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型数字化技术(收集5篇)

时间: 2024-09-11 栏目:办公范文

新型数字化技术篇1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是黄河治理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黄河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需要长期滚动式的开发。随着计算机技术、“3S”技术、通信与远程监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数字黄河”工程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分析过程中,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在黄河治理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在今后的“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中,通过采用系统科学方法、仿真技术手段、多维度耦合技术等,加强多分辨率、多尺度、多维度分布式黄河流域各业务领域的数学模型研发,充实完善“数字黄河”工程的综合决策会商平台,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提供更加强大的决策支持。

创新特点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取得丰富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首次提出了“数字黄河”的理念及其体系构架,开创了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有效地指导了工程实践,并对水利信息化的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从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出发,提出并建立了黄河流域信息化标准及规范体系,为大规模信息化系统成功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3.按照“数字黄河”的总体构架,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一体化及六大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建立了“数字黄河”统一的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

4.针对现有许多模型及设备难以适用于黄河的多泥沙问题,自主研发了适用于黄河的水沙联合调度、水沙演进、产汇流和水资源调度等数学模型;研制发明了一批适合多泥沙河流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仪器和设备,填补了多泥沙河流的多项测验空白。

5.综合各类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决策会商的可视化。在丰富的黄河空间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各类专业数据的支撑下,通过采用3D、GIS及虚拟实现等技术,运行相应的数学模型,在高速宽带通信网、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平台上,开发了黄河下游三维视景系统,可以模拟再现历史洪水演进和给定水文、河流边界条件模拟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水过程等。

工程展望

下一步,数字模型建设将是“数字黄河”工程的核心和重点,随着数学模型研究和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黄河流域的各类模型都将整合到模型库中,将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为解决黄河流域各类问题的模型库。随着分布式水文模型、防洪防凌调度模型、基于GIS的黄河下游二维水沙演进模型、水土流失分析预测模型、干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水质模型等关键数学模型应用的深入,可以在信息采集技术的支持下,将黄河流域从降雨、降水、径流、洪水演进到防洪调度方案,进行模型运算,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建立的水质预警预报数学模型,可对黄河干流的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在水土保持领域,利用水土流失分析预测模型库,可进行不同区域、不同尺度水土流失定量分析和验证,为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新型数字化技术篇2

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从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到普及化,跨媒介数字艺术正在成为现代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的新宠。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数字艺术前沿手段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关键词]跨媒介数字艺术舞台设计

新媒介技术的强势崛起带来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面变革,一种现代科技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数字艺术”应运而生。广义的数字艺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手段的艺术创意及表达方法,是艺术、科技、文化、传媒、影视等领域的高度融合和交叉,包括交互媒体、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新媒体艺术等。相对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在传播、存储、复制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舞台表演为数字艺术应用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随着新媒体手段的日益丰富,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开始使用数字化展示方案,跨媒介数字艺术给舞台表演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出现了革命性转型。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表演为标志,中国的跨媒介数字艺术走向了国际舞台。从数字艺术的产生、发展到今日的广泛运用,跨媒体艺术正在成为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有机融合多元艺术表现载体和形式,能够有效突破单一艺术的表现局限。为此,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LED显示技术的诞生,深刻影响了舞台装饰艺术。近年来,LED屏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易组合拼接更是赋予舞台灵动和生命。LED屏可按需被打造成各种形态,既能作为背景屏使用,也可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和布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又是舞台安全的最佳保证。高性能的全彩LED屏一出现即成为舞台设计的新宠,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都异常璀璨。

声光电的技术嬗变与舞台效果的发展是并存的。目前,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成分。跨媒介技术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拓展,舞台音效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数字技术业已成为舞台音效的重要表现手段。例如,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其间的观众能清晰听到雨水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能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亦能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感受,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能为观众营造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舞台布光系统作为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的全方位灯光设计。有一套名为“WYSIWYG”(WhatYouSeeisWhatYouGet)的艺术灯光三维设计软件,可帮助灯光师在完全没有设备和环境的条件下,根据现有环境结构图与设备清单,利用电脑虚拟技术,在电脑上组合每场演出所需的舞台大小、形状,再配上吊挂、各类灯具,经过配接、加上回路、色彩,可模拟真正演出时的一切效果。以百老汇的经典名剧《猫》为例,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

舞台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这种技术缩短了虚拟效果和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的同时空特质。现代大型舞台表演的多媒体艺术囊括实时混合现实的尖端技术,将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融合,让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官感受和更具吸引力的舞台意境。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作品中已采用了一些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营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譬如,中国音乐剧《蝶》就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剧中,以全息虚拟造像的影像技术来代替演员和LED大屏幕动画出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舞台空间都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让人赞不绝口。

舞台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舞台控制系统的可视性和便捷性。使用者可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来观察单个舞台设备,还能观察设备之间的位置、互联等关系,在第一时间从虚拟模型中获得足够的数据。操作人员可以任意移动、缩放及旋转画面,可从任意视角对任意设备及相关环境进行观察。在标准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界面,操作人员能通过友好的界面任意选择、查看想要得到的设备信息;另外,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直接从3D画面中选择设备及提取设备参数的功能。虚拟场景、表格及选项菜单相结合,使3D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操控的“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想”,所有舞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客户。2010年日本世嘉公司举办的一场名为“初音之日”的3D全息影像演唱会就充分展示了跨媒介艺术创意方法集成的舞台效果。此次演唱会采用了一款3D全息透明屏幕来全方位显示“初音”这个虚拟的3D卡通动画人物形象。观众无论从任何位置观看,舞台上投射出来的虚拟动画人物都是明亮、清晰、完整的影像。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一个完全虚拟化人物在现实舞台上的表演。全数字化的交互体验不仅更人性化,而且带来了各种触控程序开发的可能性。

总之,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为了创设前卫性、艺术性、感染力强的高端数字化舞台展示平台,开发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表演模式及技术应用是设计的关键环节。若能集合4D技术、实时在线剪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最前沿的舞台技术手段,再配以灯光、音效等数码编程,就能实现舞台效果的自动化、程序化控制,从而提升舞台表演的眼球引爆力和情境感染力。

固然,科技是引导整个数字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但要让尖端数字技术服务于舞台效果,还必须集合独具创意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多元化的数字技术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艺术的革新也将带动舞台技术走向更具人性化、体验化的未来。尤其是现代大型精品舞台表演集成项目的跨媒介艺术设计,更需要全方位整合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漫、虚拟表演、舞台美术、数字媒体、立体仿真等多元化的舞台元素,更需要探索既突出艺术本体又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创新样式,拓展舞台或实景演出的展示空间,展现舞台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新型数字化技术篇3

关键词: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数字信号接收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018-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009

S着现代社会技术水平的逐步发展,数字化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向。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在传统的模拟信号基础上建立信号数字化,通过数据结构形成虚拟的数据监测频率,智能化进行滤波的数字分析,提升了信号传输的强度。本文对数字化信号的分析主要是从关于数字信号的滤波方法入手,结合现代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数字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促进我国信号通信技术能够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1对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分析的必要性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建设中,为了保障工程技术的顺利实施采用的技术分析手段,数字波动处理技术的发展标志着现代工程技术应用逐步走向新高度,信息技术的探究角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我国现代工程数字化技术分析的途径是物理分析,而传统的信号分析采用图像分析为主,物理分析为辅的分析方式,数字化信号分析的清晰度和识别性更强;另外,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中应用可以进行工程信号的远程检测,从而达到工程部信号强度的收集整理技术水平应用较短的时间,收集更加准确的信号信息,从而保障了信号处理在工程信号处理中发挥实际作用,提升了工程的施工效率。由此可见,新型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了相对完整的信号接受处理系统,降低工程信号受到外界电磁信号感应,导致工程施工建设效率不稳的情况,是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的最佳技术手段之一。

2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必须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数字信号接受和处理的基本设计原理入手,结合实际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技术的科学设计。图1为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设计简图。通过以上数据,探索实际信号处理系统的技术设计规划,为后期的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探索的新渠道。

结合图1进行技术的设计结构分析,从图中的整体构成结构来看,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物理电磁波的震动信号处理进行信号过滤,达到稳定收集工程信号的作用。第一部分是信号外部接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将工程检测的信号通过单片机传输到液晶显示、数字化转换器、案件电路中;第二部分是内部系统控制装置,分为参考闹钟电路,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当检测到的信号发出震动,闹钟系统会进行接受信号的接收提醒,DDS信号产生电路系统,再将低通滤波信号通过低通滤波线路进行信号传输,形成信号传输的幅度调节电路,最后将信号的振幅处理信号进行外部信号资源的扩大,将工程接收到的滤波性信号在数字化的信号平台中输出滤波的数据分析结果。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整体设计结构中采用物理电流信号传输系统进行信号的过滤传输,系统整体结构性较强,每一个数据处理阶段都能够保障处理的信号资源分析数据的准确,抗干扰性增强,从而保障了工程信号的应用强度和传输速率,成为新的工程施工中技术应用手段。

3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分析

3.1信号幅度的自动化调节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工程信号检测中主要应用的一种信号检测分析技术,结合以上对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新型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保障信号传输各个阶段的信号结构完整下,从而为工程信号的传输与发送提供可靠的保障,数字化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信号滤波的电流变化作为主要的信号收集动力,数字化信号传输中,低通滤波电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净化后的信号传输波,信号传输系统内部进行信号的分解,自动进行信号资源的振幅自动化调节。例如:当系统内部接收到信号,系统内部则会主动将信号进行振幅分析,假设系统分析的最佳信号值为24,则系统中自动信号处理系统自动将信号收集中低于24的信号进行振幅滤波的自动化调节,保障信号传输后的扩大信号清晰程度,完善信号传输系统。

3.2信号接收频率的自动化

信号接收频率的自动化处理技术也是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形式之一,自动化频率搜索的作用主要是对外部工程技术信号搜索强度较低的信号补充作用。例如:当工程施工中采用工程信号技术接收和检测工程的施工成果,此时由于工程地理位置因素,使实际外部的数字信号接受强度降低,传统的图像分析技术则无法正常进行分析检测,应用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内部自动进行信号频率的收集与补充,能够通过信号的频率震动收集较大范围中下的信号资源,保障工程信号应用中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稳定性,为现代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了后期的信号频率保障,促进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作用得以发挥。

3.3信号温度性的智能调节

从图1中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图来看,新型信号分析技术的整体系统结构的规划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与手机存储能力,并且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应的信号滤波处理独立系统,使用物理技术进行信号滤波处理,其中温度的智能化调节系统为数字化处理系统的顺利应用提供了保障。例如:传统的工程信号接收滤波系统中采用人工外部降温的形式,保障信号滤波技术的应用,但由于外部降温的程度有限,无法完全保障滤波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新型数字化信号滤波处理技术可以非参数化的温度信号频率分析方式,改变信号滤波内部温度的调节功能,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降温不稳定情况,提升工程信号滤波处理技术的信号处理和传输效果。

3.4小波型信号的分析与收集

小型信号的分析与收集也是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小型信号滤波收集在传统的大型滤波收集的基础上,依据工程信号应用的每一段滤波特点进行信号分析,与大型滤波相比,小型滤波的收集与分析能够保障信号传输的每一段滤波结构形成相对完整的信结构,提升信号整体强度。例如:大型滤波信号收集的频率变化为120次/分钟,大型滤波收集与分析时,采用整体信号滤波的综合性搜索,系统中保留信号传输强度强、稳定性高的信号波段,对存在信号断裂、信号资源结构不完善的情况,采取直接忽略的形式进行信号的滤波处理,大型信号滤波处理的频率变化数据准确性较低。采用小型滤波型号处理技术,对系统收集的工程信号进行内部信号资源节点性切分,每一段信号的节点分析都中既包含信号强度下较强的信号,同时又包含信号强度较弱的信号滤波,系统内部进行信号资源的补充和对接,保障了工程信号传输滤波整体结构的信号频率强度的稳定性处于统一信号滤波的平衡点上,这种信号传输系统保障了工程信号的传输强度,促进我国工程技术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拓展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4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现代工程技术应用与分析结构逐渐取得新的技术创新,工程信号传输系统在整体工程信号应用中,逐步进行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化系统结构已经成为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形式,数字化滤波技术为现代工程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大大提升了工程信号的传输强度。例如:应用新的数字化信号可以打破传统信号接受中存在的信号强度不稳定,信号结构完善性低的问题。例如:某工程中采用信息信号传输技术,克服了信号传输中存在的信号结构不稳定、信号图像清晰性低的问题,新型数字化信号系统可以智能化进行工程信号的存储与分析,并且储存空间利用虚拟空间建立信息存储系统,大大节约了工程信号资源存储的空间性,为现代工程施工的信号稳定与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5结语

数字信号研究分析是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工程部信号的技术应用分析中常见的如小波滤波方法等都是工程信号,这些数字信号能够打破传统的图像信号分析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振动、温度等物理变化进行信号的处理和输送,逐步引导现代工程信息接收与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化、灵活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秀,李晓光.基于MATLAB语言数字FIR.滤波器的设计[J].吉林师范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4,3(23).

[2]杜秋华,杨曙年.形态滤波在滚动轴承缺陷诊断中的应用[J].轴承,2015,5(11).

[3]郝如江,卢文秀,褚福磊.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数学形态学提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4).

[4]胡爱军,唐贵基,安连锁.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降噪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4,42(4).

新型数字化技术篇4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2-0096-03

近年来由于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出版企业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业态,努力实现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的合作,研发新的数字产品,占领新型业态制高点。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编辑也面临着转型,如何应对新技术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的变革,是每个编辑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已经认识到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基本完成了文本数字化、图书仓库数字化等出版工艺的数字化。但一些专业出版社和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将数字出版简单地理解为纸质出版物的电子化或网络化复制,并没有研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虽然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物销售收入正在逐年增加,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大多数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纸质出版物。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编辑作为市场调研者、项目策划者、内容采集者、价值判断者、形式整合者及营销推广者的地位没有变化,依然在出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在技术产品方面,特别是理念和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版与传媒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容整合与全媒体运作成为现实。目前,很多传统编辑对此类变化关注不够,对数字技术了解甚少,对数字产品的内容表达形态、传播形式、销售业态、阅读方式还不熟悉。

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涉及面较广,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出版、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数字出版时代需要的编辑应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从事传统图书出版的编辑,在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的不足:不了解产品技术,不接触研发团队,不了解整体运营。这就造成现有的数字出版对与技术商、平台商和运营商合作的高度依赖,即使出版社自己做数字产品,系统也是买的,客户端也是别人的。由于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排印装、编印发流程完全不同,许多编辑在网站、无线互联、手机出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产品加工、推广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转型:从观念和技术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的转型,必须要从观念上开始。目前许多编辑还缺乏积极转型的主动性,没有认真地去认识数字出版,甚至担心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会使纸质出版物受到冲击,认为数字出版对于传统编辑来说是一个威胁,由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编辑转型必须要转变观念。

首先,要认清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出版就是数字化的出版。凡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可分为出版工艺的数字化、出版介质的数字化和出版物流通的数字化三种。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费用低、效益高、速度快、阅读方便、互动性强等。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并不是简单地宣告数字化的开启,而是将伴随着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数字化共生的时期。数字出版有跨界整合的趋势,即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一些数字出版专家认为,中小型出版社适宜的定位是内容提供商;大型出版企业宜定位于产品/服务提供商;出版集团可作为平台运营商,成立数字出版公司,打造自己的数字平台。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很难具备数字出版的各项优势,最佳的选择就是与新媒体形成内容和技术、内容提供和管道服务的良性融合。

其次,要明确未来编辑的定位。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将改变单一的图书策划和文字加工的角色,成为了解出版传媒规律,能策划数字新媒体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编辑在未来将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新业务流程而定。组稿编辑,将成为作者的版权人;策划编辑,将成为数字产品项目策划者;文字编辑,将成为内容整合者,参与产品的设计,成为内部测试者;对于数字产品熟悉的编辑,也将成为数字出版的售后服务者以及在线或无线的营销推广者。

此外,加强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了解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编辑而言,马上掌握数字出版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具备较好的技术理解力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编辑要熟悉了解互联网、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并将其与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加工和营销的全流程数字化,使内容和技术不再是两个孤立的部分。因此,作为流程中最靠近内容资源的编辑,无疑最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

总之,传统编辑一定要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学者型、研究型编辑;同时要密切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努力了解新的数字出版技术,紧跟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将自己塑造成为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出版的复合型编辑

三、变身:从产品操作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内涵日益丰富。一个具有职业敏感性的编辑要能把握读者的阅读口味,尤其是熟悉和掌握数字出版物的表现方式和运营方式等。他们能够为技术开发人员提供研发需求,并正确引导作者和技术人员共同创造出好的数字阅读产品。因此,主动变身的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也是大有作为的。

从“来料加工”到“编辑流程再造”。传统上,编辑被比作“厨师”,优秀的编辑被誉为“大厨”。这种比喻到现在也不过时,但“专职厨师”角色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数字出版时代了。过去,编辑的工作多数以直接加工和被动策划为主,主动开发新产品的意识和积极性都相对较弱,对于新型图书资源的利用也有限。如今“编辑流程再造”在整个图书策划出版流程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会催生兼容、多元的新式编辑。由于编辑流程再造的核心是编辑策划、位置前移,以编辑为主导,这样编辑将彻底转化成图书策划的策动者、组织者、实施者,会释放出巨大的编辑生产力。

从“价值判官”到“产品推手”。“把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这在过去,基本不存在大的争议。互联网时代,监管部门多,出版政策多,关系更加复杂,对编辑的把关能力自然要求更高。尤其是对某些题材的把握,更需要掌握政策,合理处理,因此编辑压力很大。一些编辑则是简单化处理,拿不准的书稿一退了之。这样一来,风险是没有了,但伤害的是作者的积极性,损害的是出版社的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下,编辑要提高把关的艺术性,变“刚性把关”为“柔性把关”。

从“生产者”到“共同创作者”。传统意义上作者是内容制造者,编辑是中介,负责把作者提供的内容加工成摆在书店货架上的图书。数字出版时代,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界限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清晰,编辑需要更深入地参与文稿内容的生产,作者也需要更多地参与策划营销。某种意义上,只有作者和编辑密切结合才能让图书内容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此外,组织作者编几本书,不是件难事,但要长期形成一个品牌或一个系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编辑要具备强烈的经营意识,让自己的产品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作者成为图书的共同创作者。

从“闭门造货”到“市场增值”。有人说,传统出版社是披着工业外衣的原始农业,大家都是“闭门造货”。而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则是综合内容筛选、编辑、推广、设计、复制、销售等全部内容的综合创意产业。现代出版业的产品创意师的角色,理所当然要由图书编辑来扮演。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每一本书找到甚至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市场增值点”,具体就是这本书的市场占有点,即它的宣传点。

从“做嫁衣者”到“推广传播者”。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工作重心是选题,出版过程中的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由专门的岗位负责实施。因此,编辑的工作相对封闭,只要专心做好选题即可。在网络出版语境下,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已从传统的线性流程向非线性流程转变,编辑的岗位职责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编辑不仅要关注选题的组织和加工过程,还要关注选题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以及市场的回馈情况。“只为他人做嫁衣”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编辑要提炼图书精华、将平面信息演绎成多媒体信息,八方传播,将作者内化于作品的价值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从而影响到更多人。

从“单一纸质”到“精细拆分”。传统编辑最终的产品只是单一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时代,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等技能变得十分重要。数字出版时代,伴随着内容载体、阅读习惯、出版形式、传播方式等的变化,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时需要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为此,编辑加工环节应该服务于精准搜索的拆分功能,对内容资源进行精细拆分,使之颗粒化;基于不同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群体、内容载体、阅读平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加工;为内容资源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譬如纸质出版、电子书、数据库、复合出版等。

从“文字工匠”到“全息制造”。传统编辑工作的重点是稿子的文字处理,而数字时代的编辑不仅应该跟踪最新技术和产品进展,关注互联网、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发展动态以及三网融合和电子商务发展等,还应该了解互联网运营,熟悉社交网络和微博,并能积极参与;了解主要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管道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及其动态;了解专业数据库的特点,专业读者的大规模定制化、个性化需求、数据挖掘等;了解各种技术手段在数字阅读产品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互动、检索、智能推送、相关或相反关联等。值得注意的是,编辑还要对当下阅读心理有清楚的认识,对浅阅读化、碎片化、社群化、多媒体化、移动阅读等有充分的了解。编辑应该保持敏感性,主动研究读者需求,以优质的内容和技术呈现形式,引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趋势。因此,这种工作是全息式的。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传统图书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人说未来编辑应该是作家经纪人、图书生产者、多媒体和IT行业的观察者、活动策展人与营销专家。传统图书编辑应该主动实现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自觉融入数字化出版环境,既要有坚守,也要有转型。坚守的是作为文化工作者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中扮演着别的职业不可替代的角色;转型是为了找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契合点,利用新技术,整合出版资源,将图书编辑的核心价值以最好的形态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新型数字化技术篇5

【关键词】计算机媒介;数字技术;建筑设计

一、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对建筑形体语言塑造的影响

1.激发创意。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强大的运算系统,能够依据函数算法生成大量复杂、又带有一定随机性的图形,激发设计师的建筑创意。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又能够将这些复杂造型精确呈现,并绘制成施工图纸。世界上许多建筑师正在寻求这种艺术和技术融合的全新创意,并在他们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挖掘出计算机辅建筑形态构思的潜能。

2.对建筑造型的设计影响。对项目的分析性内容常常能够左右建筑形态的设计意图。在计算机媒介介入前,复杂的形式表现和结构分析难以有效衔接。在非逻辑的灵感通向准确的形式的过程中,计算机媒介有效地处理相关数据,辅助设计师在数字环境中进行思考,直至完成造型设计。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形体的结构和建造分析变得简单和高效,在这些参数分析运算的基础上,设计构思深化为准确的建筑造型,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建筑构想也能成为现实。

3.数字模型的出现。建筑形态设计的复杂化趋向越来越使实体模型方式无法胜任创作理念的表现需求和制作时间要求。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图形学以及CAD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建筑设计的数字化从二维进入了三维的境界。首先,三维数字模型便于建模和修改,节省了大量的制作以及调整模型的时间。其次,计算机媒介通过三维模型及更加逼真的真实状态的模拟,令人身临其境,预先感受到将要建成的空间效果。最后,三维数字模型便于保存和携带,有利于交流和协同设计。

(二)计算机媒介对建筑设计的技术控制与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数字化。计算机媒介已能够辅助完成工程结构技术参数的计算和图纸绘制,使用有限元分析法处理这些数字化的设计数据,可以直接分析复杂建筑结构要素的受力状态和构件属性。

2.建筑技术指标控制数字化。通过应用模拟软件温度、湿度、通风、采光、隔音以及能源消耗等各种技术指标均能实现数字化的模拟和定量分析。以此为信息反馈与技术依据,建筑相关的空气通风系统设计,设备运转系统设计和声光电等技术设计以及深化论证,均可确保相对精确的科学性。

3.建筑绘图的新表现。在建筑师与客户交流设计构思与意图的过程中,图纸的绘制与表现作为信息传达的中介,传统的建筑创作与表现手段局限于徒手绘制。这种二维的绘图表达方式耗费了建筑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CAD基础上的绘图,不仅可以精确高速地进行面积、光照等复杂计算,能够表现逼真的三维效果。

(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设计实践新视角与新手段

应用虚拟技术保护与再现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因其数据处理能力和虚拟建模能力在历史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针对建立何种数据库模式以适应既有的历史建筑图文资料的索引、存储、查询和更新,如在复制古建筑细节形式方面的应用。为保护故宫文化遗产,通过高性能的图型工作站,先用计算机构建出故宫三维模型,再用数字相机采集故宫实物景观,按图索骥将它们“粘贴”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合成,产生逼真的三维仿真场景,再现康乾盛世时期太和殿的雄姿。数字技术可以用虚拟方式真实再现出古建筑或古代城市的原貌和氛围。

二、数字技术时代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向

数字化技术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行为的变化,人的生存行为的变化又必然将引起建筑的变化。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以及人在虚拟空间的生存方式都将为建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传统的建筑己经有了向虚拟空间的转化倾向。在米切尔的《比特之城》一书中提到:数字化信息溶解了传统的建筑式样。我们所熟悉的形态一个个消亡。重新组合的残片随即产生了新的变体。对于这些处于数字时展初期的人来说,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数字化生存”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一来对数字虚拟空间缺乏在现实世界中那样丰富的经验;二来所生活的物理世界―“真实”的世界本身,也绝非尽善尽美。在虚拟空间里的生活方式,仿佛游乐场里的哈哈镜,或大或小地映照出在真实空间里的生活,未来的生活将如何发展,仍然让人充满了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1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变电站管理规章制度(整理2篇)
  • 下一篇:人力资源职业规划(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