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论文
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进一步推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班组建设、搞好安全生产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一、思想认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白国周是煤矿井下一线的班组长,他所在的七星公司经济效益和安全条件很普通,就是在这样一个条件很普通的环境下,他却能保持22年没有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实属不易。“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人是决定性因素,煤矿企业的班组只要遵章守纪,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不是空谈,煤矿事故是可防可控、能防能控的。
其次,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孕育、培养、发现各类人才的有效载体。白国周从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起步,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系统地掌握了绞车、电车、耙斗机等10多个工种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领,一个人拿到了5个特殊工种的上岗证,先后多次获得中平能化集团“技术状元”、“首席技工”等光荣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白国周式的掌握安全技术和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白国周22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高素质人才对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使班组既成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又成为职工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第三,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和自我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只有班组安全建设的水平提高了,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企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基础才能够稳固。只有企业得到充分发展,员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切实提高,各项权益才能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
二、工作重心: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基础工作
煤矿作为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要实现持续平稳好转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煤矿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关键在现场、核心在班组、重点在班组长。抓好现场管理,重视班组建设,培养使用好班组长,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突出重点环节,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一要培养教育班组长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要教育班组长像白国周一样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当安全与生产任务发生矛盾时,坚决把安全放在首位,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二要提高班组长的技能素质。作为生产一线的指挥员,只有样样工作拿得起,遇事成竹在胸,在关键时刻能够解决问题,才能成为班组的主心骨,才能带领大家安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赢得工友们的信任和佩服、爱戴。三要培养班组长执行和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实践反复证明,生产事故的发生数量始终与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的落实程度相关。煤矿企业应当把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培训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激发班组长身体力行并抓好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要把班组长纳入企业重要人才培养计划,从政策上、机制上、管理上采取有力措施,营造出优秀班组长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能力建设,提高班组整体素质。
当前,职工安全意识较差、技能水平偏低和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煤矿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许多有关安全生产关键性制度和规定难以有效落实到一线班组,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为此,全国总工会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的五种能力建设。即:班组长组织管理能力、职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能力、业务保安能力、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防灾、避灾和自救等应急处置能力。各煤矿企业要树立安全生产、培训先行的理念,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精密组织,严格实施。
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开展培训,务求实效,坚持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培训效果确实达到提高班组全员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固本强基,努力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三)严格现场安全管理,把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现场安全管理做得严细求实,注重把握现场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细节。通过“三必谈”统一了思想,解决了认识;通过“三勤、三细、三不少”抓住了现场工程质量和关键岗位;通过“三到位”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了实处,解决了现场隐患,把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通过“三提高”塑造了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四)注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和弘扬重安全、讲奉献的团队精神。
白国周带领全班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固然同本人的努力分不开,但更是企业长期以来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果。煤矿企业一定要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作为队伍培养和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扬职工的首创精神,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煤矿企业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班组团队。
三、协作配合:发挥工会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宣传和推广好“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中央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分别做出重要批示。王兆国批示是:“这是很好的班组管理典型”,“工会应当与有关部门一起抓好班组管理”;张德江批示是:“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班组建设发挥班组作用十分重要,‘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是白国周同志在井下工作二十几年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创新的成果。建议在煤矿系统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把煤矿安全生产落实到班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学习、推广、丰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班组。要通过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强化基层工会组织维权意识,有效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为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通过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督促、指导企业重视班组建设工作,提升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和企业实际,把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作为重点,加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五结合”。
一要把班组建设与工会组建结合起来。针对煤矿等高危行业的民营企业班组管理水平薄弱,现场管理粗放的现状,把班组安全建设与工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把搞好民营煤矿企业安全工作作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提高企业工会的维权水平和维权能力。二要把班组安全建设与推动实施劳动合同法结合起来。突出班组安全建设在劳动合同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和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努力把签订劳动保护专项合同作为工作目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三要把班组安全建设与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在“安康杯”竞赛中,扩大和扩展班组安全建设的内容和范围,把“安康杯”竞赛活动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有效载体,推动“安康杯”竞赛向基层基础不断深入。四要把班组安全建设与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作用结合起来。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在班组安全生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行使权利,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督促班组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五要把班组安全建设与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工会干校、院校、文化宫、疗养院等教育培训阵地,发挥工会组织培训优势,把职工培养成具有扎实的安全意识、过硬的岗位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新时期优秀产业工人。
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研究建立适合高危行业特点的班组安全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工作格局,加强力量整合,把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总体格局中,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在班组安全建设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大胆探索,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提升指导工作水平,在推动安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发挥工会更大的作用。
(三)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创新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新方法。
关键词:现代班组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实施“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依据
从德国“双元制”技术教育办学的产生,到美国的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的兴起,再到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我院要根据江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升级为特征,中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也急需大批基层的管理者,高新技术转化的重要中介是接受过现代技术教育的高职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院顺势而为,确立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新的培养目标。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尤其是“长三角”的转移,也为江阴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培养的学生直接工作在生产一线,高新技术需由他们并通过他们带领更多的技术工人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必须顺应现代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培养具有现代制造技术技能和现代管理能力的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者。
二“、根植企业,双向培养”是“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相关工作,提出了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我院把培养目标归纳为“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企业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产学合作,而这并不应是“单相思”,而应是“两厢情愿”。“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生命与活力是在企业中,仅在学校中是不可能培养出来的。根植企业,不仅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可靠保障,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通过双向培养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的教授、毕业设计考核等方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和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了个性化教材,组建了校企合作班,通过全方位的调研,形成了制订“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路线,即:培养目标确定就业面向分析人才业务规格分析职业(专业)能力分析、方法能力分析、社会能力分析教学条件分析确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制订教学计划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分段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技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由企业主管为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和岗位相关知识并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等,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在合作中形成了“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依托企业实例,老师们结合机械大类专业的特点,设计开发出了具有特色的“工序卡”教学法,以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中各工序卡的内容为素材,将授课项目分解成与工件材料、机床、刀具、切削用量等相关的多项任务,教师引导明晰,学生学有兴趣。根植企业,双向培养,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设备与项目资源的优势和学院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建成和建好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中心。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已和江阴30多家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江阴城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学院捐助了价值100万元的BCAD设计软件,共同成立了江阴市“BCAD培训中心”;深圳比思电子有限公司为学院捐赠了价值80万元PCSCHEMATIC电气设计软件,在学院成立了“PC|Schematic教育培训中心”,这些都为“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融“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二元为一体
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是现代班组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在我们与江苏中科博阳集团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合作班的前期洽谈中,其技术中心主任吴咏宇先生的一段话印证了这一点,他说:“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一是摆正心态能吃苦,二是要找到立足社会的支撑点。”新世纪以来,江阴新一轮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职业知识和技能,人的素质构成中的职业道德被摆在了首位。职业道德包含爱岗敬业、忠诚企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办事公道、以身作则,团结互助、积极进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靠某一门课程,不能靠企业或学校某一方就能培养出来。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制订及课程建设中,道德和素质教育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各门显性课程(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中有更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考核要求,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课程等教学方式的改革达到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目标;同时创设隐性课程,科学安排课外教学活动,如劳动、军训、文体活动、讲座、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心理咨询、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在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各专业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均按项目课程建设,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应知应会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式在实验、实训等校内外实习场所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强调“教、学、做”一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思索,在思索中求知,实现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的提高。
四、“双纲导教、双轨施教、双师执教、双证毕业”是“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1、双纲导教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强调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既要有较为扎实的工程技术理论,还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就要明确给出两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工程技术理论所对应的职业知识方面,我们依托企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由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组,将源于企业的工作项目转化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制订大纲,确保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密关联。这就将企业工程实践项目和虚拟开发项目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教师依据大纲,编写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标准,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学生分工、小组协作、展示成果、评价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项目的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的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技能训练大纲和技能训练的实施方案是学生职业技能的保证。我们参照行业企业的技能要求的,依据人社局劳动技能考核大纲,使之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形成与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相一致的技能训练大纲,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强了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意识,了解了技能训练的规格,并依此编写可供学生自主检验的技能训练标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
2、双轨施教
根据双纲要求,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教学形式。通过第—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及学校和企业两个轨道对学生强化培养。这种形式既保证教学的质量,又能保证技能训练的实施,有利于施教中加强企业文化教育,这是现代企业对现代班组长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把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结合起来,在双轨施教训练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自我能力训练。
3、双师执教
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宗旨是:增强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我们完善了师资培养管理机制,制订了《关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定》及《专业实践考核办法》,在政策上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进行项目开发工作,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以及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等,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们带领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来往于校企之间,增强了校企互动。近五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老师有两人被评为“江阴市首席技师”,成立了工作室,完成企业合作项目29项,申报并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教师不仅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拓展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与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一起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时纳入相关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三次获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的“新型吸尘机器人全方位行走机构”等作品在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教师也在无锡市技能大赛中获奖。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使我们能够依托江阴及周边地区企业集群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学工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双师结构”教师团队的保障。
4、双证毕业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了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校内成立了职业技能技能鉴定所,依托江阴市人社局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训练大纲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开展技能考核。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张或多种含金量高、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数控车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具钳工、维修电工、车床操作工等中、高级技能证书。最近,我们正在与轴承生产知名企业中科博阳展开冠名班人才培养合作,并邀请了省轴承协会共同参与方案制定,还将引入行业相关证书的考核认定,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同时企业还会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学生毕业时,将能够直接胜任企业工作,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五、围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所开展的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植企业、双向培养、二元一体、四双并行”的“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完成了“企业管理制度与学生管理制度融合的研究”省级课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获得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资助,专业群中有省特色专业两个,无锡市重点专业一个,建成了省级精品课1门,无锡市精品课程7门。还有多项网络课件获得省级奖项。立项项目化课程教材10本,完成校企合作教材多本,正式出版1部。教师主持完成了包含省级科研课题在内的有十余项项目,一大批成果己投入企业生产,其中“钻杆冷床”项目获得无锡市厂会协作二等奖。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近五年,学生参与指导老师横向课题并完成的毕业设计多次取得省优秀毕业设计一、二、三等奖;完成了9项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参加技能比赛获得多项一、二、三等奖。虽然是理工科学生,在各项人文社科类比赛中成绩依然突出。获得省首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二等奖、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阴赛区一等奖、江苏赛区二等奖、“花桥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十佳职业规划之星、江阴市首届“江阴潮”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二等奖。据今年进行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对被专业群毕业生需求比已达1.5:1,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了98%。今年2月,我们随机抽取了2012届毕业的一个班的38名同学进行了调查,他们工作两年后的工作岗位统计见表1所示。其中,有除3人未联系上外,其余35人都在江阴及周边就业,已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的班组长式人才的达24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68.6%,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8.6%。六、进一步做好“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思考首先,政府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制订政策,出台对企业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进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创新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等方式,给高职院校以自,便于校企深度融合。其次,企业方面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能认为只是在学生就业阶段的合作,要从企业纵向发展的高度,长远的规划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战略、资源共享等问题,把生产、效益与人才培养综合起来考虑。第三,学校方面,为能和企业深度融合开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就必须立足江阴产业特色,开发或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吻的专业,这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环节。有了这个基础,校企合作开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大树就有了根基。而要枝叶茂盛,就要融合企业、政府、学生、社会等对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课程开发,使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现实相吻合。第四,学生方面,树立“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思想,激发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从而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毕结礼,李根,沙志勇,牟永来.全面提升现代班组长素质能力建设[N].德州日报.2012.11
[2]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3]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4]刘玉娟.高职教育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履职素质结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91-93
[5]吴江贤.高职教育与“现代班组长”潜质培养[J].科技视界.2014(25):15,77
[6]吴江贤.工学结合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34-36
[7]王真真.校企深度合作问题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02):20-23,51
[8]钱红,杭建伟.高职教育顺应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初步实践——以江阴市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16
[9]钱红,潘永惠.论“班组长”型高职人才的培养——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