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职业标准;课程内容开发;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确定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体系就成为各个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首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高职课程内容开发与职业标准衔接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的局限与问题,认清局限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滤清思路。本文就是在对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局限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于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局限
1.沿袭高等教育课程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没有伴随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究其根本原因是受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维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是由本科大学分化产生,在发展之初,不得不模仿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体系,聘请对行业特点,职业标准、一线工作流程不熟悉的本科院校教师授课,课程开发者大多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熟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人,鲜少是行业一线的技术能手、行业专家,部分学科几乎没有将国家职业标准吸收进课程内容开发建设,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开发以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论为基础,重理论,轻实践,将本应该“职业化”的高职教育逐渐发展成“学科化”,导致教学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2.对职业标准的地位认知不清。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旧有的开发模式忽略了国家职业标准,其结果是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于是很多院校纷纷将国家职业标准列入到实际的课程开发中。由于课程开发者在对职业标准的地位认知不清,将课程标准、专业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混淆,出现了以职业标准代替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或片面地认为国家职业标准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不做调研,不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盲目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开发中的情况。
3.课程内容开发呈现封闭状态。在进行课程内容开发时,高职院校本身仍是开发主体,企业、行业专家极少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使得开发出来的课程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差别不大,反映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得到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现,课程内容开发呈现封闭状态。国家职业标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出从业人员要具备的解决实际现场问题的能力与意识,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单纯地由政府主导,依靠学校开发课程,很难满足国家对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二、基于《国家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的对策
1.深挖内涵,确定目标。基于职业标准进行高职课程内容开发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进行高职课程改革,因此明确职业教育的内涵,转变课程开发的观念非常必要。在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标准的地位举足轻重与国外职业院校的教育内涵传递出的知识取向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职业人”,培养的能力也不仅仅是岗位操作技能,因此把职业教育的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理论上讲授的专业技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要求。应将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技能课程与岗位操作联系。课程开发者要深挖隐于职业标准中的职业教育内涵及职业文化,有意识地将职业标准及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职业价值、职业精神、职业文化贯穿课程内容中。通过积淀的职业习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情感、职业认知、职业意识等方面发生改变,促成综合职业能力的达成。
2.多方参与,提高教师素质。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石油危机带来的社会影响,将企业雇主加入到职业培训中来,本是出于缓解政府办学的经济压力,却意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雇主们都能顺利获得自己企业理想的员工,大大推动了英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这充分说明课程开发参与者在一定的制度下也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1]。课程内容的开发只有符合教育者和用人方两者的利益才能顺利进行,这需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配套相关的奖励机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真正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内容开发中。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仅仅是讲授一门课程,而是一项完整工作任务的组织者、咨询者甚至评价者,这要求高职教师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具备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及跨专业的的知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3.注重知识更新,建立连续培训机制。产业发展带来职业分类的转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技能型人才,知识更新不及时不利于高职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课程内容开发要遵循高职学习者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连续性的培训机制。根据就业市场发展变化及职业标准的更新及时调整高职课程培训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这种连续性的培训也非常必要,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政府与行业管理并行,多渠道筹措经费,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定期到生产、科研一线,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使教师的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6.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为局域网具有投入少、组网速度快、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所以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使用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组网的理论知识以及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对职校生今后的就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多次组织计算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开展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案例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以往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拘泥于教材内容,无法在提升学生技能方面取得突破。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课堂与企业通过实际工作案例实现“无缝对接”,学生随着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用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同时,案例教学又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又会涉及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模块教学等许多内容。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案例教学在职校生技能提升方面的作用。
二、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效激发职校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计算机专业已没有了当初的神秘“光环”;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与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这无疑加大了职校生学习的困难,不少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则可让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案例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突出工作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理论与实训成绩,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就业后面对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问题时还是会手足无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工作脱节,而案例教学将真实的工作情境搬进了课堂、搬进了实训室,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的培养。
3.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案例,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训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三、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案例教学的开展
1.课堂教学多样化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都局限于教室与实训室,而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打破这种界限。
如在“走近计算机网络”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已建校园网多年,采用光纤接入Internet,有公网IP地址若干,对外有可用于宣传学校网站,并为学校下属的系、部提供网站虚拟主机托管服务,对内建立了无纸化办公网络,用于日常信息、教学管理。所以,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通过与校园网的零距离接触,去认识、了解局域网的功能、结构及使用设备情况,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2.教学内容实战化
教学内容实战化是提升职校生工作能力的关键。因此,要选择切合学生能力现状的案例展开教学。
如在“使用交换机组网”的教学中,笔者设置如下案例:学校第一教学楼要增加一个实训室,可容纳40台计算机,要用两个24口交换机将这40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局域网。规定好网络拓扑形式,让学生自己分组解决如何使用交换机进行组网。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实践,很快就掌握了交换机的连接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设置相关案例,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级联、堆叠和链路聚合的原理。
3.教学考核科学化
教学考核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考核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也要考核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
总之,职业院校的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工作案例作为教学突破口,着力培养职校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就业服务;高职;大学生
校园人才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是人才服务平台前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市场信息,调整个人学习目标,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及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2007年,由苏州市人才市场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的江苏首家校园人才市场在国际教育园北区成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校园人才市场的功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就业指导是关键,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人才服务平台前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中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高校为给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获得求职的机会,为他们和招聘企业牵线搭桥;广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增强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学生在择业以及其后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竞争能力[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已经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既不应停留在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或升学对策的指导和帮助,也不能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而应该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信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身心发展的差异,通过各种指导活动,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职业和自身,明智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从时间上看,就业教育从大学生毕业前夕提前至新生入学时,大一新生从踏进高校校门开始便开始接受就业指导;从空间上看,缩短了大学生接触劳动力市场的距离,同时,职业素质锻炼平台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及实习基地。因此,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市场和大学生的需要,将就业服务平台前移,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内容粗狂、教育形式单一、目标局限、缺少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等。
1、工作观念缺失。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专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往往局限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或仅仅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对就业工作的内涵理解存在局限性,我国许多高校是在大学生毕业时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缺乏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2、形式及内容单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举行讲座、分析会等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讲座和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场数不多,其中内容精彩、指导意义大、影响力强的讲座较少,指导内容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解释、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方法指导及求职技巧培训等,对于如何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的工作则或为缺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施的确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停留在纯课程化阶段,缺乏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就业指导不但要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指导学生接触就业市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综合需求。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只局限于毕业班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格局尚未形成,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已近结束,面对求职信息和岗位要求,大幅度调整适应的可能性较小。应该让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市场,尽早了解毕业后的竞争环境和社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便及时安排和调整大学学习和生活。
3、工作目标局限。受人力、财力、观念以及行政考核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就业安置阶段。至于学生所选择的工作是否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否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更没有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来抓[2]。另外,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门的、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客观原因促使他们不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很难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专业去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高校编印一些教材,也有一些研究,但相关的研究仍明滞实际的需求。对劳动力市场及新时期我国人才就业的特点缺乏理论研究,对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3]。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差异化和社会化。
1、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需求,通过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职业倾向测试等各种方式,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分阶段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及早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做出择业预测和就业决策的能力[4]。
2、就业指导的差异化。由于受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只有做到区别分析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特点,区别分析相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之间的特点,对本校、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进行深刻认识,才能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群的特点进行竞争优势指导,指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在求职或升学中扬长避短。根据本校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向不同的单位开展差异化的学校推介,学生推介服务,吸引不同类型的单位来校招聘。
3、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就业指导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种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的,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格局。帮助大学生谋求一份工作或者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并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追求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所追求的是让大学生在工作中自我实现,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与对策
(一)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生涯规划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源,并于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人中国。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能力、环境分析能力、目标定向能力、策略规划能力、生涯反思能力。西方国家的就业指导从学生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即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6]。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对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自我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般采用六个步骤,即自我评价、确定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和反馈等。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服务中心或生涯资源中心。资源中心整合了校内外的众多资源来协助中心完成使命,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和校友等[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设立相应的机构,保证经费、教学力量的配给,在方向上予以倾斜;在课程没置上,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且低年级侧重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通过一个可测量的自我发现过程来了解自身职业决策,高年级侧重求职策略课程;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任教、加强对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学生工作者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坚持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在校园活动中组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邀请成功校友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亲身经历,观看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媒体资料,开展主题演讲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个性特点和适合的岗位特质.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更理性。
(二)发挥辅导员在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在对自身的特性与职业发展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后,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从入学起培养就业观念。辅导员老师从学生进校一直到学生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所以辅导员老师应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起到培养就业观念的作用。
首先,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识到位,才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再次、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第四、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辅导员应该鼓励、督促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第五、应及时排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除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工作的稳定,也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8][9]。
从低年级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辅导员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激烈竞争的择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及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特长气质兴趣爱好特长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同时试图多渠道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临近毕业阶段,通过就业过程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三)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些人文社会科传统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10]。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美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除了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外,还开展个体咨询和服务。职业咨询师帮助上门求助的学生分析就业方向和兴趣、设计就业策略、寻找见习场所及就业单位,甚至逐字逐句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简历[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借助高品位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为学生联系和提供实习、假期工、社团活动等实践机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贺黎.大学生就业指导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9):91.
[3]陈学诚.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学海,2008(6):201-204.
[4]白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从就业价值观层面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指导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0(11)6-7.
[5]王声平,傅小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策略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9-111.
[6]王惠燕,卢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60-64.
[7]王慧军.高职院校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考[J].林区教学,2010(5):6-7.
[8]杨娟.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0(2):158.
[9]李唏.全方面做好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出国与就业,2010(6):25.
关键词: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再被国家课程独立垄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不断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进行补充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出一些关于校本理论的有效理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助事物,对国家课程具有重要的补
充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师本位,应该着重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一种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决策机制,不断促进课程改革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课程改革的分类上讲,校本课程的设置充分结合地方学校的发展特色,在国家课程的引导下,将校本课程向本土化方向发
展,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进行改编、补充和拓展,使国家课程符合地方教学的需要。同时,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需要,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一般而言,国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会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
校,强调学生课程设计的地方性特色。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要得到专家、教师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才算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期实质是个民主决策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众多专家及社会人士的指导和评价,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促进校本课程设置和开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误区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发展初期,在教师本位的指导下,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科学成果编写成教材或是学习资料,提出一些有效的借鉴意见。但是,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外界进行交
流,且每个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往往有限,导致校本课程在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均衡。但是对于国家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要摒弃错误认识,不要局限于教师角度、社会角度以及学校发展的课程开发。
1.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形成重要的制约。在有些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很多领导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极其缺乏,片面地认为课程的开发只是专家学者的
工作。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是,新课改的要求就是抛弃传统观念的课程开发,忽视课程设置的长期改革和创新的融合作用。这种错误认识,使很多地区错失了创办地区性和弥补学校发展差异的课程开发机会。有些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因材施教,错误地对待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2.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从教师、社会等角度考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一套教材的编制到实施都是来自于
同一批教师的杰作,他们负责承担全部的责任。然而,这样的改革模式也会导致一些教师的话语霸权,为了教师的教学方便,只是按照教师的权威思想来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甚至在有些学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目的,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按部就班地进行改革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学校不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意义,也就完全不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监察,胡乱拼凑校本课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考虑其长远发展的意义。长此以往,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3.课程开发的机制和评价导向问题
新课程的改革,促进课程设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而与时俱进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课程的开发在于提供有选择性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了升学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此应对国家的人才选拔形势。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各种竞争的压力使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偏离公正、客观的标准,评价问题影响着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研究
在课程校本开发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编制中,要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造成的制约影响,以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课程编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则,在实践中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使课程开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构建既能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生活为本进行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课程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加大对学生的生活形式和空间的关注,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同时,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了解。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别,结合不同地区和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生活状态,为农村学生多提供一些基础科普知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动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提供健全的教学设施,加强多媒体建设,引进各种学习资源以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
综述全文,校本课程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在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置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要,与当地学校的发展条件相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贯彻在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5).
[2]张文湖.谈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管理作用分析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所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要从“课堂教育层面”跳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管理也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的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应用场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在国外教育管理领域非常有影响。[2]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是根据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而制定的,所以学校的成员(包括校理事会、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承担,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他们运用资源对学校的财政预算、课程设置、教科书选择、学校人事决策等方面实施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革学校的管理系统,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质量。[3]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突出学校的自治性、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办学的权力归还给学校,其授权内容包括人事权、财务权、教学管理权等。相对于校本管理来说,校长负责制只不过更强调将权责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使责、权统一。[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扩大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为目标,也表明学校办学自主权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我们透过深层不难看到,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它们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层次得到深化,将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全面落实。值得关注的是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托点在于校本管理。
二、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校本管理既是办学思想的物化,也是办学目标的体现。相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校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校本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资源建设、校本制度建设和校本文化建设。具体地说,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教研是中介,校本课程建设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之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当然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的开展,也会极大地推动校本管理的进行。
(一)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管理的依托
新课程改革的实现形式是“一标多本”,学校承担一定的课程管理与开发任务是国家对学校的要求,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最终都将通过学校来实施,形成事实上的学校课程。同时,国家还给予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权限,让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依靠自身的条件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一种本土的、独特的、有个性的校本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显著亮点。
所谓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可以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所以它更多的是教师、学生、环境等各种资源的挖掘和有机整合,是体现学校本体的教育平台,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从而导致学校的管理模式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也要转换。
当然,校本课程建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门课程的开发,更不能演化为一本本教材的编写。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校本资源的开发。新课程崭新的理念、鲜明的目标、多层的结构、生成的内容等等都要以校本资源为基础,没有了资源就没有了学校,离开了校本资源的建设,我们不但达不到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要求,也使学校的存在失去了价值。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校环境的开发,要让学校的每一片绿地、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营造处处体现育人意境的环境课程。二是课堂建设,无论课程或是学科都是大概念,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校本课堂建设。因为学校的要求不同,参与的学生、教师不同,所以发生的教学过程肯定不同。课堂建设是校本建设的主阵地。三是校本教材建设,这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出的最能使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在“实践—开发—反思—改进”中不断生成。
总之,没有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就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更难以在学校中将开发的课程加以贯彻、落实。
(二)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校本管理的协调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提出从本意上讲是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三级”教研体系长期存在的教育科研与教研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确立“教育科研天生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强调校本教研就意味着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要以学校为中心、为基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室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者。另外,校本教研在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校本教研的内容、方法、形式等要借助于校本研究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靠校本教研使广大教师加以掌握。转贴于
从校本教研的实施看,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仍在于实行校本管理。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局限在校内部分教师身上,研究的范围、水平,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没有校本管理,校本教研就很难成为大家共同协作的活动,也就不能满足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真正源于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也源于对学校中存在的现象、矛盾等的深刻洞察。其教研内容能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要求,从改革传统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提出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教研内容。并能从学校实际出发,谋求在素质教育领域中通过改革实践,形成学校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在校本管理协调下的校本教研能够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的时间、费用以及培训的针对性等问题,它能在同一时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调动学校的各种有利因素,采用相对集中、分散自主讨论交流和自主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较为科学经济地解决好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相互间的关系。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撑
由于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这种研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忠实地执行、被动地实施课程,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而以前的这种职业生活方式使得教师这个职业变成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做的行当,从而使教师职业缺乏专业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能动地生成课程,并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自身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职业行为方式既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科学,又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艺术。与其说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型职业,还不如说教师职业是一种理念型职业。马克思曾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个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5]因此,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校本师资队伍,应该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方法上加以落实,并通过三条基本途径来加以实施。一要依靠培训,着重解决观念层面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要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深入人心,并使其能够内化成教师的教育言行。这种以校为主的培训应该是一种极具针对性的培训、紧密联系实际的培训,以身说法的培训。二要依靠“教科研”,着重解决怎样做好的问题。教师们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学习、讨论交流、反思改进,往往采用课题研究的任务型方式来促进教师发展。三是有效实践,着重解决实效性问题。学校为主的培训和教科研将学习与教科研赋予了理性的色彩,但本质还是加强学习,改进实践。校本管理为每一名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了肥沃土壤,所以有目的、高质量的校本管理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不容置疑,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改革的校长是实施校本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其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但是校本管理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授权者、促进者、学习者,又是与外界的沟通者。同样,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种政策。此外,家长、学生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社区代表,也必须从建议者的角色向决策和参与者转变,能够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而,切实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工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校本管理来说迫在眉睫。鉴于校本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期盼早日全面实施校本管理,以利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张济正等.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28
[2]刘宝存.校本管理: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13。
[3]毛亚庆.论西方校本管理的管理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