08-06 栏目:办公范文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初中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3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不仅要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论述。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能否通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而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就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教师能否有效的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受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

为了通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再单纯的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应该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体育训练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多种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技能的同时,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一方面要积极的用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的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切实转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风格。

二、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

虽然现代教学赋予了体育课堂教学更多的使命,然而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依然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线,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引起重视。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体育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相关的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准确、高效的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相关的动作技能,在第一次接触相关的动作技能时就准确掌握,避免出现技能方面的错误,为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带来不良影响。2.对学生的技能练习环节引起重视。对学生的技能练习环节教师也要引起重视,提出严格要求,这样对加深学生对相关技能的印象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对相关体育技能的练习,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竞争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想要在这个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去,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升。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就目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起重视,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体育教师在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停留在说教的层面,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反而使得学生感觉体育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排斥心理,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为了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要求教师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精神,上文已经提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因此为了很好的取得竞争的胜利,需要人们进行有效的协作,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协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体育课也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教师都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体育项目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协作精神很好的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篮球小比赛,通过小的比赛使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协作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当然,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协作精神,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进行协作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不管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都能够有效的进行协作。

五、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能力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篇2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活用”材教

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三、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具体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文艺晚会主持词(收集5篇)
  • 下一篇:小学校本课程材料(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