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红薯;栽培;育苗;田间管理
红薯亦称甘薯,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本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促进加工,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在红薯种植过程中,其栽培技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备耕
1.1深耕
土壤板结会造成甘薯生长缓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难增产。深耕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1.2起垄
甘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比平作栽培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
2育苗选苗
2.1品种要纯
甘薯生产应尽量采用同一品种和种苗质量一致,当不同品种或优劣种苗混栽时,极易导致减产,这是目前南方甘薯低产劣质的主因之一。由于甘薯不同品种间和优劣种苗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前期生长旺盛,有的前期生长迟缓,有的品种耐肥,有的品种耐瘠,还有的品种蔓较长,有的品种蔓较短,那么,混栽后的部分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盛,从而影响了另一部分弱势植株的生长,另外,有些优势植株的茎叶旺长,反而会导致薯块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就算两个高产品种混栽也会降低产量。
2.2壮苗
要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壮,吸收养分能力强。因此造苗时要求薯苗粗壮,有顶尖,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培育壮苗必须采用薯块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薯块做种。在计划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当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应及时采苗种植,尽量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
2.3选择好的育苗至关重要
2.3.1甘薯脱毒育苗
脱毒甘薯是利用生物技术清除甘薯内的病毒,培育出无病毒的甘薯秧苗,恢复优良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组培育苗”的技术,进行茎尖脱毒后繁育薯苗,主要措施包括试管苗快繁和土壤扦插嫩尖苗等。
2.3.2灭菌杀虫
灭菌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发生,杀虫主要是为了杀灭种苗虫源。
3栽插
3.1栽插时间
栽插甘薯,以免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虽较高,但薯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
3.2合理密植
3.2.1温棚培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薯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薯,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薯,容易销售。
3.2.2栽插方法
甘薯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3.3栽插注意事项
浅栽。由于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最有利于薯块的形成与膨大,因此,栽插时薯苗入土部位宜浅不宜深,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宜实行浅栽。但在阳光强烈且地旱的条件下,要注意如果过浅栽插,因地表干燥和蒸腾作用强烈,薯苗难长根,茎叶易枯干,导致缺苗,应考虑适当深栽等措施。
干旱季节可用埋叶法栽插。埋土时,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埋叶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产,由于甘薯的叶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特别是薯苗栽插后对水分需求较高。
4科学施肥及注意病虫害防治。
早施提苗肥,壮苗肥在10~25天内,也可以亩追施尿素3~5千克。重施催薯肥大约在植后55天,占总施肥的20%左右,以少量尿素加硫酸钾肥,在靠垄的一侧坡土施肥。在生长后期,叶面喷施0.5%的硝酸钾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时间宜在下午进行。
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亩用3%~5%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拌细土15千克,在起畦时撒入或者栽植时施入穴中,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5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5.1发根缓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
5.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并注意防治虫害。
5.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块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生长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综上所述,本文从种植的各个方面对栽培技术须注意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种植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切实把握好每个环节是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家才;杨爱梅;孟自立;;商丘甘薯试验站能源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2]吴文明;甘薯龙薯1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关键词马铃薯;良种繁育;现状;发展对策;云南保山;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0-0142-02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块茎作物,冬早马铃薯效益很好,发展势头强劲。据报导,英国最高单产达95.01t/hm2,1971年我国大连市创造了单产79.50t/hm2的记录。2008年保山市在冬早马铃薯的品种展示中,S03-3349单产达到46.32t/hm2。隆阳区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力度的加大,冬早马铃薯种植技术逐步推广,马铃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11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3333.33hm2。近年来,保山市的其他县市和临近的德宏、大理、临沧等地的冬早马铃薯发展也非常强劲。冬早马铃薯对种薯的需求量非常大,一般需种薯用量为2625kg/hm2,目前这些种薯大多从滇东北的大春马铃薯产区调运,运距较远,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在冬早马铃薯产区就近生产种薯,降低生产成本,就马铃薯种薯繁育进行探讨,以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1杨柳乡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概况
在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进行种薯生产探索。隆阳区杨柳乡座落在怒江东岸怒山山脉亚高山到中山的过渡区,海拔为1450~3150m。距保山城40km,交通较为便利,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乡,主要种植马铃薯、包谷、白云豆、萝卜等作物。该乡的土地面积超过5200.00hm2,其中旱地超过3866.67hm2,适宜繁殖马铃薯良种的面积有1000.00hm2,主要在海拔2300m左右的地区。耕作制度为马铃薯套玉米和马铃薯套萝卜。可繁殖马铃薯良种的耕地海拔2200~2800m,年降雨量1400~1600mm,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05d,森林覆盖率达47%。劳动力资源丰富,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播种在2月上中旬,属春播马铃薯,收获期在6—7月,是马铃薯理想的种源地。
2马铃薯良种繁育现状
2.1种薯生产现状
2011年隆阳区杨柳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33.3hm2,占全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8%,总产达到7500t,平均单产22.5t/hm2,最高单产达37.5t/hm2。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中甸红、会-2号、合作88、滇薯6号、丽薯6号、丽薯7号等。其中,种薯繁殖面积133.3hm2,生产优质种薯3600t,平均单产22.5t/hm2,最高单产达40.5t/hm2,繁殖的主要品种有中甸红、会-2号、合作88等。从播种节令上看,主要为春马铃薯;在区域布局上,海拔1600~1900m的中海拔地区以加工型和菜用型的商品马铃薯为主,加工型的品种以炸片和高淀粉为主,在海拔1900m以上的高寒山区以高淀粉的加工型和菜用型及种薯繁殖为主,特别是在海拔2300m以上的高寒贫困山区,以种薯繁育为主。
2.2科研现状
为了满足当地马铃薯生产的需求,切实加强马铃薯的繁种与推广工作,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杨柳乡农业推广部门积极与省内科研院校靠接,积极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新技术,参加云南省有关科研院校组织的马铃薯技术培训班,从省内引种试验筛选的中甸红、会-2号、合作88、滇薯6号、S02-367、丽薯6号、丽薯7号、宣薯2号、宣薯3号等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乡内适宜区域积极开展种薯繁殖工作,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中,引入的合作88,繁育后到冬早产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500m以上地区的种薯,完全适合冬早马铃薯生产,海拔2200~2500m的地区,如果注意防蚜虫,也能生产合格的种薯。
2.3种薯供求现状
隆阳区马铃薯种繁的供应主要是外地调入,主要从中甸、丽江、曲靖、昆明等地调入,调入量约占全区用种量的70%。隆阳区的种薯繁育由于规模尚待发展,尚不能完全满足该区用种的需要。
3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存在的问题
3.1繁殖的品种较多,尚无规模效应
目前,杨柳乡繁殖的马铃薯品种较多,主要繁殖的品种有当地老品种、自留的中甸红、会-2号等。隆阳区马铃薯种薯的供应主要是外地调入,目前是从迪庆、丽江、曲靖、昆明、大理等地调入,调入量占全区用种量的60%以上。当地的种繁基地虽然已经建成,但由于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无法完全满足该区的用种需要。
3.2生产的马铃薯种薯质量较差
缺乏高质量原原种的引入,导致生产的种薯质量不达标。受传统思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繁种户对种薯质量的认识不足,对马铃薯晚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不及时,导致所生产的种薯带菌,严重影响马铃薯种薯的质量以及大面积生产商品薯的产量、产品质量,影响种薯生产地的信誉。
3.3种植管理较粗放,经济效益被人为缩小
由于种植管理水平较差,导致马铃薯繁种的产量不高,影响经济效益。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仓储条件和周转资金[1-2]。
4马铃薯良种繁育取得成功的必需条件
4.1提高农户对良种繁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科技部门指导下开展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比传统方法繁殖种薯所生产的种薯质量提高,销售价格大幅度提升,种繁户的收入大大增加,特别是引入脱毒种薯后,种薯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农户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4.2通过培训提高农户的素质
通过对农户进行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的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田间技术指导等多种途径,使农户初步掌握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
4.3提高对马铃薯种薯质量的意识
通过6年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实践,充分认识到种薯质量在马铃薯生产当中的作用及地位,直接影响到种薯的销售、种繁户的收入。因此,种繁户在分拣种薯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种薯质量。
4.4积累马铃薯良种繁育的经验
通过连续几年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实践,种繁户总结出适宜播种期收获期及去杂、种薯分级等一系列与马铃薯良种繁育有关的技术及方法[3]。
5发展对策
5.1加强扶持,建立稳定的种薯扩繁基地
目前,保山市及其附近地区的冬早马铃薯发展,由于经济效益较好,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对马铃薯种薯的需求很大。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原原种的引入、种薯生产质量控制措施的培训、种薯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等,以促进种薯生产的健康发展。
5.2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组织
充分利用当前有关部门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和引导有实力的经济实体,投资马铃薯种薯产业,政府部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等形式参与马铃薯种繁的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合作组织贴近农民、受农民信赖、推广的品种和技术易被农民接受,而且又有经济基础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种薯经营体系,真正把马铃薯种薯产业做大做强[4]。
5.3建立种薯生产合作社
因为一家一户生产量有限,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种薯质量也无法保证。为提高种薯质量,广大的农民群众可通过建立合作社实现种薯质量自我管理[5]。
5.4加强对外合作
与有关部门合作,能获得必要的政策扶持;与科研单位合作,能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与下游的购买种薯的机构合作,能保障市场,加快种薯流通的效率,减小流通的成本。
5.5统一繁种品种
五花八门的繁种品种是不利于建立繁种基地的,也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从目前滇西的冬早马铃薯生产看,合作88是最主要的主栽品种。因此,繁种品种应选择合作88,淘汰中甸红等品种。
5.6加强培训
应让广大薯农认识到种薯质量的重要性,选用健康的种薯;种植中注意防治蚜虫,同时注意观察,拔除杂株,将病毒病发病率高田块的薯块作为商品薯处理,不作为种薯使用;收获的种薯按种薯生产规程妥善保管,确保种薯质量。另外,由于目前农民生产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钾肥用量低,不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造成产量低下,这些问题也有必要通过培训加以解决。
6参考文献
[1]谢开云,何卫.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与种薯质量控制[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2]李世峰.云南省冬季马铃薯育种成果转化的实践和探索[J].云南农业科技,2007(6):29-30.
[3]隋启君.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加工型马铃薯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示范,2005年年会纪要[J].云南农业科技,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