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整理2篇)

时间: 2024-10-12 栏目:办公范文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篇1

各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一些不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或者对其进行相似指标代换。具体操作如下:反映经济结构的指标中,外贸依存度用货物进出口总额/GDP计算得出;外资依存度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GDP计算得出反映劳动效率的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用GDP/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反映资本效率的指标中,外资利用效率用外资企业上交税额、外资企业成本利润率以及外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代替。反映管理效率的指标中,流动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代替,总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与平均总资产之比代替,库存率用产品销售率代替。反映技术效率的指标中,全要素生产率根据模型Y=AL扩求得,全要素生产率A=YlLKR,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人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之比代替。反映资源效率的指标中,土地效率用单位GDP建设用地以及农作物复种指数代替。反映环境效率的指标中,废气排放达标率用二氧化硫去除率代替,废水排放达标率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代替,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代替。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新中国历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指标数据来自环境统计年鉴,管理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技术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二)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基于上述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和测度方法,利用1985-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统计测算。由表2可知,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为0.419,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由0.210提高到0.677,即经济运行由中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中高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

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985-199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2-.4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低效率状态;2000-200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4-0.6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一般效率状态;2010-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6-0.8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高效率状态。

1.全国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264,表明我国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产效率从0.093提升到0.572,即从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一般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1985-2007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一直在0.4以下,表明在此期间,生产效率提升比较缓慢,一直处于低效率和中低效率状态之间;2008-2013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在0.4一0.6之间,说明生产效率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在2008年之前,除经济规模、管理效率评价指数达到一般效率状态之外,其他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在2008年之后,经济规模、劳动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增加较快〕

从生产效率的七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336,0.218,0.329,0.087,0.180,0.334,0.170,表明我国劳动效率、资本效率、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状态,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管理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2所示。其中,经济规模评价指数从0.024提升到0.914,由低效率状态上升到高效率状态;经济结构评价指数由0.071提升到0.288,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经济活力评价指数由0.309提升到0.315,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劳动效率评价指数从0.005提升到0.321,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资本效率评价指数从0.135提升到0.213,即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管理效率评价指数从0.308提升到0.424,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技术效率评价指数从0.155提升到0.271,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总体而言,1985-2013年,我国经济规模在持续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在逐渐提高。

2.全国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604,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351提高到0.803,即生态效率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1985年处于中低效率状态;1986-1998年为一般效率状态;1999-2012年为中高效率状态;2013年为高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自1985年以来,环境效率提升较快。

从生态效率的两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资源效率评价指数、环境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578和0.610,分别处于一般效率状态和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资源效率评价指数从0.473提升到0.610,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环境效率评价指数从0.326提升到0.842,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3所示〕

(三)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及比较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480,0.403和0.372,表明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经济效率总体处于一般效率状态,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64提升到0.750;中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02上升到0.681;西部地区从0.198上升到0.648,经济运行均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1.三大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284,0.258和0.256,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略高于中部、西部地区。1985-2013年,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依次从0.105,0.098,0.088提升到0.584,0.596,0.590,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与全国生产效率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生产效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七个二级指标看,对于经济规模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69,0.319和0.306,表明三大地区经济规模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经济结构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95,0.181和0.159,表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对于经济活力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32,0.329和0.325,三大地区相差较小,经济活力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

对于劳动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130,0.081和0.044,三大地区劳动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资本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04,0.172和0.157,表明东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管理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73,0.329和0.291,表明三大地区管理效率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技术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20,0.143和0.137,表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

2.三大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672,0.583和0.549,表明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生态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420提升到0.912,生态效率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中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30提升到0.788;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68上升到0.737,中部、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均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篇2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wWW.133229.CoM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

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艺术业190032184717181134180353186112183044图书馆业513684857948447496464906950423群众文化128420120156119072123458121441122500艺术教育155781521914285139071381313464娱乐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文艺科研315032053181315530973138文物680387092366125666767710182988其他2856822929944835353667744201263107总计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

(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图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

年度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娱乐业人数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总从业人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所占百分比49%48%45%51%79%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职称?2686328254288283141533001中级职称?83499842738452689407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比例?1.9%1.7%1.7%1.4%1.7%中级比例?5.9%5%5.1%3.9%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国有经济75%71%59%63%34%56%集体经济13%9%6%7%3%3%其它经济12%20%35%30%63%41%

表5: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其它部门72%54%55%24%42%54%文化部门28%46%45%76%58%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图5: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图6: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图7:2005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从业人数分布

图8:2006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产业人数分布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待续)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对校园欺凌的总体看法(整理2篇)
  • 下一篇:火灾事故整改措施(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