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年作家郝周相识于8年前,当时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我也是刚入行的新手编辑,他热诚地向我发来一部长篇书稿,那是一部弥漫着乡土气息的长篇儿童小说,写得流畅、清丽,行文中,感觉其颇受曹文轩的影响,再酝酿摸索几年,难说不成大器。鉴于当年的出版现状,我社还处于争夺儿童文学名家资源的初期阶段,对新手作家的扶持既缺资源,又缺经验,本着为作家负责的态度,我建议郝周先从短篇写作开始,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名度,再出版长篇也不迟。这位真诚、沉稳的湖北青年,真的听了我的建议,潜心短篇写作,短短几年,便硕果累累,近百篇小说、童话作品散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报刊。当他再次经其同乡前辈儿童文学作家萧袤推荐,投稿给我社的时候,已经是儿童文学界的实力青年作家了,他思路清晰,写作游刃有余,不乏闪光的见解。
郝周投稿给我社的这部长篇作品《偷剧本的学徒》,先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载于《儿童文学》。刊出之后,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好评,郝周便趁热打铁,把发表的短篇作品扩充成了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看了初稿之后,和郝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建议在抗战人物中增加一位给予民众巨大支持的幕后英雄,身份最好是共产党员,这样和主题出版能够契合,真实地展现我党在抗战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在人物构成上增加一位女性角色,最好是少女角色,可以和主人公连水相互呼应,也为这部几乎全部是男性人物的儿童小说增加些许柔美的内涵和温婉的格调,为抗战的沉重底色打上一层温暖的人性之光;在细节描写上,加重描写黄梅戏艺术形式的笔墨,尽力展示黄梅戏文化的美轮美奂,展示小说应有的细腻描写以及作家的文化素养和文字功底。
在郝周精心修改之后,我对这部书稿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加工和整理,期间多次就插图的安排、版式的设计、情节的设置、语词的推敲等方面,和郝周进行确认、探讨以及修改。2015年是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我社也计划推出一部主题出版物“红色中国(升级纪念版)”系列丛书,郝周的这部《偷剧本的学徒》正好也纳入丛书中,于2015年10月正式出版。
正如萧袤在书评《永远的学徒》中用三句话对这部作品的概括,《偷剧本的学徒》正是“一卷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图、一部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志和一幅亦庄亦谐的鄂东风情画”。萧袤还毫不吝啬地赞美:“对连水来说,他是一个黄梅戏学徒,他将永远是一个学徒,因为更广阔的人生还在等着他。对创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艺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都走在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我们也是‘永远的学徒’。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推出这样一部优秀的抗战题材长篇儿童小说,既可以告慰先烈,又可以激励后辈,真可谓适得其时,意义深远。”
关键词:乡土情结;土地意识;勤劳观念
中图分类号:F33/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21-1
今夏,在假期期间,我回到家乡河南走访农户,原本的目的是了解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和非农就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参与土地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的意愿,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让我感触最深的,更让我永远无法释怀的,就是家乡农民那种对土地近乎生命般的珍惜与不舍。
在以往的很多调查和研究中,都把农民当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尽管有些提及了农民的土地意识和恋土情结,但是都是从经济方面去考虑心理的保障需要,而没有真正的去理解、感受。事实上,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整个农民阶层的意识,数辈传承的勤劳观念。
而调查初期的我也完全按前一种认识去理解农户的行为,在土地的流转上只是一味的从经济收入上去考虑,极少从心理和传统的观念以及意识的影响去思考,在交流中往往感觉农户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甚至无法理解的行为或者做法,例如尽管一些农户的农地亩均年收入只有三四百元,但是他也不愿意以每亩五百的价格流转,虽然这样既省工又省力,但是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又说不清理由。而且这种行为在为数不少农户身上发生,我疑问不解,可是调查必须继续,随着与更多农户的更深入的交流沟通,更多的在田间地头的长谈,感觉心里不断的清晰、明朗,又经过反复的思考、查阅文献,我开始有所顿悟:在家乡的农户心中,土地不仅仅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农户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已渗入到农户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早已从他接过父辈锄头的那一刻,这种情结已经扎根心怀,那种传统的土地观念也继承下来,并随着与土地更多更亲密的接触,这种情怀还会不断加深,最终就建立了如同亲人般不离不弃的情感。乡土情结是农民对生的本能和渴望。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立身之本,拥有土地便拥有了未来生活的可能,一旦失去土地便要委身于人。而且这种情结是可以培养的,随着从事农业活动的时间的不断延长,农户对土地会有更多难以言喻的情结,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思想意识,都已经深深扎根在土地上,时刻心心相通,与土地订立了那种患难与共、不舍不疑、无形的永恒的契约。也正是在这种恋土情结的影响下,部分农户投资的理性经济决策偏向于保守,在流转租金等于甚至高于其自身耕种收益并且剩余劳动力可实现非农就业的情况下,仍然将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到自己的土地上,而不愿流转土地、获得可观流转金。不过,对于那些耕种时间稍短,年富力强的农户来讲,恋土情结的影响就比较小,在租金略低于土地年收益的情况下,他们就愿意流转土地,因为这样就能外出务工,综合经济收益更高。
而访谈中,最让我感动的,即感到可贵又感到可气的,就是老一辈农民那种近乎傻的勤劳的品质和土地意识。愿意劳动,观念中始终有那种勤劳致富,土地就是家庭的根本保证,经济利益已经不是农户追求的最终愿望,而好像是那种不离不弃、无法割舍的、与生俱来的土地意识,从表面上看去,好像是由于保障问题而困扰了农户的土地流转问题,缺乏养老保障,缺少固定的收入来源,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是不能笼统的归为乡土情结,我们应当理解它,尊重它,重视它,因为这是一种农民文化。由于农户们本身长期与土地的联系,已经将生活扎根其上,难以舍弃,土地不仅仅是家庭的资产,也是农户的工作,更是心里的慰藉。春去秋来,夏末冬初,随着农作物的生长,犁地、播种、施肥、上药、收割的循环,农民已经养成在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那种不变的心理感应,田里害虫伤害粮食果蔬那种牵挂,地旱盼雨的那种期待,收获后粮满仓溢时心里的喜悦……而尽管农户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土地有如此多的功能,但是这种土地意识以及那个深深禁锢在农户心中,这是中国农民所独有的,也会中国农民传统的勤劳品质所形成的,土地拥有的多种功能性,财产属性,工作属性,保障功能,正是土地意识的具体体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许是这种“勤劳致富”的思想最好总结。而且随着农业的机械化,农户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年龄得以延长,七八十岁的老农,只要能干农活,总不愿闲着,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这种勤劳精神是那么让人敬重,那么让我动容!大块的土地精耕细作,而小块闲余的土地上种些蔬菜,时不时的整理,一年不闲,一月不歇,月月有农活,地可歇,人不闲,简直是勤劳到极致!也正是这种品质才保证粮食的年年丰收增产,让所有国人都能吃饱。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正在随着土地的大规模流转,,逐渐消去,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正逐步蚕食着我国农户的土地意识和勤劳精神,改变着我国的农村生活结构和农业生产条件,滋养乡土情结和土地意识的热土正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慢慢逝去,而相应乡村文化也正转向虚无!可喜亦可悲,可喜的是农民最终成功转型为非农产业工人或者农业工人,收入随之增长,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化;可悲的是土地意识、乡土文化可能随之消亡。有得亦有失,也许这正是中国农业的未来吧!
土地的流转与否,不仅取决于农户的意愿,还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土地的职能具有多元性,不仅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还受区域文化、农户家庭状况以及非农就业状况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解决流转问题。但是,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假如最终土地流转问题解决了,那么农户的恋土情结,深层次的土地意识,传统的勤劳品质以及乡土文化的命运又将如何,又将如何存在呢,又能飘向何方啊?有得有失,有失有得,这不仅是农民的抉择,也是国家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