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收集5篇)

时间: 2024-06-27 栏目:办公范文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372-03

AnalysisonQualityFactorsofPart-timeProgramofAgricultureMasterThesisProposal

QINFang1,WANGTai-qun2,HUANGJia-nan3(1.GraduateSchoolof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2.CentralAgriculturalBroadcastingandTelevisionSchool,Beijing100125;3.Zhe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ngzhou,Zhejiang310021)

AbstractStatisticanalysiswasconductedon379questionnairesbyusingSTATA12.0software,themainqualityinfluencingfactorsforthesisproposalofpart-timeagriculturemasterwereobtained,andseveralcountermeasuresforimprovingproposalqualitywereputforward.Theaimistoimprovethesisproposalqualitythroughexploringefficienttrainingmode.

KeywordsPart-timeMasterofAgriculture;Proposal;Qualityimpactfactors;Analysis

1问题的提出

社会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扩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空间,同时,也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11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并再次强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目标,并对培养模式与论文质量做出明确要求。

农业硕士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与学术型学位重点培养理论科研型人才相比较,它主要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指向上,它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又和学术型学位有着一定的区别,是“农科的MBA[1]。

学位论文是课程知识与研究能力以及领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多的贯穿于学位论文的创作之中,而论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文字说明材料,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具有定位作用,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作好开题报告有助于研究生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以便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做好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非常重要。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在校学习时间短,理论水平薄弱,与导师沟通不方便,致使学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选题对社会急需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选题研究的前沿了解不充分,文献综述不完整;对研究内容缺乏足够的实际调研,对其实践发展和应用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论文的论证缺乏逻辑性等,从而影响了开题报告质量。

2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该文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申请并参加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91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专家评定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秀占总人数的22%,“合格占总人数的73%,“不合格占总人数的5%。该文应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寻求影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得出,导师指导力度、选题与学生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学生年龄等影响因子与开题报告质量相关度高,对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大,是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研究方便,分别对上述影响因子进行定义:

(1)导师指导次数:导师指导次数在10次以上,取值为3;导师指导次数在1~10次,取值为2;导师未曾指导过,取值为1。

(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科技人员、教师与农技推广人员,取值为3;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行政管理人员,取值为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企业,取值为1;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其他,取值为0。

(3)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非常一致,取值为3;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基本一致,取值为2;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不一致,取值为1。

(4)研究是否有经费支持:研究有经费支持,取值为3;研究无经费支持,取值为2。

(5)学生职务与职称:职务或职称为科员或初级,取值为3;职务或职称为科级或中级,取值为2;职务或职称为县处级及以上或高级,取值为1。

(6)学生年龄:年龄在22~30岁,取值为3;年龄在31~45岁,取值为2;年龄在46岁及以上,取值为1。

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导师指导、工作岗位、是否有经费支持、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职务或职称、学生年龄,

相关系数分别为:97.73%、91.73%、89.85%、88.29%、77.66%、47.99%。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因子以及相互关系为:

(1)与导师指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与导师沟通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好;与导师沟通不充分或未沟通,开题报告存在问题较多。

(2)与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学生如果从事科研与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其开题报告质量就高;如果从事与科研或学术研究等相关不大甚至无关的工作,其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

(3)与选题是否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一致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开题报告质量越高。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不太一致或不一致,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较多。论文题目与工作内容有关的开题报告质量等级数量是论文选题与工作内容无关的1.865倍[2]。

(4)与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有经费支持,试验可以顺利的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选题无经费支持,开展试验缺少经费,甚至无法进行试验研究,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存在问题较多。

(5)与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呈正相关关系。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低,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高,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6)与学生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越年轻,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年龄越大,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通过相关系数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开题报告质量与跟导师沟通是否充分,选题与所从事工作岗位与实际工作需要是否一致,论文有无经费支持,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年龄等影响因子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中导师指导对开题报告质量有着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关系,导师指导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最主要和最关键影响因子;选题与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论文研究的现实诉求就越强,研究中需要的数据资料等素材也丰富易得,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容源泉;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越低,学生求学动力越高,要求提高研究能力与获得学位的需求也越强,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内在驱动力;选题有经费支持,开展试验或调研工作相对较容易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这是保证开题报告质量的基础与条件。但由于不同因子在开题报告质量中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统计中各因子的显著性也不尽相同。

3提高开题报告质量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

由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学矛盾突出,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再加之导师工作繁忙,与学生沟通不及时等问题,致使开题报告存在很多问题。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但对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来说是“严师更出高徒。因此,建议加强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实行开题报告写作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把控措施管理。在此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在每个关键环节面对面沟通与讨论,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与研究重点,把开题报告写作的整个过程规定为一个有严格研究程序、使用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并将此过程分解成各个关键环节来分步指导,具体任务一环紧扣一环,质量要求一步紧跟一步。

关键环节可设为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案的讨论、论文提纲的讨论、初稿的讨论和完善。

3.1.1确定选题和研究方案。首先,导师应研讨学生的工作背景与学习背景,指导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其选题是否可行,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确定选题后,应要求学生把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前沿、做此项研究的方法与途径都确定清楚,并且必须要求学生做好文献综述。其次,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方法训练。导师有责任要求和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3.1.2确定论文提纲。在确定选题与研究方案后,导师应与学生再作充分步沟通,拟定出一个初步的提纲,使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同时初步讨论确定研究的工作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以及分析判断预定的研究结论,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3.1.3确定开题报告写作初稿。首先,导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其次,重视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文字的规范性。导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位论文规范写作,使其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范写作的意识。

3.1.4对开题报告全面指导。主要是对开题报告中各要素的写法、论文提纲中各章节的安排及内容等作一个全面的讨论并提出明确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中,导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其耐心反复修改,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学生,导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提高。

3.2严格把控论文选题关

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生源工作单位为科研单位、高校或政府机关,有80%的生源工作岗位为科研、农技推广与教师或行政工作,在选题类型中,选题为技术推广或现代农业等与农业相关及自然科学专题的占了总人数的86%。根据这一数据,结合开题报告质量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说明农业硕士生岗位与选题一致性匹配较好,有一半多的学生工作单位性质有助于孕育出较好的选题,大部分学生的工作岗位利于写出较高质量的开题报告。

要把好论文选题关应遵守三条选题原则。①与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原则。选题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农业领域高层次的复合型培养人才,学生必需加大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了解社会迫切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选题研究前沿,对研究内容做足够的实际调研。②应与学生工作单位建设目标及工作岗位相一致原则。积极参与部级、省部级的重点项目,或者单位有经费支持的项目,此类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基本以解决社会、国家在某领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目的。③与导师研究方向相一致原则。学生在入学时就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习背景,明确选题的大致研究方向,确定导师及同行的第二导师,结合导师课题或研究方向做好选题。农业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如果一致,更能获得导师系统的指导和支持。

3.3提高生源质量,为开题报告把好源头关

生源质量对开题报告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源质量好,其研究基础相对较扎实,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好。因此,在招生工作中,首先应拓宽招生渠道,招生对象应以工作在农牧业一线的农业基层骨干技术人员为主,这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大部分都具备农学学士学位。其次应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实行优中选优的淘汰原则,重视学生工作背景与专业背景,考核学生对农村相关知识、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水平等,对考生专业背景、工作单位等与所报专业差距大的学生,应采取不录取原则,尤其是音乐、美术等专业毕业的考生,做到严把生源质量关。

3.4规范并加强开题报告教育管理,为开题报告做好保障工作

3.4.1加强导师管理工作,督促导师指导。导师是学位论文的负责人,作为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加强第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指导。①加强导师培训,对导师全面讲解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的整个管理流程,突出导师的任职责任与能力。②配备充足的导师队伍,细致导师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导师的任职资格,不仅要求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方有资格担任导师,而且要求是热心或非常熟悉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的导师方可担任,主要目的就是做到让更有资质的导师能者多劳,使双方工作意愿都很强,从而保证开题报告质量。③在开题报告环节设置环节管理,督促导师指导。

积极推行双导师制,加强第二导师指导。这一制度不仅符合全国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要求推行的双导师制度的指导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决了农业硕士与导师沟通不便的矛盾,大大加强了导师的指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开题报告质量。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第二导师,并要求申报的第二导师尽可能为学生本单位具有一定职称、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人员,便于提供指导。在第二导师资源中,各培养单位也应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把优秀的研究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等作为第二导师资源。

3.4.2重视开题报告组织工作,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农业硕士在校时间短,开题报告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师指导不充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并组织好开题报告会,尤其是组织好开题报告会中的专家队伍,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加强开题报告指导。首先是重视开题报告会专家队伍建设,制定聘请专家的标准以及专家点评依据,点评一定要熟悉并符合农业硕士特点。其次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了解并且热衷于农业硕士教育的专家队伍。再次是在开题报告会上,每组配备3~5名同专业领域专家,要求学生使用PPT向专家组汇报开题报告内容,专家组按照开题报告点评要求,对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具体修改措施与意见。对不符合开题报告要求的,专家应要求其重新修改并予以下次重新申请。

3.4.3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课程。非全日制农业硕士选题大都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有很好的工作基础与积累,但是对于如何做研究、写好学位论文、做好论文开题报告却没有系统地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课程培养方面专门开设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以及如何选题及写作开题报告等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可将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与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实行案例教学,同时,还可设置开题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实践式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一般都具有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既是工职人员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其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既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又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但因其双重身份,在校时间短,工学矛盾突出,导师指导有限,对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证培养质量,又要降低工学矛盾对培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其特点,结合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加强开题报告的过程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式,提高论文开题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接玉玲,刘孟臣,王振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45-48.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市场反应;财务指标;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01-05

1引言

公司社会责任是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方兴未艾的话题[1]。虽然我国公司基本接受社会责任理念,但实践落后于思想和理论层面,污染环境、虐待员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损害股东利益等社会责任事件频发。我国关于社会责任履行的法律较为分散,并且缺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的正式法规。虽然社会责任评价绩效指标数量繁多,但是缺少统一、有效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与市场反应研究相对独立,鲜有文献验证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或采用规范的事件研究法对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和市场反应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国外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和市场反应研究发展较为成熟[2]。Ingram发现货币化的社会责任披露投资组合市场表现显著高于非货币化组合,非货币化的社会责任披露投资组合市场表现除产品方面的信息外显著高于未披露组合[3];Anderson和Frankle对比披露和未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结果说明资本市场对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反应较为灵敏[4];Shane和Spicer发现在降低污染方面表现较好企业的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较差的公司[5]。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尚不统一[6,7],陈玉清、马丽丽考察了公司社会责任贡献指标同报告日后一个月内平均股价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责任贡献指标与平均股价不显著[8];选择少数已有的指标(每股社会贡献值、政府所得贡献率等)作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替代变量进行研究,较难全面反映公司社会责任绩效[9,10];在市场反应研究中,以事件点后一个月内的平均股价作为研究对象,或以行业回报率为基础估计样本事件窗的期望回报率,较难反映客观的收益变动,这种寻求简单变量替代复杂研究对象的方法较为笼统,内容分析法和专家问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造成研究结果的不稳定[11,12]。

根据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和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为弥补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无有效性检验以及实证研究中社会责任绩效替代指标较为简单的不足,将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多个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降维至少数主因子,在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市场反应研究法中将运用标准事件研究法估计期望回报率。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效果如何?资本市场是否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产生敏感的反应?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否受到公司社会责任具体行为绩效评价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较为准确、客观地评价公司社会责任绩效和市场反应,以期在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之间建立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有效证券市场理论,在一个强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股价已经蕴含了信息的价值,这种信息包括公司可获得的内外部信息和历史信息。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弱式有效的阶段,公司内外部产生的信息会提前或滞后地反映到公司的股价上来,一旦这种信息在市场上引起反应,好消息会使投资者获得正的超额回报,坏消息则会减少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如果公司上年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较好,则会使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反之,则会抛售公司股票减少收益。

为此应综合考察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前后事件窗内的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的波动,如果事件窗内的累计超额回报率正负相抵,均值显著为0,则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事件未使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反之则表明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事件反应不敏感。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尚不成熟,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亦存在缺陷,故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前后有价值的信息可能被提前释放或滞后稀释,从而引起累计超额回报率的波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事件反应敏感。

同时应深入研究社会责任报告事件所蕴涵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信息能否解释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的变化,即投资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市场反应。根据公司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投资者通过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获取公司年度的社会责任绩效信息,良好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信息传递到资本市场中则表现为投资者获得正的累计平均超额回报,被投资者理解为较差的社会责任绩效信息在市场中的反应则应是投资者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的下降。

针对公司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信息,探究公司承担的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公共关系的社会责任,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绩效或综合绩效评价越好,事件窗内的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应当越高,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信息的市场反应越为正向敏感;相反如果公司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单项绩效或综合绩效评价越差,累计的平均超额回报率则越低。基于此,提出假设2: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越高,引起的正面市场反应越为灵敏。

3研究设计

3.1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选择横向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CARi为因变量,确定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当天为事件点,若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日停盘或休市,则以下一个交易日为事件点。选择事件点前20个交易日和事件点后20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将事件点前第140个交易日至事件点前第21个交易日共120个交易日确定为估计窗,使用市场模型作为估计期望回报率的模型。

(2)解释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社会责任绩效主因子Fi的得分和综合得分CSP作为解释变量。归纳出66个理想的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并根据可靠性、可比性、完备性、可量化和易获取的具体原则,筛选出16个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以简化指标的处理,并提高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和市场反应研究的效率。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因子分析所用指标和计算公式见表1。

公共关系因子系数显著为负,公共关系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越高,CAR越呈反向变化。部分企业为了慈善而慈善,功利性较强,并非根据自身盈利、拥有权利和资源的基础上真诚为社区捐赠、赞助公益和慈善事业,刻意追求高捐赠赞助支出比,被投资者视为作秀;另外,社会中发生的一系列慈善机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机构的公信力,令公民质疑捐款的去向,呼吁公开善款的使用状况和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使得部分投资者认为公司巨额捐赠和高比率赞助不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增加企业的长远利益,在善款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股东当期股息和未来正常运营的能力。

(2)模型2的实证结果分析。社会责任综合绩效CSP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同CAR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投资者对与股东、债权人和员工消费者关联信息的认识更多是财务层面上的解读,并不将其视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而与政府、公共关系相关的财务指标所包含的社会责任信息更容易被市场关注并吸收,因为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契约方,而是广义角度的受企业决策影响并影响企业行为的利益相关者。虽然供应商亦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但其契约约束力和经济地位尚不及股东、债权人和员工消费者,六种指标的共同影响导致社会责任综合绩效与CAR关系不显著。

44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市场反应的进一步分析

由于缺乏获取性和可比性,分析中未包括公司的环境责任绩效,但鉴于公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公司承担的环境责任绩效并补充说明披露环境责任绩效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样本进行分组和配对。以公司是否详细量化披露环境责任为标准,得到量化披露环境责任绩效的39家样本公司,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配对:在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未详细量化披露公司对环境的责任;与量化披露组公司处在相同的行业;账面市值比接近量化披露组。量化披露环境责任组与配对样本组CARt走势图见图2。

首先,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事件反应显著敏感。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事件显著影响累计平均超额回报率的波动,因此应充分利用法规的规范和权威作用,在政策层面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信息披露的法律集中成文,使企业按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并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列示员工福利、工作条件、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其次,公司对供应商、政府和公共关系承担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越高,引起的正面市场反应比其他3个因子更为显著灵敏。公司应当在季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披露对供应商、政府和公共关系的社会责任信息,并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实际盈利、拥有权利和资源从道义和责任上诚挚作出捐赠、赞助和慈善,避免刻意追求高捐赠赞助支出比。第三方慈善机构应公开善款的使用状况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提高慈善组织本身的公信力,促使企业有理由相信其善款得到了有效利用。

最后,量化披露环境责任信息样本组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信息比配对样本公司更好地传递到了资本市场,相对于文字描述,投资者更为关注公司量化的环境责任信息。我国公司尚处于分散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阶段,披露方式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随意性,自愿披露较多描述性信息,量化信息较少,因此应量化披露公司各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重视对公共关系和环境责任绩效信息的披露,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使信息使用者更直观地掌握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更加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ISO.ISO26000GuidanceonSocialResponsibility[R].GenevaISO,2010.

[2]CarrollAB.AThree-DimensionalConceptualModelofCorporatePerformance[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79(4):497-505.

[3]IngramRW.AInvestigationoftheInformationContentof(Certain)SocialResponsibilityDisclosure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78(16):270-285.

[4]AndersonJC,FrankleAW.VoluntarySocialReporting:AnIso-betaPortfolioanalysis[J].TheAccountingReview,1980,55(3):467-479.

[5]ShanePhilipB,SpicerBarryH.MarketResponset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ProducedOutsidetheFirm[J].TheAccountingReview,1983,58(3):521-538.

[6]徐尚昆,杨汝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5):71-79.

[7]徐莉萍,辛宇.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135-143.

[8]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76-81.

[9]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0):36-43.

[10]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3):9-16.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篇3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类】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细分为:

按不同标准可研报告中涉及项目分类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前进行风险评估时

可行性研究报告流程

,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上述五种可研中,2、3、4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其中甲级资质最高,全国具备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的单位有几十家.

主要内容

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例如:

首先,从经济效益上讲,而本系统的开发,为统计人员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从所需投入来讲,对于一个中小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说,他的投资成本是十分的低。应该不会超过5000元。

所以,此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6.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7.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当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Antcone词频《党代会报告》平行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11

1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全国党代会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典型的政治语篇,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而且可从中体现出社会的变化。本文通过自建小型多语种平行语料库,利用ANTCONC软件提取、分析《中共党代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高频主题词,从而阐释社会变化,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语言的动态本质。

1.2研究现状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献研究不多,有基于数十万字的大型语料库,如狄艳华、杨忠的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主题词,剖析语言使用与社会发展的共变关系及规律。陈建生的研究基于语料库方法,从平均词长、词汇密度和名词化方面比较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文》,探讨了词汇翻泽问题。也有研究是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做浅层对比,如钱颖针对《十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做了字频统计对比研究,也有学者做了中外政治文体所体现出的主题词差异。基于语料库,以政治文献作为文本的研究基本上多为翻译研究、话语分析、语体色彩等,而从社会表征分析的,即从词汇使用视角来剖析社会发展的研究不多。

本文的语料来源是中共十七大、十报告的中英俄三种文本,词汇总量12万,属小型语料库,可以更细致地分析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其特点和规律。

1.3研究意义

认知系统的一种形式就是社会表征,它有自身的逻辑和语言,是成员之间共享的观念、意向、知识及实践系统;社会及社会之间的沟通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表征主要来源是人的经验,同时传统观念、文化教育和交流共享的信息、知识、思维模式也被认为是这一体系的来源。语言是社会表征的一种方式,人们借助语言沟通,逐渐形成对社会的集体认同。有代表性的语言载体可以体现社会的现状及发展变化。《报告》作为中共工作的航标,具有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和纲领性等特点,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报告》作为社会表征形式之一,能体现出中国的变化、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国内以各种方式被了解、认同,使社会群体达成共识,合力促进中国的发展;在国外被解读、评判,是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分析中国未来走向的必读文件,也有助于他国认识和了解中国,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2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Antcone软件对十七、十的中、英、俄三语党代会报告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得出高频词,然后将统计结果与LeipzingCorpora及CQPweb中的词频表进行比对,分析得出文本的主题词。本章将对文中所提及的工具以及词频统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介绍呈现。

2.1工具及研究过程

2.1.1Antcone

本文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为Antconc3.2.4w。软件由英国语言学家LaurenceAnthony开发,有关键词检索、检索文本中词语的搭配、词频统计等功能。笔者使用软件对十七大报告以及十报告的中文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发现,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展”排在第三位,“社会主义”排在第六位,“人民”排在第七位;十的报告中,“发展”排在第三位,“社会主义”排在第五位、“人民”排在第九位,两个报告中这些实词的重要性几乎没有减弱,都排在前十。

2.1.2莱比锡语料库

莱比锡网络语料库是一个免费获取的多语种网络语料库,语料库的主要是以未标注的数据为主。该语料库为每一种语言收集了三种不同的文本:新闻报道,随机选取的网络文本以及维基百科中收集的文章。在该库中,中英俄文词的词频分别是与“的”、“the”以及俄语前置词“B”进行比较的。

笔者利用莱比锡语料库,对中英俄三类十七、十党代会报告都进行了高频实词统计。整理出文本中高频词语在该语料库中的词频并记录,方便与下一语料库中的词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哪些词在这三个平行语料库都属高频词,并提取出这些高频的词,这类词笔者称作主题词。

2.1.3CQPweh

CQPweh是在线语料库分析工具,可通过http://124.193.83.252/cqp/进行操作。该语料库的俄语语料为《红楼梦》的翻译文本,与政治文献进行对比并不合适,因此并未使用其俄语语料。笔者将统计的中文高频词与CQPweh收录的LancasterCorpusofMandarinC.hineseversion2(LCMCv2)中的词语进行比对。对比了该语料库中前五百的中文词,得出中文关键主题词。同理通过两英文子语料比对得出英文主题词,其中两个英文子语料库分别为:ChinaDailyPoliticalNews2011以及CrownCorpus(Brownfamily,AmE2009)。

3数据分析

3.1主题词提取

本研究语料库分析软件是AntconC3.2.4w,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主题词提取的思路和说明如下:

第一,将十七、十报告的中英俄三种文本进行转换,建成一个小型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净化后,存为纯文本文件,处理后的观察语料库共有133602字符;

第二,建立观察语料库词表数据库。生成词表数据库,内含词形、词性、频数等信息;

第三,选择并处理参照语料库。研究采用CQPweh语料库(其中中文语料1021037字,英文语料2110686词)和莱比锡网络语料库中的中英俄文部分作为参照语料库,利用软件生成参照语料库词表数据库;

第四,建立主题词表。本文通过揭示主题词使用特点、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阐释其表征的社会变化,并进一步揭示语言的动态本质,因此我们的主题词选自有实际意义的实词。在党代会报告的中英俄文三种文本中出现最多的词一般是虚词,但这些词与本文的研究无关,所以舍弃不用。通过与四个参照语料库的比较,在LCMC中,“发展”、“建设”、“社会”名列三甲,在ChinaDaily,2011中“development”,“Party”,“people”占据前三,CrownCorpus中“people”,“govemment”,“system”列位一二三,在俄语词汇中,“pa3BHTHe”,“crpaHa”“)KH3Hb”处在前三的位置。

3.2主题词分析

通过笔者的统计分析,得出十七大、十报告的关键主题词如下:发展、建设、社会、社会主义、人民、中国、改革、加强、制度、经济、文化、提高、基本、国家、开放、管理、实现、教育、群众。这些实词在十七大和十报告中出现的频率靠前,在LCMCv2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也很高。词频统计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发展和建设一直是党工作的重点。无论是十七大报告还是十报告中,“发展”出现的频率都排在实词的首位,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依然是现阶段党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吻合。而“发展”多与“社会”、“经济”、“科学”同时出现,这些搭配词也佐证了我国仍旧处在发展阶段。“科学”一词多出现在“发展”的左边,由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汪明“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政策方针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且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出现的频数高于十中的频数,恰好,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十七大中正式得到阐述,其指导地位也是在十七大中得到确立。

另外,由于使用政治报告作为研究的文本,其语言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因此英语以及俄语的翻译文本也带有中国特色的烙印。在CQPweh语料库中的ChinaDailyPoliticalNews2011统计词频,发现“development”位居实词第六位,出现了2603次。而在Crowncorpus(Brownfamily,AmE2009)(以下简称crowncorpus)这个子语料库中,其出现的频数只有252,远远低于前一语料库。这说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本中“发展”是一个主题词,其出现的频率远超日常语言中的频率。同样,“人民”作为中国政治文本的一大主题词出现的频率也名列前茅。从中可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人民”一词的大幅出现表明了其重要地位。但与“发展”所不同的一点是,“people”一词在Crowncorpus中出现的频数远大于“development”,是该语料中一个高频词,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这一概念不仅是中国执政者关注的重点,在美国这个词语或者说这一概念同样得到广泛关注。由于CQweh库中缺乏俄语语料,于是笔者将“Hapo”(人民)一词输入LeipzigCorpora中进行检索,查看其在网络中出现的频率。在网络语料库中,该词出现的频数为52413次,也属于高频词,由此可见人民这一概念在中美俄三国中都受到重视。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必然会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中共也将经济建设作为一个中心任务,因此笔者期待在文本中“经济”会是一个高频主题词,且在语料库中该词的出现频率会靠前。通过软件分析比对,如笔者猜想,“经济”一词在两个中文文本中,频数排名一致,位列18;在ChinaDaily以及Crowncorpus这两个语料库也都属高频主题词。同样的统计情况也出现在以下词中:“开放”、“制度”、“国家”等。这些词语的英俄对等词:“opening”、“system”、“country”、“OTKpbITOCTb”、“CHCTeMa”、“crpaHa”在网络语料库中也属高频词,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俄三国都重视对外开放,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建设。

综上所述,我国仍然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经济依然是我党的工作中心。而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其重要性也在党代会报告中高词频率上得以体现。

4结论

本文使用Antcone软件对搜集的中英俄三个语种的十七、十报告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得出文本中较为高频的主题词为:“发展”、“人民”、“经济”等。CQweh下的ChinaDaily政治新闻的子语料库也证实了这些词语在政治文本中的高频性,这些主题词在自然语境的语料库中也属频繁出现的词语,所以可以被认为是关键主题词,而与之相关的问题可被认为是全球都较为关心的问题。在词频统计处于低位的词语,可以被认为是关注度相对较低的问题,譬如“法律”一词在笔者自建语料库中词频不高,但在网络语料库中属高频词,所以笔者认为党代会报告对于法律问题的关注不及经济发展高。

本文语料中的英俄文本是中文版的翻译文本,不能真实反映英俄两种语言在自然语境中的情况。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并未对词语进行词性标注,词频统计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笔者发现语料库对文本的分析虽不能完全折射出社会政策走向,但一定程度上为政策走向预测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材料。因此,将语料库与党代会报告相结合,可以使政治文本研究更加理性,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政策走向。

参考文献:

【1】陈建生,崔亚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特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6):39-43.

【2】狄艳华,杨忠.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J】.外语学刊,2010,(6):69-72.

【3】李娜.2004-2009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情报科学,2011,29(4):583-587.

【4】李响.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的主题词对比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3):107-109.

【5】王倩飞,宋国建,苏学,吕少妮,田永晓,朱启贞.关键词词频分析透视2003~2007年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J】.情报探索,2009,(8):33-34.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篇5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的大幅增加,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社会责任审计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版的先进性与创新性,然后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提出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版指导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关键词:G4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是,近年来,“雾霾天气”、“黄浦江死猪奇幻漂流”和“禽流感”等事件在我国的发生提醒着企业应当提高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研究,但由于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不可能照搬国外的审计标准,因此,参考国外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指导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由全球报告倡导组织(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简称GRI)在2013年5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版,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相关事项。

(一)国外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综述

HowardBowen(1953)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首次完整地描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社会责任审计概念方面,HomerH.Johnson(2001)教授将社会责任审计看作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用来鉴别、测定和报告组织的伦理、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标准。

在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方面,2006年,全球报告倡导组织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指出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经济业绩指标、环境业绩指标和社会业绩指标等。2013年,全球报告倡导组织出台的G4版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指出,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环境及社会评估的百分比、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国际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很多,影响广泛的包括道德规范国际标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AA1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关于环境保护体系的ISO14000、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以及以全球报告倡导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团体所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

虽然社会责任审计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最初的对社会责任审计相关概念的研究过渡到对审计标准的研究,这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内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综述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由于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如果直接照搬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必然会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本土的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的重要性便日益突显。

在社会责任审计概念方面,阳秋林、李冬生(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为了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

在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方面,完绍芹等(2008)认为,审计内容不仅涵盖社会责任素质评价、企业行为审查、企业员工个人的品质和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审查,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审计等。毕立华(2012)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责任,并对各部分的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社会责任审计标准方面,王茂祥(2013)认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标准包括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如《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环境保护法》等,以及一些部门的规范文件,如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国资委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目前我国只有纺织工业协会制定了行业标准,但没有统一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三)观点评述

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由于国情等存在着差异,研究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虽然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审计这一思想首先由国外提出,而且国外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比国内更深刻、更完善,但是国外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研究仍然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国内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起步较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标准还不够重视,这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设立了阻碍,但GRI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指南》特别是G4的出台将会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带来新的挑战。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版的变化

在社会责任审计标准出现以前,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披露具有自愿性和随意性,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工作也难以真正的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出现,使得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审计具有了可操作性,让社会责任审计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报告指南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G4版本的,无论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增加了“实质性议题”

1.按照实质性要求进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必须反映那些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和决策具有实质影响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披露对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因素具有实质影响的指标,解释对企业有实质影响的这三大因素是如何管理的。

2.按照实质性进行披露的流程。G4版的《可持续发展指南》不仅增加了实质性议题,而且具体地阐述了按照实质性的要求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流程,这样使得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操作性更强。

第一步,根据可持续发展背景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识别出与机构的活动、产品、服务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相关的议题和方面,而考虑产生的影响包括机构内部和机构外部。

第二步,根据实质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原则,确定识别出相关的议题和方面的重要性,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程度和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的程度进行量化,根据量化的结果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在报告中的披露。

第三步,根据完整性和利益相关者原则,由相关内部高级决策者批准确定是否所有应当披露的实质性方面都将披露,以及确定每个实质性方面披露的描述是否完整。

第四步,根据可持续发展背景和利益相关者原则,回顾在前一报告期具有实质性的方面,为下一报告期确定实质性方面提供信息和参考意见。

(二)指标方面的变化

1.经济方面指标的变化。首先,将G3版中用来说明市场占有率的指标“向当地供应商采购支出的比例”单列出采购行为,起到强调作用;其次,对于没有变化的“经济绩效”、“市场占有率”以及“间接经济影响”等指标在考虑其是否有实质性影响的基础上,才提供有关的标准披露项和指导,同时,在每个指标中增加了相关性、编制要领、定义等的阐述。

2.环境方面指标的变化。将G3版中用来说明能源方面的指标“按主要源头划分的间接能源耗量”和“按主要源头划分的直接能源耗量”改为“机构外部的能源消耗量”和“机构内部的能源消耗量”,并且增加了“能源强度”指标;将G3版中用来说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指标“监控机构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现实行动、战略和未来计划”删除;G4版增加了用来说明排放物、污水及废弃物方面的指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了供应商环境评估和环境问题申诉机制;对于没有变化的“物料”、“水”、“产品和服务”、“法规”、“交通运输”的“整体情况”等方面在考虑其是否有实质性影响的基础上,才提供有关的标准披露项和指导,同时,在每个指标中增加了相关性、编制要领、定义等的阐述。

3.社会层面指标的变化。在劳工措施及体面工作中,在雇佣方面,G4版增加了“按重要运营地点划分,不提供给临时或兼职员工,只提供给全职员工的福利”指标和“按性别划分,产假,陪产假后回到工作和保留工作的比例”指标;在劳资关系方面,G4版删除了“受集体议价协议保障的雇员百分比”指标;在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G4版增加了“从事职业病高发职业或高职业病风险职业的工人”指标,同时删除了G3版的“为协助雇员、雇员家属或社区成员而推行,关于严重疾病的培训、辅导、预防、教育与风险监控计划”指标,此外,G4版增加了“劳工问题申诉机制”及“供应商劳工实践评估”。

在人权中,G4版增加了“评估”、“供应商人权评估”和“人权问题申诉机制”等指标。

在社会中,在公共政策方面,G4版删除了“对公共政策的立场,以及在发展及游说公共政策方面的参与”指标。此外,G4版增加了“供应商社会影响评估”和“社会影响申诉机制”指标。

在产品责任中,在市场推广方面,G4版删除了“为符合规划市场推广的法律、标准及自愿守则而设的计划”指标,取而代之的是“禁售或有争议产品的销售”指标。

对于G3版一些没有变化的指标在考虑其是否有实质性影响的基础上,才提供有关的标准披露项和指导,同时,在每个指标中增加了相关性、编制要领、定义、公式等的阐述。

三、G4的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的数量不足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越来越多,社会责任审计不完善的问题也进入了人们的视角,缺乏公信力的社会责任报告和缺乏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都容易使企业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根据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截至2013年10月,搜集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多达1525份,相比2012年同期增长幅度为14.1%。但是,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的报告仅占7.6%。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的数量与我国企业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迅猛增长严重不匹配。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的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的动机不正确,有些是为了达到上市目的,有些是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还有些是为了应付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这些不正确的动机导致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差,重形式而轻实质性,从而导致社会责任审计对于实质性方面的缺失。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普遍对关键绩效数据披露不足,实质性方面的披露仍需进一步增强,定性描述过多,定量描述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标准多样化,没有形成系统性

国资委制定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中国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其编制做出了规定。这些规定介绍的信息披露原则和方法都较为粗糙,更多的用定性分析来描述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缺乏定量分析的指标,用其作为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的除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以外,并没有一个可以媲美国际化标准又同时适用于我国的具有行业整理性的审计标准。

四、完善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建议

(一)相关政府机构鼓励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版,为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业务提供了保障。针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增长速度快、而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的数量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应当采取激励或惩罚的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审计业务。

(二)定期开展对企业领导人员社会责任方面的培训

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的积极性和质量不仅与宏观环境、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企业领导人员对企业为社会带来的责任、对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利益的权衡意识有关。由于社会责任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这一观点尚未深入人心,所以定期开展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社会责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特别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关G4版“实质性议题”的培训,逐渐形成对于“实质性议题”高度重视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反映那些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和决策具有实质影响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的质量。

(三)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审计业务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整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标准。为此,我国企业应当根据G4版的要求和规定,作出相应的调整,社会责任报告。而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问题上,为了使利益相关者真正受益,应当按照G4的要求,作出实质性分析,公布那些与核心业务相关的指标。在社会责任审计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否进行实质性分析的鉴别。X

参考文献:

1.HowardR.Bowen,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M].TheCommitteeonEconomicDevelopment,1953.

2.HomerH.Johnson.CorporateSocialAudits-ThisTimeAround[J].BusinessHorizons,2001,(516):29-36

3.G3[S].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2006.

4.G4[S].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2013.

5.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11-13.

6.完绍芹,郑军.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评价[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13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多元化教学(收集2篇)
  • 下一篇:班组培训管理(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