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收集3篇)

时间: 2024-09-11 栏目:办公范文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范文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XX区有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工作部署要求,XX街道在市、区与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各级联动、加强配合、全面参与的工作原则,在2023年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全力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特制定2023年度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目标,巩固2023年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提高源头分类质量,优先资源回收利用,开展有害垃圾回收,稳妥推进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收集处理,充分发挥居民作用,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督导制度,着力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实效,逐步扩大各社区垃圾分类范围,清除垃圾分类死角,多管齐下推进符合我街道实际的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二、主要工作目标

到2023年底,

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分类准确率都更上一个层级,人均垃圾产量基本实现“零增长”,生活垃圾治理“三化”成效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工作具体实施和计划

(一)

强化源头分类力度

1.强化入户宣传。让居民明白垃圾是污染源,我们是生产者,同时也是分类投放的责任者,从内心深处愿意做好此项工作;要求社区因势利导,利用此次派发室内分类垃圾桶的良好契机,开展扫楼入户指导宣传检查,修好居民“内功”,做好宣导工作。

2.宣传注重直观有效。进一步要求入户人员用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方式宣传垃圾不分类的危害性以及垃圾分类减量的好处,让居民看懂想通,主动参与。

3.做好垃圾分类便民措施。针对多数居民怕麻烦的思想,垃圾投放点位的设置和整合要再三斟酌、充分考虑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习惯,并进一步设置暖心池、呵护池等配套设施,确保环境整洁卫生和居民身心健康。

4.健全完善奖罚制度。要求各社区进一步集思广益,用正向激励手段评选优秀垃圾分类楼栋、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垃圾分类小达人等荣誉,引导居民树立积极参与的荣誉感。对于违反者,注重说服感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5.持续发动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利用社区书院、活动中心等平台进行宣传;继续加强辖内中小学生教育;要求辖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

(二)重视督导队伍建设

我街道2023年进一步完善了垃圾分类工作考评考核细则,强化督导员考评考核相关要求和规定。2023年,

会进一步把好督导员入门关、培训关和考核关,及时撤换考核不称职的督导员;细化日、周、月工作安排,注重督导、宣传、履职,杜绝二次分拣,并要求认真记录台账,全面掌握居民参与率与分类投放准确率;评选优秀“周之星”督导员及优秀督导员团队,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带动履职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结合各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调动社区资源,选聘有责任心、热心垃圾分类工作的党员志愿者、退休人员等群体组建督导管理小组;加强巡查、监督等方式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

(三)

强化分类硬件设施建设及高层撤桶

2023年街道会进一步加大宣传栏、宣传板、投放标示牌等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投入及维护;继续对分类桶投放点进行有效整合,规范投放;并全面硬化垃圾投放点地面,尽快完善设施补短板,确保设施到位,强化督导效果;对大件垃圾,完善存放的公共大件垃圾堆放点,有害垃圾桶延续专人专管;同时,抓好高层撤桶及分类。2023年,我街道XX栋高楼,已撤桶XX栋,撤桶率80.36%,已实施高层撤桶的,继续巩固成效,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作为同类小区借鉴;不定时对高层未撤桶的小区进行检查,并积极协调解决高层撤桶,增加撤桶后的硬件设置投入,做好后续保障工作。

(四)

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主体作用

街道与社区加强与物业管理企业的互动,将日常暗访结果及时反馈给物业企业,及时表扬优秀鞭策落后,协助推动物业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督促物业企业认真解决“混装混运”问题,各社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保洁单位加强对保洁员、环卫工人等的培训、教育、引导,促使其正确收集垃圾;发动小区居民积极监督举报,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发生。对屡教不改的物业,要求社区进行督促,必要时,上报城管执法部门开单整改;积极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主体作用,做到生活小区内垃圾不遗漏,不留死角,杜绝垃圾落地并强化源头分类等。

(五)扫除分类盲区,健全考评体系

针对民营企业、非星级酒店、沿街店面、无物业小区等盲点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逐步扫除盲点;持续推进厨余垃圾全面直运和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它垃圾直运面;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巩固先进小区,提升落后小区,促进中间小区,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同时,健全考评体系,街道延续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各社区的重要任务,纳入城市管理年度考核。街道将结合日常城市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并给予通报,对履职不力的社区及个人进行处理。

(五)

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作用

充分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优势,特别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的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形成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并继续协调辖内学校加强中小学生教育,举办“家校社”联动等活动,通过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课堂,让孩子们做家里的宣传员、督导员,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四、积极打造各社区亮点特色

各社区要在示范小区经验上,重点打造垃圾分类品牌社区。根据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结合2023年度亮点特色,各尽所长,用特色和亮点引领居民,打造社区品牌效应。

①建立XX社区“房东管理”制度。自建房以栋为单位,制定定点定时沿线统一垃圾收集转运,房东监管、督导员督导宣传方案。整体与社区网格划片分工相结合,建立“条块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有效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②打造XX社区“多元融合”垃圾分类特色试点项目。以“多元队伍、多元教育、多元品牌”为切入点,积极聚合辖区资源和力量,分别针对不同的垃圾种类进行收集处理,提升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倾力打造垃圾分类各类型示范小区等,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全面提升街道垃圾分类工作。

③推进XX社区继续携手辖内企业,在XX小区共建立体菜园,采用最有效的绿色环保回收利用方式,变废为宝,逐步开启小区垃圾桶内无厨余垃圾的新环境保护模式。

③XX社区继续打造“垃圾分类志愿者”等垃圾分类特色品牌社区,多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社区垃圾分类课堂及时充电;并通过厨余垃圾换购、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等,引导居民从源头分类,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④XX社区深入整合辖内资源,多方合力创建“三特色”打造社区品牌。一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家庭评选活动”;二是结合辖内学校及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三是打造小区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打造绿色景观,开展垃圾分类楼户评比活动,建立“绿厢房”等,呈现垃圾精细分类、绿色花园、居民休闲等一体功能,营造社区环保一角。

⑤XX社区探索建立“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生态云+”垃圾分类新社区。采用了“大党委+社工”的社区治理路径,深度融入垃圾分类,打造属于社区的垃圾分类“生态”特色。

⑥XX社区延续发动小区物业、业委会、在职党员等辖内资源,多次探讨、实地考察、通过投票等民主方式进行投放点整合,成效显著;本着服务居民,提倡垃圾分类的理念,让原本被丢弃的垃圾再次生产再利用。引进绿色小屋,可回收物兑换积分,兑换油盐酱醋等家用产品;接受闲置衣物捐赠,并通过爱心渠道,把衣物捐赠到需要的地方;联合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推广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社区要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社区主要领导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部署工作,细化分解管理、层层落实,确保责任到人。

(二)协同合作,凝聚合力。各社区及物业等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我督查,并落实例会制度,要定期召开推进协调会,做好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凝聚合力,共同推进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保障经费,有效激励。街道相关垃圾分类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并加大经费督查力度。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上海2011年的1080个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名单中没有扬波大厦,在小区业委会倡导下,九成以上居民赞成垃圾分类后,小区主动引入公益组织帮助,开始自主实施垃圾分类。至今,这里已经成为最知名的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实际上,2013年垃圾分类项目已逐步深入至中小型城市。

6月初,世界银行批准向宁波提供8000万美元贷款,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温州等地也计划在2013年,投建以餐厨垃圾为主的分类处理设施。

201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北京、上海两地,也在今年大规模增加了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小区,并分别提出了45%小区实现垃圾分类达标,和垃圾每年减量5%的目标。

然而,在实际操作者眼中,目前各地的垃圾分类项目,虽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公众参与、政府机制、财政投入等问题,但前景尚不明朗。“熟人模式”

上海专业从事生活垃圾分类推广的公益组织“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下称爱芬环保),在扬波大厦投入了几个月时间,通过“陪伴”的方式,培育出了这个“明星小区”。

“从一开始给居民发家用分类垃圾桶和分类资料,我们就介入。与每个来领东西的居民面对面交流,教他们怎么分类,同时也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全方位提供帮助。”爱芬环保项目总监郝利琼说。

爱芬环保在社区中建立了一个志愿者服务体系,每天派两名志愿者值班,巡查居民有没有做到分类,以及教授分类知识。对于平常较少出现在小区的年轻人群,则以信件进行交流。

扬波大厦相对简单的人际网络,对推广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一定是小区居民,“大家都是熟人,互相之间要比的,做得不好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我们也天天去,久而久之成了朋友,工作也很容易开展。”郝利琼介绍。

国内像扬波大厦这样的社区,目前并不多,“就两幢楼,业委会自我管理,专门聘志愿者团队”。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徐志平认为,这样的“熟人模式”,很难推广到大型社区。“规模一大,林子就大了”。

郝利琼也认同,垃圾分类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邻里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居委会、业委会的工作能力。像扬波大厦这种业委会较为发达的社区,比较有推行垃圾分类的动力,“每年都有工作目标,要做些事情来证明业委会的能力”。

没有业委会的社区,垃圾分类的重担就落在了居委会的头上。

“我们今年接手了几个试点小区,都是街道分配的。现在刚刚介入,开展工作很困难。因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很繁杂,平时已经疲于应付,有时候会觉得这是添麻烦。”郝利琼透露,她今年接触的近十个社区中,绝大多数居委会都没有推行垃圾分类的意愿,“只有两个小区有意愿,因为他们要建设、改造垃圾箱房”。

不过,郝利琼依然坚信,如果能够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长期深入社区,即使再大的居住社区,都可以成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分拣不彻底

上海在过去三年内实现的垃圾减量,实际上主要依靠“大分流”,即将性质相对统一、产生源相对集中的垃圾,从日常生活垃圾中分离出去。这需要对大型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产生的菜蔬果皮,以及枯枝落叶等,进行单独运输处置。

根据《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每年申报餐厨垃圾种类和产生量,并根据申报量由资质企业单独收运。厨余垃圾产生单位需付收运处置费,标准容量60升一桶,每桶60元。

“源头分类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很多。静安区绿化市容局长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拉餐厨垃圾的(非法)车,就自己打电话给城管,亲自带队突击执法。晚上蹲点到凌晨4点钟。不是一天两天,刮风下雨,一直坚持。”上海某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总经理刘国荣说。

但徐志平还是深感无奈,一些企业或个人,偷卖餐厨垃圾的同时,将其他垃圾混入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交运的情况,始终未能杜绝。“我们能做的就是(抓到后)‘暂扣’,让企业来交罚款。有些企业不交,我们也没办法。”

居民生活垃圾则是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目前各地进行的垃圾分类尝试,多与上海类似,即将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从混合的垃圾中分离出来。“有害垃圾一定要分离出来,因为不论哪种处置方式有害垃圾都有影响。再有,垃圾有处置和利用的途径,才把它分出来,否则前端分拣出来的垃圾到了后面又混到一起了。”徐志平说。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对北京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调研中发现,仅有24%的居民对于厨余垃圾的认知完全正确。在240个厨余垃圾桶中,仅有1%投放的是完全分开的厨余垃圾,39%是完全未经分类的混合垃圾。

源头分拣不到位,波及处理企业的处理能力和时效,导致垃圾处理企业不得不设立专人进行二次分拣。

在刘国荣的垃圾处理厂区内,约有20多名固定员工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居民习惯的养成和固化是长期过程。目前二次分拣还是必不可少的补充环节。基本上各个小区都建立了一个二次分拣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来确定分类实效。”徐志平说。

北京、上海的一些试点小区,对二次分拣人员进行补贴,鼓励他们将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从普通生活垃圾中分拣出来。北京的标准是每人每月600元。上海则根据各区情况,每分出一桶(120升、240升两种规格)厨余垃圾,给予5元-10元不等的补助。

不过,徐志平透露,对于二次分拣的做法,部分决策机构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垃圾分类应该由居民自己来分。”

个别地区亦尝试过“机械化”突破。2008年,北京小武基垃圾转运站上马了世界最先进的“光谱分选”处理线,不仅可以区分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还可以把瓶子分出瓶盖、瓶身和商标来,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然而环保组织调研发现,这些先进设施极少运行,原因在于:一成本高,而垃圾实际筛分处理量太少,另一方面精密分选机对垃圾水分要求很高,中国垃圾高水分含量居于世界前列,硬件无法消纳。

受访的多位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垃圾的彻底分类与有效管理,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人”上,无法全部依赖于机械。有害垃圾无解

尽管有各种无奈,刘国荣还是愿意从事餐厨垃圾的处理,因为从2007年至今,他与上海静安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的合作还算愉快。双方有个基本共识,“在2007年报预算时,把我8%的利润算进去了。让你赚钱,但监督你的一举一动,做不好不给你,就白投资了”。刘国荣说。

然而,在2013年大规模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有害垃圾,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处置方式,也没有企业愿意跟进。

以上海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为例,主要为玻璃和电池两大类,分别被送往远郊的两个专用填埋场进行填埋。在上海电力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张俊喜看来,填埋并不能杜绝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渗漏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况且可供填埋的土地也有限。

参与过国内众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的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亦表示,“现在公众都知道电池能带来污染,因此都在收集,但收集到一定规模和数量之后,却不知道怎么办,政府也不来回收。最后就混入到其他垃圾中。”

对此,徐志平的解释是,目前,生活用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汞,含量已经很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可以作为普通生活垃圾处理。这一说法源于原国家轻工业局等九部委于1997年12月31日的通知,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销售汞含量大于电池质量0.0001%的碱锰电池,即实现碱锰电池的无汞化。

张俊喜所在的实验室曾于2005年对市场上流通的电池进行回收检测,发现正规厂家的产品含汞多能符合国家要求,但是还有小的企业生产不合要求。另外,“民间大量储存的废旧干电池,检测结果也远高于国家标准,有的超过两个数量级以上”。

现行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废一次电池的回收,应由回收责任单位审慎地开展。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废一次电池。”

由于此政策所限,尽管一些试验室技术已经可以处理废旧电池,也很难进一步产业化。

比如,张俊喜课题组的“利用废旧干电池制备高性能锰锌铁氧体”技术,曾于2008年成功以50万元的价格拍卖。但是为上述政策所困,企业不敢承担过多的风险,因此,虽获得技术却未能真正投产。环卫系统担责

扬波大厦“成名”之后,爱芬环保接到了上海众多区政府的邀约,都要向其购买公益服务。但作为一个新生的小型公益组织,爱芬环保并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可以投入。而在政府推动的垃圾分类社区,很大程度上依靠居委会的工作能力,但垃圾减量指标下在环卫系统,他们没有太大动力。

各地的市容环卫系统因为担负着垃圾减量的重压,是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最积极的政府部门。然而,“自然之友”城市固废组成员张凯对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长期跟踪发现,环卫工作人员多数亦是混装垃圾,并未进行专业分类;转运至几个小区共用的垃圾楼后,一般只进行初步的压缩和包装。比如,一个垃圾楼共容纳四个小区的垃圾,其中,有一个是分类试点小区,其他三个小区都是混合垃圾,而最后,环卫公司运输垃圾的人员会将四个小区的垃圾放到一起,于是又成了“混合垃圾”。

由于不用担责,政府其他部门对垃圾分类并没有兴趣。财政对垃圾分类的投入也较少。

金永祥称,中国对垃圾处理的投入,“95%用于末端,而前端废弃、分类、回收、储运、管理、再利用工作远远没有到位”。

垃圾处理链条至少涉及规划、市政、环保、城管、国资、工商、城建等多个部门,减量化需要整个链条上所有部门通力配合。然而,郝利琼与各部门的沟通中发现,除市容环卫部门外,绝大多数机构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还是浮于表面,“就是开个会,做个海报,或者拍个宣传片”。而从部门关系上,主管垃圾的市政市容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很难协调工作,甚至调动一个区的街道都很困难。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范文篇3

问:目前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生活垃圾分类,请简要介绍一下《方案》出台的背景。

答: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制定垃圾分类制度列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完成。去年12月,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轻清运压力和终端处理压力,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于培养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方案》编制工作,委托中咨公司、中国城建院、住建部环卫中心、杭州环境集团等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和国内外资料收集,研究起草了《方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多次征求专家学者、行业协会意见,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省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同时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经国务院审改后最终形成《方案》稿。

问:请您介绍一下《方案》的总体思路。

答: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提出的很多不同意见。有的认为目前价值相对较高的可回收物基本进入不了垃圾处理系统,且在终端处理设施无法满足分类要求的情况下,无需再对现有生活垃圾过多细化分类;有的认为应向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进一步细化分类类别;有的认为应对居民进行强制分类等等,这说明社会各界对如何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仍存在较大争议,也充分反映了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此,《方案》在总结此前试点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协同推进,有效衔接”的基本原则,《方案》总体设计如下:

(一)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看,政府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进过程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指导;各城市人民政府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完善相关法规,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监督检查;责任明确的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也应做好带头示范,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二)循序渐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方案》提出强制分类和引导分类同时开展的总体思路,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域对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先行实施强制分类,对于城镇居民,在目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仍以引导分类为主。

(三)因地制宜确定分类方法

我国各地气候特征、发展水平、生活习惯不同,生活垃圾成分差异显著。为避免各地“一刀切”制定分类方法,《方案》提出由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强制分类的品种,细化分类收运处置等方面的要求,给地方政府较大灵活性。

(四)注重系统配套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分类后续的收集、回收、处理等环节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能否顺利实施。因此,《方案》对分类后端的收运体系、回收体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使其更好地与垃圾分类品种相衔接、与资源回收利用相协调。

总体来看,《方案》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总体设计思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今后,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可逐步对《方案》进行调整,使之c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问:《方案》提出在部分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引导居民自觉开展分类,请您介绍一下,具体如何实施?

答:(一)关于实施强制分类

一是强制分类的实施范围。《方案》明确在以下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实施强制分类,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共46个城市。主要考虑这些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市民素质普遍较高,且多数已先行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具备实施条件。对于其他城市,《方案》也鼓励由各省(区)结合实际,选择具备条件的实施强制分类,同时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各地新城新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二是实施强制分类的主体。上述区域内的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是实施强制分类的主体,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等相关企业。这些机构和企业主体责任清晰,实施范围明确,适宜先行实施强制分类。

三是强制分类方法。《方案》强调首先必须要求强制分类主体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主要考虑有害垃圾环境污染风险较大,如与其它垃圾混合处理,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其次,各地可根据当地生活垃圾成分、收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等,选择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类别进行分类。

四是时限要求。《方案》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

(二)关于引导居民自觉分类

从此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情况看,居民形成分类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法律法规正在完善的情况下,目前对居民个人要采取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分类,只使用强制手段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方案》提出“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尽管没有提出强制分类要求,《方案》对引导居民分类提出:一是城市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二是此前已制定地方性法规、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提出强制要求的,仍按原规定继续实施。三是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选择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示范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地方性法规,逐步扩大强制分类实施范围。四是引导居民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它生活垃圾,结合本地实际尽可能干湿分类、深入分类。

问:《方案》如何解决分类、收运、回收、处理等环节的系统配套问题?

答:垃圾分类确实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如不能打通后续收运、利用、处理等诸多环节,垃圾分类工作将难以持续。《方案》因此着重强调了收运、回收、终端处理等设施建设与前端分类工作的配套衔接,避免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分类效果。《方案》要求:一是要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在收集阶段要完善垃圾分类标志、改造垃圾房、转运站等。在运输阶段要配备专用收运车辆,避免将分类好的垃圾混合装运。此外,由于目前有害垃圾收运系统还不够完善,《方案》提出要加快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有害垃圾收运系统。二是要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我国历来就存在规模庞大的废品回收网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但这些回收点还需规范。对此,《方案》提出要健全再生Y源回收利用网络,合理布局布点,推进垃圾收运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衔接,便于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全口径管理。此外,《方案》还提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回收种类、交易价格等信息,以便各方面能公开、便捷的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三是要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根据《方案》提出的强制分类方法,为确保终端处理设施与垃圾分类相衔接,《方案》要求在有害垃圾处理方面,要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非工业源有害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在易腐垃圾处理方面,要鼓励利用易腐垃圾、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可回收物处理方面,要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处理和高值化利用。四是要探索建立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目前我国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能力还需加强,设施选址难的问题急需突破。因此,《方案》提出应对终端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探索建立集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也便于对各类垃圾集中、高效的运输处理。

问:保障《方案》实施的相关措施有哪些?

答:一是组织领导方面。《方案》明确了城市人民政府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对强制分类实施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同时,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卫生城市等创建中,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

二是健全法律法规方面。法治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目前,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依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三是完善支持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垃圾处理费费率标准和收缴率仍然很低,收费与处理成本之间还存在很大缺口,还难以保障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因此,《方案》提出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大中央资金和地方财政的引导支持。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收集5篇)
  • 下一篇:变电站施工总结(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