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防火培训的目的(整理2篇)

时间: 2024-11-10 栏目:办公范文

防火培训的目的范文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施工工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直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另据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25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5864亿元;约占GDP的6.7%,达到历史新高。到2008年,建筑业就业人数达到3314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27%。而建筑工地内的管理人特别是一线工人群体,其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远没有落实,原因就在于现有的针对建筑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远未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笔者作为一名防火监督员认为如下几个方面要引起社会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是施工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对于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觉得对建筑工人搞消防安全培训不值得。据统计,2008年我国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000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76%;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3集中在建筑行业。这样大的一个群体从事着建筑业,消防培训制度化、法制化训是十分必要的。而“候鸟式的”,“赚了钱就走”是农民工在建筑业就业的一个特点。有的刚刚接受完消防安全培训就离开了参训企业,个别的唯经济效益论老板觉得为别人做嫁衣式的消防安全培训,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二是工期紧迫,做消防培训怕耽误工期。2007年11月25日凌晨,正在修建的山西侯马市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坍塌,造成3人死亡。而就在事故发生前10小时,该建筑刚刚举行了封顶仪式。然而,把目光放得远一些,不难发现,“工期紧”似乎已经成了当前一些豆腐渣工程的遮羞布了。实际上,在一味狂飚猛进的施工中埋下的何尝不是深深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果施工速度和消防培训质量不能并行,其极可能就是一种“带血的速度”。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高层公寓火灾,2010年8月28日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致9人死亡的火灾等都存在消防培训方面的短板,建筑施工工地工人及其相关服务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业务素质不高往往是造成重大的财产甚至生命损失的根本原因。

三是以法规性质规定的消防培训制度尚未建立。我国的《消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怎样才能够让消防培训形成法规性文件,在建筑施工工地内真正有效的运行,让政府的各个部去有序的强制性的依法贯彻落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四、消防培训工作单打一局面远未打破。消防培训工作和其他安全培训工作一样具有社会性,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而目前的消防培训工作,只是体现在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大多是临时性的,因为涉及工期,培训的时机等等方面原因,对于全体建筑施工人员的消防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培训的制度化和法规化已经十分紧迫,现有的消防培训机制体制,无法满足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要形成消防安全培训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施工工地的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训对象上要具有普遍性。要彻底解决建筑工地一线工人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馈乏的不利局面,不能因为建筑工人流动性大,就成为消防安全培训可以不参加的理由。而要形成只要上了建筑工地,从事了建筑施工及其服务,就要持证上岗。在这个方面建筑施工工地职工的登记备案制度,消防培训机制,政府部门之间、企业政府之间都要有相应机制建立,并由法规加以保证。

二是培训教材要精、要有针对性。(一)要具有针对性。教材要由消防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建筑施工业一线工地的特点,编者要真正走进一线产业工人、走进建筑施工工地,增进感性认识,联系实际加以解决。(二)编写工作要做好规划。注意编写工作的层次性,一线工人在工作中将面对什么样的消防问题,事先要做调研;再同建筑业的其他主管部门一道做研讨,论证。(三)要具有精简性、可读性,根据统计,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超过行业从业人员的70%。小学和初中文化占绝大多数。因此消防培训及教材,要少一点理论性的东西,如何预防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如何扑救初起火灾,人员如何疏散等基本内容即可。(四)要具有通俗性,如果消防知识尽可能的以顺口溜、民间谚语的形式编写,效果更好,(五)消防教材要体现公益性。少发生火灾,特别是有影响的重特大火灾,本身就是在给地方政府创造财富,仅投入几本书的钱,创造了那么大的安全效益,还是很划算的。

三是消防培训工作要实现岗前性。要坚持以岗前培训为主,以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培训为辅的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耽误工期为代价的消防培训必然走向表面化。我们的消防工作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从这一点上讲,解决工期紧与消防培训时间之间矛盾的问题,要求我们主管部门多脑筋,非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和培训制度不可。把消防培训放在施工以前进行,就是出路之一。

四是由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等立法机关来制定消防安全培训的法规章程,从而规范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消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确定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为主体的消防安全培训的法法义务。《消防法》中的“公民的积极参与”是主观性的,带有志愿性。而消防培训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建筑产业工人”而言,它必须是制度性、强制性的,这是由建筑施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和工人的流动性大等特殊性质决定的。更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仅靠某一个政府部门来开展消防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谈得上执法的严肃也就是执法必严,因为有章可遵循,才谈得上违法必纠。

我们一直在谈消防工作是社会化的工作,我觉得消防工作不仅仅在宣传方面,叫“大消防”,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管理上,特别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消防培训工作要想真正得以有效推动,只有以法律规章来规范消防培训机制和制度,才能真正让消防知识走入建筑工地,才能让消防安全知识在建筑施工工地内筑起一堵牢固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防火培训的目的范文篇2

改革创新

灭火培训模式随着当前灭火技术发展环境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灭火技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精神,改革创新落后的灭火培训模式,从而提高培训管理技术水平,培养一批批专业化、技术化的灭火技术人才,保障培训效果的最优化。各级消防尤其的灭火防火管理部门应当树立起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大培训资源以及资金的投入,创新并改革灭火技术培训体系与培训内容,训练方法要创新,要采取综合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灭火救援训练模式,通过专业综合的灭火训练,进而有效的将各项业务知识、技术技能以及战术尽量的联系起来,将灭火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消防技术、灭火救援战术集中于一体,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工作,进而将各种灭火岗位以及技术协调起来,加强指挥工作的有效性,全面的提高灭火队伍对于火灾的应以处置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进而实现发展目标的最优化。科学有效的进行训练模式以及训练思路的创新不仅能够实现技术管理层面的进步和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广大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提高灭火技术培训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和推动作用,针对当前消防安全管理形势制定的灭火技术培训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不同人员的学习以及训练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工作中,灭火救援工作需要什么就制定什么样的训练科目,继续加大设备技术供应资源的投入,真正做到有什么就装备什么,不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的提高灭火建设资源的使用与配置效率,而且可以节约培训时间、节约培训经费,进而提高灭火救援队伍的综合实战水平。除此之外要加强灭火技术与灭火设备的管理,定期组织新装备、新技术的轮训,加大资金的投入,积极推动灭火技术以及灭火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的提高灭火工作硬件条件,使得消防灭火体系实现人员设备的紧密结合,优化升级灭火训练培训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降低社会生产生活火灾发生频率,控制灾害的危害性。因此创新灭火培训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起灵活有效的发展思路,坚持练为战的培训思想,增强灭火技术人员的实践意识,保障训练效果精益求精,有效的提升训练效益。

加大培训工作,全面的提高灭火救援指挥人员以及战斗人员的素质

要想实现更为长远的安全保障工作目标,就必须切实的提高灭火培训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尤其是重点加强指挥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俗话说强兵先强将,灭火救援的培训工作以及日后的实战必须依靠高素质的领导者、决策者以及指挥者,灭火技术的培训工作能够成功的实现预期的目的,培训指挥人员自身素质与其指挥能力、领导能力起着关键性以及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切实有必要增强灭火技术培训以及实战领导者的培养和教育,增强指挥技巧、提高指挥水平是做好灭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突出灭火救援工作在消防部队的中心地位,加强资源的投入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对各级培训人员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其工作行为,及时的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的研究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消防内部管理体系中形成负责任的工作意识,重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帮助灭火技术人员树立起高度积极的工作意识,主动的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灭火技术,进而加强培训、提高灭火技术,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

结语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销售部工作职责(收集3篇)
  • 下一篇:防火培训报告(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