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画来论,艺术如何反应时代?好的艺术家如何描绘并融入时代河流?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当下的人文思考和艺术视角?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艺术家眼中的母亲文化、母亲文明又是指什么?艺术怎么抚慰当代人的心灵?艺术家应该具备一条怎样的精神河流?近日,在《齐鲁周刊》主办的文化茶座上,本刊记者与画家宋丰光、张锦平夫妇就画作《黄河入海流》,展开了以上话题的探讨。
时间:2014年11月13日
地点:宋丰光、张锦平绘画工作室
座谈人:宋丰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锦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慧萍(齐鲁周刊社社长、总编辑)
由卫娟(《齐鲁周刊》执行主编)
张霞(《齐鲁周刊》首席编辑)
画家的河与海:
从小情致到大山河
艺术首先随着艺术家的成长而成长,在《黄河入海流》创作之外,宋丰光、张锦平夫妇本身也是“由河入海”的过程。在他们看来,人生、艺术都是一湾不断流淌的河。
由卫娟:《黄河入海流》“十艺节”期间在山东美术馆展出之后反响很大,去年又获了“泰山奖文艺奖”。如何想起关于“黄河”这个大题材的创作的?前后过程是怎样的?
宋丰光:2010年8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启动了一个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
艺术家对重大题材的把握,最能考验并展现一个画者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之前我的创作主体多为田园题材,因此想挑战、突破自己,运用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去表现宏大的、内涵丰富的作品,从而选择了以黄河为母体、以自己喜欢表现的内容为素材的创作题材。
张慧萍:当时可给你设定一个命题?
宋丰光:大致方向上是关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剩余的就靠自己想象和自己对黄河文明、现代文明的理解,自由发挥创作。整幅作品我和张锦平前后构思很长时间,在绘制和创作过程中我负责大方向的思路把握,她补充细节,最后定位为描摹黄河和渤海交汇的景观与景物。对黄河入海的描写,运用了一些现代艺术的手法和意识想象,力求体现出黄河三角洲治理的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的反思、工业文明与传统河流的碰撞、东方文化泾流与西方文化的相望以及经济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等相关思考。
张慧萍:找寻传统文化,找寻生命本身,是您一贯的艺术命题。回顾您之前的作品,《秋韵》、《烟岚》、《牧归》、《渔家秋歌》、《远山静湖》无不充满着这种对自然的写意,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但是这些作品大多由一湾湖说起。这些作品是否都是以您故乡的“马踏湖”想象为基础的?是从您的家乡出发的?
宋丰光:创作原点还真是在那里,很清晰。国内走了很多地方,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山川湖泊都见过。但是,一闭上眼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还是马踏湖的景象,一动笔还是马踏湖的描绘和想象。能留在你创作生命里的唯有故乡。包括吃食、语言、衣饰、文化,乡情都是在血液里的。
张慧萍:宋老师,就像莫言的“高密乡”一样,“高密乡”其实早成为一个文学坐标,一个添加作家各种世界想象和批判的地方。您对家乡的这种概念是否有变化?留在您记忆点里的马踏湖还是故乡那个马踏湖吗?
宋丰光:对,是这样,故乡是被“篡改”的。我画画也是这样,是情感和物象的融汇与升华。情感是故乡,物象表现就不完全是故乡的。比如我见了青海湖,见了贝加尔湖,见了壮观的湖,也见了死亡的湖。所有的湖泊,最后统统融汇进我的马踏湖。里面有对大山大湖美景和谐的赞美,也有对被破坏的山川河流的批判和寄托。画的东西多了以后,会有层次感。故乡是隔了一层纱似的艺术想象,是重新创作。它注入的是前期的审美理想,汇入的是后半生的知识和观察。情感注入的是对整个“世界大故乡”的深情;思想汇入的是对整个“世界大故乡”的反思。
张慧萍:宋老师,我看你们夫妻做的事情也有些乡情,去年您的画展就放到淄博举办了。但,这份故乡的牵挂是怎么放大到黄河的?您的艺术河流是怎么从马踏湖出发到黄河的?
张锦平:他出生在淄博的桓台,一直到大学才离开故乡,故乡的地理概念多一些。我在临沂出生,外祖常年在上海,母亲是临沂人,父亲是济南人,自小因父母工作的不断变动几乎隔一两年就要搬一次家,脚步遍布鲁中各个乡村,我对家乡的“地理概念”不是太强烈。
说到“放大故乡”这个概念,我的故乡本来就是多元的。而他的故乡外延是不断“扩大化”的。比如他的“马踏湖”实际上是全世界所有的湖。从湖泊到黄河再入海,是一个自然地理,也是人的生命地理。早期,我们的大学时代掌握了深厚的工笔、素描功底,随着艺术进程的升华,美术表现力的不断纯熟,笔墨的虚实运用和我们的澄心、感悟逐渐融合。这些艺术和精神不断提升的轨迹本身就是一种河流入海的过程。
由卫娟:安禅何顺真山水。张老师您的画作多是人内心的表情,比如《月光草原》这组作品,是看不出具体哪个民族,哪片土地的,因此它有些“国际化”,是全世界女性身上都可能出现的表情和焦虑。宋老师的“故乡”有坐标,但是内核坚固,对宇宙生命的“道”的追问一直在其中,诉诸于画笔和视觉其实不是马踏湖的风景那么简单,还是一种物我双化的境界追求。这种故乡是放大了的。随着艺术修为、个人理解的提升,“马踏湖”的写意就可以放大为“青海湖”,放大为“黄河”,对不对?
宋丰光:是这个道理。我的作品无论描摹哪片土地,哪条河流,生态是不变的主题。“马踏湖”是“黄河”发展的基础。那时正值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海啸等。种种人类生态问题的思考都引申到了我对“黄河”的创作中。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这个过程,从自我的小河流到世界的大河流。个人情调的只有把它放到社会当中去思考,引起普世的共鸣,作品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由卫娟:除了这些地理概念,张老师的画还有一种心境,类似儿童的心境。这个心境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儿童其实不单单是单纯,儿童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没有儿童的心境,没有儿童的眼睛,就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两位老师的很多作品中就展现了这种自由的、想象力的飞驰。
张锦平:对,敏感多情和想象力对艺术创作很重要。有时候看见一片叶子,你就会想很多。春夏秋冬我从来没看过够,我不舍得看。希望专门有时间,亲自去看。但是我没有时间,忙过一阵儿,一看,荒废了,没了,就赶紧写点东西。你比如说蜡烛,儿童会说蜡烛流眼泪了。太阳很灿烂,会说太阳笑了,没有儿童那种心情的话,你看不到里面的东西。有这种心境,你才能画出来比较动人的画来。我画里的东西,很多童年题材。包括我们的大创作,里面的人物也有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年的快乐、故乡的抒情是没有限制的,可以穿越的。
从地理黄河到精神黄河: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
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是永恒的烙印。宋丰光、张锦平夫妻的《黄河入海流》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仅因为其大题材创作,还因为突破了黄河的地理概念,重新在精神概念上对黄河做出文化追寻。
张慧萍:两位老师从临沂从桓台走向黄河走向大海是一条线索。另一条艺术线索是每条河都是有独立性的。宋老师有他的个性,之前也有画家画黄河,那是一种传统印象的黄河,画的只是黄河。宋老师这个黄河给予我们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黄河,是他自己心里的黄河。
宋丰光:是,我们不是传统黄河的概念,而是《黄河入海流》,主要是后面三个字上体现我们的艺术表达和诉求。我们从沂河的水到黄河的水,黄河又入渤海湾,是对水的融合的一种表现。水融合这个过程,也是文明的过程,是内河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的描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遇见。遇见之后的反思和美好愿景是我们的命题。
张霞:整幅作品也是有一个变化的是吧?河流也是有过程的吧?
宋丰光:是的。主要分三个部分,女性、母亲、女神形象是其中的重点。第一部分是诉说“古老家园”这个概念,曾经这里地广人稀,人与自然一片天机,天光云影,鸥鹭翱翔,春秋冬夏,自然流转,美丽的女性形象迎接河的到来;第二部分的母亲形象带有惶惑,是凝视的,她凝视着黄河一路向着代表现代工业的渤海湾顺行,这个入海的过程中有传统文明与机器轰鸣、高楼屹立平地的现代文明汇合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文化理想中的美好愿望和希冀,诉说我们关于黄河入海口的终极理想,在这里伴随着吹向大海深处的劲风,远处油井和风力发电的装置与整个环境沐浴在水天一色的和谐大同之中,这里没有破坏,有的是合理利用下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利益。我们以不同的渐变形式,表现出一个节奏性。
由卫娟:从整个画面来看,也有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的感觉,话说天下大事的气势。
宋老师:你说的很正确。它有一种趋势的感觉,这个入海流,不是你个人意愿可以决定的。人无法左右河流的水向。黄河滔滔而下。全球化,大家都在谈融合,从地理意义上是这个样子,从高往低;从精神历史意义上,也是这个样子,两者有趋同。整幅作品中这种现代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从绘画语言上都是将河流的方向以斜线表现,旁逸斜枝最后又都是矛盾对立和统一的。
由卫娟:里面有很多意向,有传统的基因在,但是汇入的过程,必然有一种反省,一种剥离。就像我们和故乡,和母亲的关系一样,汇入的过程中,有一个反省,有一个批判。《黄河入海流》这个作品,如果是单纯的对黄河,对母亲讴歌的话,我觉得是贬低了这部作品。
宋丰光: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五千年历史所凝结成的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本身超越了物理形态本身。中华文明顺延着五千年的历史逶迤踟蹰,在这个文化的记忆中,既有着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着抚之无奈的痛惜。我的作品表现的就是绝非是地理概念上的黄河,无论我们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回顾追寻,历史的足迹总是像黄河水一样踏着既定的脚步东归大海。即使如此,作为文化的记忆,作为文化当下的实施和创造者,在这种流逝的当下,我们需要留下我们的思考,去实施我们的文化责任。《黄河入海流》便是在这种文化责任和思考下的结果。
张慧萍:对,您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独到的、信息量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表达。比如说黄河在我们历史文化当中,它是一条河流,它是一个母亲,是一个文化图腾。它是精神概念上的黄河。黄河有它文化的基因,需要一个精神的痛苦裂变,经历我们的思考过程再表达出来,才是艺术品。
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每一步都是这么一个过程,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经济改革,开放文化精神窗口,汇合西方,包括现在,我们改造三角洲,都是民族发展的一个进程,古老文明必然要经历更新、洗礼、发展、创新,河水融入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借鉴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融入的过程。
张锦平:对,我们的黄河既有遥想的黄河,也有现实的黄河,有未来的,也有理想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条河,这条河流,它有那种虚幻、梦幻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被放大了,现实的困境也在艺术里得到了解决和归宿,可以说是如梦如幻,真真假假。你得迎接海洋文明这种冲击。画家只有具备好的理念,才能融入好的作品。艺术品是一种更美感的理论表达。
张霞:你们画作中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也给了我一个触动,让我感觉很虚幻。包括画作里的芦苇这些东西给人的是现代的视觉印象,非常美,好像有一个时空历史的穿越。就这点求教二位,关于对当代黄河文化的意念表达,从绘画技术、色彩、线条上是否也有创新和改革?
宋丰光:中国画多喜欢用墨色去表现,但是这种传统技法如果放在《黄河入海流》这幅作品中使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因此我大胆采用了西方表现派和印象派夸张的视觉冲突手法,去体现黄河的气势磅礴,体现整幅作品的色彩张力,展现作品的气势和气象。
“母亲写作”:艺术就是一条寻找“母亲”的河流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故乡是一个母带。所有艺术家无论对山河还是故乡的追逐,本质上其实就是对人类归宿、生命本源的探寻,对“母亲”的靠近。宋丰光、张锦平的《黄河入海流》及整个艺术历程,亦是如此,亦是人类和人类艺术共同向着“母亲”那条河流不断流淌的过程。
张霞:所有艺术家都有一个原点,一个情结。您说《黄河入海流》它不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那它是什么?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意识上的一条河?一个“母亲”?对“母亲”的距离和观照是否也是艺术家终生追寻的一个命题?
宋丰光:是的,黄河它是女性的,是母亲河,母亲也有它的焦虑,它生活的原则,它的需求。需求本身就是焦虑。
张锦平:“母亲”在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上是被“神化”的,文化赋予她一种神圣色彩,在传统文化定义里她是无所不包容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不需要乞求、祈祷。但被神化的“母亲”生活当中一定也有所求,也会和现实产生冲突矛盾,造成某种纠结。我们这幅作品表现出了这种“母亲纠结”,更人性的观照了这条“母亲河”,去体现、去思考这种无论是黄三角开发过程中,还是我们的黄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交汇的过程当中,以“黄河母亲”为典型代表的整个民族的纠结表情。
张慧萍:母亲是什么?我们的母亲是什么,比如我觉得母亲很远,有时候觉得很近。血缘上我们很近,但作为生命个体本身,没有人能替代另一个人的孤独。艺术的最终诉求,是不是也包括去抚慰、观照母亲的孤独?比如黄河?
宋丰光:是,黄河于我们也像母亲一样,它给我们营养,水源,养育我们,甚至带来灾害,但它也有它的痛苦和孤独,是远也是近的。艺术最终目的就是靠近,抚慰。从抚慰自己到抚慰情感,到抚慰“母亲”,抚慰民族的创伤和心灵。
艺术家怎么担当自己的责任,在嘈杂的欲望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功用,抚慰当代人的心灵?小的层面是个人情怀的抒发,大的层面就是普世的共鸣。这幅作品就是探讨这个东西,它是一副展现人类生活正能量的生态绘画。对自然的保护,对与我们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其它物种的同情、怜悯、观照是艺术家的责任。艺术家在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责任,这幅作品想要表达和呈现的就是这种责任担当意识。
张慧萍:黄河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记忆里,曾经和我们很近,从远祖我们就离不开它提供给我们的自然环境滋养,它为我们创造了华夏文明,但它也给我们制造了那么多困难,年年的改道,黄沙铺地,甚至它也是一条害河,世代人治理它,害怕黄河的决口。它也是个苦难的象征。所以你这幅画的意向和内涵是丰富的,它不止关注母亲,也关注苦难。抚慰母亲的苦难与纠结,就是抚慰我们所有人。
张锦平:母亲承受所有的苦难,母亲的文化形象一直是在包容和承受的,是付出和抚慰的。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画过一副以母亲为题材名为《母亲》的作品,描绘一位在地震中死去的母亲,在大灾大难的废墟中双臂紧紧抱着怀里酣睡的婴儿,紧紧护卫着满脸恬然的孩子。从地震母亲到黄河,这个“母亲”的大爱的文化形象其实是整个民族的。艺术作品所能抚慰和打动人心、救赎人心的就是这些感情力量。这种感情的力量来源于“母亲、母性”。艺术的功用就是关怀,关怀“母亲”、观照母亲的包容和苦难。《母亲》和《黄河入海流》都展现了这种“母亲情感”。
张慧萍:对,这就是这幅画传递给我们的感受。黄河文明是我们基因里带的东西,和我们就像母亲关系一样,它带给我们一些很好的东西,但是当我们奔向海洋文明的过程当中,依然要回馈给“母亲”反省的能力,反过来关照到“母亲”。“母亲”给予我们的乳汁里也有我们应该切断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要黄河入海口,比如和黄河切断一部分历史,这导致了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忽远忽近,就像以前形容夫妻关系的一句话,叫至远至近,至亲至疏。深厚的情感纽带,几千年的脐带关系,互依互存的文化记忆,突然割裂,造成的冲突和痛苦都非常尖锐的,印象深刻的。
由卫娟:我们只有继承了母亲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切断一些东西,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你20岁看母亲和40岁看母亲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苗侗文化旅游经济旅游品牌
贵州黔东南是世界苗侗人口聚居最多、乡土文化最浓,最富有民族旅游特色的神奇土地。原始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使黔东南苗侗民族风情驰名海内外。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援予全球18个生态保护圈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首选之一。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在四次考察黔东南后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民族博物馆”,“是世界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人群准备的丰盛宴席”。
笔者认为:以黔东南州内的舞阳河,这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为载体,以美妙绝伦的苗侗文化旅游为主线,构建世界闻名的“舞阳河国家苗侗公园”。这既是黔东南打造闻名世界的特色旅游旗舰,又是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参与世界竞争的最佳抉择,也是黔东南旅游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应当得到重视和支持,抓紧筹备和实施。
一、构建舞阳河苗侗公园的基本设想
1.名称及概念
“舞阳河国家苗侗文化公园”(以下简称苗侗公园)。这不是狭义概念,而是广义的深层次概念。而是一个合乎现代旅游发展方式的概念。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方式,不论它是名称的重合或区域相交,只要它代表旅游的范围和经营方式,就是一种旅游经济发展的表现方式。因此,苗侗公园属于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经济概念。这个概念具有山水风景的优势,又有苗侗文化特色,含盖整个黔东南。
2.苗侗公园的设想
根据黔东南旅游聚集区的特点,苗侗公园应实行一园二区的管理模式。
一是以北面的黎平侗族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区。主要含盖黎、丛、榕、锦屏、天柱等县,以黎平天生桥、黎平肇兴侗寨、黎平常安、榕江三宝、丛江银坛,丛江芭沙苗寨、天柱三门塘,锦屏隆里古城等二十多个主要景点,使观光客在了解侗族文化的同时,也感悟苗族文化、人文经典文化和山水风光。
二是东南面以舞阳河为主体的苗族文化旅游区。主要含盖凯里、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台江、剑河等县。主要有雷山西江苗寨,丹寨石桥造纸,镇远青龙洞,雷山朗德苗寨、丹寨锦鸡午,黄平枫香革寨,施秉杉木河漂流、剑河温泉、台江地质金钉子等三十多个景点。使观光客在了解苗族文化时,也感悟黄平革家文化,以及享受山水风光,人文经典、温泉度假等旅游的综合大餐。
二个景区均以公园形式凝聚黔东南的大部分旅游精品和线路,同时注入现代文化创新理念的旅游大项目。
3.构建苗侗公园的基本原则
在充分利用黔东南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苗侗公园应从现代旅游发展的角度,打造和新增符合时代特色的旅游项目,基本宗旨是这个公园世界一流、黔东南独有。要重点突出三个结合:一是把黔东南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二是把原始原貌的山水风光与现念结合;三是把苗侗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相结合。同时,苗侗公园应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生态、扶贫的旅游综合功能效应。
二、构建苗侗公园的条件及依据
1.黔东南是世界最大的苗侗文化中心,黔东南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2千万,苗侗人口占73.39%,全州有:100户以上人口的自然村寨1288个,有3923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8个部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53个省级文化保护单位,666个县级文化保护单位。上述资源均以苗侗文化为主体。被世界称为:“最大民族博物馆”、“最大苗侗文化活动中心”。虽然苗侗在美、英、法、比利时、加拿大、日本、越南、泰国等有极少量分布,但从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民族风情,黔东南最浓,也为世界的苗侗人起到寻根清源追溯文化的作用。苗侗公园的建成将吸引各国游客,欣赏到黔东南原汁原味的苗侗文化。
2.舞阳河景区是部级著名风景区,是最佳的苗侗公园载体。舞阳河景区位于黔东南境内,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全长400公里,境内93.7公里,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高品位,多层次风景名胜区,有“小三峡”之称。在国内外久享盛名。将著名风景区品牌与苗侗风情相结合,具有更大的旅游优势和更大的市场潜力,完全具备国家公园的规划和条件。
3.快速发展的交通为构建苗侗公园提供良好条件。目前,全州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公路、铁路、航空,可谓立体交错,立体发展,北面黎平机场建成通航,黔桂铁路、沪昆高速、沪端高速从境内贯通,贵广铁路、夏蓉高速、长昆高速铁路的专线建设,特别是黄平机场的投资修建,使黔东南交通更是锦上添花,既为苗侗公园缩短南北旅游的行程,又为进出游客提供便捷交通。
三、构建苗侗公园的意义
【论文摘要】通过对辉南县水资源供需现状的分析,农业用水占全县总用水的比重最大,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兴建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才能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论文关键词】辉南县;水资源;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TV21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2846(2009)01200412021自然概况辉南县地处辉发河流域,长白山余脉,龙岗山西侧,位于东经125°58′—126°44′;北纬42°16′—42°49′。东西最长66km,南北宽60km,东邻靖宇县、西接梅河口市;南与柳河县山水相连,北与磐石市隔江相望,隶属通化市管辖,辖有11个乡镇,总人口为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占总人口的61.8%;全县总土地面积2272.3km2,地势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剥蚀山丘陵逐渐变为山前残丘以至山间谷地平原,高程由最高1000m降至320m上下;辉南县是农业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现有耕地面积96万亩,水田面积3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2%;辉南县的工业以制药加工业、钢圈、木材为主,工业发展较快[1]。2水资源概况2.1水资源量辉南县属于第二松花江的辉发河水系,境内有10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22条,构成了全县的扇形水系,根据通化市水资源公报;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9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93亿m3,地下水资源量0.69亿m3,重复计算量0.69亿m3[2]。2.2降水量根据县内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762mm,60%—80%集中在6—9月,降水受气侯特征影响较显著,主要表现是: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山区多于平原区。2.3水资源质量辉南县境内的五条主要河流(辉发河、一统河、三通河、蛤蟆河、石道河)布设了8个水质监测断面,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2002),对照监测结果表明,辉发河流域水质逐年改善,枯水期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是最主要污染因子,河流污染最重区断为辉发河朝阳镇段,主要是由于朝阳镇大量生活污水和城区工业污染排放的污水造成的。通过对三角龙湾、小椅山水库等5个湖库监测结果表明,除辉发城水库为Ⅲ类水质外,其余均为Ⅱ类水质,相对较好。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04年末,全县用水总量为23603万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为22389万m3,占总用水量的95%,地下水总用水量为1214万m3,占总用水量的5%。3.1农业用水全县农业用水量为21692万m3,占总用水量的92%,水田灌溉定额平均每亩为700m3。3.2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量为701万m3,占总用水量的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为76万m3,占工业用水量的11%,地下水用水量为625万m3,占工业用水量的89%。3.3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年生活用水为949万m3,占总用水量的4%,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60万m3,占居民总用水量的38%,全部为地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为589万m3,占居民总用水量的62%,全部为地下水。3.4其它用水其它用水包括生态用水、林牧渔用水,全部为地表水,用水量为261万m3,占总用水量的1%。用水现状见表1。表1用水现状表/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