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无偿献血标准流程(整理2篇)

时间: 2024-08-11 栏目:办公范文

无偿献血标准流程范文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十多个中小型血站的调研,发现许多血站在管理上存在不足,笔者试图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完善血站的管理.

【关键词】血站管理问题对策

为保证临床医疗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加强血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和管理,卫生部于2006年3月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其颁布实施为我国血站建立质量管理理念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步入了体系化管理轨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血站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员配置不合理:许多血站是2002年开始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变,实行无偿献血需要增加人员来充实各个岗位,可调进来的人员很多不是卫生技术人员,达不到《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要求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的要求,人员素质不高,职称偏低,高级职称人员更是屈指可数,不利于血站的发展。由于受编制限制,人员不够使用,如检验科平均只有2个工作人员,没有达到HIV实验室规定3人以上的人数,应付日常的血液检测已很勉强,更谈不上实验室管理,这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

1.2仪器设备简陋:由于很多小型血站原来是自收自支单位,收入不多,开支大,没有多余的经费来增加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简陋、陈旧,有的已超过使用年限,质量得不到保证,尤其是检验科,还在用手工操作,加样时难免出现差错,这给血液安全带来危害。

1.3质量体系不完整:目前不少血站人员的素质距离一法两规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质量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颁布执行了1年,由于领导不重视,没有统一的部署,不知该怎么写,各科室自己写自己的文件,很多接口的文件没有接上,非常凌乱,文件缺少、重复的现象比较多,质量体系只是有个框架,内容不全、贫乏。

1.4无偿献血工作滞后:从有偿献血过渡到无偿献血,本站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某些市级血站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公民对无偿献血知识知之甚少,街头献血人数很少,献血量跟不上临床的需要,经常发生用血告急,从区内其他血站多次调血,导致其他血站员工经常加班加点,检验科每天检测血液3次很平常,工作非常辛苦疲劳,很容易出现差错。

1.5建筑布局不合理:一些小型血站从旧站搬到国家建设的新血站后,由于观念还停留在有偿献血中,建筑布局不合理,每个科室业务用房狭窄,流程不合理,没有分区,没有满足采供血任务和功能的需求,不能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作业场所,不便于工作。站内卫生环境不符合要求,医疗垃圾放在没有加盖的垃圾桶里,无人看管,很容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医疗废物和反应性血液没有经过高压消毒就在站里临时搭建的焚烧炉里焚烧,污染周围环境。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医疗废液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下水道。

2对策

2.1增加人员加强血站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领导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到各个科室,力图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血液质量得到保证。血站领导班子狠抓引进人才这一关,可以到湖北省各大高校招聘检验专业的研究生,充实到血站工作队伍中。为本单位业务人员引进新鲜的血液。新增加人员可以带来更创新的管理思维和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带动站内整个业务素质的提升。针对职站内原有职工,站领导可出台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称学历。

2.2做好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先进的设备可以弥补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相对偏低的缺陷,仪器设备是血站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必要条件。管理较先进的血站对无偿献血的投入增加了,购置了美国单采细胞器(单针)、接驳机、储血冰箱、空气消毒机、钾钠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转速仪等一批仪器,设备的配置已能满足血站业务工作的需要,还有全自动酶免系统、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也可列入申购中,如果这些仪器配置完成后,会给中小型血站的采供血业务提供质量保证。

2.3加强血站质量体系建设:质量体系建设是质量的保证,是血站工作的理论基础,是指导血站采供血业务的指南。采供血机构应建立覆盖其所开展的采供血业务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确保制度建设落实到采供血的各个方面和每一环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目标。

2.4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可以通过和新闻媒体合作,定期在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血液生理知识,或者派人到单位进行宣传,让无偿献血知识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懂得献血不但对身体无害,还有好多益处,无偿献血利己利人。

2.5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做到科学管理同时也为了满足采供血业务作业场所的需要,应该对对检验科、质量管理科、成分供血科进行改造,使采供血业务作业场所布局合理,符合工艺流程,做到人流、物流分开,室内地面、墙面平整、接口无缝隙、表面无脱落,能防止昆虫和尘埃进入,建立医疗废物储存间,避免医疗废物流失和污染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要想血站在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服务、管理、人才、基础设施、无偿献血、质量体系和设备等方面不断创新,力争使持续发展的观念植根于每一位血站工作者的心中,才能不断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服务水平,才能血站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小明,严振有.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6):4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北京,2006:3.

[3]伍建宁,李跃林.中小血站推行Is09000标准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6):457.

[4]郭永建,王鸿捷.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实现血站质量管理新跨越[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6):455.

[5]张相国.血站规范化建设[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4):82.

无偿献血标准流程范文篇2

[关键词]献血;护理;质量;志愿化

我国无偿献血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地志愿无偿献血比例正逐步提升,志愿无偿献血正成为当前无偿献血的主流,同时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各地也更注重献血服务工作,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除了重视献血常识的宣传,献血服务的提供以及便捷舒适的献血环境和场所改善,是促进志愿无偿献血基础,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过程中护理质量[1],才能保持志愿无偿献血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组建出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献血者队伍,充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目前采供血机构采血护士占献血服务的主要人群,她们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现行的志愿无偿献血的一般模式基本上都是以街头流动献血车或献血屋开展献血服务,整个献血活动从献血者招募动员,经过健康征询、体检、献血、发证等多数岗位都以采血护士为主,这也就体现出献血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重要作用[2],如何强化献血护理质量,对促进志愿无偿献血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加强献血服务质量方面作些探讨。

1树立人文服务理念

人文服务质量[3]的提高,窗口科室和窗口岗位是重点,抓好重点岗位的人文服务质量,以点带面,推动血站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首先是确定人文服务质量的标准,从站立、行走、坐姿、语言等方面确定礼仪服务标准,要求“您好、请坐、谢谢、对不起、请提意见、欢迎下次再来”等文明语言不离口,即使有个别献血者有非礼语言和行为,也要耐心开导,牢固树立服务对象无过错的思想。对护理人员实行换位思维,让每位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始终代表血站整体形象,体现出对每一位献血者的尊重、关心和关爱;抓重点岗位的服务质量,献血护理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的专业工作,献血服务依靠护理人员通过指导、关怀及照顾措施来体现献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献血办公室咨询台、采血护理、初筛检验及体检、献血后的回访等相关岗位人员,强调职工必须用良好的衣着形象、正确的坐姿、文明的语言在第一时间为献血者服务。采血护士的衣着形象、与献血者沟通的语言艺术和良好的穿刺技术,使献血者感受亲切感,并消除紧张感,以致愉快地完成整个献血过程。对重点人群、重点对象以及在献血过程中有不愉快经历的献血者进行回访,进一步体现血站良好的人文关怀,同时还通过回访得到献血者对我们献血服务质量提高的期望。

2采血工作方面

核对献血者姓名、采血量,用亲切、友善的语言与献血者交流,一方面达到献血前的告知义务,同时在采血过程中有效预防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可消除献血者对献血产生恐惧、担忧、紧张心理。在献血前应多与其交谈,了解其献血的心理状况,提醒献血前应有足够的休息,并且要进餐后才可以参加。

采血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选择肘正中或贵要静脉进行穿刺,操作轻柔保证一针见血率,尽量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

采血过程中还应注重与献血者进行情感交流,主动介绍献血过程中有关配合和心理调节,对首次献血者显得尤为重要,主动关心及时疏导可以有效地防止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充分利用献血过程中交流对献血后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说明,真正让献血者感受到无偿献血时人文关怀的亲切感。

3献血后服务工作

3.1填写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表

设计简明的调查表格对每位献血员在献血的整个过程的满意程度作调查,为献血服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指出在无偿献血工作做得不足之处。为今后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3.2电话跟踪

建立电话跟踪服务系统,待得出化验结果后,应及时告知献血者。通过电话交流了解献血后情况,及时解决有关献血的疑问,鼓励其符合条件继续参加无偿献血,进一步扩大固定志愿献血者队伍,从而为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奠定基础。

3.3制作生日贺卡

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贺卡,如生日贺卡。在献血者的生日时为其寄上以表祝愿,让志愿献血者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4建立合理接待标准

流动献血受到其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提供宽敞的空间。在进行无偿献血工作应能有效开展工作,保证采血的各个环节能按质按量有序进行。特别是在献血者数量多而集中超出当前流动采血车的接待能力时,更要做好解释工作,血站应建立有效应急处理措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用最快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献血者。

5强化献血服务质量

5.1做好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意见调查

做好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意见调查有重要意义。对反馈意见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无论是好坏都要处理,在合适的时候作出回复。献血者的抱怨批评是对不良质量环节改进有效途径,是评价他们在献血相关区域接受服务好坏的最好人群,血站以开放的方式对待批评,并从中吸取教训。对抱怨批评作积极反应是有效献血服务质量保留献血者有效方法之一。

5.2让献血者满意

让献血者满意是献血服务和活动的结果,让他们理解献血的重要性,感到献血是值得的,在献血过程中得到尊重,献血行为得到认可,需要通过献血服务的每一细节来体现,让他们愉快地参加献血是对血站献血工作的支持,能对潜在献血者产生积极影响。

6定期开展服务规范化培训

献血服务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特别是献血服务者所面对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人群不同,整个社会大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层次人群对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定期开展规范化服务理念、服务准则和服务要求进行有效地培训,让广大护理人员不断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确保我们的献血服务质量和要求能满足广大献血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志愿无偿比率,让无偿献血最终达到志愿化。

加强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保证血液的安全有效是每一位采供血工作者应尽职责。为无偿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是每一位采供血工作者的追求,是促进无偿献血志愿化必备前提。

[参考文献]

[1]刘小雯,陈侠英,吴瑞欢,等.质量文化在血站护理管理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55-56.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情人节派对策划方案(收集4篇)
  • 下一篇: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