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双语教学给了这样的解释:双语就是个人或语言集团能够运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教学即是以两种以上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其中一种语言并不一定是学生的母语。其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地平衡地掌握两种语言或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双语教学的出现有着多种社会文化背景:a.一方面,多民族国家要有统一的官方语言,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b.殖民国家在殖民地推行宗主国家语言的同时保持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在改造旧的殖民教育体系,提倡民族语言的同时,仍然沿用原来的宗主国家语言以确保官方语言的统一性,并籍此加强与外语世界的联系;d.一些国家使移民尽快地适应当地社会环境,实施双语教学;e.为了国际交流,把双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手段。在我国,人们所说的双语教学通常指的是第一种情况。而在现在大学中所进行的双语教学,指的是把双语教学作为以外语(主要是英语)为教学手段,讲授各自的专业教学,但目的却是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第五种情况。虽然以外语作为教学手段目前还处在实验与探讨阶段,而且还面临着很多的实际困难,诸如:教师、学生、教材等,但是它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教育部已经下文要求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
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多民族国家都仍在坚定不移地追求着这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正像世界著名的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教授和M•西格恩教授在其合著的《双语教育概论》所指出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而言,它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语言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双语教育的代价无论多么昂贵,它都将比不能进行双语教育所付出的社会代价要低。”
双语(母语与世界公用语)教学作为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实施双语教学将把各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成为掌握自身母语文化的国际公民,是人类走向繁荣与发达的过程中重视和谐发展的反映。国际语言的形成和普及将是人类文化精神日益丰富发展的一个必然归宿,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精神结构的升华与提高。
一、双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英语已日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普及教授和使用的一门语言的同时,目前,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美国大学委员会和教育测试服务中心(ETS)已将汉语列入美国外语测试项目,作为学生申请大学入学资格的凭证之一;韩国有28万人学汉语,日本学习汉语的学生更是遍布四岛,目前,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百万以上。对此,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体系时应有足够的准备和认识。进行双语教学在教育远景规划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内容,是切实实现思维、语言之间转换的有利枢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包括所传授相关知识的人文要素,不过,这一人文要素已不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诸多学识系统的有机融合。对此,英国课程专家、现代西方文化课程论主要代表人物劳顿创立的“文化分析”理论及其“课程规划研究方法”值得我们注意。他把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素质分解为政治、经济等九个系列,并将其介入教育过程。“学校课程在此也就可被定义为对这些文化系统的选择,充分而适宜的学校课程应把这九种系统都包括在内。”“文化分析”理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人文背景、环境动态结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炼出人文要素介入相应的素质培养目标,它将素质教育从一般的观念转换推入课程结构的实验变革中,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双语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其丰富而具体的一面。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空间转换不但使学生在交流能力上有所收获,也让他们在更大的思维空间内领略了异域文化,进而实现了双语教学体现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导并深化双语教学的有机互动。为推行双语教学,美国三藩市华人双语教育协会计划举办“中文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的参加对象为三藩市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目的在于提高美国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诗歌及传统,进一步发扬中国文化。在我国,双语教学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广大外语教师都已基本能在课堂上实现初步的双语教学,但受师资素质和教育观念影响,“双语”运用程度不一,层次普遍不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民族振兴脚步的加快,中国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尤其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对双语教学引起高度重视,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引入课堂,这既是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双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突破
双语教学一向是国际基础教育的尖端项目,它不再把母语之外的外语仅仅当作一种语言工具,而是在依据母语学习外语的同时又依据外语来感受、理解和更好地掌握母语及其相关文化背景,以增加其多重语感的复合思维的现代教学方式。这对于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一教育尝试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这一立体教学活动不仅有着语言与思维教育的复合功能,且与礼仪、思想品德以至表演艺术形成多重复合教育,将对学生能力开发、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在不断进行着革命。首先,从观念上,双语教学中的外语教学不再仅仅为了掌握语言工具,而是与相应的思维基础、智能结构、文化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在视、听、说的开放语言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素质;其次是在方法上突破传统,读、写不再是一种直接的学习任务或过程,而是辅助方法,学生学到的不再仅仅是语言,而是一种文化。
双语教学使外语教学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升华,双语的切换更使学生的素质以更新颖、更灵活和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具体、深化了素质教育,加大了现代教育的改革力度。
三、实施双语教学有效方法与措施
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纪李美瑛推动的“中英文双轨双语教育课程”实施的方法,是在同一班学生中安排一半讲中文的孩子,另外一半是讲英文的孩子,教师以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学生们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互相沟通,训练学生中文和英文的读、听、说、写能力。选用部分专业的学科用中英双语教授。这个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能听、说中、英文,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实施双语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后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形成了新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全心地投入到双语教学课程中来。教师可以参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增强促进知识、技能、能力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双语教学中,由于两种语言文字在语法句式、逻辑推演及对同一概念的内涵确立和外延界定上都有许多不同之处,则使学生在形成和发展两种思维定向模式上有着积极意义,尤其在学习掌握特定内容的词义上,用两种语言文字加以认识理解时,对发展学生的交叉重叠思维和扩展想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两种语文的不同特点,一方面,传授给学生语言文字及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要重视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培养他们的双向交叉重叠思维及创造想象能力。
2.其为造就双语兼通人才奠定素质基础。素质教育不赞同简单地用社会需求去约束规范人的发展,而是主张开发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其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培养“通才型”的人才创造基础条件。从这意义上讲,双语教学的任务不应该成为必须培养双语兼通的人才,而只能是为学生将来可能成为双语兼通的人才培养基本素质,打好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须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两种语言文字的兴趣,重视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及将来成为双语兼通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3.重视个体差异、强调主体性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体差异,开发人的个性潜能,使人的素质得到有效发展,并强调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因势利导地完善人的本性。双语教学实施当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对某种语言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而不应强迫学生必须掌握某种语言文字及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认为不感兴趣或者学习时有困难的语言学科知识,更不能妄加强求,要耐心地启发和引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甚至做出的选择。学生是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主体,因此,教学要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促使其发展完善。
4.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和谐教育。柳斌强调:“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来讲,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素质教育十分注意改善师生关系,进行和谐教育,认为学生也是朋友,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学相长。学生的各自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在学科基础、语言条件、知识水平、道德表现及个性品质等方面有比较明显差异,因而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决不可把一部分所谓“差生”、“不可雕也”的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认为其不具备学好所有课程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而放弃对他们的帮助指导。双语教学应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负责,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和谐统一,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成为不拘一格的有用人才。由此可见,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同时学习两种结构上完全不同的语言,形成两种思维模式,促进语言和思维素质的提高,成为“复合型”人才。
总之,研究双语教学就是要以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全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这样,我们将走出未来社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教育之路,并找到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陈立章:《推行“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5。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3]金志远、李学民:《关于双语教学不同观点和态度综论》,《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孙颖:《双语教学与素质教育》,《辽宁教育》,1999.2。
[5]王嘉毅、许洁英:《民族教育研究》,1999.3。
关键词:双语;双语态度;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49-05
一、前言
语言观念即语言态度,是影响双语教育的重要因素[1]。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态度具有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人的语言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而语言态度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2]。
Gardener(1985)指出:语言学习中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是一个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3]。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态度和动机与他们目标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而家长对学生的语言态度和动机有直接的影响。对双语学习而言,家长对双语的态度和动机直接影响孩子对双语的态度和动机,从而影响孩子能否掌握双语而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
家长在双语传承与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孩子双语学习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家长对双语和双语教育的态度对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目的
据上所述,本研究调查新疆新源县中小学哈萨克族家长对国家整理语言文字及母语的语言态度和使用情况。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是:(1)调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中小学哈萨克族家长与孩子的双语能力和使用情况。(2)调查分析家长对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的态度。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7所学校的哈萨克族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小学四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正式问卷共计发出900份,回收827份,回收率91.8%,除去填写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总计有效问卷719份,有效问卷比例为79.8%。
(二)研究工具
1.研究工具的设计。本研究工具“家长语言态度问卷”的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份为问卷填写者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是家长及其配偶的“双语能力”的自我评估;第三部分为问卷填写者的“双语使用情况”;第四部分是问卷填写者对“双语现象”、“双语教育”的态度。
2.量表的编制。本研究工具“少数民族家长对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的态度调查问卷”通过如下6个阶段编制而成:(1)本问卷经过参考相关文献编制。(2)请专家针对问卷题目,加以修正并评估问卷的可行性,经过删除与修改后形成预试题目。(3)选取新源县3所学校各一班家长进行预试,以评估问卷各题目的适切性。(4)以相关系数检验、决断值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题目分析,删除“第四部分”中缺乏鉴别力的题目。(5)通过主成分分析,删去“第四部分”中负荷量较低的题目与删除归类不当的题目,并且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构建效度。(6)计算“第四部分“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形成正式问卷。
3.研究工具的信效度。经过上述问卷编制的阶段后,正式的问卷的第四部分“家长对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的态度”(23题)包括“双语现象”、“双语效益”、“双语教育”、“双语策略”和“双语学习”等五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的系数分别为.784、.718、.747、.687、.673,而总量表的α系数为.868,信度系数符合要求,量表经建构效度分析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四、资料处理
通过描述性统计,以次数分配、百分比、均值及标准差,来分析家长的双语能力和双语使用情况以及对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的态度。
五、结果与讨论
(一)新源县哈萨克族家长双语能力的分析
由表1显示,在全体家长汉语能力的自我描述中,家长及其配偶的汉语口语能力、听力、阅读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四项中都以汉语听力最佳,其次为汉语口语能力,而汉语阅读能力和汉语书写能力最差。家长与其配偶的哈萨克语口语、听力、阅读与书写能力四项中都以哈萨克语听力最佳,其次是哈萨克语阅读能力,哈萨克语书写能力指数最低。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断定,问卷填写的家长与其配偶的汉语能力均低,而哈萨克语能力很高。这现象与该地区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关系,尤其是与该地区的人口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二)家长双语使用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知家长在不同情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大致相同,仅有些微差异,也就是与配偶、孩子、邻居朋友、亲戚沟通时,听歌、阅读时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他们的母语哈萨克语,而工作、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利用QQ、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交流时汉语的使用较为频繁,而哈萨克语的使用有所下降。
(三)家长对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的态度分析
1.双语现象方面。
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父母具有传承母语的责任,母语的传承即是文化的传承,孩子应该具备母语和国语的读写能力和口语能力并希望孩子同时掌握哈萨克语和汉语。
双语现象一般分为个体双语现象和社会双语现象。个体双语现象中,个体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论。根据科林・贝克的引述:Cummins、Toukomaa&Skutnagbb-kangas所提出的“门槛理论”后,根据“门槛理论”,产生了一系列更为精确的双语理论。“门槛理论”的第一步进化讨论了双语人两种语言的关系。为此,Cummins(1978)提出了“互相依存”的发展假说[4]。
Cummins(1978)根据第二语言的学习与第一语言的程度有联系,推演出“互相依存(interdependence)”的假说,意即第一语言的程度会影响到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成效,也可以说为了使第二语言学习有效,第一语言必须达到相当的程度。因此,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必须以第一语言的结构为基础,这个基础越坚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越有帮助。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上,母语不仅不是学习的负担,反而是语言学习的资源。
本研究中家长对双语现象这个维度上的各题目的倾向同意的平准分数高达94.75%,显示家长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2.就双语效益方面。
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对“可以赚更多的钱”、“容易找工作”、“有助于工作中被提拔”、“有更多的朋友”以及“有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等双语效益的调查中,持同意意见的访问者大约68%多。表示对于双语效益的意见较一致。
Gardner&Lambert(1972)指出学习或使用一种语言时,大概存在着两种语言动机:(1)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2)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融合性动机起因于想符合讲某种语言群体的需要,当越想了解第二语言的文化时,其学习该语言的成效也就越好。工具性动机则与语言潜在效果的认知有关,认为掌握某种语言可获得更多功能,促使事业更加成功。所以,工具性动机是指把语言当作沟通工具,升迁、功成名就等实质性功效的学习动机[5]。
不论是融合性动机或工具性动机,当动机越强,学习该语言的成效就越迅速。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赞成双语教育政策,在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动机也较高。因此研究者假设,家长对语言学习的态度较趋向于工具性的动机,也就是双语较具有实质性的功能。
3.双语教育方面。
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的家长支持双语教育,不但认为孩子接受双语教育越早越好,而且还高度认同双语教育在母语传承、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发展民族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对双语教育的意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双语教育有助于母语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双语教育有助于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3)双语教育的推行方式。
第一部分讨论双语教育有助于母语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文化传承的立场来看,大多数家长赞成双语教育具有传承母语、发展民族文化文化的功能。Garcia(1997)从认知、社会、心理三个层面说明双语教育的优点:(1)在认知层面上:双语教育能增加创造性、变通性思考能力,提升沟通敏感度、后设语言能力以及语言运作的认知监控能力。(2)在社会层面上:除了促进族群间的认识与了解,也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反种族歧视的教育运动,更是反击种族歧视和族群不平等的教育。(3)在心理层面上:双语教育可以增进自信自尊,是赋权(empowerment)的教育观,也是结合家庭和学校的语言和文化、社区的参与及将家庭语言纳入评量,发展互惠、互动的课程[6]。
第二部分是双语教育有助于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并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本研究中超过88%以上的家长认为双语教育有助于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有助于发展民族文化。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显著特点。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近几年的双语教育实践证明,实施双语教育,实现“民汉兼通”,可以培养少数民族师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的各种适应能力,可以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因此家长对双语教育对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作用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第三部分是有关双语教育推行的方式。在调查中绝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双语教育应该越早开始越好。这符合众多学者关于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为保护、传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提高各民族语言的水平提供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基础保证,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儿童在日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民族教育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从而有利于在今后的成长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7]。
(四)双语策略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的家长认同具有双语能力的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帮助,也赞成老师以母语为基础给学生教其他的语言会更有效率。
根据科林・贝克的引述:Cummins(1980a,1981)所提出的双语的“共同潜在能力模式”认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有助于整个认知系统的发展。但是,如果儿童使用不太成熟的第二语言,认知系统则不会充分地发挥作用。如果儿童在课堂上使用水平很差的第二语言,面对复杂的课程的学习内容,他们可能质量和数量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而在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表现也许更糟[8]。因此,具有双语能力的教师,透过母语进行教学,就可以解除学生的压力,避免不愿学习、缺乏自信的情况,达到添加式的双语学习效果。
此外,超过91%的家长认为我国的哈萨克族人必须会说汉语和哈萨克语并希望他们的子女接受双语教育。这一现象客观反映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社会语言态度,也可以说实施双语教育是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愿望。
(五)双语学习方面
研究显示,受访的家长中超过67%的家长不同意“同时学习两种语言让孩子头脑产生混乱”,超过82%的家长不同意“既学汉语又学哈萨克语浪费时间”,而41%的家长不同意“同时学习汉语和哈萨克语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家长不认为双语学习对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科林・贝克的引述:从19世纪初期到大约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一个主导性的观点:双语学习对思维有不利的影响。但是这些早期的研究理论在方法上暴露出许多严重的缺陷,导致人们不能接受这个不利影响的结论。加拿大人Peal&Lambert(1962)的研究是双语与认知关系的历史性转折,他们的研究证据表明,双语不会导致不利或甚至中立的结果。Cummins(1976)指出,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或许可以解释双语与认知优势之间的关系。第一种解释是,由于双语人讲两种语言和至少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可能有着比单语人更广泛的经历。第二种解释涉及到“转换”机制。由于双语儿童在两种语言间进行转换,所以他们的思维也许更具灵活性。第三种解释叫作“客观化”过程。双语人有意或无意地对他们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对照。检查两种语言,解决语言间的干扰,使双语人具备了玄妙语言的技能。
本研究调查结果证明,大多数家长积极认同双语对认知能力的优势,不认为双语教育对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儒忠.语言观念与双语教育[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4).
[2]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Gardner,R.C.(1985).Socialpsycholog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roleofattitudesandmotivation.London:EdwardArnold.
[4]科林・贝克.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5]W・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6]Garcia,Ofelia.(1997).BilingualEducation.InFlorianCoulmas(ed.)TheHandbookofSociolinguistics.Blackwell.
关键词:学前双语师资教师素质英语教师素质幼儿教师素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五年制大专院校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基于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儿童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学前双语教育在全国不少地区拉开帷幕,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目前,我国双语师资的语言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与此同时,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作初步探讨,以促进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顺利进行。
1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
在我国对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指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由此看出,承担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师应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集为一体的“双师型”。
2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学前双语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员。除了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从事学前双语教育所需要的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共同素质主要指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身心素质方面,教师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性格与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在文化素质方面,教师除了应掌握本学科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能力素质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2)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理论和学前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英语教学流派及其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应具有正确而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的各种幼儿教育模式,具有参与幼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熟悉现代教育及幼儿保健、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从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艺术、体育技能,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儿童学习和活动的管理能力。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学前双语新师资是指通过高师或幼师职前培养出来的合格的新教师。他们是按照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的标淮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在职的幼儿教师也渴望成为学前双语教师,而在英语方面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将英语教师和幼儿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归结起来有两种解决的途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3.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就是指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模式为:
(1)以培养学前双语师资为目标的双语班。
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学前双语专业,他们不仅学习动儿教育的全部课程,还要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毕业时须达到英语大专毕业水平。在学习期间,每学期至少有两周到幼儿园见习、实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半年,实现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以选修课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师范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基础上,可选修双语教育的某些课程,并通过考核,达到双语师资的标准可颁发双语教师的资格证书。
3.2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即在职教师的培训,就是对目前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地双语师资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师在职培训大纲》中明确指出:“使学员对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学前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有清楚的认识;使学员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儿童二语习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整体的了解;使学员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4结语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源自对系统科学的理解。系统科学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的特性与规律,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对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直接导致了教育技术的革命。传统的编写教案和教学过程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教师在写教案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对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少关心,缺乏对整体的分析和研究,以至于碎片性和表面性的错误经常出现。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则强调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应该对系统进行精细化设计,即系统教学设计。现代系统教学设计的优势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原理,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创设最优环境。实践证明,把整体设计和主题课时设计结合起来实施系统设计,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要有短期设计和长期设计。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实施学段整体设计和主题课时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策略,有利于高中英语课堂的提质升效。学段整体设计分为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学段,整体设计由年级备课组长组织实施,主题课时设计由备课组合作实施。这样,把学段整体设计和主题课时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教学改革,较好地实现了系统化教学。
1.高一学段的整体设计
我们把高一学段的整体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会认知,学会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学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段,在基础教育的地位特殊,既要向各类各级高校输送优质生源,又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系统科学为指导,对高中学段的教学作出整体安排。即,高中学段教学的整体目标是学会认知,学会适应变化,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认知就是知识的习得与使用,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和你自己的以及人的头脑是怎样去看待和理解周围发生的事?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知识有两个过程,一是“学”,二是“习”。“习”不只是反复做练习,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把所学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变成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关键的是把知识转变成能力和经验,进而转变成智慧。学习能力就是当你需要知识的时候,能找到知识,能创造出知识。所以,我们要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活力与美感,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高中学段的主流教学模式是认知教学模式。但并不反对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偏好采用不同模式教学,但不管什么模式,其核心是学会认知,学会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新知识,观察新世界,适应高中学习的新环境,培养观察能力,学会认知学习,固化自主学习习惯。学习者只有在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重新建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认识和见解。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认知它。因此,英语学习可以被视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高一学段可以通过预习感知、情境认知、协作对话、运用小结等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2.高二学段的整体设计
高二是高中学段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学生要参加省级的学业水平测试,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的压力增大。高二学段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强化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善于在互动交往中学习,不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品质,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这个目标是基于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不会提问,不会质疑,不会讨论,不善创新,不善与人交往。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还是现实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语言物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过程是抽象思维;以表情、意志、美感反映现实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两种思维都会反映在语言的意义之中。所以,语言教师既要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又要知道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和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高二学段采用的是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人材(教材)互动,包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学会与人交往,交流互鉴知识与技能的本领。思维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学会思维十分重要。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总是和问题连在一起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又总是与教学内容连在一起的,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与美感。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学习小组,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共同探讨,教师的角色就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主持人或者帮助者。实践证明,互动教学就是通过人际交往、多方互动、共同探讨、展示交流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显著。
3.高三学段的整体设计
高三学段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遵循学习规律,学会探究学习,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且转化为技能,培养创新思维。高三学生要参加高考,是整个高中学段的决战阶段,需要学习运用大量知识、概念。把握教学节奏,增强学生自信十分重要。近年来,高考也在不断改革,重基础,考能力的导向十分明确。因此,在高三复习迎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整合中解决问题,促进所学知识系统化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三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全部知识,这是知识系统化的极佳时段,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把经验转化为智慧,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素养。高三的教学模式是系统教学。高三要花很长的时间用来复习迎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相关事物放在系统中加以考量。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学会去探究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如何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究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等。这样能更好地促进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教学可以采用整体感知、逐层深入、系统谋划及反馈调控来获得更优化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三、结语
ClaireKramsch在《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理解目的语文化需要与自己的母语文化相比较……以跨文化为导向的文化教学不仅是信息传递,它还包括对目的语文化及母语文化的深思。”由此可见,交际本身既有外国文化的参与,又需要母语文化的参与,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是花在学习中国文化典籍和提升母语素养的时间精力就远远不够。这样造成的局面就是很多外语学习者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却不知端午节的来历和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甚至有学生在翻译“MilkyWay”时翻译为“牛奶路”而非“银河”。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丛把这钟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二、非英语专业母语文化知识的调查
笔者于2014年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计807人,来自10个不同的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统计学、生医工、工程力学、教育、计算机、历史、文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使用了陆魁秋先生设计中国文化常识问卷,其问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交际规范以及民族和信仰诸多方面,共30小题,每题100分,满分为3000分。接受调查的807名学生中,其中5人放弃,共收集802份问卷,人均总分为895分(大约相当于百分制的30分)。调查的结果反映出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现象严重。
三、原因分析
首先,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点教授外国文化知识,这样致使学生在课外花大量时间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使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冷落。在笔者所教的2014级四个专业的学院中,开设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课时只51节,共计3学分,占其选修总课时的(705课时)的7%,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可以看出,母语文化根本没有课时的保证,因此学生如果自己不能在课外自觉学习中国文化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
其次,从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中国文化的课文篇章甚少。而以英语国家为背景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几乎比比皆是。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英语学习者即使主观的想通过教材来弥补母语文化的缺憾,但是客观情况却不允许。
再次,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语人”,首先需要英语教师成为真正意义的“双语人”。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师资队伍来说,除了具备好的性格和良好的基本功,广博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外,过硬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还需加强。
最后,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的薄弱。外语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其中母语文化在实现“社会文化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文化能力又包含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整合与积淀能力。在语言能力层面,如果一个人母语学不好,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在语用能力层面,同样要求对母语文化的理解;而评价能力又是建立在分别对母语和目的语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者需要通过本人对于语言承载的文化在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内化,最终积淀成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