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从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安排、入场顺序、活动场地安排、活动措施与保障五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我校的大课间活动。
主要分集体活动和班级活动两部分。又分为晴天和雨天两套活动方案。
晴天活动:
夏季5月——11月集体项目为广播操(希望风帆)和集体跳绳(广播操延续我校传统集体项目,跳绳为了结合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一分钟跳绳,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进行了训练。各班排成4列,两两相对,两列跳两列数轮换进行,每人完成两次)
冬季12月——4月集体项目为跑操和集体跳绳(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冬季长跑活动安排)
班级活动以“传统体育项目”为元素,以运动和趣味性相结合来设计,可以让孩子们玩爸爸妈妈们小时候玩的游戏,让父母教孩子玩、一起玩,既提高了运动能力和技巧,又可以培养亲子关系,同时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分层设计项目。
一年级:袋鼠跳、呼啦圈接力、编花篮
二年级:踢毽子、一圈到底、跳房子
三年级:8字跳长绳、巨人的脚步、掷沙包
四年级:空竹操、空竹(项目)
五年级:空竹操、空竹(项目)
六年级:竹竿舞、跳橡皮筋、集体跳长绳
雨天活动:
集体活动:室内操(下雨天室外活动不好展开,但是也为了能让学生动起来,特意安排了适合在教室里活动的室内操,为了四十几个学生能在50平方教室得到最有效的锻炼,体育老师们颇费一段心思,使得学生们在教室中也有了锻炼的身影。室内操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准备操,第二部分站起来的全身活动操,第三部分拉伸放松。)
班级特色活动:开展班级特色棋类(棋类活动是高强度的脑力运动,考验的是孩子们体力和意志力,耐力的锻炼也会增强体质,所以在室内操后我校选择棋类活动。棋类由各班级自由定制班主任组织组织,如象棋、五子棋、飞行棋等等)
活动时间
力求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我校大课间时间为每天40分钟。夏季8:10至8:50,冬季8:25至9:05,为了让大课间时间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来,我校制定了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
活动措施与保障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校大课间活动,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中层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来负责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方案设计、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和以体育组组长为组长,各体育老师、班主任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来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具体方案设计,活动内容,组织训练等。并完善大课间考勤制度,建立大课间评比制度,明确了大课间活动要求。
由政教处牵头组织值周领导和教师对做操进行每日检查,每周对出操情况搞好记载做好统计。根据学生参加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并且给予加分扣分,把此项检查和三项竞赛评选结合起来。
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内容。不合格者不能评为五星好少年。
把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不达标的班级取消评比资格,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年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活动期间正副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活动。
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教师必须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开展好活动。
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安排的活动内容。
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评价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根据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及相关情况进行制定。既有对班级学生的考核,又有对班主任管理大课间活动情况的评价,还有对体育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从我校情况看,班级考核主要有队伍集合、参加人数、学生态度、练习次数、动作质量、安全因素和骨干作用等项目,班主任评价主要从是否按时到场、能否参与学生活动、组织指挥工作、班级活动中有无不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价体育教师主要看能否提前或准时在岗、指挥是否有力、安全预设工作、场地器材安排是否提前、合理等。制定方案时,先提出初稿,后分别征求意见,听取学生、班主任、体育老师等人的建议与想法;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修订,这样,评价的方案就更加合理、科学。
二要建设合理的评价队伍。有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由谁进行操作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校在评价队伍建设上,一是采取了专职与兼职、固定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分类选择、确定评价人员。班级考核,由学生体育骨干检查员、专职检查老师、体育教师与值周教师进行考核,除两名专职检查老师外,学生骨干检查员、体育教师与值周教师每周一轮换。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考核,由团委会(少先队)、教导处和值周领导进行评价。这样,评价队伍的人员构成比较合理,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的客观性。二是对参与考核的人员,学校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培训、指导、反馈,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尤其是第一周和学期中的现场考核培训更让大家熟悉了操作流程与给分细则,从而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的公正性。
三要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虽然评价方案比较清楚,可操作性强,但每项评价因素的得分方法必须具体明了,好操作。所以,我们分类制订了量化评价表(见附表1、2、3、4等),并且对给分情况作了具体要求。比如表1中的课间操进场给分要求这样规定:
时间限定:从“大课间活动即将开始,请同学们迅速集合”的提示语起到广播操的音乐声响;
给分要素:快(1分)、静(1分)、齐(1分);
给分要求:做到快、静、齐的得满分;有不符合要求的按人数(班级学生的1/2、1/3、1/4、1/8、1/10)分别扣分(0.5、0.4、0.3、0.2、0.1分)。
再如,健身跑安全因素的给分要求为:
给分要素:着装便于运动(1分)、正确摆臂(1分)、运动纪律(1分);
给分要求:从学生有无穿皮鞋、跑时学生有无手插口袋、跑时学生间有无碰撞或打闹现象等方面扣分。符合要求的可得满分,否则将按出现违反要求的人数1-2人、3-4人、5人以上分项扣除0.5分、0.7分、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