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6-22 栏目:办公范文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从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中国-东盟研究的角度比较广泛,有从区域经济合作对策的角度出发的,如庄芮(2009)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张莎(2013)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阮锟(2013)的《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有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如史智宇(200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李占卫、李皖南(2004)的《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针对东亚经济圈的研究角度比较少,主要是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的,如陈淑华(2001)的《经济安全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吕超(2008)的《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谢岩(2006)的《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光(2009)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认同区域经济合作建构

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1902―1994)的重要理论贡献,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被其本人及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20世纪末,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事件,引发了人们从新的视角进一步观察、探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兴趣,文化被更多地作为一种国家实力加以考虑。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发表后,引起了学者们对文化在国际政治中作用的思考,文化认同理论随之也进入了国际政治研究的视阈。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学术界对于文化认同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有关欧洲文化认同、东亚文化认同等问题研究较多。学者们对文化认同研究的共识是:区域文化认同的产生有利于消除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障碍,有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巩固和深入发展。

一、区域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区域文化认同,就是指区域范围内成员对其共同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文化心态,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集体当中,并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归属和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区域之间文化认同存在着差异性,根据文化认同具有的融合性、可培育性特征,我们是能够建构新形势下的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文化认同的。这种认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区域一体化意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生演进规律,我国要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从本地区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考虑,还必须从大区域视角着眼,强化地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系统整体思想。区域合作应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要素,创造共同市场,实现共同利益,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区域内的各省市一定要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赢”思维,要把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一种共识,正确认识发展自身与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系。

2、认同合作创新的新文化。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福祉的新文化是合作创新的主流文化的构建。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文化创新不仅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区域创新的源泉,尤其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文化创新就是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为区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创新文化环境,从而影响区域创新的主体,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并使二者良性循环,以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要在合作协同的基础上,强化合作创新的主流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认同和认知程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提升区域竞争力。

3、区域多样性、互补性文化的交流与认同。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各地文化又呈现出各自的个性,区域文化中既包含大都市文化、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也有县域文化、乡村文化等,各种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而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对这种多元文化的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认同,有利于文化的互补,并促进区域文化的升华与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实现跨行政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作用也倍受关注。区域合作中的认同是以地区间共同的文化渊源为基础的,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形力量,对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跨区域经济合作的风险,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就一个区域来讲,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力量,它以丰富的内涵,在人类的沟通中引起共鸣,在人们的交流中引发共识,尤其是跨行政区域合作,由于没有行政力的制约,彼此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降低,认同水平越高风险就越低,交易成本也就越低。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粘合剂。

2、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磨合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能促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

3、文化认同可以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凝聚力是区域经济合作必不可少的因素,凝聚力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资源,为区域的共同发展服务。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的程度还直接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三、区域文化认同建构的路径

由小范围的文化认同走向更大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区域合作中应把有益于区域文化认同的因素整合起来,积极推行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加速文化认同的建构。

1、树立科学的区域发展观。既不会造成各自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区域利益分配中的边缘化,又能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和实力的区域合作最容易得到成员或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拥护。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区域合作与竞争是经济发展永恒的话题,区域的合作一方面能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同时,更实现了生产要素与经济利益在区域内外的博弈。从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区域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干预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强的功利性、排他性和行政导向性,区域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存在着短期化的特征,即在地方区域关系中形形的地方主义、过度竞争、市场壁垒、“块块结构”等现象大量存在,缺乏全局观念和协调利益行为的机制导致了区域合作的“貌合神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经济合作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当前,区域共同发展的集体意识应是区域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为此,所有成员都应当树立科学的区域观,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互利思想,各地政府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地方公共利益或区域公共利益的观念,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形成连横的强烈愿望,提高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和地区优势互补效应,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互利共赢的发展意识真正成为共同的区域认同。

2、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服务功能。区域文化认同的推进,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主要因素。一般的区域之间都会因为历史渊源和地缘的关系,山水相连,地缘、亲缘、血缘、族缘关系更利于产生民间的文化认同,政府的引导可以强化民间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化认同,并有助于这种文化认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首先,当前我国的区域合作是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因此除了参与各方政府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以外,还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协调,因为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成熟程度、民族特性、文化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关系到各地区的切身利益甚至国家整体利益,因而区域合作需要中央政府从“超行政区域”的角度进行统一的协调。

其次,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应加强联系,加强互动,加强信任,加强合作,为民间层次的文化认同做出表率作用,为进一步的经济合作起到引导与服务作用。各地应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权,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扩大和完善目前的文化合作交流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与市场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有序运行。

3、媒体的推动。区域文化认同的加强还离不开各方媒体的合作与推动。马丁・巴伯罗曾这样评价现代传媒在促成文化认同方面的功能:传播技术允许人们有一个“认同的空间”,不仅仅是重新唤起共同记忆,更确切地说是“体验冲突和休戚相关性”。同样,约翰・哈特利曾指出:“一个国家是为其成员搭建在数片主要桩基地之上的,电视便是这样的一片桩基地”,而报纸则“都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是最大的虚构,因为它们构筑了想象中的社会群体,构筑了千百万的人每天进行的群众性习俗或活动的基础”。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柔性的渗透力量,协调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分歧,增强他们之间的文化共融。

区域合作中的各方媒体应该加强对彼此的文化宣传,各城市报纸、电台、电视台应当给其他城市开辟相关的文化专栏,以加强对彼此的宣传介绍,包括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物特产、旅游线路的宣传等。各城市宣传媒体还要加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合作,促进多方联动,做到各自地方特色与区域共同特色并重。

4、加强文化建设,加快认同进程。

(1)重视区域文化研究。文化认同不是建立在沙地上的,要让一个区域的人们认同合作区域的共同文化,研究提炼区域文化是宣传和推介的基础。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但是对这种积淀需要挖掘、整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应该通过政府的推动,利用整合区域内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推动区域文化研究向深层次发展。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精髓,更加准确地提炼概括区域文化的内涵,培养社会核心价值,提高社会参与度,强化主流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认同和认知程度。

我国各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内的各省市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的交融也都有一定的渊源,各地要共同致力于挖掘区域文化魅力,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尤其是借助于文化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让历史形成的文化力量成为区域内人们自豪感的基础和凝聚力的纽带,进而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同文化意识,提升该区域人们文化上的进一步认同。

(2)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将渊源不同、性质不同以及目标取向、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经过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以通过政策实施,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区域文化共同发展合力,这种整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一个区域共同体内,将不同的文化力凝聚起来,促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和认同。各地区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间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在不影响各自利益的前提下,双方完全可以以差异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资源开发的联动机制而获得文化市场的互补效应,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文化的多样性与互补性,也能使各地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发展各自更具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从而避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混乱局面,实现文化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

(3)文化产业的共赢。文化的认同不仅是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加以传承、整理,更要在现实的文化建设中加以交流和创新。特别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各类文化专业市场的联合体,进而在促进各地文化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合作,推动统一的文化大市场的形成。

文化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为世人所认可。区域合作应从空间资源的整体性和网络关联性出发,编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避免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而造成各城市文化市场及管理体制上的分割。要把各城市利益与区域大局利益统一起来,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汇集区域内文化元素,凝聚文化发展合力,构筑相互补充的市场平台,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并建立规范竞争的文化中介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最终为经济提供方向的并不是价格体系而是经济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地区间在文化认同上越趋于一致,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就越多,合作机会也越多,地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愿望就越强烈,也就越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实现。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应大力推进区域文化的融合,形成合作共赢的文化认同,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篇3

关键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及存在的同质性,同时又存在客观、主观及累计方面的差异性。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从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张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热地理位置和自热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另外,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从主观上讲,主管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

二、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在于他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题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题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作为“想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的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1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2,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3,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体、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4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总之,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减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只要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篇4

论文摘要:通过对中西部部分省区投资环境、法律环境、监督机制等问题的分析,认识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

1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目前东部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经济要素向东流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使经济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国家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中西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尽管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中西部给予政策的倾斜,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从而使中西部大开发的进展缓慢,使东中西部合作和联动发展步履艰难。

1.2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东部人特别关心中西部的软环境,特别是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的随意性和效率低下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中西部的高度重视,但是投资的软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观念落后;二是存在官僚作风、办事效率低;三是个别地方政府轻信寡言,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四是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1.3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客观地讲,地区保护主义在东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经成为东西部合作的拦路虎。

1.4法律环境亟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不少经济法规,但是有关地区的立法仍然滞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长官意志还到处可见。

1.5监督机制不健全

过去东部发达省份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捐赠,帮建,无偿或部分有偿开发项目等帮扶模式。但是这种帮扶模式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一些东西对口帮扶的受援地区,帮扶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被违规挪用或被个别利欲熏心的人贪污、私吞的现象时有发生。由发达地区捐赠的物资,到了受援地区,其分配使用也缺乏监督机制。

2东西部合作的机制

2.1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

东西合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区域间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从长远来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方针才是保证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

2.2东西合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今后东西合作的指导思想。东西合作要做到“三个符合”要把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下,“立足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东西合作项目选择上,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精心挑选,根据东西合作双方的领域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重项目的功能建设,保证项目的长期长效运行。

2.3东西合作的平台

实践证明,促进合作与联动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建立东西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4正确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合作的利益关系

东部与中西部的协同发展,集中在“合作”这一焦点上。东部与中西部并不缺乏协同发展的经济的互补性。如果通过有效磋商,最终能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则会出现合作各方利益双赢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东西合作中这种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东部只看到企业参与中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意义,而对其经济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这些认识的背后实质上还是缺乏利益协调机制,所以要把现在的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篇5

【论文摘要】区域行政学和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合作问题,尤其是作为区域行政理论延伸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我国为了减少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应该在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据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区域公共管理”这一学术概念,在《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一文中最早使用,该书作者从公共管理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提出,面对信息社会与全球化等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导人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区域管理的仓惭。因对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扯与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决定区域行政必然走向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公共行政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有以下几个内涵: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组织网络化以及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和复杂起来,这给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公共管理的系统研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甚至直接出谋划策,提出有的放矢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

三、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

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打破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形成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多层次的协调互动。

1.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以及生产要素流通、区际贸易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区域的地理范围愈大,这类区际间的经济关系越复杂。但在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只有省一级的政府才有区际间经济关系调控管理权限,而经济区域尽管在整体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却存在着区域性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如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无人主张,区域利益冲突缺乏协调解决的组织机构等,这都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该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报请国务院、全国人大审批;二是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三是统一管理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四是具体负责实施跨行政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五是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等等。

2.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尽管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方政府毕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的、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则是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如果试图通过第三方的介人来协调彼此间关系,必然会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单单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成本太高,也难以达到目标。所以美国著名的新制度主义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我不同意如下的看法,即中央政府管理或私人产权是‘避免公用地灾难的唯一途径”’。他还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

因此,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应该成为协调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走出“公用地灾难”和“囚徒博弈困境”的必然选择。而实际上,由于资源察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在一个相对规模较小的组织中,实现集体行动应该是可能的。

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必须强调其对于区域经济规划和建设的权限。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制定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在公共服务上,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追加效益,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总之,跨行政区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矛盾,有利于两者的相互协调。

3.鼓励建立各种跨地区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民间组织推动经济合作,成本低、见效快,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积极推动民间力量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具体形式可有不同层次:一是可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如“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合会”、“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这些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它应成为相关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区域产业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行业协会要突破行政区划障碍,组成跨地区的行业联盟,共同制定区域行业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市场规则,推进区域市场秩序建立,探索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等。三是可组建跨地区股份制区域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是打破国家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最有效方式,同样,跨区公司也是打破区域封闭格局最好的方式。可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由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的巨型企业集团,从而打破封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l]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2,(4):10.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2一334.

[3]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40.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速免费细则(收集3篇)
  • 下一篇:金融企业会计论文(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