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财务预警和财务风险的区别范例(3篇)

时间: 2025-10-18 栏目:办公范文

财务预警和财务风险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乐山市旅游企业;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体系

1乐山市旅游企业概况

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00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5′-104°15′、北纬28°28′-29°56′之间,平均海拔5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66.5%、21%、12.5%,呈“七山二丘一平”地貌特征。辖4个区(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和2个彝族自治县(峨边、马边),户籍人口354.4万,常住人口324.3万。

乐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四位一体,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品位一流,旅游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全省第2位。峨眉山―乐山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峨眉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秀甲天下的生态王国,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普贤菩萨道场,以雄、秀、神、奇、灵著称。乐山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乐山,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坐佛。乌尤、凌云、东岩三山联襟而成的巨型睡佛仰卧三江之上,形成“心中有佛、佛中有佛”的奇观。境内还分布有峨边黑竹沟、金口大峡谷、犍为嘉阳・桫椤湖、沫若故居、嘉定坊等景区景点,以及寺庙古刹、战国离堆、汉代崖墓等众多文物古迹。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1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亿元。乐山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28家;旅行社40余家;其他旅游企业130多家,其中,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3万多人。

2乐山市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风险识别不足

财务风险识别是指以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为导向,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按成本效益法则建立最佳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乐山旅游企业在经营中普遍存在风险意识明显不强的问题。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资金分配风险,而在乐山市现有的旅游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企业具有比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对风险有预测,而其他中小型旅游企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为筹到钱就一切大吉了,往往将其存在的财务风险抛之脑后,缺乏对风险的预判、识别、预警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2.2财务预警制度缺失

很多中小旅游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领导成员之间容易沟通、决策快、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但同时也会出现管理者对企业内各种制度的建立实施和执行不够重视,而财务预警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领导者主观愿望的影响更大。

2.3财务预警模型不完全适用

目前,国内旅游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仍处于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大多数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导致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方面都比较弱。而乐山旅游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也是如此,运用财务预警模型专门对乐山旅游企业的财务从总体上进行预警的运用还非常少。运用较多的预警模型是z值模型,而对个别旅游企业而言,对企业某一方面的分析则普遍采用单变量模型。这二种模型的运用都离不开具体的应用条件,而且都是率先结合国外的情况进行的,与乐山旅游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差异很大,所以此两种模型的运用无论是从指标的选取、样本的确定以及评价标准的高低上都不完全适用于乐山旅游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环境。

2.4财务预警时效性差

虽然乐山旅游企业中,有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体系可以成为防范和控制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的缺乏,往往导致愿意构建财务预警体系,但无钱来支付相关的费用;有的企业花钱构建了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但只是一个“空架子”,财务预警体系在使用和维护中得不到有效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使得财务预警的信息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现时的状况,从而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财务预警体系也就被“解除”了。

2.5财务预警方法使用单一

目前,旅游企业运用财务预警模型时,都是选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只是定量加以分析。而在现实生活中,财务预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还应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合非财务指标,使其财务预警方法更加丰富,从而更加全面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态。

2.6财务预警监管力度不够

旅游企业财务预警是一个过程,需要纳入管理过程中形成管理制度和作为管理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要确保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地执行,必须要对财务预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而从乐山市旅游企业来看,对财务预警的监管,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还是从政府及社会角度而言,都是比较薄弱的地方。就企业自身而言,认为有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管理,有主管的监督就足已了;而政府则例行公事的放行企业自行处理;社会对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的监督相对而言就更淡化了,力度也就更小了。

3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3.1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是财务预警体系能够成功建立并能有效运行的前提。我市很多旅游企业在管理中仍然沿用过去家长制、作坊式的管理模式,一人说了算,发展靠运气。因此必须从自身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风险意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在市场中感受风险、检验自我。这些都是旅游企业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前提条件。

3.2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是指企业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组成的信息反馈网络,加强财务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管理的运作体系,它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子体系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企业理财的有效的方法和管理体系。

3.2.1费歇尔判别法的应用原理

费歇尔判别法的思想是通过将多维数据投影到某一个方向上,投影的原则是将总体与总体之间尽可能分开,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判别规则,将待判别的样品进行分类判别。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该法主要是将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财务预警,另一部分为非财务预警,并分别取这两个部分的均值,并假定这两部分协方差阵与总体协方差阵相等;而后根据旅游企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预测。

3.2.2费歇尔判别法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过程

z值模型它是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多变量模型)最典型的一种模型。它是由美国奥特曼(1968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对企业整体风险的影响作用也不一样。他在该模型中以5个财务比率为代表,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表示为:Z=1.2X+1.4X2+3.3+0.6X4+1.0X5其中,Xl=(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总资产;X:=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收益/总资产;)(4=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负债总额的账面价值;X5=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而应用此模型确定费歇尔判别函数时,各个变量之前的系数需要结合总体的斜方差阵来重新确定,指标的选取可以不限于以上列举的5个指标。判别法则是:当判别函数与总体两个部分均值在投影方向的中点距离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所选情况属于总体中的第一个部分,则说明该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较差,会发出预警信号,预警级别会根据差额的大小来确定;反之,若前者小于后者,所选情况属于总体中的第二个部分,则说明该旅游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发出良好状况的信号,同时也会根据差额的大小来确定状况良好的程度。

3.2.3在财务预警中应用费歇尔判别法的优缺点

首先,在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利用费歇尔判别法,扩大原有财务预警模型的可运用的数据范围,它不仅利用财务指标,而且还考虑到不可量化的非财务资料对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结果的影响;其次,此法还能与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如单变量模型、z值模型、F值模型等结合进行分析,克服了财务预警模型使用方法单一,单纯借鉴国外的不足,极大的丰富了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范围和使用空间;最后费歇尔判别法作为财务预警体系构建的基础,能结合旅游企业散、广、零、小的特点,对相同类型的企业均可适用,能与任何一种模型进行组合,使用方便、灵活、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运用费歇尔判别法,对各种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要求很高,如果旅游企业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或数据缺乏,就会给管理者提供不可靠的预测信号。另外,在此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求有专业技术人员,会操作、会分析,对其预测过程时时进行整理,并能将预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3.3加大监管力度,协调相关配套措施

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不单单是旅游企业中某一个部门的任务,应该举企业之管,政府之助,社会之力共同完成。所以构建完整而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必须要加大政府、社会的监管力度,同时旅游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的管理,这是财务预警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财务预警体系应与旅游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乐山市旅游企业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历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有着其特殊性。旅游企业如何克服自身的不足,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取得一席之地,一直备受关注。■

参考文献

[1]康晓春.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探讨[J].冶金财会,2010,(11).

[2]才元.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与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12).

[3]周骏.我国企业在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4]张洪君.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设[J].财会通讯,2012,(1O).

财务预警和财务风险的区别范文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旅游企业;风险防范

企业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防微杜渐,杜绝漏洞,预防财务风险,可以说,这对企业管理的具有重要性。另外,作为企业管家的财务人员在工作职能极其重点也必须由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倾斜,并且有断层的数字核算朝着查漏补缺、识别抵押方向等相应地管理职能转变。旅游企业想要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切实、有效地进行内控控制活动,保护财产安全的完整,可以说,这是当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目的及重要责任。

一、企业内控管理概述

内控管理在企业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确保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及监督检查管理。企业发展中,在内部控制管理基础上积极建立一系列规范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考核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旅游景区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旅游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少难以忽视的财务问题。当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当复杂,因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如何应对财务风险问题,如何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怎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风险防范,地域风险防范能力。

(一)资金管理风险

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包括资金编制、资金占用、资金流失等方面的风险,其主要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违规使用资金,旅游企业财务人员违规占用资金,将资金违规存储在非银行的存储机构中,企业自身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资金周转需要的重要性。

(二)投资风险

旅游景区企业的对财投资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当决策出现失误时,造成企业生产的巨额投资损失,进而产生财务风险、企业中因存货库存结构和不合理,导致存货周转率不高,因存货的流动性较大,一方面占用了企业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支付大量保存货物的管理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在长期的库存存货中,企业还必须承担因市价下跌产生的存货跌价的损失、保管不善的损失,最终产生相应地财务风险。

(三)财务的舞弊风险

企业中造成财务舞弊风险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违规真实性的核算原则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具体而言,财务舞弊风险的重要性特点在于具有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它是在经过管理层和员工精心策划指导下完成的。

三、预防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旅游景区企业为有效地控制内控,抵御风险,需要积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为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筑起坚实的防线,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的有效进行。企业应当落实好风险预警机制的分级负责制,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旅游景区企业应当积极建立全面、实时、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的管理,实时监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在旅游景区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中财务预警系统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主要利用市场营销、会计、金融、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对旅游景区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说,财务风险的系统不仅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例、资产负债等相应地财务指标,另外,还包括企业经营过程中产品的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明确指标,能够对财务管理实施监控。

(二)建立预警预控的内控系统

旅游景区企业内预警预控内控系统的建立可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该途径是财务内控的科学新途径,预警模块可将成本费用按照预算值对预警控制值进行设定,一旦月度超标变进入到预警机制,超过季度后便可进入红灯预控,进而自动封锁系统,无法进行行为的报销。基于投资系统的内控模块而言,依据投资计划值、资金量进行预警控制,倘若缺少投资计划,系统就会锁住;如果计划中投资补助,则进入黄色预警;只有当资金与标准进行吻合后,才可进行放行。应收状况的系统内控模块中,依据的是客户应收账款的账龄、额度,并结合不同的业务量、资信情况设了信用级别,氛围红灯、黄灯、绿灯三级预警,如果出现恶化情况,系统自动进行报警。总的来说,该系统的应用能够预防客户拖欠款行为,达到预防内控财务债权风险目的。

(三)加强会计部门的内控管理,明确资金预算

资金预算在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旅游景区企业资金的收益及流向,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有效地政策控制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基于企业的财政部门而言,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拨款的款项都需要通过会计部门。因而,准确定位企业资金的预算,可以有效地结合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充分地调动优势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实现企业经营的管理目标。此外,旅游景区企业在具体的管理中,为避免经营管理出现漏洞,可对各个部门、会计关系进行明确。总的来说,有利于全面准确资料的反馈,还可以明确地计算出漏洞出现的具体方面。总的来说,企业管理者为规避风险,可依据预算走向适时改变方针,进而提高旅游景区企业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琦,王利娜.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信息失真防范[J].特区经济,2012

[2]纪翔阁.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5

财务预警和财务风险的区别范文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

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任何行业面对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宏观、气候和微观经营环境,随时都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银行更以其特殊的经营对象、广泛的联系和强大深远的力成为风险聚散的焦点。因此我们把银行所面临的损失和获益的机会称之为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主体从事货币、资金、信用交易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如果不加以防范和化解,就会酿成金融危机。不同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形式是不相同的,对其、认定和控制也不相同。

二、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设想

所谓金融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报,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指各种反映辖内金融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经济金融统计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必须要设置可行的预警指标,而这些指标既能够体现适应性、稳定性、一致性的特点,又能明显反映出预警对象的,并且能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指标值作出相应的调整,指标内容包括:金融性技术指标和社会性指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的预警区间的预警指标。

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一般是以巴塞尔协议和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设置。指标体系分为7大类,共15个指标。7大类是:经济风险类、信用风险类、流动性风险类、资本风险类、经营风险类、金融犯罪风险类。15个预警指标分别是:1、真实GDP增长率下降。2、资产负债偏高。3、不良贷款率超过15%。4、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小于25%。5、存贷款比例超过75%。6、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存款比例超过120%。7、存款准备金率小于6%。8、资本充足率低于8%。9、总成本与总负债的比例超过7%。10、应收未收利息与利息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15%。11、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超过4%。12、拆出资金余额之比超过8%。13、各项资金损失率超过10%。14、金融犯罪发案率上升。15、账外经营额与金融资产的比例上升。除以上15个指标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将储蓄网点的日存款下降率作为识别支付风险的重要指标。

以上16个预警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经营状况和地区经济状况以及经济环境状况,对衡量银行经营风险和风险监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内容。因此,基层中央银行必须依照以上预警指标,科学设计有关险情预警报表,建立内容详实、完备的预警资料库,在日常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的预测和监督,中央银行通过对银行风险分类、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估价后,对金融风险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立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及识别机制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衡量和监测金融风险的基础,对金融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是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金融预警指标的分析一般借助以下方法。

1、金融风险的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是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是基层中央银行有效预防、控制和对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在现实操作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最直接、最方便的风险识别工具就是本银行的财务报表,对银行自身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风险管理者实行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运用以下几项报表分析方法,通过评估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绩效,衡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着重找出可能影响银行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

A、比较法。用本期报表与前几期本银行报表或同期其它可比银行的财务报表,就各个科目绝对数字、绝对数字的增减变动、百分比增减变动、比率增减变动等各方面作详细的比较。

B、趋势分析法。选择某一年为基期,以后每一期中各科目对基期对应科目的趋势百分比,主要目的是探索银行过去、现在、未来业务开展、风险承担、盈利能力的趋势,特别注意这些趋势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C、共同比分析法。分析个别科目占总资产、总负债或者毛利的百分比,判断是否有异常现象,并寻找原因。

D、比率分析法。计算财务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数值比率,如流动性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资金流量比率、平均收款时间(逾期贷款收回时间)、利润率等,识别影响银行营运资金、资金运用效率,获利能力的因素。

E、特定分析。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考察资金流动的充足性,与通畅性,分析银行经营成本,银行业务量和银行利润的关系,寻找变动原因。

(2)、风险环境分析法。除财务报表分析法之外,另外一种常用的风险识别就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出发,识别有关的不确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还是采用风险环境分析法,风险管理者不仅要判断存在哪些风险因素,而且要根据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筛选,从而排除干扰,有重点地管理风险。关于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要靠风险估价来具体分析确定和比较。

2、风险的识别。在诸多风险因素中,有些一目了然,有些却直到已造成损失以后才容易被管理者认识,所以,风险识别需要管理者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的充分熟悉和了解,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备快捷的信息处理和深刻敏锐的预见力。

风险识别就是在商业银行周围纷繁复杂的宏、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发现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者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根本谈不上有效的管理。可见,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对于地方性金融机构来说,支付风险、资产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政策性风险和风险等其它风险是各类风险识别的重要。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校智能化管理方案范例(3篇)
  • 下一篇:学校智慧化管理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