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身作则、师德育人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是道德修养的楷模,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不管你是否自觉或愿意,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体的德育教材。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身体力行,才能确保以身施教。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的德育教养,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是不容忽视的,即在平时的授课中以及其它的活动中都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使每位教师懂得:教师应具有多元化知识,不只是业务学科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着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神圣使命。
搞好自身建设,树立师德形象已成为新时期条件下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历史和人民既然赋予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就应该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时刻把德育渗透放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时机,以达到全体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抵制精神污染之目的。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机融入德育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使我熟悉了小学各册的数学教材,发现教材中牵涉德育的内容有许多:有的直接出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显示在学生练习的作业中,还有的暗示于“相关链接、生活趣味、数学名家小传、你知道吗?”等不同的窗口之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首先应遵循数学教学规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德育的因素,使我们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轻松认知受益。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值不等的人民币,进而通过使用人民币,教育学生要珍爱它,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爱护它就等于爱护我们的祖国,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实践,数学知识源于身边生活。确保小学数学课堂在一贯坚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的前提下,巧妙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进而达到德、智双收的教育目的。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一定要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依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和教法中涉及德育的因素。还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与德育两者处在一个相容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收到实效。
三、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持之以恒,还要讲究技巧
为顺利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客观的讲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寻找德育修养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品行教育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借助情景教学可以对学生实施道德修养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也有新的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给学生营造或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掌握技能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可以通过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抓住学生身边数学知识和数学发展史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如在讲圆周率时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业绩。同时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让同学们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德育的渗透也赖以时机的把握,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如果施教者能把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时机把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引言: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教学是学习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时期,小学的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是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它能够容易的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融入素质教育,是在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能够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创新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一、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的重要,在小学语文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创新性可以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但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融入素质教育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建立其小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观:
在我国的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一直采取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将生词和考试的重点最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学生也是采取“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被动的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机械性。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语文内容,培养一种学习语文的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的兴趣。
1.2制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内容中,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课堂游戏作为切入点,在游戏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记忆功能,用一款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学观念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进步,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例如: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打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使小学生能够在愉快中学习,更好的吸收和理解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2.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考试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往往对于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缺乏培养,使得小学生养成了“死”学知识的习惯,而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得到运用,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手段,以此来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1积极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应该根据实际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标准,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目前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够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2合理的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这样先进的设备进行教学,不仅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乏味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学习,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加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变的丰富多彩。比如说小学语文中很多对于古诗的教学,笔者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播放动画视频,视频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展现古诗里的情感,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同时能够加深古诗的印象。这一节课堂的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很认真的去分析和理解了古诗的含义,同时对于诗人的表现手法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就是一个教学内容上的创新,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所有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制定出一套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学对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贡献。
结语:小学教学在整个教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素质教育融入进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刻的讨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一些经验,可以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能够为社会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关键词:爱国教育德育渗透言传身教联系实际
数学作为学生最为畏惧的一门科目,我们教师要结合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把握时机,吃透教材,挖掘到掩藏在知识下的哲理,在课堂中及时、恰当、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师感染,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素养,并在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优化。以下是我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立足本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首先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恒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又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领域遥遥领先;还有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这些辉煌的数学史让学生们看到我们前辈的杰出成就,从而身心振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教育
1.教师言传身教,利用自身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进而以老师的一言一行来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勤奋刻苦,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强烈的时间观念,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把握现在,珍惜时间,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在课堂上设计购物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活动中,不仅学生智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