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这就是中小学生的种种表现常常让家长老师觉得不可理喻,束手无策,万般无奈,更有甚者家长老师被“整”的焦头烂额,不断发出“当下的孩子怎么了”的喟然长叹。
学生怎么了?转念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她或他是否也在思索:谁才是真正理解我们的人?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教育前辈钟教授认为,没有爱不一定会出大问题,没有归属感一定会出大问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
1.安全需要
学生在学校最低层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分班、升级,会问到谁教我们、凶不凶,反映了学生的安全需要。如果教师比较严厉,学生就不会有爱和归属感。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时刻,老师应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那些看老师第一眼垂下眼皮的学生缺乏安全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让我有这样一个认识:有成就感的孩子有更多安全感。一个班级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什么能比得到同学认可,得到班级肯定,有当家作主的成就感更具安全感的呢?
2.爱与归属的需要
初中生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情绪激动,自暴自弃。这时候,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会静静听他们的倾诉;又是他们的长者,会给他们指明道路;又是他们的父母,用爱的甘霖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3.自尊的需要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我们班主任最根本的任务是建设一个和谐、有归属感的班级,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遭到拒绝的儿童是高危的儿童,这些高危儿童最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如果某个学生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为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在没有人情味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达成这样几点共识:
1.从事中小学个别心理辅导或者班主任工作,第一位重要的并非是技巧,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指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
2.事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又要精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
3.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教育更应该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
4.辅导的前提和第一要务就是“建立信任关系”;同理,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与第一要务也是“建立信任关系”。
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信任关系如何建立:
首先,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因此,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用心做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
其次,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训斥、说教、讽刺、挖苦、揶揄、不愿意积极聆听等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
目前,如果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存在下面几个现实问题: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匮乏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现在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指标而已,这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许多的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形式主要是谈话和咨询,类似的形式可以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但因为心理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本身对自身问题的隐瞒,这就造成了所获信息的不全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再次,许多学校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认识失误。大多数的学校认为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其对象就应当是“后进生”和“问题学生”。这样一来,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许多学生既怕被当成“后进生”,又害怕被当成“问题学生”,即使他们心理有困惑,他们也不敢去求助老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分离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所谓“家校分离”就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分离。一个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是8个小时,在外大约是3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在家庭。仅靠学校的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心理问题,特别是孩子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孩子本身;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家长等外界对他施加的压力等因素。
是否有可行的措施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换言之,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某一部分心理上出问题的学生。单一的针对“问题学生”和“后进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救火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杯水车薪。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教育。只有具有个性的教育才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育;ABC理论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建设的栋梁,现代的中小学生不仅要具有广博学识和健康的体魄,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笔者简要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已经广泛实施,已不是学校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而是一种全国上下统一的行为。一般来讲,素质包括人格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四种。在中小学生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为另外三种素质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他们的教育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所以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ABC理论模式
对于ABC理论来讲,A是诱发性事件;B就是在遇到A后产生的一些信念、想法;C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被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A是引发事件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个理论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A的了解,对C的控制,由于中小学生心理还不是太成熟,相对来讲是比较脆弱的,这就要求我们让他们远离A的困扰,以及避免C的出现。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心理学的教育中,要对A、B、C三者进行合理掌控,然后实行各个击破的方法。
2.合理情绪疗法
从合理情绪疗法的角度看,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所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合理的信念。出现这些非理性的信念,对于正常人来讲经过调整是能很快消除的,但是对于一些性格上有缺陷或者有情绪障碍的人,他们很难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这些不理性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就会明显和强烈地表达出来,要是这些人在情绪困扰中无法自拔,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以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心态。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教师应加强心理训练。对于一些不合理信念要学会改变,并建立合理的信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教师要给予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对他们进行解释和评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事件的存在和发生是有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向乐观自信上引导,让他们在看待学习和生活的时候要具有坦荡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对于那些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引导学生要以客观的心态对其进行分析和认识。
如今的中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在成长的时候受到的关爱和关注比较多,这就造成了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强,但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没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对于和他人、集体的关系处理不好或者根本不会处理。看待问题的时候对事物的认识不足,没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和生活中因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就会导致他们出现心理波动,容易情绪郁闷、沮丧、低下。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中,引进合理情绪疗法非常有利,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不能进行笼统治疗,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虽然有规律可循,但还需要就个体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可以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坚韧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养成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在今后的生活中让他们愈挫愈勇,接受人生的
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中小学是他们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看不到父母的身影,时间一长,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有的时候对于事情的看法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对于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以免做出影响更大的事件。所以,对于中小学来说,加强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及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