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小学校外培训;校内外教育差异;问题
[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05-03
近年来,教育培训热度在我国居高不下,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在《2009―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仍然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而中小学校外培训在教育培训市场份额中占据了不小比重,存在着巨大效益。在中小学校外培训带来巨大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
一、中小学校外培训的内涵
(一)概念
中小学校外培训主要指由校外教育或培训机构对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的专门训练或短期再教育,它伴随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而产生。究其根本原因,中小学校外培训的发展源于教育市场化。教育市场化观念于20世纪90年代为人们普遍接受,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学校教育进入市场受到严格限制,于是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应时而上。作为市场化的产物,中小学校外培训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对中小学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除此之外,其灵活性与专业性较学校教育也更为突出。
(二)分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扩大,中小学校外培训早已不拘泥于校外补习,其范围不断扩展,就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作为学校教育强化的中小学校外培训
这一类中小学校外培训主要是指传统的校外补习,其基本目的是对学校教学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成绩,满足应试教育需求。这也是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营业务。
2.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中小学校外培训
这一类型的中小学校外培训主要是指针对学校教育不会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相对专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竞争力的培训活动,如英语口语培训,各种特长班、兴趣爱好班等。它是对中小学学校教育内容横向上的补充。
3.作为学校教育延伸的中小学校外培训
这一类型的中小学校外培训的目的通常是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或进行更高水平的深造而作准备,如高中阶段各种留学项目的专业与外语培训。它是中小学学校教育在学段上的纵向延伸,这也是很多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特色项目。
这三种中小学校外培训类型有时并非单一地存在于某一培训机构中,通常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会涉及上述两种甚至三种校外培训项目。可见,中小学校外培训同时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
二、中小学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差异性分析
中小学校外培训载体的培训机构虽然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一)宏观上
1.外部管理
中小学是公共教育产品的主要输出场所,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其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学校建设以及教职工的待遇行为等都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查、监督,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受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制约。由于其包含九年义务教育学段,这种管理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与严格的规范性,学校自身的教育自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行使。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组织,其开办需要经过工商部门的系列评估后才能获得经营许可证,在市场经营方面主要由工商行政部门管辖监督;在教育教学方面则拥有更大的自,灵活有余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
2.办学目的
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其办学的基本目的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基础性及普及性的特点。基于此,中小学之间又具有明显的统一性。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目的则是双重的,既为育人,更为营利。作为教育市场化的产物,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决定了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目的的功利性以及机构之间的竞争性。
(二)微观上
1.教师结构
一所学校或一个组织的任课教师结构通常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知识结构。与中小学校教师相比,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任课教师结构在年龄以及知识两方面表现得更为多元,也更为复杂。由于中小学教师通常是由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的,随着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当前中小学教师都相对年轻化;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由于教师来源的多样化,不但有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的、符合培训机构教学要求的教师,也有一部分正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甚至还有已退休的老教师以及外籍教师,因此其年龄差别比较大。在知识结构方面,由于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目标不同,中小学教师大多为掌握丰富学科知识的科任教师,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对多元。
2.课程设置
中小学由于受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并以高考为统一目标,因而其课程设置一般都依据相同的课程目标采取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出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教材的选择也有严密公正的审查认定制度,要从教科书的课题内容、社会内容、可读性、教学设计和制作质量五个维度来评判。虽然当前中小学在教科书的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自,但依据的课标却是唯一的。
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上拥有无可比拟的自,可以在充分考虑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自由设置课程。其选用的教材也各具特色,除了一般中小学采用的教学材料,它可以将国外或者其他地区的原版教科书直接引进培训课堂,其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行编制教材。
3.教学资源
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其获得的高效益可以为自己完善教学设施和资源奠定基础,而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又能帮助自身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换言之,优秀教学资源既是培训机构发展的结果,也是其发展的条件。与偏重公益性和基础性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相比,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资源普遍更为优质。
4.教学方法
由于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的教学需求,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往往更具灵活性,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也被普遍采用,如小班教学、一对一教学等方式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以及培训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便利。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相比,它更为灵活,学生个体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所采用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往往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它针对的是投入较高教育成本的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有较高要求。换言之,个性化教学往往是少数人的教育,而为了追求效益,大班授课还是中小学校外培训的主要选择。
三、当前中小学校外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乏力,秩序混乱
作为教育市场化的应生者,追逐利益是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永恒的追求,这反映了其功利化的本质特点。曾有调查研究显示,一个运行良好的教育培训机构,其利润率均在30%以上,有些甚至能达到70%。而且,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行业,人们对它的投资具有连贯性、终身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国。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利润,由于缺乏专业教育部门的监管,以及中小学校外培训的市场准入门槛偏低,各类机构纷纷进驻,缺乏宏观调控与监管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在利益驱动下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诈欺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的权益与教育的质量都缺乏保障。
(二)师资水平备受质疑
不同于中小学以教师资格证为基础的聘任制度,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来源多元,这种教师招聘的自由虽然可以为培训机构寻求专业优质的师资,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面向社会人员的招聘很难对应聘者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在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很多退休老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知识体系也难以更新;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声誉,争相聘任外教,却对这些外籍教师的水平不甚知之。师资水平良莠不齐轻则影响教学质量,重则危及学生人身安全,这对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
(三)影响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
中小学教育质量与教师密切相关,然而中小学校外培训的师资水平难以保证,这可能对校内教育成果产生负效应,影响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此其一。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会聘任部分一线教师任教。相较于学校,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待遇,在利益驱动下,部分教师容易对本职工作产生懈怠,影响校内教育质量。更有甚者,教师会漠视自身职业道德,将原本应当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到校外培训机构中,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四)为教育机会不平等提供可能
中小学校外培训之所以广受关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正处在这一学段内。义务教育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为每个孩子都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和成长机会;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却是有针对性地指向有支付能力的家庭的学生,这种有偿的知识传授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剥夺了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机会,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五)助长应试教育抬头
中小学校外培训的一个主营项目便是校外补习。这种校外补习的主要目的是围绕中高考指挥棒,针对学校的科目学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小学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在校活动及学习时间有明确规定,但是学校学习时间的缩短却为校外补习的开展打开了方便之门。虽然校外补习产生于市场需求,但无法否认,它对应试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小学校外培训的开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小学学校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当前中小学校外培训存在的诸多问题。规范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配合,达成中小学学生的培养目标,这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涂欣.透视校外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J].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44-47.
[2]王晓明.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分析与探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25-28.
[3]石丹淅.中小学校外补习机构走俏新解[J].教学与管理,2010(5):9-12.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石,中小学校长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也是萌生、成长教育家的人才库。中国作为教育大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大批业务能力强、教育理念新、管理水平高的中小学校长。因此,造就一批这样的专家型中小学校长,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作为校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外部平台,在中小学校长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为了更好地履行培训职能,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需要在满足国家、社会、教育及中小学校长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的建设,这既是适应新时期校长队伍建设及校长培训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又是培训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何为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缘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于1990年首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随即该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并迅速从企业研究扩展至其他领域。关于核心能力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不同的观点,但基本达成如下共识:第一,核心能力是源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第二,核心能力是企业长久持续的竞争力之源;第三,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所独特的对社会有价值对企业有延伸发展的持续创新力[1]。
目前,对组织的核心能力研究多见于经济和管理领域,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研究较为少见。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和自身多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是适应社会变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中小学校长实施可持续发展创新培训的胜任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是以工作的胜任力为指向的。培训合格胜任的中小学校长是核心能力的内在目标指引,核心能力也是以此积累成长的;二是培训机构适应社会变化、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培训机构的价值不能彰显,区别于其他的独特优势就不能形成,也不可能实现时空发展的延伸;三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某个人的能力,也不是某方面的能力,而是培训机构整体长期累积而成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力。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包括哪些具体能力
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具体体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清晰的自我角色定位能力;精准的战略规划和精细的项目设计能力;务实高效的项目实施能力;融于教育系统的沟通协调能力。
(一)清晰的自我角色定位能力
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机构要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首先必须对自身在社会变化发展中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已经形成以下两大工作体系:一是由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市(地)教育局、县(区)教育局组成的校长培训管理体系以及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各省教育学院、市(地)教育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组成的校长培训工作体系。二是依托大学和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校长培训机构网络体系。目前这两大系统,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两大体系间相互封闭的缺陷日益突出,急需重新构建开放、多元、专业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工作格局。在这一工作格局重构过程中,培训机构能否清晰地定位自身角色,成为决定该机构是否具有核心能力的关键。
从现有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网络层次来看,培训机构确定其自身的层次是不难的,但各个层次的培训机构应做什么、能做什么,许多培训机构对此依然认识不太清晰。从培训机构的组织构成特点看,有以培训为专职的培训机构,有非专职的培训机构;有以教育科研为支撑的培训机构,也有专门组织培训教学的培训机构;有自己独立师资或主要以自身师资为主的培训机构,也有无自身师资或主要以外聘师资为主的培训机构。这些情况决定了各培训机构具有不同的组织构成,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及利弊。从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看,总的来说,都应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为指向,但培训机构的培训力差别会有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如教育家型校长培训、职业胜任型校长培训、教育管理型校长培训的不同层次;校长职业化的综合培训、校长专业化的某个单项培训的不同类型。从培训对象看,中学校长、小学校长也有差异,城市、农村校长对培训的要求也有着不同。清晰的定位,就是准确地把握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情况,适合自己,适应社会,形成自身的培训特色,进而使培训工作有着可持续创新发展的生命力。
(二)精准的战略规划和精细的项目设计能力
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不在于它现在做什么,而是体现在对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未来规划设计了什么。精准的战略规划和精细的项目设计能力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的内核。战略规划确立的是方向,项目设计明示的是进程,方向不明、进程无序,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谈不上有着核心能力。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应有对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判断,并结合实际为自身做出精准的战略规划及获得相应的项目设计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本培训机构具有可持续创新胜任力。当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要什么,培训机构怎样适应;创新教育对中小学校长有哪些要求,培训机构对其培训些什么。对于这些基本问题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超前的规划,并通过具体项目设计贯穿于培训机构的发展过程中。
(三)务实高效的项目实施能力
项目实施能力是根据项目设计方案组织落实的能力,是核心能力的现实外部显示和衡量标志,也是核心能力的常态呈现。务实高效的项目实施是培训机构工作的运转过程,是按照精细的项目设计方案,招收学员、安排老师、组织教学、评估反馈、服务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化、精细化、优质化的培训能力展示。项目实施能力是执行能力,但由于核心能力的内在传动和外部辐射,它就能表现为落实项目设计工作的稳定性、程序性、实效性,这是培训机构长期累积而成的能力,是培训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有效能力。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支撑保障能力等。离开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创新胜任力,教学实施、组织管理、支撑保障就不能务实高效,同样,没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展现,也使核心能力显得空乏和难以评估。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不仅是对发展变化的创新应对、规划设计,更多的则是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转,工作落实,活力激发,素质提升。
(四)融于教育系统的沟通协调能力
中小学校长的成长是在其办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而实现的。培训中小学校长是办好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工程,培训机构要有培训合格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自身必须融入于中小学的办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因此,融于教育系统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的显著特征。有无融于教育系统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培训的规划组织、培训的项目设计,培训的质量保障、培训的持续都有重大影响。
融于教育系统的沟通协调能力,表现在培训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培训对象、与有着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成果的培训师资力量的沟通协调上。这种沟通协调不是临时性的,也不是功利性的,而是融于教育系统之中正常性的工作。这三方面沟通协调工作的成效大小,也是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的特色显现标志。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如何体现
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准备状态,在选择、评价校长培训机构时,需要对各个机构进行观察与比较,因此培训机构的“品牌”成为衡量一个机构核心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外显标志。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其核心能力建设中应当高度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可以从机构的课程品牌、项目品牌、校誉品牌三个层面推进建设。
课程品牌是培训机构品牌建设的基础和主要内容,要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安排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取得培训的实效,得到社会的公认。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中小学校长角色将向更加民主、平等、专业、共享的方向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多样,理念更新、能力发展、知识替代周期将更趋缩短,对校长的要求也将更高[3]。但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较为统一,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一般性注重多,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专题性注重少;理论性、政策性课程安排多,操作性、探讨性课程安排少;课程教学上,单向的教师讲授模式多,双向的让培训对象参与研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比较少。这已然不能适应培训胜任的中小学校长的要求。因此培训机构要围绕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项目品牌是培训质量彰显特色的主要标志,以某一项目作为某个培训机构的特色品牌,应是努力追求的。作为教育大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面广量大,培训对象因学校层次、地域区别、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也有着不同。从培训对象看,中学校长、小学校长,中学校长中的高中校长、初中校长,城市学校校长、农村学校校长等等都有着区别。从培训目标看,可以有教育管理提高型校长培训、职业素质提升胜任型校长培训、教育家成长发展型校长培训三个不同的层次。培训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好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建立起自己的项目品牌[4]。
校誉品牌是对培训机构核心能力的全面肯定,是课程品牌、项目品牌取得丰富成效的必然发展,是社会对培训机构全部工作的全面认可。高等教育中的名校效应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争创名校是不少高校改革发动力,同样,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也要重视校誉品牌的培育,不仅仅在课程、项目品牌上下工夫,更涉及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全部,是培训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工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部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论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能力――部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R].现代企业教育,2008,(13):81.
[2]叶进.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125.
[3]陈向阳.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构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