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金银花的种植栽培技术(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0 栏目:办公范文

金银花的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篇1

【摘要】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人工栽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考察甘肃金银花质量状况。方法绿原酸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木犀草苷色谱柱:苯基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甘肃不同地方栽培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分别占2.16%~3.63%、0.0532%~0.1407%,均符合中国药典以及补充检验方法的规定。结论甘肃栽培品金银花的质量与山东、河南道地产区相当。

【关键词】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HPLC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寒的功效,《中国药典》收载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金银花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全国除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和海南以外,其他省(市、区)均有分布,野生资源比较丰富[2]。我国人工栽培金银花已有27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种植发展迅猛,山东、河南、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四川、贵州、新疆等地都有栽培,以山东、河南为主产区,习惯认为山东产量大,而河南品质佳[2]。金银花除在药品、保健、轻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外,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的经济林木,根系发达,具有蓄水保土和防风固沙的作用,茎叶还可以做牛羊饲料,还是美化环境的花卉,人工栽培金银花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甘肃野生金银花分布于天水、陇南地区,仅有资源而无商品,2001年以来,金昌、白银、兰州和陇南等地人工栽培成功,其中金昌、陇南已经建立商品基地。目前,国内关于金银花的质量主要以绿原酸、异绿原酸、咖啡酸和挥发油等指标成分进行评价[3-5],甘肃人工栽培的金银花质量评价未见报道,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甘肃栽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并与国内其他产区比较,为今后甘肃发展人工资源和选择GAP适宜的基地提供依据。

1仪器、试药与样品

1.1仪器

美国Waters515型泵、Waters717自动进样器、Waters2487型紫外检测器、超声波清洗器KQ2500(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绿原酸(110753-200413)、木犀草苷(11720-200603),供含量测定,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娃哈哈纯净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3样品

金银花样品分别购于金昌(金川宁远堡镇)、白银(靖远)、兰州(皋兰、兰州市城关区)和陇南(徽县)等地;山东、河南、四川为市售商品。以上均经作者严格鉴定。

2方法与结果

2.1绿原酸含量测定[1]

2.1.1色谱条件

大连伊利特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为室温。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计算应不低于1000。

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0.2mg,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50%甲醇稀释制成每毫升含45μg的溶液。

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过3号筛)0.5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得。

按以上色谱条件得到对照品、金银花色谱图。见图1、图2。

图1对照品HPLC图

图2样品HPLC图

2.1.4样品的测定

14批金银花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干燥品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

2.2木犀草苷含量测定及补充检验方法[1]

2.2.1色谱条件

苯基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二元梯度洗脱,0~15min,乙腈10%~20%,15~30min,乙腈20%,30~40min,乙腈2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为室温。理论塔板数按木犀草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0。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12h的木犀草苷对照品9.40mg,置50mL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即得对照品储备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过3号筛)2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精密加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6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取续滤液10mL,回收溶剂,残渣用70%乙醇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并定容即得。

按以上色谱条件得到对照品、金银花色谱图。见图3、图4。

图3对照品HPLC图

图4样品HPLC图

2.2.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称取2mL木犀草苷对照品储备溶液,置于1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取5,10,15,20,25,30和4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

X=0.003Y+1.5570,r=0.9999。结果表明,在0.188~1.5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5精密度试验

对同一批金银花样品(徽县)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精密吸取1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重复进样5次,计算出峰面积RSD为1.58%。

2.2.6稳定性试验

对同一批金银花样品(徽县)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分别于配后0,2,4,6,8h,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RSD为2.43%。结果表明,木犀草苷在8h内基本稳定。

2.2.7重现性试验

对同一批金银花样品(徽县)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取5份制备,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木犀草苷的含量为0.0532%,RSD为1.58%。

2.2.8回收率试验

取6份已知含量的同批样品1.0g(产徽县,木犀草苷含量为0.0532%),精密称量,分别加入对照品储备溶液3mL,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进行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2.68%。

2.2.9样品的测定

14批金银花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干燥品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表114批金银花样品含量测定

3讨论

甘肃省6个不同地方栽培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分别在2.16%~3.63%、0.0523%~0.1407%,其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及补充检验方法的限度规定(绿原酸不得低于1.5%、木犀草苷不得低于0.050%),与山东、河南主产区相当或略高。药材性状方面,金昌、徽县呈黄白色,而靖远呈黄绿色,皋兰呈浅绿色,这与产地采用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或烘干等)不同有关。

金银花作为观赏植物在甘肃省内广为家种,作为药用资源是近几年从山东等地引种,虽然引种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但由于金银花的生态适应性强,均取得了成功。金昌、靖远、皋兰种植于盐碱地,靖远、皋兰属于黄河流域,而徽县种植于山区,以上产区均符合金银花“以豫西山地、沂蒙山区及黄河故道区为重点建设金银花生产基地”的适宜区分析[6]。初步认为以上地区是金银花适宜种植地区,值得进一步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品质。甘肃其他地方仍可试验引种。

金银花原植物的种内变异很大,文献报道10种变异类型。在植物形态、绿原酸以及产量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3]。目前我国栽培的金银花品系较多,优良品种少,不少地方栽培面积较为分散;生产技术与加工不规范,故在引种时应考虑优良品种。同时,应进一步培育适合甘肃地方的不同经济用途的金银花品种。

金银花的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季节、加工方法以及储存等,如生于阳坡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高于阴坡;花朵不同发育阶段所含绿原酸不同,呈动态变化;储存的时间延长,绿原酸含量下降[3-4];不同的加工方式对金银花的外观、气味等质量有明显的影响[5](本文作者亦有研究,另文报道)。同时,甘肃由于气候地理影响,从陇南、定西、兰州、白银到金昌,花期从5月到7月,采期不同,因此,针对影响金银花品质的因素,甘肃各产区必须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金银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SOP),以保证药材质量。

金银花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和药食兼用植物,已由单一药用向保健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领域纵深发展。同时,世界天然药物需求量逐年以10%的速度增长,据中国经济林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金银花年产量800万千克,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为2000万千克以上,供需缺口很大,金银花市场前景广阔。甘肃金银花基地应该建立“公司+农户”生产加工的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致富。金银花含有的许多生理活性成分以及茎、叶还未得到充分利用,本省企业应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金银花综合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及补充检验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8.

[2]徐炳声.金银花的原植物研究[J].药学学报,1979,14(1):23.

[3]黄西峰.金银花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1997,27(4):247.

[4]王天志.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0,15(4):292.

金银花的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篇2

金银花既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南江金银花”在我市南江县种植历史悠久(宋朝就有栽培和利用金银花的记载),是多年培育的优良品种。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狠抓“三大经济”的战略部署下,南江县将金银花确立为立县产品,制定了《南江县优质无公害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成立了专门机构狠抓落实。规划以明江河流域两岸公路沿线120个村为主,辐射带动62个金银花生产基地乡镇的301个村(8.76万户22.83万人),计划到“十五”期末标准化栽植金银花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20__年,该县金银花面积达8.0万亩,40%的面积已投产,产干花11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7.4;产值1980万元,增长70.4%;加工银花茶3.9万公斤,产值780万元,实现税利326万元,分别增长8.5倍、5.5倍和2.4倍。南江金银花产业,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优化生态环境,品种优势增强。南江县多年来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去年森林覆盖率达49.2,境内年均气温16.2℃、降水量1200毫米、日照1580小时,无霜期254天,给耐旱喜光的金银花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经多年培育和发展,现已查明有野生、家种金银花品种资源8大类32个品种,是全国金银花原产地之一和主产区;七十年代初南江金银花就享誉全国,1981年被列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20__年,川中药基领[20__]01号文件正式批准为“中药现代化科技强县(四川)基地金银花规范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20__年7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部级金银花标准示范区”;20__年2月,四川省农业厅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金银花生产基地县”。

2、强化示范带动,基地规模初具。该县通过典型示范建好金银花“第一车间”,先后在兴马、关路、赶场等21个乡镇,按照“南江金银花”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8800亩。兴马乡种植金银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该县最大的“金银花专业大乡”;其中种植300株以上的156户,100株以上的180户,年产1000斤以上的大户26户,500斤以上的187户;该乡去年产干花30万公斤,实现产值6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2%;瓦池乡木罗坝村、庙坪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1600亩;石滩乡王光山村建立优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00亩,规范化种植金银花32万株;甘溪乡华营村建立金银花科技示范园300亩;赤溪乡活水村、上两乡洋滩村等村1000亩净植金银花基地已建成。示范基地带动该县新植金银花7万多亩;其中种植金银花5-10亩的农户2378户,人均新植50丛以上的社586个,100丛以上的社128个,投资10万元以上的开发业主12个。

3、创新栽培技术,科技含量提高。该县开发“南江金银花”的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六改三植”新技术。即:改无序零散栽培为水平梯地集约栽培;改乱用肥料为科学施肥;改不剪枝为合理整形修剪;改一次定植为育苗移植;改稀植为规范化密植;改晾晒为多功能烘干机烘干;实行田地内净作、田坎地边套作、乱石窖零星穴作等栽植模式。种苗繁育经过近两年攻关,在强化抗病虫能力、耐瘠耐旱和不易退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实现了优质大苗移栽。去年该县育苗560亩1800万株,出合格苗1580万株,预计今年可出苗1860万株。20__年,该县制订了《南江金银花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并报经市技术监督局审定颁发,已被各基地广泛推广。经华西医大、成都市药检所检测,“南江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8.6,最低为6.9,是普通金银花的两倍,是进入《中国药典》中同类品种2-3倍。

4、延伸产业链环,产品开发加快。该县立足市场积极拓展金银花的加工领域,促使产品向较高附加值转化。白院乡七村付政购置加工设备9台,加工金银花茶5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实现税利9.5万元。县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开发出金银花茶系列饮品,加工金银花茶3.9万公斤,实现产值790万元。南江大河金银花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大和”牌金银花小袋包装42万袋,总产值252万元,实现税利282万元。预计今年该县金银花产量可达到130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20万公斤,实现产值4800多万元。

二、清醒认识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基础,但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不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壮大。

1、市场定位研究不够。据《本草纲目》和《药性歌括》所述,金银花主要作药品制剂,同时也可作保健饮料。但“南江金银花”在五年一修编的《中国药典》里没有占据一席之地,按照药品安全生产规则,任何药品加工厂不得使用它来作药品原料。这个“关键证书”限制了南江金银花难登大雅之堂。加之市场宣传不力,导致社会认知甚少,集中表现为南江金银花仍以集团消费为主,价格与价值有所背离,市场空间明显狭小。

2、龙头带动开发不够。该县能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因体制和投入等障碍,虽经各级多方努力,但历时一年多仍然停产未“活过来”;虽然该县近年迅速崛起了31家“金银花茶”系列的作坊式加工厂,但调查发现,其中相当部分缺乏应有的加工技术和卫生保障,如果不及时清理整顿,不果断整合资源,其隐患势必产生不良影响。

3、基地机制创新不够。该县的金银花基地,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享受了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政策扶持,表现为政府引导过余,而市场主导不足。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明确专业大户与一般农户,技术人员与农户等方面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专业大户带动能力不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更是没有及时跟上。

4、标准规程推广不够。由于主观认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和面宽量大、基础较差等原因,虽然已颁发了“南江金银花”生产和“金银花茶”加工的技术规程,但调查发现,有的仅将“技术标准”贴在墙上,有的嫌“规程”操作起来麻烦,导致“标准”未能严格执行。

5、产业发展投入不够。据统计,南江金银花近几年来累计仅投入288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占15%。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产出。作为一项立县产业,这点投入显得很不够。

三、做大做强做优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南江金银花的发展,凝聚了南江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无论是从珍惜优势品种和民力投入角度,还是从发展“三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互动的发展思路,快上龙头,力创品牌,抢占市场,壮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实现“五增”。

1、快上龙头,整合资源促增值。加工龙头是产品实现增值的关键力量。无论“南江金银花”作药品还是饮品,都应当在基地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加工龙头。一是要落实责任尽快对原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进行改制重组。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网络,果断打破一切阻碍产业发展的旧框框,建立适应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确保今年按期投产运行。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整合现有的金银花茶加工厂。集中优势、集中技术、集中规模,发挥集簇效应,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加工龙头一定要与金银花农户签订利益和风险共担合同书,自觉诚实守信,从而实现龙头和农户的双赢。

2、力创品牌,精心打造促增效。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南江金银花品牌,一是要狠下功夫尽快将其写入《中国药典》。要成立项目攻关小组,邀请省以上专家来实地考察研究,对“南江金银花”主要品种进行科学鉴定,悬奖攻关,确保《中国药典》再版时南江金银花能获取“准入证”。二是要开发利用好现有的绿色品牌,并进一步做好后续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要加速实现绿色品牌量的扩张,新品牌开发要放开眼界,比如南江金银花能否与通江银耳合成“双银露”,或者与矿泉水合成“银泉春”等等;要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抢占市场,强力拓展促增收。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的决定因素。要切实强化市场建设、市场信息、市场管理、市场监督,畅通绿色大道。一是要在现有营销大户中培养一批拓展市场业务的务实型人才。充分利用他们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广的优势,广拓市场,大抓订单,使南江金银花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价格进入流通领域。二是加工龙头要拥有自身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营销网络。要树立“市场首入”观念,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市场带流通、流通促生产、生产上品牌、品牌扩市场的良性循环。三是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要敢于让利,降低“准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本地资源和外地资金的有效结合。

金银花的种植栽培技术范文篇3

目的了解广西山银花种质资源状况,旨在选育良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标本资料,并到实地访问、观察。结果与结论广西山银花野生种质资源丰富,但多数资源量在迅速减少,亟待保护;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马山、忻城和资源县,马山、忻城两县以栽培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为主,资源县以栽培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为主;栽培区的种子、种苗来源复杂,发现有开花早、产量高的优良单株或类群,但平均产量较低,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山银花种质资源广西

Abstract:ObjectiveTolaythefoundationforbreeding,understandinggermplasmresourcesofFlosLoniceraeinGuangxi.MethodsTherelevantdocumentsandspecimenswereconsulted,andthefieldswerevisited.ResultsandconclusionWildresourcesofFlosLoniceraeisrichinGuangxi,butmostoftheresourcesquantityisreducingrapidly,andtheurgentprotectionofWildresourcesofFlosLoniceraemustbecarriedon.CultivationareasinGuangxiaremainlydistributedinsuchcountiesasMashan,Xincheng,Ziyuan.CultivationvarietiesinMashancountyandXinchengcountyaremainlyLonicerahypoglaucaMiq..InZiyuancounty,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isthemaincultivationvariety.TheseedsandseedlingsofFlosLoniceraeusedinthecultivationareasaremixed,earlyblossomingandhighoutputfineinpidualorclassgrouphavebeendiscovered.Buttheaverageoutputislower.Seedselectionoffinebreedbecomesurgent.

Keywords:FlosLonicerae;Germplasmresources;Guangxi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山银花为同属植物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和华南忍冬LoniceraconfusaDC.的干燥花蕾。而在此之前,忍冬、红腺忍冬和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均作为金银花被《中国药典》收载,由此可见,山银花的3个来源植物中有两个是原金银花项下的。山银花与金银花一样,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1],是银翘解毒丸(片)、犀羚解毒丸(片)、银花口服液、Vc银翘片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和兽医用等方面。因此,山银花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广西忍冬(金银花)野生资源和人工栽培不多,但却是山银花的主产区之一,年产干花1200t左右。目前广西山银花商品药材90%以上来源于栽培,栽培种质的好坏是影响药材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发展广西山银花生产,筛选适合广西栽培优良品种,笔者于2004~2005年对广西山银花的种质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

1调查方法

首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药用植物园等标本馆(室)收藏的山银花标本资料;在实地调查之前,向产地的医药公司、药材收购部、科技局、林业局、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及花农了解当地山银花的野生分布、种质类型以及人工栽培历史、栽培种、栽培面积、种苗繁育、种植技术、产销情况等;实地对各产区野生生长或大田栽培的山银花进行观察:植物学形态特征、野生或栽培环境、产量等,拍照、压制标本、收集引种,并进行种质鉴定。

2调查结果

2.1野生种质资源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和华南忍冬在广西均有广泛分布,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他人早年的报道资料[2,3],并结合本次实地调查,现将3个种的主要特征、分布和生态环境等整理如下:

2.1.1红腺忍冬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短柔毛。单叶,对生,全缘,叶片卵状矩圆形,长3.0~12.0cm,宽1.2~7.5cm,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叶面绿色,叶背淡绿色,有短柔毛和较多桔红色腺点,叶柄长达1.0cm。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比叶柄短或长;苞片钻状,短于或与花萼等长,有毛;小苞片卵圆形,长为萼筒的1/3,有睫毛;萼筒无毛,齿狭三角形、长约0.1cm,有毛;花冠长3.0~4.5(~5.0)cm,白色黄色,稀为红色,外面疏生微毛和腺毛,稀光滑,筒部与檐部近等长;花柱无毛。花期3~5月,少数8~9月第2次开花。主要分布于临桂、贺州、昭平、梧州、苍梧、藤县、容县、玉林、桂平、横县、邕宁、南宁、宾阳、上林、马山、武鸣、隆安、崇左、宁明、龙州、田阳、德保、靖西、那坡、凌云、宜州、都安、大化、忻城、三江等县市。生长于丘陵及山地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700m。

2.1.2灰毡毛忍冬大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有短茸毛,稀夹以腺毛,枝后变为粟色,光亮无毛。叶片卵形或披针形,长4.0~14.0cm,宽1.5~7.5cm,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圆或近心形,叶面无毛,叶背密生灰色毡状短茸毛,夹以少数黄色腺毛,叶柄长达1.2cm。花序通常生于小枝的顶端和叶腋,多花;苞片钻状,与花萼等长或稍短,有毛;小苞片卵形,长约为萼筒的1/2,有毛;萼筒无毛,齿狭三角形,有毛;花冠长3.5~4.5(~6.0)cm,外面疏生腺毛和倒向微毛,筒部长为檐部的两倍;花柱无毛。花期6~7月。主要分布于乐业、罗城、融水、龙胜、资源、全州、兴安、灵川、灌阳、富川等县。生长于山谷溪流旁、山坡、山顶预混交林内或灌丛中,海拔500m以上。

2.1.3华南忍冬藤本,小枝、叶柄和总花梗被灰色短柔毛。叶片卵形或短圆状披针形,长2.0~8.0cm,宽1.0~4.0cm,先端急尖或近圆形,有小短尖,基部圆或近心形,叶背有短柔毛,边缘有睫毛,叶柄长达1.2cm。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达1.5cm;苞片钻状,与花萼等长或稍短,有毛;小苞片卵形或圆形,有毛;萼筒被短柔毛,齿狭三角形,长约0.1cm,有毛;花冠长2.5~4.5(~5.5)cm,外面有短柔毛和腺毛,筒部稍长于檐部;花柱无毛。花期4~5月。主要分布于北流、陆川、博白、横县、邕宁、上林、南宁、上思、防城等县市。生长于丘陵地的山坡、杂木林和灌丛中及村边路旁或河边,海拔800m以下。

除以上3种外,广西忍冬属植物中还有一些未被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种也作为山银花收购和使用。如:毛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大花忍冬Loniceramacrantha(D.Don)spreng.,净花菰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subsp.nudifloraHsuetH.J.Wang,皱叶忍冬LonicerarhytidophyllaHand.-Mazz.,短尖忍冬LoniceraesquiroliiLevl.,黄褐毛忍冬LonicerafuvotomentosaHsuetS.C.Cheng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广西山银花野生种质资虽然十分丰富,然而近年来却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多数资源量在迅速减少。在靖西、德保、隆安、大化、都安、临桂、富川等老产区调查发现只在一些较偏僻的地方尚有零星分布。20世纪60~70年代全区每年可采集野生干花150~200t,而据业内人士估算现在每年只能采集到干花60~80t。分析其遭受破坏的原因:①由于人口增长,人为活动加剧,大量地开荒造地;②产地大规模开展山羊养殖,过度放牧;③近年来一些制药企业大量收购山银花藤蔓作为原料,而由于野生资源大多权属不清或无暇跟踪保护,群众通常是整株连根挖起出售,连年毁灭性采挖导致资源难以再生和恢复。2004~2005年笔者在大化县七百弄乡和临桂县会仙镇进行调查时均发现有药材老板设点收购山银花藤蔓,而且需求的数量亦十分巨大。

2.2栽培区域及栽培种从1964年开始,南宁药材站中药材生产技术人员协同横县、钦州、马山等县医药(药材)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药农积极开展野生山银花变人工栽培的试验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地摸索到藤蔓扦插繁殖栽培的技术。1970年由南宁药材站组织南宁经济区28个县医药(药材)公司中药材生产技术人员在马山县加芳乡召开了山银花生产现场会,将马山经验推广;紧接着1971年由广西区材公司组织的全区山银花生产现场会亦在马山召开。两次会议的召开,拉开了广西山银花大面积人工栽培序幕。

目前,广西山银花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马山、忻城、资源、全州、都安、田阳、隆林等县。其中以马山县的加芳、古寨、金钗、古零、里当以及忻城县的北更、红渡、遂意、城关、新圩、古蓬、果遂等乡镇的栽培面积最大,这些乡镇大多位于两县交界,基本连成一片,栽培面积约为4000ha,年产干花650t左右。此栽培区属喀斯特地貌,是广西有名石山地区,一般是在大石块的周围或石缝中挖穴进行栽培,以大石块作为山银花藤蔓攀援的支架。栽培种主要为红腺忍冬。桂北的资源县是广西山银花另一大产区,主要集中在该县的梅溪、资源、中锋、瓜里、车田等乡镇,栽培面积约为2300ha,年产干花400t左右。此栽培区为广西高海拔、高寒山区,多是利用稀灌木丛作为攀援物,或选择坡度较大处,沿山坡水平线修筑高位梯级畦,在畦上种植,修剪培育成直立型花丛。本区栽培种主要为灰毡毛忍冬。其它地区如隆林、田阳、都安、全州等县均有零星栽培,面积在700~1000ha之间,年产干花100~150t。栽培种除了红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外,还杂有部分华南忍冬、毛柱忍冬、净花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和忍冬(金银花)等。

2.3栽培区种子、种苗来源

广西山银花人工栽培虽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大多数为群众自发性的种植,一直以来并没有系统地对山银花的种质资源进行过评价与选育。相对而言,湖南省的科技人员在山银花的选育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头,他们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灰毡毛忍冬自然变异优株(花蕾多、产量高、花蕾期长、采收方便、药材色浅质优、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强)作为接穗,以灰毡毛忍冬和同属植物细苞忍冬或忍冬作为砧木,通过嫁接选育出无性系“湘蕾金银花”,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基地[4]。而到目前为止,广西山银花栽培区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没有规范的种子、种苗市场,花农在发展种植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种苗:①采挖野生苗;②分株繁殖育苗;③自采种子进行播种育苗;④自采藤蔓进行扦插育苗;⑤直接在花丛旁用泥土压盖藤蔓进行压条育苗。引种或繁育种苗过程中对种质未加甄别和筛选。所以,栽培区的种子、种苗来源是非常复杂的。

种质不纯、来源复杂致使广西山银花栽培群体野生性状明显,植株间表现参差不齐。多数植株的产量较低,但亦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高产的单株或类群。如: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花农李华勤8年前在其住房旁边种植的一株红腺忍冬,从种后第5年开始每年都可采收到鲜花30~40kg;在他栽培的地块内,每年能采收8~10kg鲜花的单株比比皆是。另外,本次在忻城、马山等产区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开花特早的单株,据当地花农反映其在每年2月上、中旬就开始现蕾,3月上、中旬即可采收。而绝大多数植株则要到4月份以后才会进入采收期。早开花、早上市,才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这也应该作为广西山银花种质资源收集评价的主要因子之一,对选育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3小结

广西山银花野生种质资源丰富,但遭到破坏十分严重,多数资源量在迅速减少,亟待保护;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马山、忻城、资源等县,马山、忻城两县以栽培红腺忍冬为主,资源县以栽培灰毡毛忍冬为主;种质不纯、来源复杂是导致广西山银花栽培产量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调查广西山银花种质资源入手,进而收集引种、对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广西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并制定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152.

[2]方鼎.广西中药金银花的调查[J].医药科技资料,1978,(13):1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期个人工作计划(整理2篇)
  • 下一篇:学期个人实践总结(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