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收集5篇)

时间: 2024-09-03 栏目:办公范文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篇1

一、闹玩与欺凌

同样一件校园间学生冲突事件,是闹玩还是欺凌,定性不同,处理起来态度、方式、方法就应该不一样。否则,处理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对事件双方学生都会产生二次伤害。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对校园欺凌进行了描述,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这与目前比较被公众认可的由英国伦敦大学Smith教授提出的定义很相近,即校园欺凌是“有意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言语欺凌(辱骂、公开嘲笑、恐吓、威胁等)和身体欺凌(推、打、踢、扯头发、害等);间接欺凌包括关系欺凌(传播谣言、社会孤立)和网络欺凌(歧视性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家长对学生间的关系冲突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导致或过度解读学生之间的闹玩和一般行为冲突,或漠视蓄意、恶意欺凌行为。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校方与家长的争执就突出反映出这个问题。

其实,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甄别是闹玩还是欺凌,最关键是看施害者是否存在蓄意或恶意。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在及时制止的前提下,细致了解事件背景,冷静思考,根据事件性质,采取适当的方式。

如果是闹玩中出现的伤害,学校、教师、家长都要心平气和,在充分了解事件过程的基础上,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教育孩子平等博爱,学会尊重他人,以同理心,推己及人。若施害学生能认真反省,认识错误,并向受害学生诚恳道歉,受害学生能宽心宽容,调适心理,孩子们就会和好如初。

当然,在上述情境之下,教师、家长只是从中引导,不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知情知理,自己去选择适当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相反,如果家长和教师反应过度,把事件扩大化,往往会使学生当事双方受到二次或三次伤害,结果与初心背道而驰。

但也要说明的是,要特别考察受害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身心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处置。

如果施害学生是蓄意或恶意,学校和教师必须及时发现,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加以果断处置。首先要保护好受害学生,并进行心理疏导,若身体受伤,要迅速救治;其次要评估事件会有什么后果,会引发其他什么事件,及时通知事件双方学生家长;第三是学校、家长、学生、相关部门在有情有理地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依规依法进行处置,要根据受害学生身心受伤害程度,以及事件由来,对施害学生予以严格的公开的纪律处罚,甚至走司法程序,予以法律的惩罚。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校园欺凌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现有的法律无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有效制约,但学校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利用现有法律提供的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校风建设与欺凌治理

凭着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次数与学校校风的关联,人们早已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多少与校风好坏密切相关:校风好,校园欺凌现象少甚至没有;校风差,校园欺凌现象较多甚至频发。深究校园欺凌因素,有许许多多,但综合起来考量,根本原因还是学校的校风问题。因此,治理校园欺凌的根本性措施是加强优良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L、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校风作为一种心理环境,有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德育是思想灵魂的滋润,校风建设是对人的全面养育,是包括从校长到每个学生每个教职员工的德行的修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的校园,应通过每一个个体、每一项制度、每一次活动去体现。治理校园欺凌,尤其要把平等、友善、法治,通过教育活动的一点一滴,从心理层面去濡染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职员工。

有研究表明:校园中的贫困学生、随迁子女、体形缺陷者、行为习惯特别者等容易遭受欺凌。因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开展人人平等、样群平等为主题的活动;在社团组建方面,应引导社团组成多元化,促成不同群体的相互了解和包容;在学生日常评价中,应尊重不同学生个性,不公开不简单地说某种个性不好,不对个别学生的某种个性或行为冠以歧视性评语。

三、校园与社区

校园欺凌现象,从发生地来看,发生在校园的约占60%,发生在校外的,如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占近40%;从受害或施害主体来看,可能是本校学生,也可能是其他学校学生,甚至是社会不良青年;从形成原因上看,既有校内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如学校周围社区民风、人口构成、治安状况、产业特点等。因此,治理校园欺凌要处理好校园与社区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形成良好校风。同时,建立相关信息监测网络与处理机制,包括设置心理热线电话、网上投诉、校长信箱、公共邮箱等信息反馈通道,欺凌行为易发场所的监控,校园欺凌的报告制度等。只有防微杜渐,及时干预,才能有效地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篇2

校园欺凌作为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对于广大教育者和家长而言,校园欺凌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或者说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孩子之间的欺凌行为只是孩子之间的游戏,不用大惊小怪。但事实上,校园欺凌正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校园欺凌行为的积极预防现已成为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校园欺凌的概述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心理学家对欺凌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1983年,挪威发生了三位学生因受欺凌而相继自杀的惨痛事件,挪威教育部委托Olweus教授开展规模宏大的校园欺凌调研活动,至此掀开了校园欺凌作为一个国际性研究课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序幕。Olweus教授认为,当一个儿童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的消极行为时,这个儿童就是在受欺凌。这里的消极行为包括言语方面,如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也包括身体方面的,如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英国伦敦大学Smith提出的欺凌定义:欺凌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或心理的。

(二)校园欺凌的类型

根据校园欺凌的实施方式和表现形式,欺凌通常可以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

1.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欺凌形式,按照实施欺凌的手段,直接欺凌可分为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

身体欺凌是指运用身体力量、身体动作来实施的欺凌行为,如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言语欺凌是运用语言来实施的欺凌行为,如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

2.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指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间接欺凌平时不易觉察,但对青少年的心理伤害更持久,受欺凌者会体会到被孤立、不受人欢迎等。

二、校园欺凌现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关于校园欺凌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涉及校园欺凌的方式、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

(一)校园欺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生卷入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大约是女生的两倍,而且多数以打、推、踢等直接欺凌的方式;女生则多以排挤、散布谣言等间接欺凌方式。从被欺凌者的性别来看,男生欺凌的对象不分性别,女生则一般仅限于欺凌女生。

(二)校园欺凌的年龄及年级差异

一般来说,校园欺凌的频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即初中要比小学少,高中要比初中少。欺凌的方式也随年级的增长呈现变化,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为主,到高年级则多呈现出间接欺凌。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欺凌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三、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学生本身的因素

1.校园欺凌的实施者的特点

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大多性格外向、控制欲强、表现欲强;情绪调节能力较低,处事急躁;普遍缺乏同情心,自我为中心。种种这些都会推动他们将一些自卑、怯弱、不灵敏的孩子作为“出气筒”。

2.校园欺凌的受害者的特点

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大多性格懦弱、内向、自卑;体形偏瘦或者偏胖,行动比较迟缓,智力低下;处事敏感、多虑、抑郁倾向明显。种种这些都会使他们很容易与他人产生明显不同,不受人欢迎,成为被欺凌的目标,而他们自身又缺乏反抗能力。

(二)家庭因素

研究发现,多数校园欺凌的实施者早年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他们目睹家长的暴力和敌对,耳濡目染。另外,生活在受虐待、冷落、贫困等环境中的孩子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许多研究还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也与校园欺凌行为有关。过度溺爱、放纵的教养方式,易使孩子的行为缺乏限制,导致对他人的欺凌行为。

(三)学校因素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首先,教师对学生欺凌行为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发生频率。教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了欺凌之风。其次,教师的教育方式也对学生造成影响,比如经常挖苦、讽刺、责骂、泄漏学生隐私、取笑学生等,往往成为学生之间欺凌行为的导火索。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记录

这是一个跟踪观察两年的案例,被欺凌者何某,14岁,男,体形肥胖,智力低下。从小学起,何某因为体形和智力原因就经常被同学欺凌,表现多为直接欺凌(打、踢、骂)。升入初中后,从初一到初二这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何某的情绪调节越发出现障碍,具体表现在当有同学欺凌他的时候他就会情绪失控,大叫大喊,大哭大闹,追逐打人。但是他越是这样情绪失控同学就越来欺凌他,以激怒他为乐,这样的恶性循环持续了两年。最近一次欺凌事件是发生在2012年2月18日,课间时A同学叫B同学去帮忙打水,B同学不愿意去就叫何某去打水,何某也表示不愿意去,结果B同学就打骂何某,导致何某情绪失控,在上课的时候大哭大叫。经MTH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量显示,何某有比较明显的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考试焦虑,心理健康水平处在比较危险的状况。

(二)案例分析

在我国中小学校园里,欺凌现象并不少见。类似于何某这种体形与智力明显异常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做出欺凌行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习得了他人类似的行为。在对经常欺凌同学的一个孩子的心理访谈中了解到,这个孩子处在一个暴力家庭,母亲经常对他施暴,在家里受虐后他就想把怨气撒到他人身上。对其进行MTH量表测量显示,其有比较明显的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心理健康水平也不理想。

(三)案例启示

无论是受欺凌者还是欺凌他人者,其实都是心理失衡的,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关注。特别是长期受他人欺凌的孩子,他们的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内心既自卑又恐惧。国内相关学者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受欺凌者和欺凌者的比例分别是11.3%和6.2%。可见校园欺凌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值得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五、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一)对受欺凌者的心理训练

1.自信心训练

研究表明,缺乏自信的孩子容易卷入欺凌事件,所以要对经常陷入欺凌的青少年进行自信心训练,练习步骤可以是:挺胸抬头;双眼平视;大胆地注视对方的脸;大胆大声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大声说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勇敢地对不合理要求说“不”。这种练习要持续,并且要不断变换情境,让受训者形成习惯反应。

2.社交能力训练

研究表明,受欺凌者大多缺少朋友,经常形单影只,这使他们很容易成为欺凌对象。因此,对受欺凌者进行社交训练非常有必要。一般包括: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自身的涵养,克服害羞,战胜胆怯和恐惧,有效沟通等。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和学校环境

在班级和校园中营造反欺凌氛围,对欺凌者具有教育意义,对旁观者具有警示作用。另外,可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校园欺凌援助机构。国外的实践证明,专门的校园欺凌援助机构可以大大增加校园欺凌援助的针对性,及时给那些受欺凌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方式可以是电话、专题网站或谈心室。

(三)挖掘、发挥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潜能

要让家长和教师了解校园欺凌的一般知识,引导其认识校园欺凌对学生身心的伤害。由于教师和家长经常低估校园欺凌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所以要使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注意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排斥状况,鼓励学生报告类似问题并做好保密工作。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校园反欺凌教育合力。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篇3

校园欺凌的界定

为校园欺凌下一个可操作的定义,借此定义有效开展应对工作并非易事。有人认为,界定是否构成校园欺凌,要看被欺负同学的主观心理感受,被欺负者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有受欺负感就可算是欺凌,因为作为低龄学生,欺凌者也许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给同学带来多大伤害。该定义主要关注受欺凌者的感受,有可能泛化欺凌现象。

去年4月,国务院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从国家层面发出整治通知看,既说明校园欺凌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对校园欺凌做出了指导性原则,那就是校园欺凌基本概括为4要素,学生之间、蓄意恶意动机、实施手段、伤害。不难看出,家长校园、校外人员来校闹事、老师体P虐待学生等不属于校园欺凌。

强调蓄意或恶意动机,现实中不好评估,也有可能把发生在低龄儿童间的欺负行为或那些感受到欺凌、甚至出现严重后果的欺凌现象排除在外。综合而言,校园欺凌是学生间的一方,通过不良言语、行为或借助网络侵害等方式,导致另一方躯体或心理受到伤害的过程。同为祖国的幼苗、“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为何有的学生成了欺凌者,有的却总感受到被欺凌,欺凌现象背后有着众多的心理线及复杂的社会现象侵入。

校园欺凌的心理线索

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会有有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只不过由于年龄、心理发育程度及所处年龄段人文特征、人际交往互动的差异,欺凌现象形式、频度有所不同而已,尤其中小学生,年龄7至15岁的儿童少年更是校园欺凌现象的主体。

受欢迎与欺凌关系

与人交往是人们重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学生与同伴交往是社会心理发展的必然途径。交往使学生处于复杂的关系系统中,在如此关系中学生有着各自地位、角色并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按学生受欢迎的人气特点可分为三种:

1、受欢迎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学习好,有主见、独立能力强,易于合作,是同学尊重的对象,老师眼中的红人,有群体支持感,因此很少成为欺凌的对象,也很少挑起事端欺凌别人。

2、不受欢迎的学生:这类同学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别人缺乏合作精神,经常有恶作剧,不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差。为显示自己存在,有时采取欺凌别人引起关注。

3、受忽视的学生:此类学生多表现退缩,安静、存在依赖性、顺从性、胆小怕事,既不被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过分讨厌,缺乏群体支持,易被欺凌。

欺凌发生的理论解释

经常受到欺凌的学生或感到受到欺凌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孤独、学业下降,失眠甚至出现自损等严重事件,而欺凌者欺负他人任其发展也可能造成以后行为失调或出现暴力犯罪。欺凌发生的心理原因有许多解释,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应对欺凌现象。

1、竞争假设理论:学生在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尤其看中学习成绩的当今,一旦学习进程不顺利,学习不能使他们成为自豪的东西,就有可能导致他们与欺凌现象挂钩。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学生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学习参与竞争或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果真如此,如何处理学生学业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业成绩很重要。

2、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学生心理发展程度不同,长相不同,各具特点,而处于成长阶段、自控力弱,还难以理解别人感受的年幼学生更易受外部感官、线索的干扰,在有意无意互动中产生了欺凌的效果。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少年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因为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讲方言、口吃、戴眼镜、长相缺陷等。类似的欺凌现象在中小学很常见,嘲笑、讽刺、起外号等,的作用,令被欺凌者痛苦万分,超出皮肉之苦,甚至引起悲剧。如何引导学生、孩子尊重别人,如何提升易受欺凌学生的自信与坚强值得思索。

3、依恋理论:不安全感会使人谨小慎微,过于依赖别人,自立自主性差,易于成为欺凌对象,而一旦受威胁,为了安全就会随波逐流,成为欺凌者的帮凶,成为被动欺凌者。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感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摆脱家庭父母依赖、形成独立健康人格是很重要的事情。

4、儿童欺凌的“心理理论”:欺凌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或他人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有着一定的推理与认知。儿童脑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动机的方式。换言之,欺凌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如何伤害对方自己又安全无恙,或者说欺凌儿童对对方心理有机哦啊好的把握,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与痛苦。果真这样,教育学生对欺凌现象说“不”,敢于和欺凌现象作斗争显得格外重要。

欺凌发生个体心理特征

1、寻求:校园欺凌者欺负别人,借助围观者的无责任营造的声势,甚至得到捧场,从而获得。

2、投射:当一个人之前受过他人的欺凌,有可能将过往的经历投射在他人身上,有的学生就会对那些被忽视的、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欺凌。

3、模仿:暴力倾向受到了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善于观察学习、喜欢模仿的学生,暴力情节无疑成为了模仿的对象。

4、存在感:学习方面不行,只有另辟途径,靠恶作剧博得眼球。

5、特质:欺凌者多为漠视社会规范、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易怒、不在意自己或他人安危、无责任感或人格偏离。

校园欺凌的社会心理因素

校园欺凌现象,反映在学生身上,背后与现实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孩子养育、教育管理等社会诸多因素导致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个性特征上易于受到欺凌现象的干扰。

过于放纵,导致学生个性偏狭自私与冷酷

独生子女政策只有一个孩子或孩子成为生活的重心,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甚至被认可、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

过于溺爱,孩子价值取向易混乱

现代家庭与生活,对孩子似乎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对于孩子来讲,一切理所应当,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如此情况下,孩子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一旦遇到人际矛盾或冲突,他们很难处理。重要的是,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然而,目前的孩子都有这样心态,谁让谁,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就会诱发欺凌现象。

只重成绩,淡化素质教育,孩子易放纵

教育重点只关注教育,当前环境下学校对孩子的管理也面临挑战,不管不行、严管也带来一些困惑。绝大多数学校不敢轻易地处分学生,个别学生有恃无恐,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在惩戒、严管日益退缩中,欺凌现象也就难免,严重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

社会风气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认知活动

自我膨胀、追求利益、淡化责任、焦躁奢侈、缺乏主流价值观等造就的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这种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欺凌的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篇4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参与者及旁观者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会强化人的“动物属性”,形成不管是非、颠倒黑白、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欺软怕硬、逆来顺受的思想意识,让人顺应“丛林法则”,回归“丛林时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一、校园欺凌的特征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具有典型性、重复性、群体性、隐蔽性等特征。典型性是指欺凌者有个性较强,自私,有身体或其他特长优势,有过家庭暴力史,父母溺爱等特点;被欺凌者有内向、懦弱、自卑,身体弱小或其他缺陷等特征。重复性是指校园欺凌在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经常性使用暴力或者软暴力。群体性是指欺凌者绝大多数都是有多人组成,个人施暴是极少数现象,而被欺凌者一般是个人。隐蔽性是指欺凌行为总是发生在厕所、宿舍等老师家长社会不易监管的地方。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如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问题家庭,师生角色定位模糊,学校管控不力,不良文化影响等。

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课程设置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法制教育只是依靠社会教育。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养成只靠政法机关的惩戒警示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家庭的影响。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很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不深入了解孩子思想动向,不能跟孩子平等对话,教育孩子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经常打骂孩子;夫妻相处不和谐,一言不合就开始吵架,甚至是拳脚相加;跟他人交往喜欢时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放任自流,不严加管束,甚至成为还在的“欺凌对象”,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让其野蛮生长。被欺凌者经常迫于家长的权威,被家长的打骂逆来顺受,听之任之;有的被欺凌者因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单亲、留守等形成自卑、封闭、懦弱等性格,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形成交往障碍。

师生角色定位模糊。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做到以人为本。于是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怕老师管的现象产生了。有的老师对学生正常教育,家长和学生也要投诉老师,甚至找社会势力打骂老师,所以有的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想管、甚至不能管,滋生了学生以自我为中的自私、老子天下第一观念。

学校管控不力。一些学校出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对师生的评价唯考试分数论,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出现心理失衡问题,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调适;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德育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德育安全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出现校园欺凌现象拿不出一套科学的处理办法。

不良文化的影响。据笔者的经验校园欺凌者一般都是问题生,学习成绩后进,行为习惯差,待人接物不懂礼尚往来,沉溺与网络、手机,喜欢看暴力影视和灰暗小说;喜欢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做朋友,出入酒吧、歌舞厅等夜间娱乐场所;喜欢把江湖哥们、兄弟义气等挂在嘴边;服装服饰以偏、怪、异为荣等。

三、校园欺凌的管控对策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欺凌安全管控机制。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本校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易操作的防校园欺凌制度;管控队伍要选优配强配齐,必须要求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权责统一;提高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要敢为大胆合法合理的管理行为撑腰,为管理人员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权利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把法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聘任专门法律教师,把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在学校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进校接受德育法律等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特别是政法系统机关的宣传教育惩戒功能,让执法、司法活动走进校园,让学生体验法律的严肃性。

家长要立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要时时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向,经常与孩子交心谈心,留守儿童的家长要经常到学校看望孩子,正确引导;要观察留心孩子的朋辈群体,多跟孩子朋友的家长联系、沟通,共同维护还在的健康成长;要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形成良好的家风,为孩子成长构建温馨环境。

教师要做好教育者的角色。虽然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以学生为“上帝”,教师仍然是教学实施者,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大胆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如果只让学生自然生长,教育也是去了其功能和意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向,一旦出现异常要立马介入干预调适;班主任完善班级日常管理机制,建全本班的安全管理情报系统,秘密设置安全信息员,利用好校园监控,班级监控录像,把欺凌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旦出现校园欺凌现象,一律严惩,绝不姑息;严格管控学生玩手机、进网吧、谈恋爱、搞小山头等现象。

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篇5

为了切实做好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工作,我校扎实开展了治理整顿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为了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领导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此项工作,并召开教师大会、学生会,进行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大家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扫黑除恶工作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相关制度

我校制定了扫黑除恶工作制度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制度,建立扫黑除恶工作应急处置预案和预防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相关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和扫黑除恶工作的职责。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能履行职责,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近年来无打架斗殴等特大事件的发生。校园风气比较正,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开展了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各班召开了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主题班会,同学们以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了校园欺凌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明确了同学们的认识。

2、给全体师生开展普法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

3、利用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的知识教育。

4、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扫黑除恶和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使全体教职工了解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处置能力。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校园在对学生宣传教育渗透不足,学生对扫黑除恶和防欺凌领悟不够,需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渗透。

2、校园学生矛盾纠纷彻查力度不够,常出现小的矛盾纠纷,需加大力度。

3、在对学生宗教法制渗透教育方面较少,需加强力度。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包装车间管理实施方案(收集3篇)
  • 下一篇:专科毕业生自荐书(收集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