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手工制作作文范例(3篇)

时间: 2025-09-10 栏目:办公范文

手工制作作文范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计信息载体以磁性介质为主,纸介质为辅,而磁性介质上数据的修改无法象纸介质那样留下可辩认的痕迹,以为日后审计等工作留下应有的线索。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会计软件中设置了各种日志文件:操作日志、控制日志、系统与程序修改日志、数据资料使用日志及业务日志等。这几种日志文件的作用都是通过真实记录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各种操作,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但由于这几种日志文件的内容及作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因此,目前国内的会计软件绝大多数只设计了操作日志文件。

操作日志是指对进入会计软件中的所有操作进行跟踪记录,从而确保所有经授权或未经授权的接触和修改活动都留有痕迹,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其内容应包括操作日期、进入时间、推出时间、操作内容等。

为了进一步实现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操作日志包括机制操作日志和手工操作日志,前者是由会计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后者则应由上机操作人员手工如实填写。

在笔者参与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中,发现操作日志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会计软件自身的不足,使机制操作日志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是用户对操作日志重视不够,集中表现在手工操作日志的不健全。

二、机制操作日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机制操作日志查询权限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操作日志要由专人保存。目前软件中机制操作日志的查询权限几乎都没有限制,在权限划分内容中,很多软件根本未考虑有关机制操作日志权限的设置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查询上机操作日志,个别会计核算软件、甚至个别erp软件中的操作日志内容还可以进行修改,这完全背离了设置操作日志的初衷。

笔者认为,机制操作日志应当仅授权系统管理员、会计主管进行日常的查询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进行机制操作日志的打印输出、机外备份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机制操作日志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机制操作日志记录内容问题

操作日志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操作人、进入时间、退出时间、操作执行的功能、操作状态等。

考察机制操作日志的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有如下几种:

(1)操作记录内容不全面,有的软件仅仅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缺少操作执行的具体功能;

(2)操作时间记录过粗,有的缺少年月日记录,有的仅记录到分,或只记录有进入时间,而没有退出时间;

(3)操作执行的功能记录不够具体,未能记录到基本模块;

(4)缺少软件操作的状态,如正常通过、或未有通过等。

分析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记录内容的不全面造成机制操作日志可用价值不大,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操作时间记录得过粗,使我们看到有些操作者在同一时间进入,又在同一时间退出的现象;操作执行的功能记录不够具体,一旦出现问题不便于核查问题;没有操作状态的记录,容易引起误解,以及日后查询工作上的不便和其他一些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例如,笔者所接触的一家软件,出现了下表所示的操作日志记录。

操作人姓名进入时间退出时间操作内容……………………

杜玫筠99/03/1209:23:4599/03/1209:26:12制作凭证

李传茂99/03/1510:13:4999/03/1510:26:34制作凭证

李传茂99/03/1510:26:3799/03/1510:27:02审核凭证

李传茂99/03/1510:27:0999/03/1510:29:56制作凭证

……………………

从操作日志的时间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传茂同志在制作完凭证后,即刻对凭证进行了审核工作,是否存在软件允许自己审核本人制作的凭证呢?经过询问我们了解到,李传茂在试图审核自己制作的凭证时未能通过。由此,我们看到操作日志对操作内容做了如实地记录,但是,由于记录内容过于笼统,以致造成误会。在此笔者认为操作执行功能的记录应该具体基本功能,同时记录操作执行的状况。例如,制作凭证记录到凭证编号,审核凭证记录到所审核的记帐凭证编号等,执行功能通过与否,诸如此类的具体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落实责任,究查问题,真实全面的反映会计人员操作情况,也便于日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机制操作日志备份、打印问题

操作日志的备份工作同样未能引起重视,许多软件的数据备份内容中并不包括机制操作日志的备份,甚至一些软件鉴于机制操作日志文件过大,在月末结帐后自动进行删除,或没有提供机制操作日志备份的功能。

笔者认为会计软件的备份功能不仅包括会计数据的备份,而且还应当包括操作日志的备份。当然,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增大,尤其是网络版软件,操作日志文件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变大,然而,当今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存储容量不再成为问题,加之财务部门使用的机器要求专机专用,备份的保存工作应该说是完全能够做得很好的。

同时,软件应该提供机制操作日志的强制备份功能,即依据一定时期,或依据机制操作日志文件的大小,适时提示进行备份工作或强制自动进行备份工作,机制操作日志的删除要有权限限制,绝不能在做尚未备份和打印机制操作日志的情况下就删除日志。机制操作日志的打印一般来讲是由系统管理员每月打印一次并装订成册,年末与手工操作日志、其他会计档案一并送交存档。

三、手工操作日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内容是从机制操作日志中抄录而来的。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手工操作日志流于形式,未能起到设置手工操作日志的真正作用,要求上机填工操作日志是从另一方面保证上机操作记录的真实性。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加以足够的重视。

单机版软件的手工操作日志,一般用一个记录簿就够了;网络版软件的手工操作日志问题较复杂些。目前许多使用网络版软件的单位普遍未进行手工操作日志工作,或仅仅用一个手工操作日志记录簿。笔者认为,仅采用一个手工操作日志记录簿远远不能达到设立手工操作日志的目的,不能全面如实的反映上机操作的真实、完整情况。针对网络版软件的特点:工作站在都分散于各处而不集中,笔者认为每个工作站可以采用分别设立各自手工操作日志的办法加发解决。按月或按季由系统管理员将所有操作日志收起保存,待日后装订成册(按年)入档。

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工作应当贯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应付、敷衍、图省事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认真作好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工作。

手工制作作文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室在职护理人员14名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均(27.36±5.21)岁。其中护师5名,护士9名。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在职护理人员12名,设为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7.21±5.09)岁。2组一般资料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护理部门实际工作内容,成立护理文书质检组、五常法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检组和教学组。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中,建立组长—质控员模式,每个小组由2名成员组成,小组组长由具有丰富经验、专业水平较高的护师担任。护士长全权负责整个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定期抽查相应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质控人员对本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然后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观察以及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本组成员共同探讨、分析护理工作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各个质量控制小组均以本组检查工作为重心,掌握本组检查方法、内容以及标准,每周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制定下周期工作目标。每月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总结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汇总,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1.2.2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护士长分配质控工作任务,组长和质控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质控小组根据手术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标准,科学制定质量控制工作评价标准,如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标准,其主要内容有:表格外观:总分10分,通过查看病历的方法进行检查,质量要求:①外观整洁,无破损,字迹清楚,无涂改。评分标准:出现不整洁情况扣1分;出现破损情况扣1分;出现不整洁、有破损、字迹不清以及有涂改情况:1~2处则扣0.5分,3~4处扣1分,如果有4处以上则不得分。②按要求用笔。评分标准:用笔不正确不得分。③患者资料填写齐全。评分标准:患者资料1~2处不符合扣1分,3~5项漏填或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漏填或不符不得分。术中护理记录单:总分70分,通过查看病历的方法进行检查,质量要求:①书中注明内容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致。评分:有1~2项不符合相应扣2分;有3~5项不符合相应扣4分;有5项以上内容不符合则不得分。②术中记录内容填写齐全、无漏项。评分标准:1~2项不符合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③手术过程中所记录的内容与手术以及麻醉的实际情况记录相一致。相应的评分标准为:有1~2项内容不符合则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④应用医学术语,无错别字、漏字,描述恰当。评分标准:1~2项不符合扣2分;3~5项不符合扣4分;5项以上不符合不得分。⑤手术器械标签粘贴规范。评分标准:粘贴不规范扣2分。⑥签名、签时间规范。评分标准:1项不符合或漏签1次扣1分;2项不符合或未签扣2分;3项及以上不符合不得分。医嘱单:总分20分,通过查看电脑执行医嘱的情况进行检查。质量要求:及时执行医嘱、规范签名、签时间。评价标准:漏签名1~2组扣4分;漏签名3~4组扣8分;漏签名4组以上不得分。1.2.3质控组的工作内容:各个质控小组根据本组工作职责和质控标准,对相应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①护理文书组对手术室中的各类文书进行抽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详细、规范、真实,对护理人员依从医嘱的情况进行查看。②采用五常法组来查看手术室中相应清洁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手术室的空间布局情况、手术物品摆放情况,如药物的存放、医疗器械的摆放等,药品、仪器、器械等各类物品标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规范,手术记录是否全面、规范,手术室各类物品的供给情况,如应急药品、品、消毒用品等,手术室废弃物、报废物的处理情况等。③教学组针对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手术室实习生、新护士、研究人员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护理理论知识教学以及手术室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措施,制定教学实践,对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记录。④消毒隔离组对消毒用具、用品供给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消毒措施是否合理,检查消毒人员消毒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消毒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如无菌条件的操作、手术室的环境卫生、手术室的灭菌器的管理以及无菌的操作技术等;⑤管理质控组检查本院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手术室中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应执行情况,检查各个护理岗位工作流程是否合理,职责履行是否到位等。⑥压疮组检查压疮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否合理,按照规范评价压疮的等级,记录压疮的发生情况,并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摆放进行记录。质控员对本组质控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规范、全面地记录各个质控结果,汇总成工作报告,定期将该工作报告汇报给护士长,并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各个质控小组每月开展质控汇总工作会议,共同探讨护理工作改进方法,所有质控组成员均发表各自的看法,并总结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1.2.4相关培训:手术室中所有护理人员都应当参加相关培训,主要向护理人员讲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基础知识,让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各个小组组长对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进行讲解,并解释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并共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分析、总结,并对相关质量控制管理的工作进行合理修改。各个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将质量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装订成册,对相关标准和评价措施进行学习,做好熟练掌握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内容,科室护士长和小组组长监督。

2结果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之前,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手术中所用器械的数量不一致情况11例,手术中物品的准备不完善情况15例,损害手术室中贵重的设备及仪器情况6例,急救箱中的药物放置不全情况11例,药物器械相应摆放较混乱情况12例,手术室中药物出现外漏情况5例,23例漏签医嘱,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有:11例手术器械的数量不符,15例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全,6例损害贵重的设备仪器,11例急救箱内的药物不全,12例药物器械的摆放较乱,5例药物出现外漏,23例漏签医嘱,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工制作作文范文

橡皮泥手工制作图片牛

扩展阅读

手工制作的兴起源于人们对儿时的怀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手工制作、创意DIY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正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让手工制作DIY融入生活。

手工特色饰品就是通过我们的巧手把各种彩色珠子配件用各种线绳,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饰品。主要有串珠饰品和玉石绳艺饰品。包括项链手链,耳环戒指,手机链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开始追求个性,独一无二的饰品,DIY饰品所有饰品全部是手工制作,因此没有任何两款是完全一样的。不同大小、颜色、质地的珠子,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

手工制作原本是个动词短语,但已经逐渐的被当作名词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动手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项目。手工制作的兴起源于人们对儿时的怀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手工制作、创意DIY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正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让手工制作DIY融入生活。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体育田径培训范例(3篇)
  • 下一篇: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