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薄弱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在会计结构、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降低了会计部门的独立性。一些企业虽然重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与方法,在重视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忽视了对软件的重要性,对于软件的研究、开发常常流于形式。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人才缺失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力军,单一的人才地位明显下降。在企业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以己之私、徇私舞弊,对企业会计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作为企业相关领导,必须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在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还需要从管理水平出发,不断地提升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第一,企业各个部门应该加强联系与沟通,做好信息化建设协调工作,统一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第二,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根据企业具体项目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合理性。第三,不断地提升企业会计人员对信息化应用的认识,提高企业会计数据信息库建设能力,逐渐实现企业会计信息资源共享。
(二)不断地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信息化设备产品,更需要有一批优秀的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会计人才。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新思想转变,引导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信息化应用知识,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提升事业心与责任心,为企业培养出一支既有专业性水平,又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另外,建立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建设信息化网站,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信息化基础上设施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是一项烦琐的综合性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需要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会计人员需要保证人手一机,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企业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企业相关领导需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并督促制度完成。第二,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保证会计信息化制度的实用性以及适用性。第三,在各项制度建成后,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第四,企业还需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不断的引入先进的理念,不断地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总结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已从信息化建设时代跨入大数据建设时代。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化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等内容中可以看出,信息化进程中依然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将是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手段,甚至是从理念上颠覆传统信息化的过程。作为企业,当前要务是尽快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化平台,只有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如何建立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须做好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就建筑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和实施策略做如下探索。
一、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及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可以理解成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借助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时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通过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在线获得完整准确的信息并迅速做出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企业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CAD、BIM、intranet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二是管理,指用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安全、成本、人力资源、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管理信息化,此过程是最基本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三是经营,即建立辅助的管理、决策系统,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安全质量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通过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及时分析处理,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企业与时俱进和健康稳步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
就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而言,部分系统在逐步建立信息化平台。如: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隐患排查系统。这些部门即便建立了部分信息管理,但基本上也只是孤立和片面的,只是系统管理的一部分,还不能称之为信息化系统管理,系统与系统之间也是独立运行的,从整个企业层面还未建立起整合的共享平台。部分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信息化平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差距还十分巨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亟待提升,整合、共享、利用和信息升值。
(二)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国内建筑企业多数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长久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对其管理者造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认为企业只要做好生产、经营等核心业务即可,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或对信息化知识缺少培训,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也是停留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制图、沟通交流等简单的数据处理层面。缺乏运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停留在各个信息系统独立、只能实现基本的信息录入和存储的层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对于管理者需要梳理传统的管理方式,融入新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加强新的管理方式的执行力度,但是信息化是一个不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工作,使企业管理者很难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软硬件投入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计算机、服务器及辅助设备)、软件系统(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辅助软件)及人员的基本培训,动辄上百万的投入使得企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企业信息化上,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应按照“一个企业、一个内网、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的框架,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企业各部门至各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综合性信息化办公处理基础网络平台。
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策略,就是目标定位上的策略。即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不能为企业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企业高层应当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I信息化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工程,需要高层人员的支持,包括各系统部门主管,他们是工作的设计者、变革的支持者和团队学习的教育者。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冲击现行管理体制中不符合科学管理规律的作风和习惯,容易导致冲突。因此,如果没有高层行政上的强有力支持,没有高层人员的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加大投入并做好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古话说:“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必要的软硬件投入是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要在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调研基础上,购置适用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包括引进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员。否则,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要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根据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需要认识上的提高,即由单纯的选型、买设备,提高到建立性能价格比合算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最根本条件。建设企业信息网络,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外联网和公司内部网络,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三)要有层次的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首先是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局域网系统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逐步构建企业的广域网系统,实现企业用户间的互联互通。同时逐步开发应用各类信息系统,保证各类业务信息传递、审批、查询、汇总等的处理与交流畅通无阻,从而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次是建立并转换企业各部门业务系统,清理与改造现有单机使用的业务系统,采取开发数据接口程序及修改应用软件系统等方法消除“信息孤岛”,以“系统资源大整合、数据大集中、信息高共享”为原则,整合各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以实现协同化办公。协同化办公的重点是解决人员间的协同,明确过程中的人员职责和活动准则,缩短沟通的时间,避免重复的工作及浪费,槠笠倒菇ㄒ桓鼋“信息”与“管理”紧密集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协同管理平台。
再次是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是本业务信息化的责任主体。要使企业各项管理业务尽快实现信息化,各部门必须认真整理需求、做好应用规划。同时要加强各系统管理上下级、业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保证信息系统功能完整、切合实际。
(四)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做好信息组织工作
企业有关部门应制订出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做到制度管人,有理可依。说到信息,就不能不提到数据,数据涉及企业的内外资源及企业进行管理监督工作的各项标准,它不仅包括企业最基础的业务信息,还包括进行管理监督所必需的能源、工时、材料等耗用的费用开支及预算数据,应该对数据高度重视,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全面分析企业各类信息资源并优化组合,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好信息,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基本工作。
(五)建立外部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上,要重视使用外部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与地方、业主、供应商等之间的联系,跟踪客户和供应商信息,实现企业与政府、客户、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链管理的信息化,从而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六)开展信息化教育,提高全体员工意识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各级人员都是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成败和使用效率的高低。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和开发使用集成化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对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的义务和管理水平,增加对企业的认识程度和责任感,提高其对自身在工作中自我价值的承认。
(七)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业务模式均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的业务在新的电子化模式下如何得到有效安全保障,特别是如何保障系统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安全已经从部署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单一的技术手段,发展到建立整体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因此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就尤为重要。
总之,建筑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也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等特点,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决定了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加大对信息化投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提升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为中铁隧道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特点及实施[J].技术经济,2003.
[2]王红兵,车春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邓和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7.
[4]楼明.建筑业在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定位[J].建筑经济,2007.
0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及科学性,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当前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和实现,导致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必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根本所在,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真正实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1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1.1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本质含义,是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使其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以传统项目管理理念为基础,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对有关建筑工程规划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首要前提,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进行协调,保证施工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以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所用资金[1]。
1.2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复杂性及综合性较强,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会有大量的信息产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方便、准确、快速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进行传输反馈,为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对于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将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连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人员可以时刻了解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动态情况,然后根据施工需求及标准,对施工计划以及资源分配进行调整,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加强了不同施工环节的协调统一,对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2]。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有效的规避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带来的影响,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涉及各个工作环节,包括施工方案设计、物资调配、人员配置等,综合性较强,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与整体工程之间的联系,只是片面的将其应用于某一施工环节,没有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全面覆盖,其真实作用和价值得不到体现。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过于强调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根本目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偏差。
2.2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管理体制为载体实现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将会直接影响管理信息化建设。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很多工作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很多建设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责任和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工作重心出现偏移,管理目标不明确,出现管理漏洞或者管理重复现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2.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比较复杂,需要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稀缺,导致建筑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还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3]。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其本质含义及重要作用,提高重视力度,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覆盖。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与整个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技术及人员支持,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宣传和推广,获取广大工作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载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形势,对企业原有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不同环节的协调统一性;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和职权,将不同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树立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4]。
3.3改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各个部门及环节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并根据不同部门以及建筑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化的发展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电子版的公告栏等信息共享系统,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加强文件资料、图纸等的管理和使用,实现各部门、环节信息、资料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及时补充最新信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建筑企业需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性团队。建筑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明确人才在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原有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组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更多的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才提供任职机会。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巧,能够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加以灵活运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