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地方课程管理的管理主体(收集3篇)

时间: 2024-08-21 栏目:办公范文

地方课程管理的管理主体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我国旅游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协同发展,除技术与资金外,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资源。当前,许多高校都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又以课程设置为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专业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和媒介来完成。本文在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待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本科包括4个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特色专业[1]。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包括通识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几大模块。主干类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覆盖面广。

我国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从开设到现在已有30多年,已经发展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大类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依托其它学科发展而来,学科背景差异较大,有的依托地理学科起源发展,有的依托管理学科而生存,有的依托历史学科而演变,这使各高校往往会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旅游管理本科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中,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哪些课程应设为专业必修课,哪些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至今尚未得到统一,目前仍未就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形成共识。

二、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专业,受学科发展背景的影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五花八门,暴露不少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课比重大,专业课比重小,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据初步调查统计分析:我国旅游专业课程结构比例大致为:基础课约占41%――43%,专业课约占37%[2],主要集中在管理、经济、财务、心理、旅游等课程,而相关技能型课程,以及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开设。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把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较为模糊,实践课明显不足。多数学校的专业实践部分仅为总课时的10%――15%,实习时间多为3――5个月,实践模式基本以顶岗实习为主,几乎没有岗位交叉培训及管理实习,学生很难对行业特征有深刻认识。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如旅行化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的知识点有所重复。另外,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导致专业课程来源多样化,但缺少特色课程。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我国地大物博,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沿革变化等因素影响,各地的旅游资源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旅游市场发展状况不同,对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也不尽相同。多数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且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旅游教育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课程设置也应作相应调整。然而现在多数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大多数高校的主要课程设置仍然是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经济学等。此外,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其专业特点进行重新构建。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纷纷提出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必将随之进行改革。过去那种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各高校可根据情况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如大学英语要侧重于旅游行业英语,就不必再开设《旅游英语》,大学计算机要侧重于旅游信息系统的学习等。

在优化课程设置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的关系,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旅游管理专业可考虑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两次实习时间安排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不同学期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通过这些不同内容、频率和周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由于教学时空的有限性,在增加实用课程的同时,必然要精简一些课程。这就要求各高校要整合现有基础理论课程。因此,有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基础课程完全可以删减。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对那些已经过时,陈旧甚至是无用的课程进行清理删减,原则上清理的课程门数应占现有课程门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些课程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也包括专业课程。

为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还要加强对现有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如合并《旅游学》、《旅游管理》、《管理学原理》、《客房管理》、《前厅管理》等主要课程。由于旅游管理本科在2012年才上升为一级学科,有关其核心课程的设置,至今仍未形成共识。因此,各高校在课程整合中,还可将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所必备的核心知识的课程,从现有的专业课程模块中删除或压缩课时,以解决课程内容重复问题。

(三)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在对课程设置优化时,应在保证基本理论、保留旅游专业最核心与最有价值的学科专业基础上,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增设相关课程。所增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面向行业的课程,二是面向地方的课程。

面向行业的课程应追踪行业发展的趋势来增设。如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康乐保健、饮食营养、文博知识、游轮旅游知识等。此外,还应增设一些知识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用来引导学生依靠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制定线路,实施方案。如旅游信息系统,引导学生如何从信息中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测企业的生命周期等,以适应行业需求。

面向地方的特色课程应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来设置。如江西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湖泊温泉旅游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四、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受到行业欢迎。因此,人才培养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总之,高校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6[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姜春红.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优化研究”,编号:JXJG-13-23-10

作者简介:

地方课程管理的管理主体范文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4-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很传统同时又是新兴的专业。从1999年我国正式统一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工程管理专业已经从土木工程专业(或建筑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近几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在许多工程领域里扩展。现在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许多建筑、林业、铁路、矿业、财经、机械、化工、冶金等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口径的专业。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现代工程更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性。不同的工程类型对工程管理者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要求,既要有规范性和统一性,又要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总体架构的统一和具体课程设置的灵活相结合。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架构,一是按照培养时间进行总体过程框架的架构,二是按照培养方案进行总体框架设置。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的设置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特地介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过程框架

传统的工程管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大学科为依托,随着工程管理专业在不同领域的扩展,工程管理所依托的学科也在扩展,但是管理科学与土木工程两大学科是必须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其它经济学、环境工程、林业工程等学科的支撑。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需要综合性的、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对所从事的工程迅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把握技术和实施过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过程应该经历从总体到专业细节,再回到总体的三个阶段。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对应进行安排,如图1所示。

(一)工程管理概论

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年应安排“工程管理概论”的学习,对工程、工程管理工作和工程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工程管理概论中所描述的工程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工程范畴,利于不同背景的高等院校和不同工程背景的要求。

(二)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掌握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搭建工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工作能力。课程的设置也应体现不同类型工程特色。如水利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水利工程的相关课程,林业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林业方向的课程。

(三)毕业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各门知识进行综合的总体的应用,得到综合的训练。

从这个总体过程框架可以看出,第一年的工程管理概论和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非常重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结构及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三方面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一)基础课

基础课程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等。这部分课程是比较固定的而统一的。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大平台课程。其中,不同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在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方面会有所差别,而管理平台和法律平台课程比较统一,只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会有所侧重。

1.技术平台课程。技术平台是工程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工程管理者必须具有某个主要工程的专业基础,如土木工程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管理的技术平台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学与规划、工程施工等。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如工程规划、环境工程、设备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相关的工艺(化工、核能、污水处理等)。若以水利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则技术平台课程就会有所差异。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基础,才能在工程中得到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

2.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即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工程目标。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本平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还可以开设系统工程、组织行为学等相关课程。

3.经济平台课程。经济平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资金预算安排实现工程的预定目标,并达到工程技术与经济的辩证统一。经济学平台课程包括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工程估价等。本平台以工程经济学和工程估价为核心。

4.法律平台课程。法律平台是工程实施的法律准则和各参与主体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实施依据。法律平台课程包括经济法、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

(三)专业课

专业方向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某一方向能力的学生需要开设的课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按照侧重点不同,分为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因此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也可以分为五个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Ⅱ)、工程合同管理(Ⅱ)、建设项目评估等。

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

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Ⅱ)、项目融资等。

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5.物业管理方向课程:包括物业资产管理、物业运行管理等。

(四)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指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两种。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四、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管理实践性非常强,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需要到工地进行现场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对于工程管理十分重要。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一)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1.对一年级本科生,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到工地上参观,让学生了解工程、工程系统和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2.对二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层次。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各专业基础理论、原理、方法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对三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各专业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边学习边实验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通过课程认识实习、系统模拟实习、专题调查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实习、阶段综合实习等实现这一目的。

4.对四年级本科生要注重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在教师间接指导下,学生自我设计论文题目,通过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资料、列提纲、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在课题设计、研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和实习

许多工程技术课程和工程管理课程都应该安排实习和课程设计,如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施工课程实习和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

根据现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也应安排计算机教学,并安排试验。

(三)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许多课程都有案例,通过案例使理论和知识更加形象化,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学生容易掌握。

(四)毕业设计(论文)

从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从培养动手能力的角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做毕业设计,尽量不要做论文。许多学校毕业设计选题的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分为房地产、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三个方向,其中,房地产方向分别进行房地产全程策划、工程规划、技术设计、施工方案设计;项目管理方向的选题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策划、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标底、监理规划大纲;工程造价方向可以对一个具体的工程进行估价、项目评估或作可行性研究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利用工程管理实验室进行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的模拟实习;

——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科研实践,自主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我组织开展活动,以培养领导小组工作的能力;

——经常举办研讨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等等。

(六)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能力培养主要面向优秀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应鼓励工程管理的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和研究,如可以涉足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材料工程、核工业工程等跨学科课程。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对工程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能满足培养新型工程管理者的要求,在总体框架上体现统一性,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体现不同工程类型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地方课程管理的管理主体范文篇3

关键词:校企联盟;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科专业特色的具体表现,是人才培养目标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标志本科酒店管理成为独立学科。随着专业地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也受到了重视。

1校企联盟对于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校企联盟是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校企联盟有利于知识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与行业之间供需失衡现象普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设置课程,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现存问题、提高教育效率、服务辽宁经济的必要途径。(1)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资源共享的直接途径。作为应用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明显。由于受到教学硬件、教学师资、实习实践条件等方面限制,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不能符合岗位需求。通过校企联盟共建课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载体;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需要和取向,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学科本位”,造成酒店本科教育脱离企业和地方经济的需求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以企业为单一主体的“技能本位”课程设置,削弱了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失去高等教育意义。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校企双主体课程设置模式,是符合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3)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设置。酒店业已摆脱传统的业态,已融入到养老、休闲、地产、会展、医疗等行业。酒店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新要求。目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陈旧,脱离时代潮流。校企通过联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不符的问题在酒店本科教育中尚未得到解决。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首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在本科教育中,酒店管理曾作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而设立,致使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其次,各地区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未能契合当地酒店业发展需要。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为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要和当地酒店业发展需求,应根据地方酒店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征明显的课程门类。(2)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经管类课程为基础;是以传统价值为导向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是一种传统的、“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课程设置滞后、缺乏实效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间的偏差。(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缺少微观的把握,致使各地区、各院校间没有明显独立的特色。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模棱两可,导致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使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影响着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酒店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课时比例上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的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比例失衡,这削弱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饭店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理论未能及时应用和练习,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为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酒店管理本科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5)课程设置受条件限制。受限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课程按照教师能力开设,这种“因人设课”的现象在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中较普遍。再加上非专业出身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研究,又缺少酒店实践经验,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二,为了方便教学安排,减轻教学压力,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程放在最后一年,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由于所学知识未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实践能力不强。

3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的课程设置原则

校企联盟下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从课程设置效率、设置主体及实践性三个方面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课程设置原则。(1)高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能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需求。课程设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课程目标设定要针对酒店企业需求,结合时代要求,跟随社会进步而更新;课程资源方面,即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过于偏重“学科本位”的陈旧知识传授意义较小;课程门类方面,即根据毕业生工作职位的变化,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转化为不同课程目标,开设多门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初级岗位的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需求。此外,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及身体状况等。因此,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多主体原则。酒店管理本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多主体,即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课程专家、教师等组成。酒店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角度提出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想,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设置。多主体原则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地融合到高等教育中,建立起学校、企业、课程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模式,是校企共同参与到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是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3)课程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增强实践性及理论应用性。理论课程实践化,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仅靠获得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外在实践,既能省去中间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4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建议

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于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策略。(1)校企双方目标一致,明确各自分工。校企联盟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达成一致,建立共同课程目标。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前,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责范围及双方成员分工。例如,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归纳整理出酒店管理人才标准。校方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排序,安排教学计划等。(2)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目的。工作体系课程设置,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设置不用,其以工作任务为单位,按照工作体系结构,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以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为纽带,实现工作内容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确定课程设置主体。即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专家、课程编制专家、学校教师共同构成。传统课程设置以课程编制专家为主体,企业作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由于受到课程编制专家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所以,课程设置要让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其中。

5结论

建立校企联盟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类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目的的有效途径。当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及地方特色;偏向于“学科本位”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平衡;课程设置受到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基于此,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遵循高效性、多主体性及实践性等原则。为提高教育效率,校企双方应用一直目标,明确各自分工;在企业的配合下,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由企业、课程编制专家和教师三方共同设置课程。关于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勤.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07):76-80.

[2]王丹.守护“心灵之窗”领航中国眼视光事业发展访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J].中国科技产业,2014,(03):54-55.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3.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86-189.

[5]张敏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端婚礼策划方案(收集4篇)
  • 下一篇:跟踪审计依据(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