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整理2篇)

时间: 2024-12-11 栏目:办公范文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南海海洋面积有21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1617公里长的海岸线。南海诸岛是南北约1800公里、东西约900多公里范围内的诸多群岛、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四大群岛。

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多数岛屿气温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年均温在25℃以上,最冷月均温20℃以上。年降水量高于1400毫米,风大,蒸发快。岛的基质为多盐环境,植被为极端的盐生类型,主要有麻风桐、海岸桐、海刀豆、椰子、番木瓜、菠萝蜜、剑麻、香蕉和绿化树种木麻黄等。动物主要有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和家燕等,浅海重要鱼类有40多种,有大量珊瑚、海龟、玳瑁、贝类、虾蟹、海藻等,构成了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未来100年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是海洋经济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仅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

二、南海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

海洋被称为“二十一世纪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能力的提高,海洋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海水总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海水资源可谓取之不尽。鱼类产品与肉类、豆类并列构成人类三大蛋白质供应源。海底蕴藏着全球1/3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着上万亿吨含锰、镍、铜、钴等多金属的锰结核矿。海洋还有可再生的动力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总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也是各国展开竞争的新领域。

中国人开发南海诸岛的历史源远流长,始于秦汉,盛于明清,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后达到鼎盛。

南海诸岛每年中人口活动高峰期的人口总数在25000多人,散居在二十多个岛屿之上。主要包括户籍人口、渔民、工程技术人员和海洋科学工作者等。

南海是半封闭海,面临与周边邻国划分海洋边界,特别是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依据海南“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结合海南岛屿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和南海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及南海诸岛旅游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约占中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就目前来说,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尚受到经济基础和海洋开发能力的限制。但是,海南省规划要使海洋经济产值达150亿元,远期达1200亿元。到2030年建成多元化、大规模、高科技的海洋经济体系。

南海,特别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继续坚持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基本原则开发,一方面要强化海洋意识,实行有计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保护措施。包括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设立新的保护项目,按照国际公约、协议,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探寻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海洋的科学方法。

四、港口与空港定位和布局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有大小港口和码头30多个,是日本至马六甲海峡航线的中点,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

目前已初步建成海口港、洋浦港和八所港、三亚港、西沙港(锚地)、清澜港和美兰机场、凤凰机场等。为明确港口和空港功能定位,避免港口和空港之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和损失,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加强港口与港口和空港与空港间合作,通过建立投融资平台,促进航运业发展,通过建立区港联动机制,扶持航运业持续发展。通过综合分析港口和空港、航运、船型和机型趋势,明确港口和空港定位,结合岸线和空域规划和航运系统,分层次、分系统布局。

目前,以海口港马村港区东部、洋浦和马村港集装箱整合为突破,逐步铺开港口资源整合,突破县市割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的壁垒,以海南发展为着眼点,统筹谋划可持续发展道路,给海南港航业新一轮发展提供战略机遇。

洋浦港、八所港应定位为海南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海南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南海开发装备制造及后勤保障基地、南海油气上岸加工储运基地的重要保障。

三亚港应定位为海南地区性重要港口,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重点发展旅游客运和国际邮轮、游艇,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和游艇示范基地。同时,适当发展地区经济需求的散杂货、集装箱运输,并为机场航空用油提供运输服务。

西沙港(锚地)应定位为南海诸岛的总补给基地港和转运基地港,是货船、邮轮、飞机等泊位码头和空港,其他诸岛主要建小型游艇和小型渔船、水上飞机泊位及锚地。

清澜港等10多个小港应定位为县市级专业渔港。

美兰机场可定位为海南北部区域航空物流的组织核心。为海南特色的农业产业、免税商贸、旅游等提供航空物流服务。

凤凰机场可定位为海南南部区域航空物流的组织核心。为海南免税商贸、旅游提供航空物流服务。

五、南海诸岛海洋旅游目的地通路样板建设

如何发展南海旅游业,促进南海诸岛海洋旅游目的地通路建设,应该分三步走,首先应开发离海南岛较近的西沙群岛,第二步开发中沙群岛,第三步开发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约330多公里,是通达其他群岛的中转站,目前往来南海诸岛的有水上运输,包括货船、渔船,空中运输,而以旅游为目的的只有中型邮轮――椰乡公主号,能通达三沙市永兴岛,且仅能停泊在锚地,依靠小艇桥接。

然而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的西沙群岛,有岛礁40多个,露出海面的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了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而要使西沙群岛的旅游业繁荣起来,首先得解决通路问题,目前国际上岛屿间通路做得较好的要数夏威夷群岛,岛上、岛间海陆空立体交通畅通便捷安全,旅游业发展已形成国际品牌。在运营模式、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但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物流通路建设不能照搬,一是群岛间距离不一样,二是群岛间可利用环境资源不一样,三是起点不一样。

因此,发展南海诸岛海洋旅游业,要从生态角度出发,联系南海诸岛的旅游资源实际、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等。

(一)加大政府投资投资力度

鉴于南海的战略地位,政府要加大在南海特别是西沙群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因为南海:

1.在政治战略层面:国家战略即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岛建设;通过南海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使之常态化,从另一个角度宣示我国海洋疆域的固有。

2.在经济战略层面:通过海洋旅游业的建设发展,减缓我国旅游经济愈来愈大的出入境逆差,从我国海洋产业整体来看,海洋旅游业仅占海洋产业的25.6%。虽然海南经济带有明显的旅游经济特色,但海洋经济特别是海洋旅游业严重滞后,占海南海洋经济的不到10%。因此,南海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能给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加极为重要的砝码。

3.在社会战略层面:通过海洋旅游业,包括海洋旅游生态、海洋旅游环境容量、南海文化、南海历史、岛上居民的旅游感知、海洋旅游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研究,能够确保海洋旅游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扶持

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海洋旅游业基础性研究和开发示范项目的财政支持机制,积极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贷款。鼓励和支持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等形式直接融资,利用海南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侨资外资。

(三)引入市场机制

将南海旅游业营运纳入市场机制,完全由企业运营和管理,国家经予税收等政策优惠。

(四)在保证军事安全的前提下对外开放永兴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公里,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形成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中国渔民航行到西沙各岛或远船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必经永兴岛中转。现在,除了庞大的渔业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目前岛上先后完成了电厂、港口码头、机场、医院、海水净化、冷冻库、商业服务大楼、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工程建设。

(五)开通三亚与永兴岛之间的班轮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们把海上运输线视为“生命线”,目前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是两艘大型客货轮,即“琼沙轮”和“琼沙2号轮”。两艘轮船穿梭往返,把大批物资源源不绝地运往各岛屿。当地政府还鼓励来岛作业的大小渔船担负一些零散物资运输,特别是岛屿与岛屿之间运输任务。位居各岛屿交通枢纽的永兴岛,其码头建有多个可停泊5000吨级轮船的舶位。

八十年代末,为了发展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国家在永兴岛投资建设了大型机场。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机。飞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机的形式,有班机往返于西沙,但仅解决了部分来岛人员和邮政信件的运输任务。

目前能为西沙群岛提供旅游服务的仅有“椰乡公主号”邮轮,但价位偏高,因此需要开通三亚至永岛之间的班轮,价位在3000~5000元之间,就可带动旅游热,为旅客所接受。

(六)开发和创新南海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是由社会交往(扩展性产品)、游客体验(核心性产品)、阅历保障(支持性产品)和阅历完整(便利性产品)4个因素构成的,旅游经历质量只有一个维度,旅游产品供给系统对旅游经历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所以旅游产品开发要创新,应以观光体验、追寻刺激等为主。如潜水观光、海钓、潜水捕捞、赶海文化等。

(七)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旅游产品渐趋同质化的今天,提供优质的服务,往往是赢得游客的不二法宝。南海诸岛最大的人力资源就是渔民,目前西沙群岛岛上居民以渔民为主,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简单培训,即可从事潜水教练、潜水捕捞教练或表演、海上救生等,就可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优质的服务。

(八)南海诸岛能源基础建设

由于南海诸岛离最近的海南岛都相对较远,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岛礁照明、通讯基站等提供动力,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汛能等,环保、丰富、便捷。

(九)各岛礁泊位建设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区域合作;福建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滨海旅游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专项旅游形式。海岛旅游作为滨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滨海旅游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南亚的世界上许多海岛已经开发成为著名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目前,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区市的一些沿海岛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旅游开发。

关于海岛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国内外旅游研究者的极大重视。国外学者主要研究海岛旅游的区域影响、旅游地演化、旅游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开发等方面,目前研究的重点就是可持续旅游和海岛旅游危机管理等方面。在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个案研究方面,保继刚(1991)等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滨海沙滩旅游地的空间竞争问题,指出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影响其空间竞争的主导因素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可见,近十多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海岛旅游进行了积极探讨,研究多集中于海岛旅游的资源评价、市场分析、开发模式、区域影响、空间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于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研究目前尚不足。

福建省滨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课题组调研时发现,福建省海岛旅游开发尽管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开发层次不够、合力不强、形象不突出、精品缺乏、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等。本文以福建省沿海4个特色海岛——海坛岛、湄洲岛、鼓浪屿、东山岛为例,从分析4个特色海岛的概况人手,重点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海岛型旅游地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对我国海岛型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研究区概况

福建沿海分布着1546个岛屿,这些岛屿有海景、沙滩、礁景、石景、港景、山景、林景、洞景等自然景观,也有庙宇、渔港、渔村、海堤、军事遗迹、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明显,吸引力强,旅游开发价值大。其中,厦门鼓浪屿、莆田湄洲岛、漳州东山岛、福州海坛岛是福建省海滨带开发条件最优的4个特色海岛。

4个特色海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面向台湾省,背靠福建省,既是福建建设东部蓝色滨海旅游带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也是海峡旅游合作区的西岸与东岸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海坛岛位于福州市的平潭县,湄洲岛位于莆田市的秀屿区,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为厦门市辖区,东山岛位于漳州市的东山县。

4个海岛型旅游地在各自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东山岛旅游业是东山县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旅游业是东山岛的主导产业,2005年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50.1%。厦门市2005年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是22.9%,旅游业已成为厦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而鼓浪屿是厦门市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旅游景区。莆田市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相对于gdp的比重大约是10%,其中,湄洲岛接待量占莆田市旅游总接待量的60%以上,其对莆田市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坛岛旅游业收入相对较低,只相当于gdp的2.2%,这与其目前的开发水平和交通条件有很大关系。

34个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优势比较

影响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条件、旅游政策条件、旅游发展环境、介入机会等,这6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系统。

3.1旅游地发展环境比较

从海岛旅游发展外部环境来看,福建海岛旅游发展受到来自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南亚地区等世界上许多已开发非常成功著名海岛的冲击,同时还受到来自国内其他省份海岛旅游开发的竞争压力。表1表明,在全国5个沿海海岛地带中,福建省海岛在资源禀赋、主导功能上有一定优势,在区域可进入性、适游时间、开发水平、产品体系方面竞争优势一般,在品牌知名度、游客感知度方面处于劣势。在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鼓浪屿依托城市的经济环境最好,海坛岛依托的福州市尽管经济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但是由于与所依托城市交通不便,辐射作用受到限制,其依托作用难以得到足够体现。湄洲岛、东山岛分别所依托的莆田市、漳州市经济支持水平一般。

3.2旅游地开发条件分析

表3显示,鼓浪屿的旅游地开发条件的各项指标都是最好的,这说明鼓浪屿海岛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和成功。东山岛在资源保护、开发状况方面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湄洲岛和海坛岛资源特色突出,但是其他条件处于一般水平。从4个海岛与旅游相关的级别称号来看(表4),鼓浪屿具有世界级地位,湄洲岛具有国家级地位,东山岛和海坛岛具有省级地位。

3.3旅游地资源特征分析

海岛型旅游地是我国沿海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资源型”旅游地类型,其四周被海水环绕,是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海洋开发和国防活动的地带,所以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造就了一大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如自然景观一般有海滨沙滩、造型岩石、山海天象、海珍特产等,人文景观一般有宗教景观、军事景观、现代人造景观(海堤)以及其他社会文化景观等。

福建省沿海海岛有着较为相似的自然景观形态,一般都拥有海湾沙滩、海蚀景观、象形山石、岛中奇湖等自然旅游资源。但是4个海岛在自然旅游资源特色上又存在差异,海坛岛海蚀地貌甲天下,东山岛以岛屿自然生态环境占优,鼓浪屿的整体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闻名,湄洲岛的海滨沙滩具有相对优势。4个海岛人文景观也有相似之处,多数海岛都有宗教景观等,如东山岛有关帝庙、天后宫,湄洲岛有妈祖祖庙,海坛岛有五福庙,鼓浪屿拥有天主教堂等。进一步比较,4个海岛之间的人文特色差异显著,湄洲岛享有“妈祖文化”这一世界级品牌,鼓浪屿的音乐文化、建筑艺术文化等是其特色,东山岛已打造出“关帝文化”这个特色。因此“形似而神不似”是对4个海岛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4旅游地客源市场条件比较

3.4.14个海岛游客感知度分析

游客感知度大小是旅游地客源市场条件优劣的重要体现之一。从表6可知,鼓浪屿游客感知度最高,达到61.27%,说明鼓浪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好,湄洲岛其次,海坛岛和东山岛游客感知度比较低,游客感知度都不及鼓浪屿的一半。

3.4.24个旅游地客源市场来源分析

4个旅游地同为福建海岛型旅游地,旅游客源有相当部分的重叠,调查发现(图1),省内主要以福州、闽南、周边地区为主,省外主要以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北方市场为主要客源市场,但各客源市场的构成比例在这4个旅游地中又有大小之分。其中,鼓浪屿作为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地,已形成了省内、省外、境外市场的多元化客源市场格局,省外市场是主要客源市场,约占36%。湄洲岛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宗教性旅游地,境外市场(主要是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市场)所占份额超过厦门,但是省内市场仍是其主要客源市场。东山岛和海坛岛的旅游业仍处于起步向发展的过渡阶段,属于省内知名的国家级旅游地,其省内市场份额都超过了70%,说明这两个旅游地在省外的影响力还很小。同时,海岛旅游地的客源市场也遵循距离衰减规律,鼓浪屿客源市场受其知名度影响,距离衰减规律主要反映在省外市场。湄洲岛由于其宗教信仰的缘故,所以对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境外市场有定向吸引力,但是其省内市场和海坛岛、东山岛一样,客源市场主要来自本市和周边县市,省外市场主要是华东市场、华南市场以及周边省份。

3.5旅游地政策条件比较,

政府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地旅游业发展速度。福州市确立了“一心、二轴、三圈、十二区”的旅游产业布局,其中,海坛岛位于福州滨海旅游发展轴线上,并作为福州市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分区。莆田市努力构建“一大品牌、三大节庆、五大系列、七大精品线路、八大精品”的旅游产品体系,这些产品体系中的核心构成都包含着湄洲岛妈祖文化资源和海岛景观资源。厦门市制定了“一心、二带、三片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其中“一心”就是重点建设鼓浪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漳州市确立“以滨海度假探秘旅游为龙头,以市区文化商贸旅游为中心,以山地生态观光旅游为辅助,构建3个旅游产业带”的旅游产业布局目标,东山岛与漳州国家地质公园是当地3个旅游产业带的龙头。可见,海坛岛在4个旅游地中享有的政策条件是最差的。

3.6旅游地介入机会比较

旅游地的可进人性是旅游地介入机会的关键。福建沿海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为海岛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但是4个旅游地的区域内部交通状况参差不齐。鼓浪屿交通条件最好,与依托城市空间距离最近,仅有1千米,并且依托城市拥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湄洲岛其次,其与依托城市相距42千米,轮渡班次较多,并且岛内交通相对完善。东山岛和海坛岛距离依托城市距离分别达116千米、128千米,距离都较远,尽管海坛岛的依托城市福州拥有机场,但是进岛水上交通班次少,并且景区内交通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在4个海岛中属最差。

另外,旅游地宣传促销又是扩大介入机会的重要手段。4个海岛都拥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但是市场营销的力度、方向存在很大差异。鼓浪屿通过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多次举行重大的国际性旅游节庆活动和会展活动、尝试实行网络营销等手段,在塑造产品形象和旅游地知名度上效果显著。湄洲岛全力打造妈祖文化品牌,每年都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加强对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市场宣传,已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东山岛充分利用生态海岛的优势,积极加入到区域旅游合作,尤其是加强与厦门、深圳的合作,旅游知名度正逐步得到提高。海坛岛由于在当地经济中产业地位不突出,尽管拥有“海蚀地貌”这一独特资源,但是知名度有限,在对外宣传、营销方面还有待加强。

44个海岛型旅游地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

4个海岛型旅游地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4个海岛的旅游合作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福建海岛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提升福建海岛旅游的知名度,在更大范围内赢得市场。

4.1健全沿海海岛旅游发展的管理体制

福建省已制定出我国第一个省级滨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旅游管理体制,海岛旅游开发存在严重的诸如海岛旅游资源浪费、主题形象不明、省内的恶性竞争、条块分割开发等现象。因此,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海岛(滨)旅游开发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制度,提升海岛(滨)旅游开发中的区域和部门协调能力,是解决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关键。

4.2突出特色,形成区域海岛旅游总体形象

充分挖掘福建海岛旅游资源的本底特色与形象元素,塑造福建海岛总体旅游形象。利用鼓浪屿的音乐文化和建筑艺术文化、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和民俗文化、海坛岛的渔村风情和海蚀地貌、东山岛的关帝文化和海岛生态等特色,构建鼓浪屿、湄洲岛等景区品牌,鼓浪屿海峡旅游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最终形成“闽风岛韵,魅力福海——海峡西岸海岛游”旅游总体形象。

4.3实行一体化的营销管理

加强福建沿海地区市场促销的协作,打破各地分头营销宣传的状况,达到推广整体形象和共建福建海岛旅游带的目的。4个特色海岛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旅游节庆活动、公共关系传播、市场促销活动等统一宣传福建4个特色海岛,共筑旅游信息平台、共同开发旅游客源市场、统一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实行区域旅游宣传和营销一体化战略,共同打造福建沿海海岛旅游品牌。在本区域内促销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区域协作的范围,加强省际区域促销协作,在海岛旅游促销方面加强与广东、浙江、台湾和港澳等地的联系,共同构筑无障碍中国沿海海岛旅游合作圈。

5结论与讨论

福建沿海4个海岛型旅游地有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重叠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但同时其资源特色、发展环境、市场倾向、发展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优势差异较大,这些都决定了海岛型旅游地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1)4个海岛自然旅游资源相似,地理位置相邻,客源市场重叠以及旅游业都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决定了4个海岛型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酒店管理专业求职自荐信(收集7篇)
  • 下一篇:部门会议记要(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