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商机关的部门职责,以自查自评、整改提高为主线,以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载体,以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促进全市各级工商机关更好地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维护“法治工商、阳光工商、服务工商、效能工商、廉洁工商”的良好形象,确保“四个四”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
全市工商系统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业务科(室)齐抓共管、纪检组监察室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本系统的评议工作。各区、县工商局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认真组织本单位开展评议工作。
三、对象范围
市局机关各科、室、队、中心,各区、县区工商局及各工商所,为本年度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评议对象。其中,与监管服务对象接触紧密的从事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职能的工作部门,一线窗口单位和基层工商所,参评面要达到100%。
四、评议内容
评议工作要紧紧围绕履职、服务、规范、效率、公开、廉政六大方面,紧贴工商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与服务“两个加快”、“四个四”发展战略的实际,突出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在解决监管服务对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省、市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
重点评议以食品为重点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家电等大宗商品下乡启动农村内需市场监督,以“传销、扫黄打非、黑网吧、黑职介”为整顿重点,以农资为重点的农村市场监管等履职情况,以及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加强商标广告监管,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等方面的履职情况。
(二)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情况
重点评议各级工商部门改进服务方式、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强化消费维权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要投诉的督察督办与处理情况。
(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清理规范行政执收执罚行为的情况
重点评议解决以罚代管、执法扰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情况。加强对各协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协会运作,严禁利用工商行政权力参与会员发展、会费收取和挤占挪用会费的情况。上年度参加地方行风评议(检查)中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
(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效能服务、科学管理”理念,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执法监管水平的情况
重点评议效能建设“两集中”“两到位”要求与“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政务窗口建设与管理的情况,工商机关工作秩序及其管理是否到位、制度是否落实、执纪是否斗硬、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单位和一线人员服务形象、语言与行为是否规范等情况。
(五)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开展“阳光工商”创建活动的情况
重点评议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实施办法》以及《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的学习贯彻,以及落实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履行政务承诺和政务公开要求、及时工商政务信息、努力推进便民电子政务的情况,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阳光政务”、“行风热线”等纠风工作主题活动及值守热线的情况,落实省、市局部署开展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人员述职述廉活动情况等。
(六)廉洁从政、遵守“禁令”的情况
重点评议学习贯彻和落实总局“六项禁令”、省局“六条禁令”情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政教育,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树立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良好形象的情况。
五、方法步骤
本次政风行风民主评议,采取自主评议、组织外部评议、问卷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9月)
市局和各区、县局成立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协调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评议内容,制定下发评议工作方案,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并进行宣传和思想发动,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意义、内容、要求和方法、步骤,充分行使评议和监督的权利。同时,从服务对象、政风行风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社会团体、新闻单位、行业组织中选聘具有一定政策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评议代表,并召开会议通报工作,为外部评议作准备。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纠风办汇报,根据当地相关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完善工作方案并争取指导和支持。(各区、县工商局评议工作方案2009年10月15日前报市局监察室,并抄送当地纠风办)
(二)自主评议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2月)
全市工商系统采取自上而下、先内后外、边查边改、稳步提高的方式,开展政风行风自评阶段的工作。其中,基层工商所政风行风自主评议,务必结合基层“双述”活动,在12月25日前进行。
1、开展内部评议。开好“两个会”:一是机关科(股)会。围绕评议内容,对本部门、本单位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开展对照检查、自我评议,肯定成绩,找出薄弱环节、问题或不足,并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评议表”;二是局长办公会。收集自查情况,就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进行集体总结剖析,研究、布置对自查已发现问题的整改。
2、组织外部评议。开展“一访,一座谈、一问卷”。即:组织评议代表开展一次广泛的明查暗访活动,检查和体验工商机关政风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效;组织一次监管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由评议代表集中听取人民群众对工商机关的意见建议;组织一次面向广大企业、个体经营户、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测评对工商机关的社会评价。在此基础上,由评议代表组成的行风监督小组归纳梳理出对工商部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综合评议意见;召开干部职工大会或局长办公会,听取行风监督小组“面对面”情况反馈。(各区、县工商局自主评议的总体情况于2010年2月20日前报市局监察室,并抄送当地纠风办)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0年3-7月)
各级工商部门对自主评议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和归纳,并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立即着手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情况,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对受制于体制或法规无法解决的要说明原因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群众在政风行风评议中提出的问题,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单位政风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属于局务公开事项,要在单位内部及时公示。(各区、县工商局的整改方案于2010年7月10日前报市局监察室,并抄送当地纠风办)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8-10月)
各级工商部门对评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做法、成效、评议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纠正的主要问题、评议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下步打算。(各区、县工商局总结于2010年9月20日前报市局监察室,并抄送当地纠风办)。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对国家政府机关和部门实施政风行风监督的一项活动。这项工作开展,对于加强部门作风建设、优化政府政务环境、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切实纠正不正之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各级工商部门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市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县工商局也要成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按照纠风工作属地管理与“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抓好宣传,营造活动氛围。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对内是通过强化外部监督推进部门作风建设的一项工作;对外是以评议活动为载体,通过交流、沟通增进人民群众对工商工作了解、理解、支持的一项工作。评议中,各级工商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政风行风热线等大众传媒,宣传工商机关职能,宣传工商工作,报道优秀典型,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努力探索构建工商机关与社会大众良好互动的长效机制。
关于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工商所、局机关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和行风廉政建设,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行风监督员评工商、企业评工商、群众评工商”的“三评”工作的部署安排,结合本局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五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主动组织市场主体和消费者评价工商系统的行风建设,进一步完善行风廉政建设的社会化创新机制,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扩大工商影响,树立工商形象。二、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社会评价工商机制。让监管对象充分了解工商法和职能,自觉接受工商监管;另一方面,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担负社会责任,努力提升社会形象。2、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工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的投诉明显减少,乱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对工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3、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勤政谦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确立,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新的改进和提高。三、评议内容评议内容根据当年的工作重点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决定、规定等方面的情况;2、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3、关于企业注册登记、“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等窗口部门服务企业、群众和消费者等方面的情况;4、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5、关于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坚持依法办案等方面的情况;6、关于政务公开,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等方面的情况;7、关于执行总局“六项禁令”、省局“二十条规定”及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规定等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8、其它需要评议的内容和事项。今年评议重点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窗口部门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情况;效能建设以及执行总局“六项禁令”、省局“二十条规定”等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四、方法步骤以局机关和各工商所为单位,以自我教育、自我整顿为主,采取自上而下、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聘请评议员。以局机关和工商所为单位聘请评议员,评议员由以下人员组成:(1)人大定向视察组成员;(2)局(所)特邀(义务)监督员2-3人;(3)公道正派、敢于直言、议政能力强的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各2-3人;评议员人数一般在7-10人左右。各工商所聘请评议员后,请及时将名单报分局人事科。2、广泛征求意见。在评议期间,分局将以座谈、问卷调查,组织有关科室人员抽样回访近两年来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年检以及被施以行政处罚的单位(各不少于10家)等形式,主动征询消费者、工商企业、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了解民意,充分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各工商所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征求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要对本单位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切实整改。3、主动评议。以局机关和各工商所为单位,召开民主评议会,进行面对面的评议。(1)根据“三评”工作的要求,实事求是地作出自我评价,写出评议材料。(2)召开民主评议会,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评议重点,向评议员汇报一年来的主要工作。(3)听取评议员的意见、建议,接受评议员评议。评议期间,各单位要主动邀请评议代表进行监督检查,主动向评议代表介绍工商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能、范围、体制及执法工作、队伍建设、纠风工作和效能建设等基本情况,使评议代表全面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并实行监督。各工商所召开评议会时,要邀请联系局领导参加。评议会时间,原则上安排在11月份中旬。4、整改总结提高。(1)各单位对评议代表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归纳整理,逐条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2)各单位针对“三评”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建章立制,规范行政执法和审批行为,提高服务质量。(3)对评议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评议总结材料。各工商所的书面评议总结材料请于11月26日前送分局人事科,由人事科收集后报建德市效能办、满意办、纠风办和杭州市工商局。对评议中反映出的本单位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视情况向分局反映并做好解释工作。五、几点要求1、加强领导。“行风监督员评工商、企业评工商、群众评工商”是加强行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行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三评”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畅通举报投诉电话,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投诉网络;分局纪检监察室要切实加强对各单位的检查和指导,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其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2、加强宣传。各单位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在评议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加以宣传报道,并将相关材料抄送分局人事科。3、抓好结合。首先,各单位要把“三评”活动与完成责任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奋战3个月,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其次,要把“三评”活动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第三,要把“三评”活动与“红盾工程”系列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三评”活动,促进“红盾工程”创建,检验“红盾工程”创建活动的成效。4、做好台帐。各单位要将每一位评议员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具体记录,并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形成客观实际、针对性强的评议材料。分局人事科将在11月上旬进行一次督查。
关于开展“三评”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