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收集3篇)

时间: 2024-11-13 栏目:办公范文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汉语言发展偏义复词发展变化

一、在汉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语音、语法与词汇三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相比较而言,词汇的变化发展是最为显著的,它几乎是在不停地随时展而产生变化。有些词语古代常用但现代少用或几乎不用了,有些词古今意义或大同小异或完全不同,也有些词在结构上和表达运用上与古代大相径庭。我们常见的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变化也是很有特色的。解惠全《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语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宋学农《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周本淳《古代汉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上述观点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汉语发展运用的实际语言情况看,这些概念已认识到偏义复词的共性,而对偏义复词由于时展变化所表现的不同还认识不够。这里我们对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在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表现与现代汉语中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看看偏义复词在汉语发展中的变化。

二、古代汉语中,从结构上看,偏义复词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双音合成词都经历了一个由词组逐渐凝固为词的过程,有一个很长的临时组合阶段,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现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随即消失,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例如:

1.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诗经·邶风·绿衣》)

2.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例1“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即“衣服”,“裳”无义起陪衬作用,是偏义复词。例2“衣裳”无偏义,“衣”指上衣,“裳”指下裙,保留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传·桓公二年》)

4.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例3“国家”无偏义,“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4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国家”偏指“国”,指晋国,“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

5.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

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例5“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例6“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失”指“失败”,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是单音词连用。

7.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汉书·张汤传》)

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够紧,允许颠倒成“长短”,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无实际意义。

8.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议》)

“缓急”无偏义,“缓”指“缓和”,“急”指“急迫”,是单音词连用。

古汉语偏义复词结构上的表现之二是,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可以任意组合替换,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如:

9.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韩非子·初见秦》)

10.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

例9“利害”偏用“利”义,“害”无义,陪衬语素在后。例10“利害”偏用“害”义,“利”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1.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短长”偏指“长”,“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2.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1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例12“出入”偏指“入”,“出”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3“出入”偏在“出”,“入”无义,陪衬语素在后。

14.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行》)

15.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例14“死生”只偏向“生”义,“死”无义,陪衬语素在前。例15“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在后。这些例句都说明,陪衬语素具有不定位时前时后的特点。

三、从意义上看,古汉语偏义复词表现为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素的意义并未消失,凝固成复合词后,其义偏向哪一个语素,完全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有时可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互相照应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可联系前后文句意的相承贯通上来确定偏义;有时也可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却是单纯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如: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穰”起陪衬作用。

2.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汉书·梅福传》)

“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只偏指“逆”,“顺”起陪衬作用。

3.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不能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孔子因谗被逐,墨翟因谗被囚,故“谗谀”偏指“谗”,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

4.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曹操,《薤露行》)

“沐猴而冠带”是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只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5.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北朝民歌《那呵滩》)

“疏”,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信。“疏”和下文“信使”不相照应,“书疏”显然偏指“书”,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这样“疏”起陪衬作用。这些例句也说明了古汉语偏义复词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胡培俊《古代汉语辅导题解》也说:“偏义复词究竟偏在哪一个词上,要由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而且意义相反相对或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到底是不是偏义复词同样要根据全句的意思来确定”。

四、在现代汉语中从偏义复词结构上看,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成偏义合成词的每个字是语素,各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不容许随便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二是陪衬语素不再时前时后,而是固定的,不受特定语言环境所制约。比如“窗户”,两个语素结合得很紧,不能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其义偏指“窗”,陪衬语素“户”无实意,位于“窗”的后面,只起陪衬作用。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词义固定单一。首先,其各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其意义偏向哪一个语素是固定的,不能因文而宜或随文而异,即表义语素定位,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始终都固定在那个语素上,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其次,其各个语素虽然并列,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例如: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不管老百姓活);“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好歹”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这些词语偏指意义是固定不变的,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没有因语境或文体不同发生转移。它们的特点是两个语素并列起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这就造成了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五、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偏义复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也显然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一是偏义复词经历了一个临时组合阶段,由词组逐渐凝固成词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是:

(1)有的代代相传袭用,慢慢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偏义复词。如国家、窗户、妻子等。

(2)有的经过临时组合使用之后,渐渐失去了其意义功效而被淘汰不用。如车马、园圃等。

(3)有的既没有固定成词,又没有被淘汰,直至今日依然处于试用阶段。如成败、得失、利害、恩怨等。二是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词和词组,以及词和词素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是词组,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现在成了词素。古汉语偏义复词处于临时组合阶段,内部结构不够稳定,其义也随文而异,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消失只起陪衬作用,词义就偏向另一方,而且是固定的,成为比较独立稳定、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了。这就是偏义复词在语言发展变化中也发生的相应变化。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变化发展情况的认识,也许能增强我们阅读古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范文篇2

一.同义复词

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先秦作品,同义复词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所谓“同义复词”,是指古代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复用,并列构成复合词语。它的内部结构关系是并列关系,其中作为构成成分的同义词,义同义近是相对的,他们往往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就是所谓“对文则别,散文则通”。意思是说,某些同义词当分别使用在对偶句中的时候,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有细微的差别;当分别使用时,常常各自保留了他们原来的词义或用法;当连用于散文句中的时候,它们的意义又有相通之处,我们在阅读时常常是取其共同之处。

同义复词,少则两个音节,多则有三四个音节,以两个音节的居多。但在功能上却只能是一个词。由于有些同义词经常连用在一起,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复音词。现代汉语中相当一部分的双音词就是由古代两个单音同义词(近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例如“恐惧”等。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过:“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务必注意同义复词与今天使用的形同而义不同的双音词的区别。

从词类上分,同义复词可以分成两个类型:实词型和虚词型。

(一)实词型

⒈名词同义复用

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上》)斧,伐木工具。斤,斧的一种。

⑵积反货而为商贾。(《荀子・儒效》)运货贩卖的叫商,囤积营利的叫贾。即所谓“行商坐贾”,“商贾”即做生意的人。

⑶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史记・刺客列传》)庸,受雇佣,此指佣人。保,仆役。“庸保”,仆役。

2.动词同义复用

⑴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途崩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文》:“崩,山坏也。”引申为死。《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说文》:“殂,往死也。”“崩殂”指帝王死亡。

⑵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战国策》)徒,步行。跣,足亲地也。“徒跣”,光着脚走路。

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书・李广苏建传》)《说文》:“操,把持也。”“持,握也。”“操持”,拿着,握在手里。

3.助动词同义复用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二章》)“可”助动词,“得”助动词。“可得”,能够。

⑵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可以,能够。“可”可以。“可堪”,能。

4.形容词同义复用

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疲”,疲倦,劳累。“弊”本义是败坏,引申为疲困。“疲敝”,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不充足。

⑵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史记・伯夷列传》)“彰”、“明”、“较”、“著”都有明显义。“彰明较著”,形容极其明显。

(二)虚词型

1.代词同义复用

⑴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庄子・山木》)“彼其”那,那个,指代较远的物,作定语。

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乐府诗《十五从军行》)“阿谁”犹“何谁”,代人,二字同义复词。

2.副词同义复用

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察今》)“尚犹”,还是,仍然。

⑵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报任安书》)“适会”恰好,刚好,表示两件事时间相合。

3.叹词同义复用。

⑴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噫吁”是同义复词,表示惊叹语气,蜀地方言。

4.连词同义复用

⑴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遂”,于是。

⑵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纵,让步连词,即使。“便纵”,纵。

5.语气词同义复用

⑴又何学为乎?(《说苑・建本》)“为乎”,连用后表示的疑问语气更为强烈。

二.偏义复词

在古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种特殊的复音词:偏义复词。它是颇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类词。什么是偏义复词?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陪衬作用。”解慧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两个词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语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周本淳主编的高校专科教材《古代汉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总括上述四家的看法,所谓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有关联的或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了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到陪衬作用。当然,这个陪衬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复合词有两个构词要素:两个语素和一定的构词规则。两者不可或缺。因此,偏义复词中某一个语素的陪衬作用便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语法作用来说,它标志着两个语素是并列关系,有使复合词完整定型的作用;从词汇意义来说,它有提示语义区别近义词语素的作用。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语素即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仅仅明显地表示语法作用,这是汉语的结构形态与语汇意义脱节的一种语言现象。

偏义复词按语素分,可以分成三类:名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动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形容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

(一)名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

(1)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针对齐宣王以羊易牛衅钟之事发出责问的,故“禽兽”偏指“兽”。

(2)世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穰”庄稼丰收,“饥”,饥荒,年成不好。禹汤时代遭受连年水旱灾害,故“饥穰”偏指“饥”。

(3)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没有公公,故“公姥”偏指“姥”。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圃,种菜的地。园,种果树的地。“园圃”偏指“园”,与“桃李”照应。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市”,买卖之所。“朝”,朝廷。“市朝”,偏指“市”。

(二)动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存亡”上文指出形势危急,“存亡”偏指“亡”。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驻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其他农民起义队伍入关,“出入”偏指“入”。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诗中是说刘兰芝日夜操劳,“作息”偏指“作”。

(4)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被遣回家,走上堂去感到无脸面,故“进退”偏指“进”。

(三)形容词性语素合成的偏义复词

(1)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刘邦是说项伯跟张良相比哪个年岁大。“少长”偏指“长”。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陟”是迁升,升官。罚是处罚。“臧”是善,“否”是恶。“不宜异同”,不应该有所不同,“异同”偏指“异”。

(3)而某不量敌众寡。(《答司马议书》)根据原文语境,“众寡”中只有“众”的意思。

偏义复词既然是复合词在表示多种意义所呈现的一种形式,那么我们怎么辨识它呢?

高中语文偏义复词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泰国学生介词“给”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一、偏误类型及分析

笔者根据鲁健骥先生的理论把偏误分成误代、错序、误加和遗漏四大类。

(一)误代指在两个或几个意义、形式相近,用法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张冠李戴,例:

*运动给我觉得很舒服。

上述例句中不该用“给”,应改为“让”。这主要是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在用泰语“???”的地方全译成“给”。而“???”可根据语境译成“给、让、替”。汉语“让”表示指示、容许或听任。“给”也可表“让”但往往含有“给予”的意思。例如“把它拿来给我看看”,也可以说“把它拿来让我看看”,这时“给”和“让”可以整理,但“爸爸不让我去中国”这句话,“让”的意思是给予某人做某事的权利,不能用“给”。学生没有考虑到这两个词的词义对应情况,造成了偏误。

*妈妈给我洗衣服。

*老师给我交作业。

从例句单独来看没有错误,但与学生想表达的意思不符。学生要表达“妈妈让我洗衣服”和“老师让我交作业”,但由于泰语“???”兼有“给”“让”的意思,学生按照泰语语序逐字翻译造成此类偏误。

汉语表达这两个意义时分别使用“给”和“让”,而泰语都使用“???”,只是在语序上发生了改变。这种句子即使学生理解每个词的含义,但在整体意义的理解上仍然容易造成偏差。所以句子在语法上看是正确的,但所表达的意义却与其想要表达的意义不同。

(二)错序

错序是泰国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偏误类型。泰语和汉语在语序上有较大差别,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句中不止一个位置,作状语时一般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定语时位于主语、宾语前面,作补语时位于动词后面。泰语的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位置与汉语一般是相反的,泰语的介词短语放在句中的名词之前,谓词之后。这对泰国学生来说是很难掌握的。

例:

*请买给我一个苹果。

由于“给”的功能和用法复杂,研究成果也相当多,但目前学界对“给”的词性仍未获得一致的看法。本文根据傅雨贤、周小宾《现代汉语介词研究》的观点,将以下三个句式中的“给”看做介词分析。

1)S1:NPs+V+给+NP1+NP2

2)S2:NPs+V+NP2+给+NP1

3)S3:NPs+给+NP1+V+NP2

这三个句式中,对动词和名词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学生如果不懂这一点,就会用错句式,出现偏误。

(三)误加

误加指不该使用某个成分却错误使用了造成的偏误。

*他告诉给我一件事。

*老师教给我说中文。

学生常根据母语习惯按字面意思对等翻译进行表达,因而使用了一些不需要的词。这类偏误出现的较少且多出现在初级阶段。

(四)遗漏

遗漏是指学生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造成的偏误。

*我介绍大家我的好朋友。

*我要道歉他。

以上例句该用“给”而学生没有用。这类偏误出现比例较小且大多出现在初级阶段。例句中“介绍”不是双宾语动词,应用“给”引出动作的接受对象改为“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好朋友。”例句中“道歉”在泰语中不用介词,“????????????????????(我+要+道歉+他),汉语动词“道歉”在语法上是动宾结构,也需要介词“给”引出对象,应改为“我要给他道歉。”

二、偏误原因探究

首先,母语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是母语的负迁移。比如错序的偏误,很多就是由于泰语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和汉语不同。介词“给”的误用也是因为“给”和“???”对应的不对称性让学生常常混淆。误加和漏用现象也是受泰语的影响,表达时将母语直接对等翻译,没有考虑汉语动词的特殊性。

其次,从汉语本体角度来看,介词“给”的义项丰富,使用复杂。“给”是兼类词,可做动词、介词和助词。“给”的相关句式也十分复杂,不同的句式表达的语法意义不同,对动词和名词的要求也不同。另外,“给”字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也因义项不同存在差异,这些都是泰国学生习得“给”的难点。

最后,教材编写及教师讲解不充分也是造成偏误的原因。通过对泰国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调查发现,汉泰教材只有《快乐学汉语》《体验汉语》《泰国人学汉语》《会话301句》等几种,很多学校依旧使用英语版教材,这使得部分学生由于英语水平不足对教材理解不充分。汉泰教材在编写也有不足,例如《汉语》第三册对“给”只有翻译并无讲解。课文中直接出现“妈妈给我洗衣服”,由于语序问题很多学生错误理解为“妈妈让我洗衣服。”《泰国人学汉语》第二册介绍了“给”可做动词和介词并给出例句,但对“给”的多种意义和基本用法没有讲解。如果教材忽视这些内容可能就会使得学生造成偏误。。

三、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职业教育专业(整理2篇)
  • 下一篇: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