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反校园暴力宣传文案(收集3篇)

时间: 2024-06-18 栏目:办公范文

反校园暴力宣传文案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案例

近几年,一度沉寂的传销向高校渗透发展。由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易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和煽动,这就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以下为我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学生参与传销工作案例。

1、案例背景

于某,女,22岁,为财务管理08级的学生。于某原本性格外向,和同学关系处理的不错,但经一个同乡拉入传销组织,被传销组织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后,开始深陷其中不可自拔。2011年7月,一名和她同乡的我校休学学生,利用她找工作的焦急心态,以帮忙介绍工作以及请客邀请其去天津游玩等名义将于某骗到天津杨柳村的非法传销窝点。作为该生辅导员,假期时与家长联系,注意到于某的一些反常现象,长时间不与家长联系,并在刚一放假时就跟家长要了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共计14000元,谎称学校要求提前缴纳费用,此刻我就觉得不对劲,经过调查,确定该生参与传销组织,随后立即与该生及其家长联系,并与公安机关一起,将该生带回学校。返校后,经过辅导员的耐心开导,于某做出近万字的深刻检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范的错误。所幸因发现及时,未酿成严重后果。

2、案例分析

经深入了解,于某一开始也知道传销是骗人的,但传销组织利用学生渴望获得人生的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心理,借助一些新的营销理论来粉饰自己,如一些新思维著作,如《财富第五波》、《告别贫穷》等,并编造一些所谓一夜暴富的成功个案,让学生听的热血沸腾,从而着了传销的魔。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销无非就是“用损害良心的办法赚钱”,于某为达到自己“一夜暴富”的目标,不惜用骗的方法拉自己的朋友下水。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折射出这些学生对责任意识基本认知的缺失。进一步揭示了传销的实质是“信任透支”。

3、案例思考

大学生参加非法传销活动,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面对的难题。我认为应以预防为主,尤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开拓新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要有效预防传销,思想教育必不可少。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变得越来越功利、务实。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以井冈山精神为理论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正确认识自我,克服依赖他人找工作的心理,正视财富的价值,减少择业的功利色彩。同时,在思想教育方式上,高校辅导员也要善于创新,要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并要揣摩学生的心理,寻找共鸣。

3.2加强学校的管理,防止传销侵入校园

要通过教育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加强对宿舍及教学的监管,对于缺课,晚归宿舍、甚至不归宿舍的学生要及时发现,防止学生长时间脱离集体,参与非法传销。其次建立顺畅、快捷的信息渠道也非常重要,利用现代通信工作及方法,如QQ群、飞信等联系方式,建立各班班长、班委、寝室长的信息反馈队伍,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同时,要随时关注校园、宿舍张贴处的广告信息,因为传销分子经常在校园张贴一些广告,以“高薪”幌子欺骗吸引大学生的加入。校园管理部门要布置专人注意观察和调查,及时发现非法分子的魔掌并迅速与有关机构、部门联系,对威胁校园的非法传销进行严厉打击,严防传销组织侵入。

最后,开展学生自觉抵制传销进校园的宣传活动,比如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通过比赛,使同学们掌握辨别传销与直销的能力,了解传销的欺骗手段和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自觉抵制传销。

3.3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

学校应组织专题法律讲座,告知学生组织和参与传销是一种违法行为,并通过与学生互动的交流形式,让学生认识非法传销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稳定、经济秩序的严重危害。增强大学生的抵制传销的法制意识。

3.4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择业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大环境,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准备,是防止毕业生因求职心切而受骗进入非法传销组织的重要措施。包括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帮助学生克服一夜暴富的心理,以及依靠他人找工作的心理,树立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提高的观念。

4、案例启示

目前,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要做好大学生的防传销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校在学生的防范传销的的问题上,要从学生的思想源头抓起。

首先要将井冈山精神作为大学生反传销教育的指导思想。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明显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目标的短期化的特点,而传销组织正是利用暴富思想给大学生洗脑。2001年考察江西时把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事实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井冈山精神以及井冈山红色资源在反传销教育上的价值。

其次要大胆探索井冈山精神的反传销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形式。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可能也不必要,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在课堂中结合案例教学,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提高教育效果。

反校园暴力宣传文案范文篇2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中小学生欺凌,为建设阳光安全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全面落实《大荔县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杜绝校园欺凌事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成立预防校园欺凌领导小组,落实岗位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制定工作预案,健全相关制度。由学校校长、安全干部、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校园欺凌处置小组,对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处置。

二是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通过分发防校园欺凌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学生、家长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补充,强化在校学生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升青少年法律素质。

2.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守法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不对他人实施欺凌,受到欺凌时正确应对,见到欺凌情况及时报告,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举行“反校园欺凌,建和谐校园”主题黑板报展示活动。利用黑板报这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和教育平台,积极营造反校园欺凌氛围,发挥黑板报育人功效,多角度宣传了校园欺凌的安全知识。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也增长了学生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更增强了学生的守纪守法意识。

4.开展主题班会,强化法治意识。从从案例入手,介绍了近期在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及其危害,学习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了解实施校园欺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从而自觉远离校园欺凌,争做争做文明守纪学生。

5.开展法制视频的展播活动。通过几个微视频的展播,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视频中,了解更多的法制安全知识。不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保护防范意识,还加深了孩子们对于防拐骗、校园暴力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三是禁止校园欺凌,重在预防

1.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使全体教职工了解了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处置能力。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加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隐患排查,做到学生无缝隙管理。定期对管制刀具等各种危险物品进行清查,对学生间的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严防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加强校园巡查,发现校园欺凌倾向及时制止。关注学生并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

四、发现欺凌事件,及时处理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无重大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小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及时解决。

校园欺凌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侵犯,比身体侵犯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歧视,所以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我们的学生,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孩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反校园暴力宣传文案范文篇3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校园暴力防控

一、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及其后果

校园暴力(SchoolViolence,简称SV)是指在校园及其周边所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校外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仅1999年就有4998名15~24岁的青少年被谋杀,平均每天14人,他杀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第二位死因。在我国,即使是在中小学,近年也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事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10省市的校园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校外人员、社会人士对学校师生的伤害在抬头。云南省西畴县一个代号为“跨世纪集团”的黑社会组织,经常闯进校园寻衅滋事,向学生强行索要“保护费”,还殴打学生和学校保卫人员,甚至挟持女生在校外;河南省犯罪嫌疑人黄勇,采取诱骗中小学生到其家中的手法,先后杀死17人,并将尸体掩埋室内和院内;河南省汝州市一犯罪嫌疑人窜入第二高中男生公寓,疯狂杀戮沉睡的学生,致使9人死亡、3人受伤;湖北省大冶市多名歹徒冲进罗家桥中学的学生宿舍抢劫,并砍伤15名学生;山东省莒县犯罪嫌疑人持菜刀闯入第一实验小学,砍伤小学生25名。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5年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磊在校门外一家美容院前等候接送车时,被一名男青年持刀割脖而死;9月20日晚,25岁的王锐翻墙进入云南省宣威市第四小学内的教师宿舍楼下,将自制的遥控爆炸装置挂在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底部,导致车主浦某在启动轿车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2010年3月23日,被辞退的社区医生郑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4月12日,40岁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杨家钦在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追砍路人,造成一名8岁小学生和一名老年妇女死亡,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受伤。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陈康炳携带长约40厘米的钢刀进入雷城第一小学砍杀师生,致重伤2人、轻伤8人、轻微伤7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并点燃汽油自焚身亡。

据调查,我国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94%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75.12%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已成为暴力发生的高危环境;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也会遭遇校园暴力事件。

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师生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一些师生的生命丧失和严重的身体伤害,也给众多师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一些曾在放学路上遭到暴力袭击的同学说,“现在,我一走到那个地方,心情就紧张,害怕再受骚扰,心有余悸。”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它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创伤,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的暗示,这是相当危险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指出,“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显示校园安全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校外人员频频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原因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很多,除了报复、成帮结伙之外,50.11%的中学生认为,是学生有意模仿电影和电视情节,47.15%的中学生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37.18%的认为,是外来人员惹事,22.18%的认为,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当,19.16%的认为,是校园周边环境差。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曾指出,化解校园暴力最有力的因素,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而是新闻娱乐业,许多娱乐节目充斥枪杀、校园暴力内容,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所以加强枪支管理并不能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些美国民众也认为,电视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一些向青少年传递校园暴力文化的娱乐节目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教育者”。在我国,大量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也充斥暴力血腥场面,对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形成极大的杀伤力,让他们不崇拜惩恶扬善、具有民族感和正义感的英雄,反而对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黑社会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网络也成为校园暴力的助推器,网络上处处充斥、色情、暴力等内容,网络本身形成的虚拟空间无拘无束、无法无天,令许多青少年心向神往,网络游戏的格斗、拼杀更令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沉迷其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形成攻击性极强的性格。

然而,面对复杂的校内外环境和不断恶化的校园暴力趋势,有关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响应。

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虽然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但所有有关校园安全的法规和政策文件都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暴力治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2006年7月17日提请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22条第一款曾经有“学校应当建立校园安全制度,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的表述,但正式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删除了“校园暴力”的表述。

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和广大师生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缺乏,预防措施不能落实,即使发生暴力事件,也很少主动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而是千方百计掩盖、息事宁人。一项调查发现,目睹暴力事件发生时,15.13%的学生会选择默默走开,10%的学生会袖手旁观,13.19%的学生会帮助受害人求救,3.15%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高达55.16%的学生会视暴力发生时的情况而定。这无疑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纵容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家庭和教养上的缺陷和失控,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忙于应付工作、生活,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及时发现、教育和纠正子女的各种错误;有些家长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目空一切,遇事只考虑自己,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有些家长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简单粗暴,让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信任身边朋友和同学,也不善于沟通;有些家庭本身就充满了暴力,“拳头可以解决一切”,让孩子潜移默化形成了暴力倾向。香港大学对325名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尤其是父亲苛刻严厉的教育方式对男孩的攻击行为影响很大。另一项调查表明,近50%的学生认为,学习差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父母离异及父母不全或正在服刑的中学生因为缺少母爱和父爱,常常会有行为、情绪、社会与健康问题,部分学生生活消极、性格孤僻,容易结交不良朋友。调查发现,校外人员施暴学校往往与学生、教师是有一定关联的,部分事件还是由在校学生纠集校外不良少年施暴。在浙江永嘉破获的一个案件,就是由在校学生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的矛盾引起的。某中学一学生因与校外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团伙有纠葛,就在校内组织了一个由在校学生组成的团伙,并购置了枪弹,准备与社会上的团伙对抗,幸好被及时破获,避免酿成惨祸。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已要求各政府部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但落实不够。学校面临的政治、治安形势和多发的治安案件要求社区警务走进校园,尽早介入、及时破案,但现实中的校园治安主要还是依靠学校内部。公安机关因为警力、经费、时间等因素限制,经常无暇顾及校内发生的案件,只是在校园内部发生案件或接到通知才匆匆赶到。校园治安工作松懈、边缘化,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

中小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和分辨能力差,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要求设置保安加强保护,多次发生的校外人员闯入校园行凶事件已说明保安的重要,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并没有设置保安。校门是防止师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学校也只安排一些大爷看门,他们保护师生安全的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无人关注,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绝大多数连门卫也没有,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出。

三、防控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的措施

防范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友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媒体、卫生等部门,必须站在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对师生生命安全、对国家和个人财产、对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进一步突出重点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决按照“三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标准)要求,切实履行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狠抓校园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防范措施的落实,杜绝校外人员施暴事件再度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公安机关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强力打击犯罪,全面排除隐患

防范和打击校外人员施暴校园需要公安部门的力量,校园治安不应排斥警察,中小学校更需要警察。公安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部门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八条措施”,切实做好“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向学校派驻保安员”等工作,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要依法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员的治安管理,要在集中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分类治疗和管控机制;要坚持严防严打,防得犯罪分子不能对师生下手,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师生下手,对于暴力劫持、持械行凶、严重危及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现场处置的民警和武警可以依法果断击毙,对我行我素、屡教不改者,也要给以重罚。

文化、工商、公安、交通、卫生、质检等部门,要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清理整顿和取缔非法经营的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各类流动摊点。按照要求对洗浴场所、网吧等经营单位,限其远离学校,搬迁学校周边人员杂乱的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禁止游商小贩在学校附近出售物品,等等。公安、文化、出版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影视、报刊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刊物,查处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引导媒体正确传递伤害和暴力的信息,严控影视和书刊中对暴力的描述和渲染;要加强化学物品(农药、毒鼠药等)、药品和枪械的管理。

总之,要尽快由公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构建以校园社区警务为平台、校园犯罪打击为关键的校园暴力管理格局,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学校自身尽快落实防控措施,准确理解、科学应对施暴事件

防控校外人员施暴校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各类中小学必须高度关注学校师生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各类中小学校都要构建校园安全责任制,明确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法律顾问或法制副校长、外聘的专家、邻校代表、派出所民警和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校园暴力管理小组,研判周边治安信息、特殊人员信息和外来流动人员信息,预测可能引起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并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指导下,迅速、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和力量,提早发现、阻止、处置校园暴力事件。

各类中小学要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专职保安力量、防护器材和报警设备,实行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驻校保安员、学校保安要严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学校要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专职保安要加强校园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处置校园暴力。在一些重要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确保一有警情发生公安机关能够快速反应。

要加强值班门卫的配备,落实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制度,加强学校出入人员的登记管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减少外来人员对校园的骚扰,防止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制造事端。要加强门卫制度建设,改变一些学校由老弱病残来担任学校门卫的不正常现象。

中小学校必须能够冷静、理智、迅速处置校外人员施暴校园等暴力事件,能防止事态继续蔓延,控制损害扩大。为此,学校应指定一位发言人,由其成为所有正确信息的唯一来源,负责对社会和媒体信息,不要多方面对外非正式的声明或表态;不要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保持沉默,或回避问题;要以妥善解决事件为主要目标,不要做无谓的争论,推卸责任;要善于把握各类人员的心理,合理调控全体师生的情绪;要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一些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但政府尚未意识的危机事件,力争做出书面分析和汇报。

3.学校自身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保障师生心理健康

中小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基本教育范畴,由专业人员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安全教育教材和实践、实验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自防、自卫和自救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学会发生冲突后如何控制自己;要告诫学生自觉抵制暴力色情荧屏对自己的毒害,不到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害的场所去,不要接触不良的电视和录像。各类中小学还要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包括危机案例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预控知识教育等在内的校园暴力危机教育,必要时还应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开展模拟演练应对,让师生懂得应付各种灾祸的常识和方法,掌握避免伤害、躲避危险和自我防护的基本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和逃生的本领,做到发生突发暴力事件时能处险不乱,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加强师生法制教育,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师生应加强《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和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点,以案说法,以例释法,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团课、少先队活动等途径,通过播放录像、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读书竞赛、歌咏比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以及旁听审判、到监狱劳教所听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等,开展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应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官、警察、心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

中小学校还必须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要克服一切困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合格的心理医生或者设立心理辅导教师,主动、及时发现、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利用教育和信息宣传的优势,通过张贴栏、电视、广播、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及其他手段和途径,实施宣传攻势;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育学生如何利用投诉信、匿名电话等举报方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远离那些流落街头、肇事校园的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发生暴力事件后,还应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受暴学生或暴力事件亲历者开展心理诊疗,通过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和诊疗工作,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老师,实现校园安全也是空话。

4.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民众疾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社会善待特殊人群

人们在痛斥凶徒施暴校园、残杀无辜师生的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呼吁,关注校园凶案的深层次原因。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凶杀案中的郑民生,原本是一个“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稍显内向的男人”,但就是他,一夜之间成为十恶不赦的恶魔,所有人都“想不到杀人狂魔会是他”。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的救人“天使”蜕变为杀人“狂魔”?原来,他遭到了一系列的不幸:一是饱受“嫌贫爱富”风气困扰。医生本是一个很有“钱”途、容易发财致富的行业,也许是脑袋少根弦或不太会处人际关系,作为主刀外科医生的他显得相当另类,不仅没有发财,反而与同事尤其是院长关系不睦而不得不辞职,谈了多个女朋友都因贫穷而告吹,甚至一些同事也嫌他穷,看不起他,一些邻居和身边人员还常闲言刺激或作弄他。二是饱受房子之苦,42岁还是单身的郑民生和三哥一家三口以及70岁的母亲住在一套两居室,冬睡客厅、夏睡阳台,想靠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买套老房子,不吃不喝也得十年。三是遭遇就业困难,2009年6月辞职后多次谋工均告失败。一系列遭遇让他越来越心灰意冷,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继而报复社会,以至于在他行凶被按倒制服时,嘴里还在念叨“我对社会不满”。

广西合浦的行凶男子杨家钦在2005年即被家人发现患有精神病,当年及2008年两次被送到合浦县专科医院检查治疗,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他平时不常出门,有点怕生人。2010年4月9日晚9时30分,其父与同村伍姓老人发生摩擦后,他便拿着刀跑到伍家,打破伍的头,打坏伍家的门。10日上午,辖区西场边防派出所民警受理此案来调查时,其妻称丈夫有精神问题,希望民警不要刺激,并联系好医院打算13日送去治疗,没想到惨案在12日下午就发生了。

广东雷州市凶杀案中的陈康炳本是一名教师,33岁时被查出乙肝,病休在家,同事因怕乙肝不愿与他一起吃饭或说话,女友也与他不欢而散。极度失意的他在南湖广场闲逛时,因怀疑身穿雷城第一小学校服的几名小学生对其指手画脚、说其坏话,遂产生报复雷城第一小学学生的念头,并砍伤师生17名。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纳税评估的对象(收集2篇)
  • 下一篇:激励人心的句子(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