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一、工程造价理论概述(一)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工程造价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工程造价,是完成一项建设工程所需花费(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费用总和,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的构成主要划分为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几项;二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造价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在涉及承发包的关系中,它与建安工程价格同义,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二)全过程造价理论介绍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为主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WholeProcessCostManagement,WPCM),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要求我们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对其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计价和有效控制,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全过程的,即是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开始,到工程实际造价的计价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其次,工程造价控制是动态的,任何一个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在预计工期内,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工程造价在整个建设期中处于不确定状态,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动态管理传统定额管理是基于事先确定工程造价的政策,把属于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固定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在资金管理中,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缺乏动态性,造成技术和经济的分离,导致造价扭曲。(二)缺乏事前控制现有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主要是以经过审核批准的工程项目预算为标准,将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与预算进行对照和比较,当出现偏差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调整,这种控制方法是面向资源和部门的控制方法,难以通过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去消除无效的作业活动,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三)造价管理薄弱我国造价管理以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为主要目的,注重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忽略了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不能有效的控制造价。另外,我国历来缺少对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没有形成较好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使造价管理的各项工作和工程造价的计价与管理缺乏有效的依据。三、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一)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初始阶段,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是正确确定建设项目投资数额的关键,对项目投资者正确控制投资目标值具有重大意义,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随着建设过程的开展而不断减少。一般来说,投资决策阶段控制造价对整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最大,它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本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项目建设的标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
2、建设规模的确定。
3、设备选型。
4、合理编制投资估算:
(1)、合理科学的编制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它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显而易见,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投资估算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尽可能做到完全、合理、准确。(2)、投资估算必须真实地反映设计目前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单位提出投资估算。由于建设单位一般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的专业人员,并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所以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更有甚者,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从而使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因此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人员应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要进行方案比选,方案优化。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应该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渗透到建设项目中去。按照工程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全面充分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二)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业主(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委托书的要求和设计合同的规定,努力将概算控制在委托设计的投资内,在设计阶段内一般又分为3或4个设计的小阶段,按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方面分为:1.方案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做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安造价估算书;2.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含有作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3.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
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招标、投标的工程,其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5、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的重点(1)、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投资造价分成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在保证各专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2)、重视设计质量,提高设计人员的造价观念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根据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项目造价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现阶段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紧密,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想到那些是设计人员的责任,而一提到造价投资,则当然的想到是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设计人员都比较注重设计产品安全实用、技术先进,强调设计的产值,通常设计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尽可能采用上限的安全系数,“肥梁”、“胖柱”现象普遍存在。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以工程造价为取费基数,造价越高设计单位的营业收入也越多,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不抓设计中的经济指标和成本控制工作,而且对设计中造成的浪费缺乏明确标准和控制措施,不带任何经济责任。这显然不利于设计人员主动控制工程造价。(三)项目招投标阶段首先,应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其中的造价条款;
其次,通过细化委托编标合同内容,来进一步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编标责任和义务,促使其规范谨慎执业,具体可采用“质量与中介机构经济社会效益挂钩”的办法,如“在审标时或其他途径发现的每1%的质量差错率扣10%的委托编标费”等形式实现;
第三,招投标结束后,在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合同条款的一词、一字及一标点符号之差,极可能引起造价的大幅上升);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结算审查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长期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工程从设计、招标、施工至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所以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必须进行事先、主动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即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工程完工后的竣工结算阶段,从而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果。
1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特点
建设项目的过程是由许多前后接续的项目阶段和各种各样的建设活动构成的,每项活动都受四个基本要素的影响.这四个要素是项目范围、项目造价、项目工期、项目质量。这种过程通常是不重复的.而且所处的环境也是开放和复杂多变的,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项目过程涉及多个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建设项目业主、承包商、供应商、设计与咨询服务单位等等,整个建设过程是由他们共同合作完成的。
2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据统计,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是工程设计阶段,约占工程造价的70%。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工程设计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项目一经决策。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设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造价,设计质量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提高长远效益,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项工程,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因此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优化可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满足功能或尽量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具体可采用以下办法:
2.1实行设计招标投标
建筑工程设计实行招标投标,才能引入竞争机制,谁的设计方案更能体现设计中技术、经济、安全指标的,更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就采用谁的设计方案。这样既有利于招标单位从多个备选的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也有利于设计单位从技术、经济、安全、质量等多角度考虑设计方案,从而达到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2.2采用限额设计
所谓的限额设计,是指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在通过概算批准的工程造价金额范围内进行的设计。这样做能增强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考虑工程的成本.设计出符合要求且确保质量造价又最低的方案,以此来达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2.3推行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制
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制是指设计单位既负责工程设计又负责施工,使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工程各个环节的衔接,减少相互间的扯皮现象,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就不会只注重设计而较少考虑施工。当然,这样做就需要设计单位拓展经营范围,能够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服务,这是发展趋势。
3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3.1加强合同管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而施工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此阶段对项目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招标投标活动、施工合同条款制订和承包合同价的确定上,投标单位应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和规定计价方式进行投标报价,招标、评标实行合理低价中标。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大型建设项目在招标投标中应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国有资金和国有资金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都必须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为了中标,承包商会自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从客观上保证了以最少的投资收到最大的效益,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标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重点加强项目合同管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3.2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还在于工程变更上,工程变更包括设计、进度计划和施工条件变更及招标文件中未包含的新增工程等,而设计变更是影响最大的一类变更,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往往不可避免,但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降低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他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凡属设计变更范畴,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因而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越大。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且设备、材料需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还需拆除已施工的工程,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应严格控制因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设计变更发生后,审查尤为重要,无论由哪方提出变更,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通知,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后实施,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确有错误、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等非改不可的原因。
3.2.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作决定。
3.2.3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范围内,若确需变更但可能超概算应慎重,并报有关部门同意。
3.2.4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他原因。
3.2.5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尽量在施工之前提出。
3.2.6尽量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3.2.7尽量杜绝未做好开工准备、设计深度不够、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更改的变更。
3.2.8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3.3严格现场签证的审查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甚至给业主方带来不少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施工方提出签证后应马上会同建设方有关人员及投资监理方进行察看现场,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该做到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签证的内容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
4把好结算审查关
4.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审查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结算时首先重点审查工程量。结算的工程量应以合同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其次审查变更工程或增加工程的单价组成,由于变更或增加的工程在原投标报价中无参考单价,严格审查那些部分单价的组成与合同及招标投标文件是否相符。
4.2对定额的套用和取费规定进行审查
4.2.1定额的审查
定额单价是定额子目所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的指令性指标,一般的项目可直接套用.少数项目需要换算,对直接套用单价的主要审查其有无错套、高套,对于定额换算的单价要审查其换算是否为定额允许及换算方法是否正确。
4.2.2取费的审查
主要审查有无抬高取费基数。取费类别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要求一致。
5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它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方法。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审查和控制的目的不仅仅是审查工程费用金额的多少,重要的是通过审查和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笔者体会到造价控制与管理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今后所承担的项目中.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不断深化,项目建设实施的法人责任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管理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要有懂管理的专业知识人才来协作项目业主,从项目可研、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试运行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较高的管理水平;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需要具备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为委托方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服务。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既能提高投资效益,也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维护合同各方合法权益。
2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不同特点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2.1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提出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协助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决策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首要步骤。
2.2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根据已通过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协助编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拟采用的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对其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有效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经综合评价得出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性意见。投资估算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依据现有的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估计,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一,是项目确定投、融资方式,进行经济评价和方案比选的依据之一,是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确定限额设计目标的依据之一。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的工作质量是一个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
2.3勘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协助业主编写勘察任务书(勘察大纲)或勘察招标文件,确定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委托竞选、招标或直接委托,进行商务谈判,签订委托勘察合同,审核满足相应设计阶段要求的相应勘察阶段的勘察实施方案,提出审核意见,定期检查勘察工作的实施,控制其按勘察实施方案的程序和深度进行,控制其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完成。按规范有关文件要求检查勘察报告内容和成果,进行验收,提出书面验收报告。组织勘察成果技术交底。编制勘察阶段项目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并提交业主。
2.4加强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与设计概算质量管理
设计阶段是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的重点。设计费用只占工程建设全部费用的约1%,但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75%以上,设计概算设是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设计阶段为业主提供咨询服务主要是控制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设计阶段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可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分析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性,造价资金分配是否合理,这样能够提高投资效率,也会使以后的投资控制工作更加主动,造价结构也相对合理。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投资分解,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入设计阶段,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进行限额的设计,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多个方案对比,以此来优化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可优选设计方案,节约工程投资。
2.5施工招标、投标阶段与签订合同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实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是我国政府加强建筑市场的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实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可择优选择承包单位,规范工程计价节约投资,使建设工程投资适应市场趋于合理。在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接受业主的委托协助业主:①编制招标公告书,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评标、定标原则及办法,对投标报价进行对比分析,为业主选择承包单位提供依据,协助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②编制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审核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为施工承发包合同价款的确定提供依据。③协助业主确定工程合同价款,协助业主确定施工承包合同中的专用条款。通过合同文件管理可以协助业主避免合同纠纷、节约投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2.6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一般工程建设的周期都比较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也都较为复杂,因为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招标时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施工阶段主要是控制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投资,防止合同纠纷和减少工程变更增加,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按照合同的规定要求准确进行工程计量、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及时处理工程索赔、按合同相关条款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施工阶段依靠现场签证、过程验收、影像资料等手段来进行现场管理,严格设计变更,准确进行工程计量,及时处理工程索赔,避免合同纠纷,达到节约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缩短工期的目的。
2.7竣工验收(试运行)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竣工验收指建设工程项目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会同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对建设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全面检验,取得竣工验收证书。竣工验收和试运行阶段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审核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完成的,是否符合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标准,单项工程是否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建设项目是否能满足建成投入使用或生产的各项要求。承包人确认工程具备竣工验收各项要求,并经监理单位签署认可,向发包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发包人收到竣工验收申请后,协助发包人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和试运行检验。协助发包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监理等单位按照竣工验收程序和试运行检验标准,对工程进行核查后,应做出验收结论,并形成验收报告。
2.8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项目管理
竣工决算是建设工程投资的全面反映,是项目法人核定各类新增资产价值,办理其交付使用的依据。通过竣工决算,一方面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和投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竣工决算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方面的基础资料,提高未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工程竣工决算是指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全部建设费用。竣工决算是整个建设工程的最终价格。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来控制工程的投资:一要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与承诺条件等。二要检查核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进行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要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隐蔽工程量要与竣工图相一致。三要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要有原设计单位负责人确认,并经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签认,重大设计变更要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应列入竣工结算。四要深入工程现场按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工程量的核实。
2.9工程项目后评价
1.1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全面,缺乏全局性。目前,不少企业的预算编制部门和工程项目实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企业在编制工程项目预算时,未能全面考虑各个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因此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准确,致使某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预算失控的现象。
(2)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监控,不同工程项目之间有混用预算的现象。工程项目在实施前都进行了严格的可研论证、立项审批、概算批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管不到位,同时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预算意识、对建筑标准的把握,投资额度的控制和设计深度的复查也不严格,造成了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项目要求和内容。而这个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的监控,因此对由于变更产生的额外费用并没有有效的监督。同时也就出现了为避免调整预算而在不同工程项目之间混用预算的现象。
(3)预算控制不严格,未进行分项控制。工程项目由于投资金额较大、实施内容较多,我们在编制概预算时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项预算。但目前还有不少项目的预算控制只实现了预算总额的控制,对于分项并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来实施。这样一来,经过科学合理测算的项目预算就形同虚设了。
(4)预算执行结果考核不严。很多企业只要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就认为项目已经完结,缺乏对预算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这实际就是对预算管理的不重视。财务人员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其工作往往被认为是收款、报销,对预算管理存在错误认识;业务部门只负责技术、施工等,缺少预算管理意识,甚至认为预算管理约束了他们;还有些项目部门的领导对预算不重视,在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这种种情况使得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浮于表面,落不到实处。
1.2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1)实施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改进预算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控、预算完成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改变“重工程轻预算”的状况。更加合理的评估项目所需资金,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效益最大化。
(2)实施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建立起一批高效率、负责任的项目管理团队。预算绩效评价将会使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对项目预算高度重视,进而更加用心的跟进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而这种以项目预算为导向、以项目建设目标为中心的管理团队必将是强大高效的团队。
(3)实施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提高项目投入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入账支付,到最后的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的预算执行对比。凡是非预算内的资金使用将会及时被发现、反馈和禁止。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就大大提高了。
(4)实施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内在要求。
2如何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1)编制科学有效、覆盖全局的项目绩效预算。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预算编制,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项目发展计划部门在立项审批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资金预算,并做好项目事前预期绩效审核评定工作,确定项目需达到的预期绩效。绩效目标必须具体、科学、可量化。项目预算的编制要围绕项目绩效,以实现最优绩效为目标,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预算具体编制当中必须明确项目每一阶段的绩效信息及相关的评价措施。
(2)取行之有效的全过程监控手段。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要真正达到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就必须实现预算执行有监控。首先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控制制度,用以规范项目预算执行和监督;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开展全过程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对项目预算编制、执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信息化管理。采用预算编报软件、预算审核软件、预算管理软件、预算绩效评价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形成预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预算超支预警、预算控制、预算绩效评分等管理分析文件。落实贯彻“目标控制,分级实施,细化到月”;“权责明确,严格管理”的预算管理基本原则。通过这些手段来全面监控项目预算的执行和绩效完成情况。
(3)建立全过程的绩效报告制度。各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向财务管理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项目预算绩效的完成进度、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使企业领导层能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目标完成情况;如果出现偏差也能及时得到更正。
(4)完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阶段评价和完工评价。阶段评价是针对跨年实施项目,即需要2年及以上才能完成的项目。在年度结束时,对项目在这一年内完成的情况做出评价。完工评价是对项目已完工,项目预算已不再使用的项目做出的整体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效果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成本效益指标、使用对象满意度指标等。重点考察绩效目标是否实现、资金预算使用是否合理合规。绩效评价结果得出后,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以后项目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主管部门要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项目实施的改进计划并督促落实。
1.1质量形成过程
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按工程项目的程序可分为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四个阶段:
决策阶段: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背景,经过初步可行性研宄论证,提出项目建议书,并编制出设计纲要。
设计阶段:根据设计纲要,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宄分析论证,落实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进行工程设计、概算和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阶段:根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进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工作。
竣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形成新的生产力。
1.2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人的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人的因素是指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它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当前,我国部分工程存在未办全相应法律文件就盲目开工建设、违法层层转包等诸多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这造成了较多的质量隐患。工程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卡,最初由政府的监管部门负责。但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以及工程质量主要由业主负责,开发该工程的企业在验收过程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这使得政府的一些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监管不到位,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2.2施工单位管理混乱
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管理职责得不到落实、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建设单位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还仅仅停留在其所拿证件的验证上,忽视对其实际技术含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预防与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难以满足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需要。
2.3工程质量的监督不到位
当前,我国工程项目领域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经验和权威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相对落后以及自我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深度,减弱了政府部门的监督有效性和权威性。
3.基于全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3.1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控制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开工前后等,施工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有:(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2)做好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核、复测工作,并填报抄平测量记录;(3)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工作;(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及施工工艺的审查、生产、管理及环境的改善措施制定工作;(5)做好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的检查工作,完成评价和选择合格的分包人和供应人工作;
3.2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和合同进行勘察设计。特别是有关安全、抗震、消防、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重大设计问题进行方案比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正确掌握设计标准,以保证建设工程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坚固安全性,满足施工组织要求。
3.3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3.3.1要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
工程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质量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施工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对材料的检查。在材料采购方面,一定要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在质量上要符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以及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并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列表和优缺点比较,结合工程实际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3.3.2质量通病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就是指在施工中经常发生或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其涉及范围较广,控制难度较大,是施工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建立相应的应对系统对于工程而言至关重要。
3.3.3工序质量控制
(1)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2)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3.4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对于项目竣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在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前的维护工作,即确保工程项目在交付使用前能够依然保持施工完毕时的效果,避免因人为因素或是外部环境因素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