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04-02
通过分析传染病疫情,可以为制定并实施传染病防控对策、为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科学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现将营口市2007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营口市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营口市统计局。
1.2方法
对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
2007年营口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共5194例,发病率为220.10/10万,死亡7例,死亡率为0.30/10万,病死率为0.13%。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共4014例,占全部的77.28%,发病率为170.10/10万;丙类传染病5种,共1180例,占22.72%,发病率为50.00/10万。
2.2发病顺位及构成
15种传染病中发病数在前5位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风疹、腮腺炎、痢疾,共4685例,占发病总数的90.20%,见表1。
2.3三间分布
从2007年我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的年龄构成来看,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82.84/10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25~30岁组呈现明显的发病高峰,发病率为326.07/10万,以后迅速下降,40岁以后差异不大,波动在200/10万左右。2007年营口市传染病性别分布为男性3524例,占总数的67.85%,女性1670例,占总数的32.15%,男女性别比为2.11∶1。男性比女性明显高发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2007年营口市传染病职业类别发病前5位为农民、学生、家务待业、工人、儿童,见表2。200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各月均有报告,在3~6月形成一个高峰,报告发病数为2314例,占总数的44.55%,以后各月逐渐下降,12月发病最少208例。2007年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20.10/10万,各地区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依次为:鲅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大石桥市、盖州市,见表3。鲅鱼圈区受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病毒性肝炎及细菌性痢疾高发的影响,发病率居全地区首位。
2.4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4.1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2007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4014例,占全部的77.28%,发病率为170.10/10万。按传播途径分类,血原性及性传播传染病居首位,共1728例,占乙类传染病的43.05%,分别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共1489例,占37.10%,分别为肺结核、麻疹、猩红热;肠道传染病726例,占18.09%,分别为甲肝、戊肝、未分型肝炎、痢疾;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71例,占1.77%,分别为流行性出血热、布病。
2.4.2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2007年共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180例,占全部的22.72%。发病率为50.00/10万,较2006年上升8.77%,丙类传染病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种类为风疹632例,流行性腮腺炎53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1例,斑疹伤寒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
2.5重点传染病发病情况
2.5.1病毒性肝炎2007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969例,报告死亡4例,其中,乙肝2例,未分型肝炎2例。发病率为83.44/10万,死亡率为0.17/10万,病死率为0.23%。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在0~19岁年龄组很低,在20岁年龄组上升到最高为118.71/10万,以后波动在84.31/10万~115.64/10万;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男性1355例,女性614例,男女比为2.21∶1;病毒性肝炎职业类别报告发病前5位为家务待业535例,占27.17%;农民420例,占21.33%;工人339例,占17.22%;离退人员153例,占7.77%;学生104例,占5.28%。
2.5.2肺结核2007年肺结核报告发病1324例,其中,菌阳508例,菌阴802例,未痰检14例,发病率为56.11/10万,比去年下降13.99%。死亡2例,死亡率为0.08/10万,病死率为0.15%。肺结核报告发病男性976例,占73.72%,女性348例,占26.28%,男女比为2.80∶1。肺结核报告发病职业分布前5位为农民675例,占50.98%;家务待业226例,占17.07%;离退人员61例,占4.61%;工人45例,占3.40%;学生31例,占2.34%;上述5种职业共1038例,占总数的78.40%。
2.5.3流行性腮腺炎全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33例,占传染病总数的10.26%,发病率为22.59/10万,比2006年下降19.82%,无死亡病例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各月均有发病,最多为1月,141例,以后逐月明显下降,8月降至最少为7例,9~12月无明显增加。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分布在0~59岁,主要集中在3~19岁年龄组,共455例,占发病总数的85.36%。男性357例,女性176例,性别比为2.03∶1;职业构成以学龄前儿童、学生为主,学龄前儿童124例,学生338例,两者合计462例,占86.68%。
2.5.4痢疾2007年全市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227例,发病率为9.62/10万。无死亡病例。细菌性痢疾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24岁年龄组略多,共110例,占全部的48.4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141例,女性86例,男女之比为1.64∶1;职业分布以儿童和学生为主,共94例,占41.41%。细菌性痢疾季节性明显,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但大多数病例集中在6~9月,共195例,占全部的85.90%。
2.5.5流行性出血热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除西市区外各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普遍易感,但所有病例都集中在15~79岁年龄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25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1.9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27例,占71.05%。流行性出血热除9月份外,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并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高峰明显,3~6月共报告病例19例,占全部的50.00%;秋季11月病例最多,为4例。
3讨论
通过2007年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可见,目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腮腺炎、风疹、痢疾和流行性出血热,因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发病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因乙肝占63.64%,提示控制病毒性肝炎的重点是控制乙肝,应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对肺结核防治要继续加强转诊、归口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治疗;而对于腮腺炎、风疹的防治应继续提高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和扩散;以细菌性痢疾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发病,发病高峰在夏秋季节,因此,要加强夏秋季肠道门诊的监测和管理。此外,作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性出血热,2007年发病位于第9位,但其病死率居全市首位,对此,应继续采取以灭鼠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今后该市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监测、不断完善疫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上面,加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风疹、腮腺炎、痢疾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农民、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及医疗条件差的地区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关健词]施工企业审计重点内容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审计工作事业得到了较快的与进步,特别是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施工企业经营性质不同,经营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不一样,所以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其特殊性,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与方法也不相同。
一、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概念
(一)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根据有关、法规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以及经营战略的长远正确性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和,并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控制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审计评价重心的长久性。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具有投入量大,消耗多,周期长,时间跨度大,经营效果缓慢的特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是要保证工程产品的全部优良,也就是说,进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首先要衡量劳动成果是否达到预期和设计的质量目标,其次再考核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耗费和资源投入及占用情况。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对于施工企业,凡是有工程项目的地方就有经济活动,就存在经济效益,各类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审查和评价的内容。在管理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个地区同一类工程报价相同,投入的资源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同一类工程不同一个地区报价相同,投入的资源相同产生的效益也不一定相同;同一个地区同一类工程,报价相同投入相同管理方式不同,产生的效益也不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就是在这些多种环境和形态下产生的,是极其复杂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全面衡量,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较为复杂,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所以在进行效益审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纵向和横向的关系,纵向指工程项目的工期和阶段性效益,横向指企业已完工和在建项目效益的总和。既要注意各项目、各环节、各方面的微观效益,又要注意能综合反映企业经济运作的整体效益;既要重视能反映当前整体的效益,又可预见持续发展的长远效益。只有这样,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才能得出正确的审计结果,才能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二)综合性原则
施工企业具有财务分散,不便统一管理的特点。只有核算方式方法达到统一,规范管理,才能便于监督。财务会计资料失真、资金管理不规范是企业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同时违纪违规现象也将会孳生和漫延。会计资料真实性是基础,合法性是重点。如果经济效益审计没有建立在真实合法基础上,那么将审计出来的效益结果向领导层报告,将会使决策者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经济效益审计要把财务合法与合规性同时纳入其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不真实,不合法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应披露反映,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三)重要性原则
搞好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进行。近年来,施工企业承建bot、boo、bt方式投资施工的项目逐渐增多,实践证明,这些项目工程变更随意性强,资金保障性差,效益潜能小,审计风险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有一定。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必须要抓重点,集中审计优势,确保审计结果的质量。
三、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内容
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是复杂的。企业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管理内容就要逾加过细,管理的手断就要逾加严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存在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占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都存在提高经济效益问题。施工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多种管理手段形成的,因此施工企业经济审计的内容也是繁杂的,除审计通常使用的考核评价指标外,我们还根据审计实践中的重点,制定了如下审计指标和内容:
(一)经营管理指标
1.工程中标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报告期内工程投标中标情况。主要考核评价工程投标发生的成本而影响的经济效益。
公式为:工程中标率=工程中标总数/参加投标总数×100%
或工程投标成本率=报告期内工程投标成本支出总额/报告期内工程中标总额×100%
2.职工上岗就业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内部职工上岗就业情况。
公式为:职工上岗就业率=上岗职工总人数/企业职工总人数×100%
3、息工待岗职工工资占有率。主要考核因职工息工待岗发生的工费成本而影响的效益。
公式为:息工待岗职工工资占有率=报告期息工待岗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工程成本总额×100%
4.劳务分包收益率。该指标反映中标金额与内部队伍(或劳务队)工程分包金额的合理价差。在分包单价合理的情况下,降低率越高,收益越高,反之越低。主要评价工程分包的合理性和收益额。
公式为:劳务分包收益率=降低额∕中标总额×100%
降低额=中标价-对下分包价款
5.工程变更索赔收益率。该指标反映合同外的合理收入情况,如变更及索赔等。收益率百分点越高,说明收益越好;收益率百分点越低或越下,说明合同工程量和价款越减,收益越少,甚至出现亏损状况。
公式为:工程变更索赔收益率=报告期内收益额∕报告期内业主批准额×100%
报告期内收益额=报告期内业主批准额-报告期内该项工程发生的成本费用
6.物资采购招标收益率。指中标价与采购招标购入价价差节约收益。
公式为:物资采购招标收益率=物资采购招标的节约额∕工程预算所需物资总额×100%
物资采购节约额=(中标价-采购招标购入价)×用料数量
7.物资回收率。指对已摊销完毕且尚有使用价值的周转材料的回收值。主要考核因物资回收产生的收益。
公式为:物资回收率=报告期物资回收总额/报告期物资消耗总额×100%
报告期物资回收总额=报告期物资回收数量重估价值
8.方案优化收益率。指根据科学的依据而改变原施工组织方案所产生的收益。主要考核评价变更收益情况。
公式为:方案优化收益率=报告期内净收益额∕该项工程预算总额×100%
报告期内净收益额=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预算总额-优化施工方案实际发生的总成本费用
9.工程质量优质品牌率。主要考核工程创优为企业信誉等级带来的效益
公式为:工程质量优质品牌率=报告期评定的优质单位工程个数/报告期鉴定的优质单位工程个数×100%
10.设备利用率。主要考核启用设备停机状态下的固定成本对效益的影响
公式为:设备利用率=报告期设备实际投入使用台数/设备实有台数×100%
11.合同工期提前率。指在原设计施工工期不变的情况下,经过质量验收达到规定的标准而提前交付使用的时间。主要考核评价工程项目因提前完工而按预算减少的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产生的收益。
公式为:合同工期提前率=实际提前完工天数∕合同工期天数×100%
实际提前完工天数=合同工期天数-实际完工天数
(二)财务指标
1.资金完成率。指计划货币资金回笼和上缴管理费总额与实际完成情况的比率,主要考核资金占用成本。
公式为:资金完成率=实际上缴总额/计划货币资金回笼和上缴管理费总额×100%
2.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率。指年末降低额与年初计划支出总额的比率。主要考核非生产性开支节约收益。
公式为: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率=年末降低额∕年初计划支出总额×100%
年末降低额=年初计划支出总额-年末实际支出总额
3.货币资金当年净增加额。指年末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差额。主要考核资金的回笼、债权清理的速度和资金存款的收益。
4.工程成本降低率。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与效益水平好坏成反向变化。该指标主要考核工程成本降低产生的效益
公式为:工程成本降低率=报告期工程成本降低额/报告期工程预算成本×100%
报告期工程成本降低额=报告期工程预算成本-报告期实际发生工程成本
5.贷款净增加额。指年末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差额。主要考核资金支付能力,减少工程投标及购置设备贷款利息成本的收益。
6.应收账款降低率。指与上年同期相比债权的催收比率。主要考核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为企业带来的收益。
公式为:应收账款降低率=应收账款降低额/上年同期应收账款总额×100%
应收账款降低额=报告期应收账款总额-上年同期应收账款总额
7.应付账款降低率。指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债务的比率。主要考核企业因经济效益良好而提高偿债能力水平,以此减少经济纠纷带来的讼诉成本的收益。
公式为:应付账款降低率=应付账款降额/上年同期应付账款总额×100%
应付账款降额=上年同期应付账款总额-报告期应付账款总额
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不断收集审计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除沿用一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外,还主要了如下方法。
(一)审计证据的收集技术
1.调查沟通。调查沟通是经济效益审计中证据收集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每一个审计阶段。审计组在进驻被审计单位(项目)后,首先要召开进点会,随即根据审计计划开展调查沟通,调查的内容要完整,沟通的方式要得当。调查的事项和内容要做好记录和归集,便于对事件过程分析和了解,便于审计底稿的编制工作。采用调查沟通不但能掌握审计事项的真实完整情况,搞清有关事项来龙去脉,还能为审计报告提供可靠分析资料。
2.召开座谈会。笔者认为,在审计过程中至少要组织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及相关业务人员包括技术干部召开三次会议,一次是进点交底会,通报审计内容和实施方案;二次是审计过程中召开沟通会,披露和分析审计发现的;其次是审计终结时召开通报会,将实施审计期间所收集的数据、证据、基本评价进行通报,核准审计过程内容的真实和完整。这三个会议不但是审计程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审计座谈会也是获取审计证据的形式。通过沟通讨论,听取不同意见,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对全理地安排下一步工作,得出正确审计结论,形成审计建议都有较大的帮助。
3.查阅资料。查阅资料是一种重要的获取证据的最直接的方法,同时也是分析的过程。查阅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中标文件;工程变更及索赔批复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文件;国家、地方减免税及政策优惠性文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劳务分包合同书;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合同及文件;信誉、安全、质量等级评价文件;企业内部控制文件及有关会议记录;以及到经济效益的相关资料和文件。
(二)归纳整理分析,确定效益审计结果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通常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得出需要的结果,根据其复杂性也可增加其他适用于实际工作的分析方法,如层次分析等。这里笔者只介绍施工企业常用的分析方法。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应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将项目的实际情况与企业核定的指标进行对比。企业核定的指标内容必须是经经营管理部门测算的,单位(项目)负责人以此为依据与企业法人签定的项目管理责任书内容。这种对比实际就是一个效益考核过程,是最有说服力的。二是将实际情况与同类项目或同行业综合指标进行比较。这种比效方法论是测定项目综合管理水平、评价相对指标的一种方法。三是应用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如比例、比率等。另外还可采用纵向和横向分析法,纵向对比分析法是指对同一主体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下完成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比较。横向比较分析法是指对不同主体在同时一时期或同一条件下完成经济活动进行比较。总之,不管采用任何比较分析法,其目的就是找出效益的源头,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就是对项目的经济现象因素关系的各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测定的一种分析法。它的工作方法是:把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指标变动的几个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罗辑关系形成公式,前面笔者在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中已经讲到了考核评价指标的公式,实际上,就是把各个因素标准列第一算式,然后根据所列的顺序,逐次用每项因素实际数替换标准数,并分别计算出因该因素增减变动影响所得出的结果,将每次替换的结果与上次替换的结果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次替换的因素变动影响的结果。最后计算各个因素增减变动影响的果,即是各项指标实际与标准的差异数额。这种方法主要是确定审计重点目标,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工作提供有效的分析性数量证据。
五、搞好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法规依据的运用
今年6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修定后的《审计法》,国资委先后颁布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内审计协会也制定实施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经济效益审计没有具体明确规则,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但提出的“经营审计”、“绩效审计”实质上就是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和利用这些依据。要熟悉和掌握法规和准则,注重掌握审计时限与法律法规实施时间的相关性和平行性。
(二)会计核算资料对审计效果的影响
审计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财务舞弊、虚设账目、违法违纪等现象。要对会计事项进行认真审查核实,突出对工程结算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的审查,否则将会对审计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三)实事求是,坚持审计谨慎性原则
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除受管理者自身素质影响外,同时还受会计核算办法、环境(如气候、地里条件、不可抗力的因素等影响)、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调节以及其他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等。因此,审计只有实事求是,坚持审计谨慎性原则,对审计过程认真加以分析和评价对比,才能作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判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1]、赵保卿著:《企业内部审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第268~303页。
[2]、刘明辉主编:《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全书。
现在举行中共乡(镇)第次代表大会第次全体会议。请工作人员清点代表人数。(待工作人员报告到会代表人数后)
本次会议应到会代表名,因事因病请假名,实际到会名,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
本次大会的议程:选举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席中共都匀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现在,通过总监票人、总计票人建议名单。
下面,请工作人员宣读总监票人、总计票人建议名单。(待宣读完毕)
大家对这个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
没有。现在进行表决。赞成的请举手。请放下。反对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鼓掌通过。
下面,请工作人员宣读各代表组推荐的监票人名单、大会秘书处指定的计票工作人员名单。(待宣读完毕)
请工作人员宣读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席中共都匀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正式候选人名单。(待宣读完毕后)
请工作人员再次清点到会代表人数。(待工作人员报告人数后)
(主持人宣读:《选举时代表到会人数报告单》)
下面请总监票人、监票人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
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检查后),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回到各自的座位。
请计票人员和工作人员领取、分发选票。(待分发结束报告人数后)
(主持人宣读:《发出选票情况报告单》)
本次选举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席中共都匀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得到选票的代表请暂时不要填写。请各位代表检查一下是否都得到了选票?有没有多得的?有没有白页或字迹不清的?如有,请举手,工作人员负责调换。
现在我把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说明一下,选举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委员选票上的委员候选人为名,应选名额名,差额名;选举中共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选票上的委员候选人为名,应选名额名,差额名;选举出席中共都匀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选票人的代表候选人为名,应选名,差额名。本次会议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代表对每张选票上所列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弃权,也可以另选他人。赞成的在候选人姓名右边“符号”栏内画“”,反对的画“×”,弃权的什么符号都不画。如另选他人,请在“另选人姓名”栏内写上另选人姓名,并在其右边“符号”栏内画“”,如只写另选人姓名不画“”的视为弃权。
每张选票所选名额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选票无效。
填写选票一律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符号要准确,字迹要清楚。
各位代表听清楚没有?不清楚的请举手。(稍停)没有(或请放下),现在开始填写选票。
(稍候,待填写选票完毕)。
大家是否填写完毕?请认真检查一下,应选的人数是否选足?符号是否准确?字迹是否清楚?(稍停)如果已经填完,现在我就投票的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向大家说明一下。会场设票箱一个,投票的顺序是:先由总监票人、总计票人、监票人投票,其次是主席团成员,然后是代表按从×至×的顺序依次依排进行,×座区先投,投票之后回原位就座。请总监票人、总计票人、监票人投票后,站在票箱两侧监督投票。
现在开始投票,请总监票人、总计票人、监票人投票(投票完毕);请主席团成员投票(投票完毕);请工作人员引导各代表按座区顺序依次投票。(投票完毕)
请监票人打开票箱,计票工作人员清点选票。(清点完毕后)
(由总监票人向大会主持人报告选票收回情况)。
(主持人宣读:《发出、收回选票情况报告单》)。
请总监票人、总计票人、监票人和计票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计票。
暂时休会。请代表们留在会场休息,计票结束后继续召开大会。
(计票结束后)请主席团成员到召开主席团第六次会议(总监票人向大会主席团报告计票结果)。
(大会主持人继续主持会议)
各位代表,现在继续开会。
请总监票人向大会报告选举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席中共都匀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计票结果。
(总监票人宣读:《得票情况报告单》)
(待宣读完毕)现在我宣布选举结果。
(主持人宣读:《选举结果报告单》)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以上同志当选。
各位代表: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在与会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完成选举工作任务,第次全体会议议程全部进行完毕。
下面通知两件事:
1、中共乡(镇)第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时在召开,请新当选的委员按时到会。
关键词:价值链成本管控内部管理报告体系
一、引言
受市场的冲击,为了市场占有率,H集团实施价值链成本管控,价值链成本管控是管理会计中的一部分,内部管理报告贯穿价值链成本管控的整个过程。其中执行结果、过程管控以及引导管理及其决策的内部管理报告为多层级管理者提供了经营决策和全面控制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内部管理报告为评价执行人业绩提供了依据,为了使价值链成本管控更好地推行下去,要相应配套实施内部管理报告。
二、企业价值链成本管控的相关理论
(一)相关理论界定
1.价值链成本管控。傅元略(2004)指出要全面透视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对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经营活动进行分解,从源头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到最终的产成品以及售后服务等一连串相关的活动进行考察和分析,找出企业本身存在的价值链成本管控的弱点,针对企业的弱点采取战略战术化解现有的劣势,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企业相关利益者创造更多的财富。
2.内部报告。张先治(2009)提出管理会计在不断的推进中,实施管理会计的信息是以内部报告为依托体现出来,为企业高管层提供决策、控制、评价、沟通等所需要的信息。
(二)精益管控循环(SIRPE)的内容
精益管控循环(SIRPE)(本案例的精益管控循环(SIRPE)是一种新方法(其版权属于创始人厦门大学傅元略教授和上海大学许金叶副教授共有),包含五大步骤内容:第一步是设定目标,落实责任;第二步是执行;第三步是报告;第四步是提升与改善;第五步是评价与激励。具体来说,在集团实施价值链成本管控新方法时,第一步骤是要求相关执行层根市场部的调研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值,并把目标值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并签订成本管控目标责任书;第二步骤是要求相关操作层根据签订的成本管控目标责任书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分并落实到相应的基层岗位,督促基层岗位按照责任书既定的计划付予实施;第三步骤是要求各层级按照实际实施过程中每个岗位的执行情况如实上报,并为下两步提升与改善、评价与激励提供重要依据;第四步骤是要求相关人员对报告的结果进行总结,对执行差的提出改进措施,反之则总结好的经验继续实施;第五步骤是要求相关部门按照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并分阶段兑现激励。
(三)价值链成本管控与内部管理报告的关系
1.内部管理报告的设计内容。根据精益管控循环(SIRPE)管控的目标和执行情况设计内部管理报告。在设定目标、落实责任环节划分经济责任单位,设定管控目标和责任人所形成的引导报告;在执行环节需要相关岗位相关执行人记录执行过程报告;在报告环节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方案执行情况,撰写成本管控报告和分析偏差原因的报告,即执行结果报告和执行过程报告;在提升与改善环节要求相关执行人不断挖潜和改进形成的分析报告和具体提升报告;在评价与激励环节根据集团新的绩效实施细则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目标完成情况形成激励内部报告。
2.内部管理报告与价值链成本管控的关系。实施价值链成本管控是前提条件,内部管理报告是对价值链成本管控的事中和事后控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指标管理方面,价值链成本管控的指标都反映在内部管理报告上,不同时间段基层上报的内部管理报告经过管理会计推进小组成员整合信息后递交给多层级管理者,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和全面控制提供材料证明;在执行结果方面,内部管理报告的差异分析是以价值链成本管控为基础,寻求设定目标与实际完成目标之间的偏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H集团基于价值链成本管控的内部管理报告设计
(一)集团背景
H集团有限公司是T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65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现已是国家重点磷化工企业,国家磷复肥基地配套磷矿采选生产基地。H集团所属单位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H集团采用精益管控循环SIRPE对集团实施价值链成本管控。本案例结合集团实施的价值链成本管控提出配套的内部管理报告设计,旨在为集团领导层提供经营决策和全面控制的材料依据,支持提升创造价值能力。
(二)基于价值链成本管控的内部管理报告设计原则
内部管理报告设计有五大基本原则,分别是适用性、科学性、财务与业务融合、简明性和一致性。
(三)H集团价值链成本管控的内部管理报告的具体设计
1.内部管理报告的分类。根据集团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管理和实际基层员工人员素质情况,将内部管理报告分为三类:执行结果报告、过程管控报告和引导性报告;每类报告都有三个层级:监管层、执行层和操作层。
集团监管层主要负责建立管控机制和应用SIRPE新方法,设定成本管控目标和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总体上的监控和考核,同时负责修订推行精益成本管控的方案。
执行层(所有下属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成本管控机构或部门,负责人由下属公司厂长或者副厂长兼任,并配备预算、财务、技术、生产、采购、销售、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负责编制关键成本指标和分解设定目标,定时与其他下属公司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比照和沟通,既要相应工作有专人负责也要操作层之间有共同目标。
操作层(项目组)按照单位下达的目标进一步分解,逐项细化分解到各作业工班和相关人员,签订责任合同或责任书;在执行过程中编制相应的执行记录和协同记录;月末编制相应的结果性报告并附有差异分析;人力资源部依据相应管控责任书和其他相关依据材料,对其进行考核,并实施激励。
2.内部管理报告的形式。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内部管理报告的形式亦可多样性,可以通过饼图、柱状图、股价图等形式反映出来;也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或者是表格加文字描述的形式体现真实情况,使内部管理报告的形式图、表、文并茂。当相关领导层使用内部管理报告时,能更快、更容易、更直观地获取相关信息。
3.内部管理报告主要内容及用途。
(1)执行结果的内部管理报告。这大类的内部管理报告比较多,基于本案例集团研究的成本管控类的执行结果报告是以传统的表格式形式展现出来。执行结果性报告内容包括内部报告关键指标计算及其数据来源的附表、各个关键指标的执行情况附表和降本增效单项项目指标附表。
结果性内部管理报告的用途:在车间现场作业的,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采集数据上交给操作层,操作层根据执行层下达的目标和控制的内容整合数据上报执行层,执行层根据集团监管层设定的目标,与其他子公司相关执行层对比,并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并上报给集团管理会计推进小组,管理会计推进小组根据每个子公司或者子单位的内部报告数据融合在一起,形成对比;对于下属公司反馈的问题,经过整理汇总在一起,递交给集团监管层。集团监管层根据反馈上来的数据和问题做出经营决策,执行层通过与其他子公司对比寻求提升与改善,操作层与月初下达的目标对比寻求纠偏制定改善举措;结果性内部报告支持多层级决策,可提高集团整体的管理水平,增创效益显著。
(2)过程管控的内部管理报告。过程管控报告注重执行过程――集团的成本管控执行过程,一类注重于时间序列图表并茂的报告,并设定有控制上下限的控制图,旨在解决集团组织间质量瓶颈问题,有一部分磷化工产品严格规定矿物质含量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在平常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用类似股票走势的上下限控制图组合展现出的过程内部报告,不管是集团监管层、执行层还是操作层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每时每刻的产品质量。另一类是执行记录的流水报告,也可配合相应的图展现不同时点执行结果图的报告,记录基层员工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执行情况,相当于工作台账,是在一个固定时点记录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
过程控制报告的用途:操作层随时随地都能查看基层员工执行情况,发现差错及时修正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成本管控的责任目标不断提升和改善;对好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基层员工执行力,更好完成成本管控目标。
(3)引导管理的内部报告。成本管控的第一步是签订责任书,整个实施过程中起引导性作用。成本管控责任书将关键成本指标的目标落实到具体成本责任单元,并对各成本责任单元的主要责任进行说明,包括控制内容、控制要点及控制目标。但应注意,目标成本的达成要综合考虑所属责任单元生产能力的发挥,市场的充分挖掘,以及烧叩男调与配合。
在签订责任书后,执行阶段的关键点在于将上一步制定的管控目标与责任由责任人进一步分解与落实。目标分解落实到执行人后,执行人必须按照指引进行操作,并进行具体记录。若需协同部门共同完成,在执行指引过程中,需填制协同事务指引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填制协同执行记录表。
引导管理报告的用途:内部管理报告注重于引导责任人去做正确的事,引导人做好决策和做对决策,各个层级根据每个层级上报的原数据,经过数据质量管理进行数据整合,处理后进入相关数据仓库再将数据整合成数据集市,形成业务报表、客户分析、风险分析等数据细分类,最终通过仪表盘、积分卡、交互分析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各个层级做好决策和做对决策提供支撑。
(四)H集团内部管理报告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
1.应用内部报告引导管理不断改善和提升。
(1)将财务与业务相融合。通过编制全面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业务计划,对公司整体业务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企业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执行和监控。
(2)作为绩效考核一项关键内容。通过将内部报告的关键指标与绩效考核激励相结合,为集团的责任中心负责人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提供关键依据;促使责任人和员工努力工作并获取相应奖励。
(3)促使责任目标的实现,提升价值创造。通过编制公司内部报告,促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手段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价值创造。
(4)加强事中控制与及时纠正偏差。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事中控制,降低了集团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防止各种偏差的出现。
(5)关注和吸取经验教训。成本管控并非一味地降低成本,而应该有一种战略思想,从集团战略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在实际管控的过程中,要管控可降本的环节,对于可增效的环节也可适当增本;成本管控必须辅以适当的激励与考核方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集团效益逐步提高。
2.应用内部报告进行差异分析。
(1)与目标对照查找原因和追责。项目实施人根据日常执行情况产生的效果填写报告,关键指标差异比较大的(差异在5%以上),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追责。同时,针对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如果是因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当而产生的异常,要及时反馈给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以提高协同效应;如果是目标设定的问题,要通过分析适当调整目标,以提升操作人的工作积极性。
(2)通过分析,拟定纠正的具体措施。监控层及其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协同,对提交的推进报告和初步揭示的原因深入进行分析,拟定和确认具体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责任人和执行人采纳并及时加以改进。
(3)评价与激励。内部报告的作用不仅用于揭示责任人或执行人的完成目标情况,而且还可用于评价执行人的业绩,并给予相应的激励,也就是通过应用内部报告,确定各责任单位、责任人所负责的目标实现水平,以及不同责任人或责任单位对整体目标的贡献程度,进而为奖惩兑现提供依据,发挥内部报告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4)提升与改善。如果这一阶段不存在重大差异,执行人和责任人必须考虑如何自我提升与完善,并编制提升与改善计划表;适度提高目标,并注意客观环境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努力程度,最终将任务或工作做到尽善的程度。完成了提升与改善工作后,将先进的经验提升为下一SIRPE循环的新标杆,并且作为典型实例推广,这样不断循环往复地提升内部管理报告的效果和效率。
3.实施内部管理报告取得的成效。通过内部管理报告的实施,降本成效显著;通过过程监督,中间环节的半产品和产成品质量提升,合格品率提高;通过激励内部管理报告,员工的积极性高涨;引导管理及其决策内部管理报告使多层级管理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率。
(五)不足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H集团全面实施价值链成本管控和内部管理报告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仍需后期继续跟踪改进,本文可根据后期改进的内容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表格还是通过手工填写,虽然每位员工都积极响应,但在数据人工收集和填写方面的准确度不够,希望开发新的管理会计软件,以满足H集团的发展需求。J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其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4,(6).
[2]张先治.基于会计相关性的企业内部报告地位与价值[J].会计研究,2009,(12).
[3]尹兰.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L集团聚焦于协同管理的案例研究[D].厦门大学,2016.
[4]吴富中.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构建――以得力文具为例[J].财会月刊,2016,(4).
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预测以后,对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
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不但作为某一培训项目开发前的培训需求分析预测工作的总结材料,而且还是企业总体培训计划制定前的调研报告。
一、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1、标题:
2、分析预测工作概况。此次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组织领导、工作目的、起止时间、接触的组织和人员(包含数量)、采用的方法、工具等等。
3、分析预测的主要内容:
(1)企业的情况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背景、市场竞争的形势、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情况,做出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分析尽量与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相关性强一些。
(2)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状况分析。对于企业员工素质的分析,应根据岗位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从员工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比例、技术登记结构、岗位能力胜任程度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出问题和差距。
(4)对培训的认知程度分析。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员工的认可和需求的程度。
(5)培训资源条件分析。包括企业内外可利用的教师、教材、设施、工具和企业培训经费支持情况等。
4、分析预测的具体成果: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的分析,应当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哪些是因员工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所致?其中哪些是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差距。
(2)解决以上差距需要开发哪些培训项目?其中哪些培训项目是最紧迫的?
(3)每一培训项目又要具体说明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进行培训?(培训目的)
②谁需要培训(培训对象及其目标人群)
③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培训的目标)
④培训什么(培训内容)
⑤怎样培训好(培训方式、时间、考核方式)
(4)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对培训的态度。
(5)企业具有的培训资源
(6)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7)项目运行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
5、其他相关建议和说明。
6、报告撰写时间及执笔人、负责人等。
二、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1、报告中各项情况的分析和说明,必须有出处、有依据,不能主观臆造。
2、报告内容要全面,基本上涵盖以上6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