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走向和平发展不动摇
对于61岁的福建宁德台商王文田来说,“两会”是他每年都要关注的“大事件”。“2014年‘两会’把‘两岸一家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最让我高兴,因为这个‘一家亲’,我们一定会享受到更多大陆改革发展的红利,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王文田说。
在每年“两会”召开前,台湾媒体均会通过一些调查来了解的议题。而毫无悬念,“两岸关系发展”始终是两岸间最受瞩目的议题。
2014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两岸关系一节进行了如下表述:将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中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推动交流合作,开展协商谈判,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期待双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事实上,在全国“两会”广阔的议事平台上,要讨论决议的问题千头万绪,有关两岸关系的部分,只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沧海一粟”。但就是这100多字的内容,对于持续关注的台湾民众与媒体来讲,却是字字珠玑,内涵丰富。
对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台湾《工商时报》就撰文指出:该项报告对2014年两岸关系发展路向,表述颇为清晰。“这段落长度虽只有100多字,但内容非常具体,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譬如,该段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推动交流合作,开展协商谈判,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维护骨肉情谊等。”
台湾“中央社”的文章则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岸关系主张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此前会见荣誉主席连战时的论述一脉相承,体现出大陆对台政策的“延续”基调。该文关注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出现“反”,体现出近来大陆相关领导人对台谈话多感性词汇,思想更灵活,“感性呼唤”与“理性招手”交替。此外文章还引述台湾学者的观点认为:大陆近来对台多提“一中框架”,少提“一中原则”,显示出军事、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大陆,在对台工作上也展现出自信,在两岸政治对话、国际间等议题,都愿意用比较开放的态度面对。
如果说台湾的媒体和学者希望从“两会”上找到一些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那么通过观察他们已经看到,大陆对台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健性相当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是毫不动摇的。而一些细微的变化也正在透露出更为积极的信号。
“我们特别关注论述中‘促进经济融合’的说法。”台湾《工商时报》在3月6日的社论中认为这一表述“建设性十足”。“两岸经济的‘融合’,是比以往双方常说的‘整合’字义更为深刻。整合只是走在一起,融合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变成一体,且荣枯相共。”该社论认为,这样的表述显示2014年大陆方面一定会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来推进两岸ECFA(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后续协商,及加速两岸产业和金融合作,俾早日完成两岸经贸紧密合作的机制与建构。
大陆深改台湾亦是受益方
观察台湾媒体对本次全国“两会”的报道不难发现,深化改革、反腐和空气污染治理成为着墨最多的议题所在。这不仅显现出台湾方面以观察者视角切中了大陆发展的“命门”所在,更希望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对大陆的未来进行探寻。大陆全国“两会”释放的改革信号正牵动着海内外的神经,而台湾的探寻背后,透露的是两岸越发深入的休戚与共。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4年工作重点时,开宗明义便提到“改革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反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将“深化改革”作为执政基础的事实。
台湾《工商时报》就认为,本次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2014年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方针,而大力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在这些取向下,2014年大陆政府会采取多项大刀阔斧的举措,包括工商管理改革、财税金融改革、民营企业经营范围扩大、消费新热点培育、新城镇产业强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等。
而这些举措,如何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相连结,成为台湾方面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两会效应”已经在对台湾经济产生影响。就在政府工作报告刚刚表示要实现“宽频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行动通信后,台湾股市立刻有所反应,4G概念股表现突出。
台湾有媒体就指出,找到“深化改革”与两岸经贸合作的切入点,应是厘清大陆台商相关的机会与挑战。其以大陆“城镇化”建设和“民营企业振兴”为例,认为台商既要在地方扎根深耕获得机会,更要迎接结合金融与高科技进行转型升级的大陆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急需自身与时俱进,也需要官方给予妥善的经营指引与权益保障。
而在全国政协常委、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看来,大陆深化改革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共同破解双方“瓶颈”难题。陈德铭表示,大陆的深化改革是以市场的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大陆经济会更加开放,经济体系会逐步完善和形成,对台湾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所长郭建青教授则认为,现在台湾各界把上海浦东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观察大陆深化改革的窗口。因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置,涉及到财税、机构、行政管理等全面的体制改革探索。“在福建,也有厦门特区、平潭实验区,如果台湾民众来此投资兴业,更能感受到大陆深化改革后的新变化。”
台湾《工商时报》就提出,两岸官方亦可考虑通过合办智库研讨会,来共同掌握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与大陆深化改革相结合之道,使双方经贸活动能充分享受大陆的“改革红利”。对于忧虑,该报也直言不讳:“我们担心的是,两岸经贸若跟不上大陆改革潮流,就会陷入‘不进则退’的窘境。”
共圆中国梦台湾扮演什么角色
大陆正在通过深化改革开启中国梦的实现之路,而在这样的蓝图中,作为这一构想“参与者”的台湾,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首当其冲自然是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甚至融合。大陆力图通过产业升级在国际分工中站上新台阶,在这样背景下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亦须有新的思路。
事实上,一些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实现着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这一梦想。对于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有着切身感受。在“两会”前荣誉主席连战每年例行的大陆“走春”之旅中,小米公司研发的“红米”手机作为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赠予连战的礼物而声名大噪。“红米”的研发、生产在大陆,但是零件却均来自台积电、鸿海、联发科等王牌企业。小米的成功,正是“两岸供应链”成功整合的范例,它也证明了“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不是一句空话。
而在大陆一些台商聚集的区域,一些升级也已开始发酵。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长周乃翔在“两会”上就透露:国务院2013年批准昆山设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已取得初步成果。“在昆山的投资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合作,转变成为附加值较高的合作,一些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都已经陆续入驻。”
两岸产业整合不仅要在深度上拓展,更需在结构上转变。对于文创这一两岸极具合作潜力的产业方向,著名相声演员、民革中央常委冯巩就建议,可以将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引入大陆自贸区。在他看来,深度整合的前提是要为两岸文创产业提供各类支撑,加强两岸人才交流,鼓励金融创新对接文创产业,同时专门研究并推动创司入驻大陆创意园区,参与两岸文创产业合作。
在产业合作之外,越来越多呼吁两岸在关键领域加强合作与互助的声音也成为“两会”的一大亮点。在昆明事件发生后,不仅是两岸双方,世界各国当今都面临严峻的反恐情势。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在本次“两会”上就表示,乐见两岸朝签署“反恐合作协议”方向前进,因为这不仅关乎国家安全,更攸关两岸民众切身权益。而台湾《旺报》也撰文呼吁,两岸应加强联合反恐行动,诸如恐袭情资的交换、海上联合反恐演练、联合搜救行动演练,以及反恐预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以降低恐攻带来的危害。
此外,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让两岸在航空安全领域的合作纳入机制的需求显得越发迫切。台湾《经济日报》就指出,让人欣慰的是,在不久前举行的两岸两会第十次会谈上已确认,两岸民航安全机制化合作已经纳入下次会谈的协商范围。
而对于个人而言,中国梦的参与其实也并不遥远。台籍人大代表陈云英是大陆特殊教育的奠基人与开创者,被誉为“大陆特殊教育第一人”。在她看来,中国梦中的应有之义必然包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服务,创造更幸福的人生。“如果还要工作十年的话,我希望都留给儿童教育事业。”61岁的她表示。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假设;影响因素
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根据商务部新闻会上数据,2016年1月份,网络零售企业销售额增34.5%。2015年3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部署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领域,并颁发了向财税、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倾斜的发展政策。本文就会计基础理论的会计假设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二、“互联网+”对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依托在网络平台,经营活动和资金流动可以在瞬间完成,在交易完成后可以立即解散,对经营效益可以立时清算,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经营活动动态性很强。互联网提供日新月异的信息收集、提供技术,使财务静态核算走向动态核算,传统的会计假设提供的财务报告越来越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需求。
(一)会计主体
企业选择在互联网载体平台进行经营活动,企业财务活动具有虚拟或临时合作体的特点,会计主体规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具体内容具有固定性,在互联网平台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主体,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模糊、多元化,进而使会计主体被快速的重构或解散,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会计报告可理解性较差。所以,互联网企业会计主体核算,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互联网交易活动的合作体假设代替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
(二)货币计量
互联网经济活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备流动性强和范围广的特点,交易主体虚拟性强,在非实体形态下产生的虚拟货币电子交易,使得货币计量稳定性低和货币风险高。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活动,出现了多种支付平台,支撑交易双方的资金流动,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网上银行(中国银联)、支付宝(阿里巴巴)、财付通(腾讯)、百付宝(百度)等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虚拟货币与实体货币进行双向兑换,也能购买实物商品,具备了实体货币的职能。电子货币,流通量取决于企业业务需求,国家无法在存款准备金或贴现等手段进行调节,所以网络平台交易产生的第三方支付具备货币计量稳定性低和风险高的特点。所以,在无纸化的虚拟交易的环境下,在电子货币代替传统货币计量的趋势下,需要明确电子货币计量的确认方法、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的管理和建立支付行业准入制度和规范,提高关于货币计量方面的会计信息报告质量。
(三)会计分期
传统会计分期属于人为划分会计期间,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互联网经济交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生效,会计主体持续的时间不再人为限定,因为互联网交易活动具备瞬间性,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财务报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为了适应互联网经济交易活动的多变性和瞬间性,会计软件的开发应尽快结合网络经济财务活动特点,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引入实时财务报告和短期项目,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报告期等新的补充假设作为其拓展。结合网络平台,使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实时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解决传统会计分期假设下信息获取不及时的缺点,便于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动态,利于做出决策。
(四)持续经营
传统的会计持续经营,要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一直经营下去,互联网经济活动是众多企业依据自身的业务和条件在形成的临时结盟体,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不稳定,会计主体核算多变性,经营时间与持续经营的假设差距较大。互联网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风险性决定了其持续经营时间难以确定,在条件有限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自身经营能力进行充分评价,对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状况,在财务报告予以充分披露。在互联网经济活动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会计核算产生新的领域,如电子商务会计、网络安全会计等;互联网平台也使会计核算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经济活动加强,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加强趋同,对互联网会计的核算,要求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在准则和制度上要明确规定行业行为规范,以适应社会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薇.分析中国网络会计的发展趋势和思路[J].甘肃众横科技,2011,03:80-82.
[2]黄宏.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和对策[J].财经界,2015,0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