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浅谈中外建筑的差异(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办公范文

浅谈中外建筑的差异范文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工程;问题;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1我国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概述

国家不断颁布一系列建筑施工规范,科学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建筑施工的实际,编制符合我国的土建工程施工规程,并科学引入建筑工程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和施工合同制,不断规范和约束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施工单位为追求眼前的利益,置国家规范制度于不顾,铤而走险,致使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和施工技术的发展。

1.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的弊端。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造成我国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多样化,众多的施工技术缺乏行之有效的国家规范管理,很多单位只是借鉴施工技术,对先进的施工技术参数掌控不足,致使在实际施工中,对先进施工技术的适用性和施工工况与施工实际有出入,导致建筑施工整个周期的延迟,特别是有些单位一味追求高新技术,脱离企业实际,造成较大的安全和施工隐患,制约企业的整体发展。

(2)施工现场技术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参与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并统一管理,但这需要投入更大的施工成本,更加重施工单位的负担,导致施工管理层对施工技术和安全规范的不遵守,施工工艺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技术和设施不完善,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的监理不足,致使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出现诸多安全隐患和问题,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2采取的措施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强化安全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中及时排查、整改施工安全隐患,特别是从施工的设备、材料等施工硬件设施着手,特别是对先进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大胆尝试,开展高层土建施工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并对施工中常用的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优化,确保及时有效的实现施工设备的用途,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并积极制定施工安全制度,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危害和保护方案,并大力宣传,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并做出承诺,确保周围人民的正常生活。

2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加之对外开放和入世,施工技术也逐渐与世界接轨,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极大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施工技术的提升,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新技术,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还不完善,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而对施工新技术的引入必须辩证思维,既要统观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又要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经验和工艺技术,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1)建筑结构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设计模式打破了常规的结构模式,这要求实现高新技术的引用和优化组合,强化施工的技术力度,建筑结构空间设计上遵循“上小下大”的空间布局,上部设计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并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转换层。例如一栋15层的高楼,地下一层,建筑高度65m,地下室为混凝土结构,其地基基础的开挖应避免对周围建筑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同时要求混凝土筒体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0mm以下,同时做好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并做到实时监测;又如某市改建工程安置房1~11号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58879m2,地下室一层17392㎡和下面两层为混凝土结构,三层为架空结构转换层,上部为住宅转换层为梁式转换最大框支梁,断面1100×1800,设计满足建筑抗震要求,并采取一系列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强化:加大建筑筒体和落地墙的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加强与区域建筑的连体,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具有施工规模较大、原材料用量大、参与单位较多、设计复杂等特点,特别是大量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灌,一直是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位于天津某处的商住一体综合性建筑,地上二层、地上为50层主楼,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60,混凝土向下输送为10m,向上最大输送高度为162m,此工程每层混凝土用量约为1500m3,每天用量约为300m3。由于本工程的泵送混凝土最高达162m,若采用塔吊施工显然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采用拉力泵送技术,投入大,施工组织难,操作协调不易,因此只能采用一次泵送技术来进行施工。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的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和易性;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一幢地下2层、地下21层的高层办公大楼为例,办公楼主体混凝土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40976m3。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抗渗标号等级为P6,板厚1.8m,底板平面尺寸为70m×44m,总体积约5800m3,由于基础底板大而厚,且要求连续浇筑到顶,最大一次浇筑混凝土2400m3,因此可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组织施工。高层建筑对基础施工的要求高,尤其是基础地基的施工,要求施工整体性高,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这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这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因此,在实际混凝土设计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结语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土建工程的施工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交叉复杂,协调施工难度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光临.浅析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06)

[2]钟美连.浅谈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02)

[3]毛旭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1(18)

[4]张业波.浅谈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0(05)

浅谈中外建筑的差异范文篇2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造型手法;特点

我们从传统的建筑研究来看,在装饰艺术当中的粉刷、彩绘和雕饰等不仅仅是对建筑的一种装饰,更多的反映了人们的地域性审美、思想及文化特征,所以说地域性文化对于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同样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及地域特点,中西方的社会历史背景差异化也对建筑装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开始逐渐实现中西方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对于中西方的装饰艺术研究尤为重要。

一、中西方建筑及装饰艺术的特点分析

中西方建筑特点由于其文化特点及历史发展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中

式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而西方建筑则具有一定的希腊历史因素影响,因此在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上也又较为明显的区别。

中式建筑及装饰风格体现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特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建筑具有其独特性,而且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自古便在我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道家的哲学思想对建筑及装饰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国古代的建筑及装饰特点大多呈现出自然的特点,对楼层的高度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较为鲜明的阶级属性,这些都是受到儒家的“中和”思想及道家的“自然”概念影响。因而,中式建筑及装饰风格都力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建筑的漆色到图纹的描绘上都能可见一斑。

西方建筑及装饰艺术伸手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在西方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希腊文明不管是建筑还是哲学及文学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因而也促进了西方文化的较大发展,特别是对西方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点的影响非常巨大。古希腊文化中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对社会思想及文化特点都有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古希腊文化中对神的崇拜。从而在建筑风格及装饰艺术上,“人神同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建筑和装饰的领域中,对诸神的雕塑和绘画都很多。而在装饰的细节方面来看,西方的建筑艺术与中国的写意风格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写实与对自由、力量的追求,在风格上极力的体现着与力量的协调感,几何形状的建筑,精雕细琢的装饰,以及富丽堂皇的风格都能体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性比较分析

中西方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存在较大的差异行,所以在建筑风格上

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但是在传承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那便是装饰艺术的编发都会根据其文化思想相统一。因此要研究中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性,尤其是传统性的比较,更要分析其文化差异。

一方面,从建筑装饰的空间表现上来看,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点主要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事物的精神感触和心灵领悟,创造过程中主要以人们的心态为出发点,表达某种情感的宣泄,或者是对某种意境的表达。所以,在建筑装饰的空间表现上,主要是以沉稳和含蓄为基调,其建筑装饰主要体现一种移步换景的感受,在空间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挪一步对周遭的环境和韵味都有相应的变化,让人有画中移步的感受,因此在建筑风格中,其装饰的树木花草以及雕刻绘画等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但是西方的建筑体系有些略微的不同,其思想和建筑风格继承了古希腊的模式,力在表现其壮丽和挺拔的特点,凸显的是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意识,这与中式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这种区别在西方哲学中的人本思想体现较为突出,所以在建筑及装饰风格也体现出一种人在自然面前的大无畏意识,让自然屈从于人类便是其在空间设计上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另一方面,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在造型手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建筑风格在造型的表达手法上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思想,但在具体的形象上么有具象的追求,而是通过整体的调和爱突出其内涵和精髓,特别上在古代的龙纹雕刻及绘画特点上表现明显,为了凸显皇家的威严,帝王之家在色彩上往往比较绚丽夸张,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敬畏感。建筑菜商也主要以木质为主,不仅为建筑装饰提供了较大的塑造空间,同时使得装饰的浮雕等增加了较多灵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但是西方的建筑装饰在造型手法上同样体现了写实的特点,虽然同样有对自然的崇拜,但是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对自然的征服和探索,特别是在绘画和雕刻等装饰上,多以模仿自然为原则,巧妙运用装饰物,几近真实,但稍少灵动。另外,西方的建筑装饰多体现立体感与层次感,有种十分明显的刚毅性与个性特点,特别是古希腊建筑与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虽然在形式上有着某着发展变化,但是整体思想和建筑理念的核心都体现其征服。从建筑材料来看,西方建筑主要以石制材料为主,体现其刚毅性与力量感,在雕刻上较多的体现对神像和宗教的关联,相较于中国传统的木质雕塑,少积分柔美但是多了张狂与力量。

结语:综上所述,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相对来说各有千秋,尤其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与历史发展、文化底蕴的影响下,各自发展体现其不同的人文追求。虽然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筑风格及装饰方式相较传统风格也有一定的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借鉴和学习,中西方建筑各有其优势与特点,怎样扬长避短,融合贯通,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装饰艺术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檬吴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中外建筑》2013年02期,2013.

[2]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2012.

[3]李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2003.

[4]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2012.

[4]付晶磊.浅析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年15期,2013.

浅谈中外建筑的差异范文篇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控制浅谈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浅谈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探讨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浅谈站内深基坑支护施工与管理技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浅淡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监理实践浅谈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的论述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控制措施分析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简论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浅谈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的施工控制要点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探讨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经济法律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控制与管理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控制与管理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基本建设规模逐渐加大,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隧道等工程大幅度增加。建筑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对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控制与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问题;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由此增加了基坑工程的施工难度。建筑的高度越高,基坑的深度也就越深,开挖难度越大,基坑支护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保障。所以要合理的设置埋深标准,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应该不断的提升施工水平,加强施工管理,为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一、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

基坑支护多指以确保基坑四周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安全为目的,专门针对基坑四周环境及基坑侧壁而采取的加固、支挡及保护措施,因此基坑支护具有止水及挡土两大功能。目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但可简单划分成重力式支护体系及桩(墙)式支护体系两大类,具体包括桩撑、排桩悬臂、排桩支护、桩锚,地连墙+支撑、地下连续墙支护,钢板桩支护,水泥土挡墙等。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着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具体情况与具体解决的原则,由此提高结构选择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总体而言,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必须遵循下列基本依据,即基坑的宽度与深度、基坑场地的形状、基坑支护结构的所有荷载(如地震荷载、侧向荷载、地面超载、竖向荷载等)、支护工程水文地质与地质条件(如承压水层、地表水位、地下水分布情况、勘探资料内容等);环境条件(如基坑四周建筑物情况、基坑四周道路与交通情况、基坑四周公用设施与地下构筑物分布情况、基坑四周水域情况等)、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对支护结构的具体要求等。

二、深基坑支护的具体施工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务必对工程类型、周边环境、地理条件、支护结构、基坑开挖规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此外基坑支护施工尤其要重视坑体的变形及支护的稳定,同时把坑体变形控制到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往往特别重视对地面变形、基坑的稳定性、地下水进行控制,同时要求根据支护工程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必须高度重视下列事项,即支护体施工过程必须加强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施工过程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活动对四周环境设施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或规避施工活动对建址四周环境设施的不良影响;施工流程的安排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建筑深基坑支护的主要施工流程详见图1。

图1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结合图1可知,支护桩施工作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支护桩大多选择人工挖孔桩,同时选择钢筋混凝土对桩体进行护壁。联系梁施工前必须事先进行基槽开挖及抗渗墙混凝土浇筑,待上述施工工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连续梁施工。待基坑开挖深度达到锚杆标准高度后,再按照下列施工顺序开展施工作业:钻孔制作锚头注浆安装联系梁穿外锚具锚固锚具锚杆试验。深基坑土方开挖大多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同时土方开挖与土方运输同步进行,以便土方开挖作业有序推进。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边坡修理不达标

基坑施工中的边坡施工是基础要素,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边坡修理不达标的现象,致使在挡土支护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的情况,影响到施工质量。这些主要是由于在施工中,施工机械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执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致使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不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在利用人工进行修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深度上无法做到,所以边坡修理不达标。

2、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的差别大

对于基坑施工的设计非常重要,其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而制定的设计方案,对于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和设计方案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是追赶工期,为了局部的利益而偷工减料,致使工程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空间处理的过程,所以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执行,保证施工的效率。而在传统的设计中是按照平面应变来处理的,所以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差距。

3、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土层的开挖和边坡的支护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保证工程按照规定的工期完成,并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对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土方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化的施工企业来完成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绝大部分是两个平行的合同,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协调管理,保证两个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土方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赶进度,施工程序比较混乱,甚至没有给支护施工留有足够的工作面,致使在支护施工中,由于工作面不足而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土方开挖的控制要点

基坑土方开挖使原状土的平衡被破坏,相应的会导致基坑开挖的风险和事故。基坑开挖的基本原则: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基坑开挖时,必须分层分段开挖,还要减少每步开挖后未支撑前基坑暴露时间,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基坑开挖后要加强现场管理,各类土方开挖机械停放位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与基坑保持距离,防止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系统,造成支锚体系和支护结构之间的连接破坏,从而产生事故。

2、土钉及锚杆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土钉及锚杆支护是通过土钉和锚杆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使加固的边坡成为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土体,保证土钉和锚杆的设计强度及满足设计抗拉力显得尤为重要。(1)施工中要保证孔深,符合要求后方可终孔;(2)土钉成孔前按设计要求在作业面上定出孔位并做标记和编号;(3)对于土钉拉拔力的确认,要进行拉拔试验,还要控制好注浆量和注浆力,保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拉拔力;(4)浆液的水灰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外加剂品种及掺量要按设计要求并经试验确定。

3、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的质量、桩机、搅拌机工作性能等。(2)桩长、桩位、桩径、桩身垂直度需控制好。(3)水泥剂量的控制:应现场指派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4)喷浆时间的控制: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同时控制好钻机提长速度。

4、钻孔灌注桩控制要点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要保证桩位准确,灌注水下砼之前再测一次孔底沉渣厚度,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浇注砼。砼应连续灌注,并随时测量砼的上升高度,计算导管下口埋深,拆除导管,导管下口埋深控制在不小于2~6米为宜。

5、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要点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挖槽方案;(2)合理划分槽段;(3)严格防止导墙开裂和位移变形;(4)根据施工过程调整泥浆性能;(5)钢筋笼吊装要保证钢筋笼的整体刚度,科学的编制吊装方案,应在钢筋笼内布置2-4道纵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的斜向拉筋;(6)混凝土必须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7)接头拔管时间的控制。

结束语

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及使用寿命的延长,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开展施工,同时积极落实相应的监测工作,注意施工与监测必须同步推进。除此以外,深基坑支护施工必须始终坚持“考虑全面、突出重点”的原则,以确保支护工程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付国军.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英语中名词性表语从句介绍(收集3篇)
  •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职能(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