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变电站施工总结(整理2篇)

时间: 2024-09-11 栏目:办公范文

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篇1

220kV某变电站,拟建变电站建筑物为3层,主控楼与3台主变压器毗邻,12组35kV电容器户外布置,220kVGIS设备户外布置。该站址原始地貌为丘陵坡地,地形为南高北低,拟建变电站场地自然高差在5米以上,与变电站相邻的已有运输主道路同拟建变电站场地,南高北低高差亦在5米以上。

二、变电站坡地场地设计施工解析

1、如何结合原始地形地貌,搞好变电站坡地场地设计。

结合地形地貌情况搞好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该变电站选用国网整理设计220-A1-2方案,变电站占地面积已确定,不能增大。因此在进行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时,根据该变电站原始地形南高北低现状,将变电站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的事故总贮油池、消防总水池布置在变电站总平面的北侧填方位置,减少工程的挖方量,将建筑物及较沉重的变电设备尽量布置在场地平整时需要挖方的区域,减少地基处理工作量及地基处理难度,见总平面布置图及变电站建成投运后。

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时,如何正确处理设备分区布置与设备总体布置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变电站站内站外排水疏堵关系,搞好变电站排水设计。在进行该项设计时,首先应注意主要运输道路与变电站之间的引接道路位置的设计,引接道路位置应设置在填方区,并在引接道路下方设置排水管,防止变电站外部场地雨季积水,与周围群众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假设一,将引接道路设置在挖方区,场地设计标高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样在进行场地平整时土(石)方购置量就会增加、填方区挡土墙工作量增加、地基处理工作量增加、地基处理施工难度加大,特别不经济;假设二,场地设计时若采用挖填平衡设计,引接道路坡度会从主要运输道路处坡向变电站方向,变电站防洪设计困难,变电站内涝事故的几率将加大,造成变电站安全隐患。因此,最好的设计方案是将引接道路布置在填方区位置。

3、利用地形等高线图,做好坡地场地平整设计,做好挖填方量计算,把工程建设费用用在建设的当用之处,杜绝浪费发生。

变电站场地平整施工图

4、做好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在变电站坡地场地设计中,地基处理占有重要的位置,地基处理设计合理与否,关系重大,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周期、建设工程造价。因此,在进行坡地场地设计时,一定要与地基处理设计同时考虑,结合地质勘测报告及场地等高线图做好地基处理设计,多方比选,选出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案。选用地基处理费用低、地基处理质量容易保证,其他关联分项工程同样费用低,质量容易保证的地基处理方案。

此工程在进行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时有如下亮点:在进行主变及主建筑物区地基处理设计时,巧妙利用主变间防火墙基础不同埋深作为地基处理与自然地基分割;在进行220kVGIS设备区地基处理设计时,巧妙利用电力电缆隧道埋深作为处理地基与自然地基的分割,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为地基处理质量提高创造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地基处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确保了地基处理质量。见主变及主建筑物基础处理平面布置图、220kVGIS设备区地基处理平面布置图。

主变及主建筑物基础处理平面布置图

220kVGIS区地基处理平面布置图

5、进行变电站设计时,如何结合变电站室内设备布置,搞好建筑物单体设计。在优化设备布置的基础上,搞好建筑物单体设计。根据变电站220kVGIS设备室外布置的特点,该区域二次设备布置或随一次设备布置在露天环境,或与一次设备分离布置在室内,提高二次设备运行稳定程度。把该区域二次设备布置在室外时,该规模二次设备室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200平方米,把该区域二次设备布置在室内时,该规模二次设备室建筑面积需要400平方米。在可研、初设阶段若没有把该区域二次设备布置在建筑物内,施工图设计阶段,把该区域内的二次设备布置在室内时,二次设备室面积需要翻倍,在保证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完成该项变更,对设计人员是一个考验。而该问题在此工程设计中发生了,设计人员通过对建筑平面布置进行调整,对结构布置调整,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6、如何细化施工图设计,在确保设备安装运维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美观要求。

(1)在满足站用电屏室施工及运维方便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室内空间,设置电缆竖井,减少建筑面积。

(2)二次设备室中将静电地板尺寸与屏柜间距有机结合,保证静电地板采用整砖敷设。同时,静电地板采用微晶粉瓷砖面层,有效的改善以往工程中静电地板面层强度低,易变形等缺点。

(3)在主变压器油池壁中设置伸缩缝,防止油池壁热胀冷缩及冻融后发生不规则开裂、变形。

(4)墙面抹灰采用挂钢丝网的措施,有效防治裂缝产生。

(5)电缆沟内防火隔墙、防火油泥和防火涂料采用具有水密性、气密性和烟密性的材料。

7、结合周围环境,做好变电站建(构)筑物外饰色彩设计,体现时代特色,使变电站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在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基础上,变电站设计应注重总体方案的整齐划一,设备、建(构)筑物外观设计有机协调,使站区景观简洁明快。围墙、大门、道路和电缆沟外观及走向有机统一,与环境协调一致,使变电站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

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篇2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阶段,除了基础建设的阶段,还包括后期的工程运营与维护阶段。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可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因此,立足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开展设计,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充分考虑运行维护的情况,对以往传统建设模式有所突破,追求变电站作为工业性设施的定位及功能需求基本功能和核心功能,剥离无用、重复、多余功能;从设计开始,减小变电站占地面积和三材消耗量。

1.1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管理变电站工程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决策阶段包括工程项目选址、规模、设备的采购、资金的来源及生产技术的确定等。在变电站的工程管理中,应该为建设项目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投资金额,前提是要提供可靠的技术及经济指标。要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的精确度,还要做好投资估算工作,严格执行工程成本控制,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1.2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内容,如果在设计阶段做好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常的电力工程的成本管理中,由于过于注重工程建设期的造价,忽略了工程前期与运营后期的造价管理,以至于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出现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出现重复、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的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积极推进限额设计,增强设计人员对工程的全面造价意识。如:提高建筑使用率,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推行构件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化,施工机械化。统一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参数和接口标准,采用全寿命周期内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通过对主设备、配电装置、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主要构建筑物、站区场地平面方案、地基处理及其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极大地优化变电站的布局,完全契合国网,省公司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整体效益最优的电网建设理念。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对设计方案、主设备、结构形式、建筑材料进行比选,引入了一些新设备、新材料,从而保证了全站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最优。

1.3建设阶段成本管理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形成实体工程最重要的阶段,容易受工程量、环境、政策、材料及设备价格、施工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至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预想之外的费用。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加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观念,以便于在进行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管理时进行全面综合的成本分析,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变电站工程建立人员的职能范围较窄,只停留在施工质量检查员的位置上,应该加强监理人员的职权,除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还要担任投资控制和分析的职责,加大对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做好工程施工图的预算,到施工现场深入了解施工的相关资料,最大程度控制好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费用等来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同时还要考虑工程索赔问题及工程价款的结算控制。

1.4竣工验收阶段成本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架设阶段的结束,也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开始,同时也是测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要做到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把握工程动态,认真核对各种资料,考察工程是否按照竣工图正常进行,从而确保结算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经济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对工程建设期进行评审与分析,并找出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对于不符合运营标准的项目要及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补救。

1.5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工程投入使用后就进入了运营维护阶段,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工程的总造价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在保证变电站工程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不过很多时候工程的成本管理都会比较注重工程的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很少考虑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只是将工程造价管理拓展到从项目建设前期到项目竣工,并没有包括工程使用期的运行及维护成本管理。为了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整个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应该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造价控制,从而提高变电站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总体水平。

2结语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收集3篇)
  • 下一篇:医院保安职责及工作要求(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