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整理2篇)

时间: 2024-12-23 栏目:办公范文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范文篇1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机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如何对医疗废物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科做为全院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部门,对具体执行部门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从2008年4日开始本院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进行医院感染、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隔离、垃圾分类收集、保护措施、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培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管理

1.1明确职责,自觉增强管理意识在一个医院机构中感染科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潜在隐患的早期发现,及时应对和提早防范都是由感染科布署完成的。它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做为感控人员要自觉增强管理意识。自行建立了日巡视制度,检查医院各科垃圾分类情况,生活垃圾与医疗垃极区分情况,医疗废物消毒、回收情况,以及垃圾暂存处管理情况。

1.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根据《医疗感染管理规范》制定详细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则,清洁卫生员的工作要求等。

1.3医护人员的培训医护人员是参与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首先要注意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依法行事,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这一薄弱环节,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学习,并定期检查组织考核,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他个人及医院、社会的重要性。严格的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责,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加强了职业防护,确保了人体的健康。

1.4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得医院感染知识,对医疗废物与危害性不了解,致使医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类处置和密闭运送处理,各类垃圾混放、垃圾袋重复使用、垃圾桶不及时保洁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医院环境污染和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为保证医疗废物的规范化,本院定期组织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并示范指导,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及时清运,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

1.5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何谓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扩散和泄漏有何公害,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并在病区的生活垃极筒旁设置了小型医用垃圾筒,避免了棉签胶布随手扔或与生活垃圾混放的现象。

1.6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指定高年资护士做科室感染监控员,对科室医用垃圾处理实行全程监控,定期对感染监测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规范规程,感染监测员应及时检查督促各级人员,并积极与感染科联系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1.7医疗废物的处理

1.7.1锐利废物的处理每科放置一个锐器盒,主要用于收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动静脉留置针头、手术刀片、备皮刀片、麻醉穿刺针等锐利废弃物。下班前护士封口、注明科室名称、日期、并签名,由专职人员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2玻璃类废物的处理多年来护理人员在操作中,保洁人员在处理垃圾时被玻璃扎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本院在科室设置了一个玻璃类专用收集筒,专门标记。每日下班前,袋密封,帖标签,注明科室、日期、签名、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3废弃的病理组织、手术标本处理在手术室污物间里,设置垃圾桶,并贴上标签。处理患者的病理组织、手术标本前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征求家属意见、书面同意后方可做为垃圾处理,置于专用包装袋、外贴标签,注明种类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床号、日期、收回和洗手护士的姓名,然后放专用桶里,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4非锐利废物的处理

即未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物(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药品包装袋等)下班之前封口、帖签,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5感染性废物的处理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棉签、纱布、纱条等,集中放置,下班前封口、帖签,每日由专门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6一次性用品的回收处理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必须按要求分类放置,决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也不得随意丢弃,专人发放、专人按数回收,先消毒,后毁形,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避免流入社会,污染环境和回流市场引起医院性感染、造成社会公害。

2讨论

2.1依法严格管理

要求坚定决心,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行事,依法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坚决处理,不留隐患。

2.2建立健全的制度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科室各级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级医护人员都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医用废弃物分类放置、处置,使医疗废物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2.3改变了科室各级工作人员的不良习惯由于科室各项操作规范化,并采取逐级带教方式,使科室各级人员都熟练掌握,并经常检查,督促,从而改变了不良习惯,做到了规范化处理医疗废物。

2.4全员教育提高了各级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科室将医疗废物的相关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在职护士的培训内容,使各级护理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疗感染的关键。

2.5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各种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肝、丙肝等的重要途径,所以医疗废物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对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故本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减少传染病传播,控制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降低感染发生率,最终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及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处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小英,邓敏.护理工作中针刺伤调查及对策.中华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范文篇2

【关键词】糖尿病;医疗废弃物;综合管理模式;处置;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96

居家胰岛素注射已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而由此产生医疗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属于重度污染[1]。目前各界对于居家糖尿病患者用过的废弃针头所导致的危害性尚无充分认识[2],如何将这部分医疗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新问题。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作者对医院附近的三个小区给予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100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本院糖尿病专科就诊的青松里、桃园和幸福三个小区需居家注射胰岛素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都已熟练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监测血糖。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3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另外选取2009年7月以前需居家注射胰岛素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6.8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宣教,告知患者丢弃废弃胰岛素针头的危害,未进行如何放置和处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采取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①首先成立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处置专职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监督和检查成员对所分管小区患者关于居家医疗废弃物宣教、回收、投入、处置情况。②建立患者档案。③专职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出院前对其进行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相关知识的宣教。④制作简易锐器收集盒。⑤在小区的社区门诊放有垃圾周转箱和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置卡。⑥1次/周电话回访或者短信提醒。⑦每月对依从性良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并免费测血糖1次。

1.3观察指标专人负责对两组注射胰岛素的医疗废弃物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注射胰岛素或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每周或每月的次数、针头的处置方法、有无被针头刺伤经历、有无接受垃圾分类宣教等进行观察。具体观察指标包括:①注射胰岛素用的医疗废弃物回收情况;②注射胰岛素用的医疗废弃物投入情况;③两组患者针刺伤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问卷完成情况、医疗废弃物投入情况比较问卷完成情况:两组均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均为有效问卷。两组患者医疗废弃物投入情况:观察组投入率86.00%,对照组投入率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医疗废弃物回收情况比较观察组医疗废弃物回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针刺伤情况比较观察组针刺伤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两组比较,P

3讨论

大多数医护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时仅局限疾病知识和注射方法教育[3],而忽视了注射针头、采血试纸等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置方法,以至于患者回家后医疗废弃物缺乏管理。

3.1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居家医疗废弃物的正确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处置依从性。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干预后,注射胰岛素用的医疗废弃物回收率、投入率均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均得到了提高[4,5]。

3.2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由表2可以看出,未采取正确医疗废弃物处置宣教的对照组患者中,44%的患者或家属有过针刺伤的经历,其中有3例不慎被针头扎入脚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

综上所述,通过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规范了糖尿病患者居家处置医疗废弃物的行为,能达到改善居家糖尿病患者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不当的情况,从而保护环境,保障居民的健康,且管理方法简便易行,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医院医疗废弃物的集中处置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08,8(3):71.

[2]张鹤,高峻,张俊蕾.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处置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54-55.

[3]欧青,杨小玲,古艳,等.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胰岛素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2,27(19):21-22.

[4]周先利,张海霞,赵欢,等.糖尿病病人院外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项目执行情况调查.护理研究,2012,26(20):1851-185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保健养生的方法(收集3篇)
  • 下一篇:职场新人面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