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区安排部署,请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回头看,全面梳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深刻检视问题,尽快整改到位。
一、目标任务
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对脱贫攻坚战以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短板进行一次总盘点、大排查、大起底,看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是否全落实、无遗漏,看工作任务质量是否全达标、无差距,看存在问题是否全整改、无反复。
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挖掘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把实践探索上升为理论指导;要梳理任务目标完成情况,高质量、高标准实现我办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目标,为明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决战决胜奠定坚实基础;要抓好抓实问题排查整改,注重整改措施的持续性,全面提升我办脱贫攻坚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结合。把脱贫攻坚“回头看”和当前正在开展的建档立卡动态调整、“三个清零”行动,以及年度工作总结结合起来;既要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更要查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检视整改问题,统筹推进,防止单打一、片面性。
(二)把握重点。以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对象,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四不摘”为重点内容,以全面检视整改问题、提升工作质量为根本目标,不空泛、不跑偏。
(三)从严从实。坚持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较真碰硬,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排查务实、整改扎实、结果真实。
(四)各司其职。各村支部书记,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回头看”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坚持以上率下,落实从下至上,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三、工作重点
问题排查是此次“回头看”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三落实”方面的情况。就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
1.责任落实。主要包括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相关科(室)分工责任落实,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社会力量等帮扶责任落实情况。
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突出5个方面:一是是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理解是否深刻、行动是否自觉、落实是否到位;二是是否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政治站位是否达到要求,有没有抓一阵放一阵、松一时紧一时的现象;三是是否真正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是否到位、推进是否有力,有没有发展不平衡、顾此失彼的问题;四是是否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有没有做到政策领会不走样,安排部署不走形,贯彻落实不棚架;五是是否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保障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有没有松劲懈怠的思想和表现。
各村党支部主体责任落实突出9个方面:一是是否认真研究制定本村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完不完善,标准把握执行是否到位,计划安排是否真正落实;二是是否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党支部每月至少专题研究或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4次,支部书记每个月至少要有10个工作日用于扶贫,遍访贫困对象等相关要求是否全面落实到位,真正落实有效;三是是否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否建全督查检查机制;四是领导干部是否保持稳定,扶贫工作力量是否得到加强,帮扶队伍是否稳定;五是扶贫资金投入和整合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到位,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政策规定执行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明显和“隐性”违纪违规问题;六是是否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七是是否全面落实扶贫干部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关爱激励脱贫一线干部、提拔使用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基层扶贫干部、支持优待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等相关工作和要求;八是是否对照2018年中央第一巡视组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巡视反馈意见抓好整改落实,重点是“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的整改落实;九是巡视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抓整改还有哪些差距。
各相关科(室)分工责任突出4个方面:一是是否专题研究部署本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主要领导重视程度如何,分管领导主抓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二是工作谋划计划是否实在合理,兑现情况如何;三是财政、金融、土地、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水电路讯房等政策举措制定是否合理,是否便于落实;四是在推动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和组织实施行业扶贫项目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
2.政策落实。主要是对照各行业部门政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排查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情况,“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落实要结合“三保障”情况进行排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扶贫助残、交通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综合保障脱贫等方面政策举措落实情况依据相关要求开展。总体上突出4个方面:一是相关政策目标规划和实施进度是否达到要求;二是政策落实是否拔高或降低标准;三是政策落实精准性、实效性是否达到预期;四是政策落实是否具有持续性,有无短期行为。
3.工作落实。对照脱贫攻坚各类计划方案进行梳理,突出8个方面:一是是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安排,是否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攻坚总目标任务,有没有打折扣、没完成的问题;二是是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三是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开展是否扎实;四是扶贫项目组织实施是否规范,验收是否严格,质量能否保证;五是扶贫资金和扶贫资产使用监管是否到位;六是脱贫攻坚各项监督考核检查发现问题是否及时整改解决;七是扶贫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八是扶贫扶志工作开展是否扎实有效,贫困人口发展内生动力是否明显提高。
(二)“三精准”方面的情况。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是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情况。
1.精准识别。突出4个方面:一是识别程序是否规范,“两公示一公告”等规定程序落实有无疏漏;二是识别标准把握和执行是否严格,有没有降低和拔高标准的问题;三是建档立卡系统信息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准确无误,是否做到账实相符、群众认可、上下左右衔接一致;四是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是否及时,是否做到应纳尽纳。
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省的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宽、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繁重。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把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按照“六个精准”的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看到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看到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在市(州)之间、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村之间仍然不平衡,这当中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也有工作力度上的差距,还有实际效果上的差距。当前,从中央到省里,最关注和最担心的问题是工作、举措和作风不严不实、实际效果不真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等。一个地方贫困并不可怕,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但决不能搞数字脱贫、弄虚作假,那样性质就恶劣了。中央巡视“回头看”、中央对我省的扶贫开发综合考评以及这次省综合考核等,都发现不少地方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距离“六个精准”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本着从严从实精神,省委常委会在听取中央巡视“回头看”指出问题整改方案和专项综合考核情况汇报时,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明确要求,要对综合评价在“较好”等次但“在某些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的市县,以及综合评价在“一般”等次的县,由我和子兴副省长代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约谈,目的是通报问题不足、剖析产业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传导工作压力,切实提高扶贫工作和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针对下一步工作,同志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我省的考核,以及我们对市县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等结果看,虽然我省扶贫开发成绩很大,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不可忽视、急需整改的问题。主要是识别工作不够精准、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扶贫举措不够精准、扶贫资金管理有待加强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局部,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市州县落实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还不到位,还没有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没有真正把扶贫工作放在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的位置上,一些主要负责同志投入精力不够、拿出管用的措施和办法不多。此外,由于我省开展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已经30多年,一些地方在工作上产生惰性,有些疲沓了,对贫困见怪不怪,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省直有关部门到市(州)县乡在一些基础性、常规性工作中仍然问题不少,特别是中央和省里三番五次强调、明令禁止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一些部门没有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到一线指导,实际督战不够;贫困人口识别及退出不严谨、数字填报对不上茬、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不及时等问题仍比较多;有的仍有扶贫政绩冲动,犯了脱贫退出“急躁症”,有的工作拖拖拉拉,犯了“拖延症”;还有的仍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有的深入调研、解剖麻雀不够,对问题和困难没有深剖原因,工作停留在表面上,等等。这说明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能把强调的“绣花”功夫真正理解透、落实好,还没有把省委省政府强调的“行胜于言、言行一致”要求提上来、落下去,根子还在于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基层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建好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特别是发挥他们的作用方面,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一些村基层组织薄弱,选出的“领头羊”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优亲厚友,影响很坏;一些部门、单位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上,没有认真比选而是应付了事;一些派下去的干部,不了解农村,不熟悉扶贫,仅把帮扶当任务做而没当事业干,沉不下去,干不起来,有的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不仅影响扶贫任务完成,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省上相关部门、市(州)县党委政府工作推动不力、督查把关不严、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是有关系的。
第二,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首先,脱贫攻坚是一项极为严肃、极其重大、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是必须牢牢扛起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更加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工作强度推进扶贫工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进行部署,要求采取超常规办法,大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担起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其次,脱贫攻坚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是必须兑现的军令状。省委省政府与市(州)、各市(州)与县(区)也层层签了军令状。军令如山,说到就要做到。相关方面主要负责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始终把责任状确定的任务放在心上,倒排工期,亲力亲为,把各项脱贫攻坚任务抓紧抓实、全面完成。第三,脱贫攻坚是一场任务明确、务求必胜的硬仗,必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越往后越难打,目前我省脱贫攻坚“难、弱、重”特点依然突出,剩下的贫困人口基本上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现在距离到2023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只剩下3年半时间,要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工作难度相当大。所以各级各部门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既不能急于摘帽,也不能消极等待观望,要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确保到2023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