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职;顶岗实习;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23-001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条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实习,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各校立足办学实际,采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企业委培等方式,为学生顶岗实习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部分专业不对口,管理不到位,实习效果不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现就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对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提出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现行的中职学制“2.5+0.5”,需在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安排学生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一是学生心理落差比较大,学生对到企业去顶岗实都满怀期待和憧憬,但是到企业一线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发现企业条件与理想有不小的差距,待新鲜感过后,一些学生自然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波动。他们有的适应不了工作的苦累,有的适应不了生活的艰苦,安逸的校园生活与企业工作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使学生难以从学生身份很好的转变为员工身份,从而产生厌倦甚至抵触的心理。
二是专业不对口或岗位层次低,学校在联系单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很难做到百分百专业对口,有很多学生被安排做与专业基本不沾边的工作,甚至也有学生被安排在重复性的层次较低的岗位工作。
三是实习工资低,心理不平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也承担了企业一个正式员工的工作任务,学生会认为自己和正式员工做一样的事情,怎么得到的报酬少那么多,企业则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对学生顶岗实习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把学生当作工人用,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
四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表现在职业学校响应教育部倡议,积极筹划顶岗实习,忙的不可开交,而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态度冷谈。往往学生顶岗实习“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鉴于以上问题,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前后,必须做足功课,为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必须把几个关键点控制好。
一是前期工作
1.顶岗实习前应跟学生、家长、企业签订好必要的协议、合同。在学生出发前应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同意子女外出顶岗实习,和家长签订好外出实习协议。不然外出实习后,如果遇到意外事故或出现其他问题,难以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力求得到家长的最大支持,以便预防发生意外事情后家长闹事。在入厂前,应和企业签订好劳务合同和相关协议。
2.制订顶岗实习计划。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观点,顶岗实习质量控制过程逻辑上的第一步便是制订顶岗实习计划。不仅如此,顶岗实习计划作为顶岗实习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也是顶岗实习管理实践中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可操作化和严细化要求颇高。
3.实习协议的签订。为了维护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严格遵守教育部有关中职生毕业实习的规定,我们要求所有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并购买实习期的人身安全保险。
二是中期工作
1.建立检查体系。实习生进入用人单位参加实习后,为了实现毕业生实习过程的可控性,及时掌握实习生实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二级检查体系。(1)是班主任检查,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整体比较分散,跟踪管理学生相当困难。但是,我们要求全体班主任克服困难,每月对本班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四次检查,全班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要求检查。(2)学校行政检查,校行政检查的侧重点是班主任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用人单位对我校实习生的总体评价等。
2.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支配人们行为的驱动力有两种:一是内驱力,二是外驱力。外驱力是一种外部力量,纯粹有外驱力支配的行为是不坚定的。实习过程中如果不是内驱力而是外驱力来支配这一过程时,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只有将学生的顶岗实习转换为内在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实习的主动性,这种实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实习。
3.注重过程评价。由于中职生在实习期间既是实习单位的学徒工,又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兼有双重身分,因此,对实习生的考评必须建立一套校企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考评机制,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实习生的考评应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考勤、班主任检查和实习指导老师评价等。
三是后期工作
《教育部就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全文)(3)》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统一格式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学校应将考核要求提前告知学生。对中职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鉴于此,必须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绩效评价工作。
1.实习单位的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应包括实习任务、劳动成果、劳动纪律等。
2.学校评价。则是根据实习手册、总结、获得的技能等级、遵守学校制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实施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颁发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并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工作,校企双方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以此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增强评价过程的严肃性和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标准;刑事执行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11-04
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环节,顶岗实习是学校组织、帮助学生将校内所学理论知识与企(行)业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与企(行)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进入企(行)业一线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按照专业与企(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或职业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企(行)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研究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标准。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操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构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需要
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目标确定、内容优化、过程管理、质量考核以及基地建设等内容。顶岗实习标准是贯穿于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所有内容中的红线,能将整个顶岗实习管理体系通过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便于操作。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而制定的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
2011年9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有关领导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结合本企(行)业实际岗位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学生实习标准和监督检查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2014年5月2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缺乏顶岗实习标准不仅使学生无法明确实习目标,也使得职业院校和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监管中责任不明,更对学生实习的结果考核无据可循,实习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职业院校要落实教育部加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对学生顶岗实习标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的认识,构建格式规范、结构清晰、内容明确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二)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就业模式等三个方面,但人才培养的效果最终都要体现在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能不能符合新形势下企(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毕业生在就业后能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打得赢”,就是看能不能做到“四强八会”――即政治素质强、适应能力强、体能素质强、格斗防卫能力强,会管理、会办案、会教育、会矫治、会应急处置、会调解纠纷、会做群众工作、会文书制作。“四强八会”职业能力既是刑事执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具体内容,也是司法警官类职业院校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刑事执行专业而言,就是要通过在刑事执行工作岗位的顶岗实习来培养学生“四强八会”能力,也最终以对其“四强八会”能力的掌握情况来检测顶岗实习环节甚至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既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方向性指针、切实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需要。
(三)是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零距离”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企(行)业工作岗位核心技能指标为基点,以“实际、实用、实操”为质量标准,使学生正式进入企(行)业岗位工作后“来之能用,用之能成”。因此,除了在校内理论教学环节要引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入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引入真实流程改革教学方式,营造职业岗位环境和氛围,推动岗位核心技能教学情景化、模拟化和实操化,实现课堂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外,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要以“岗位―职责―任务―能力―内容”主线为路径,按照统筹布局、多方参与、分类指导、分段实施、整体推进的形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和行业优势,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共同制定、实施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内容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在内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帮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基本环节和考核标准等,规范他们的实习活动管理与指导,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创造就业零适应期。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体系主要应该包括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标准两个部分。前者解决学生实习的目标问题,后者解决学生实习的成效问题。
(一)立足企(行)业工作岗位,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体系标准
首先,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就业岗位(群),将其确定为学生实习的目标岗位(群)。例如,刑事执行专业实习的目标岗位(群)统一为监狱基层一线民警。
其次,解构企(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各个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监狱一线基层民警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新犯收监,罪犯学习、劳动和生活“三大现场”管理,罪犯思想、文化、技术“三课”教育,监管安全防范与应急事件的处理、安置帮教、释放等。
再次,在明确企(行)业相关岗位职责和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需的核心职业素养,再对应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模块。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四个方面。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忠诚、勇敢、坚韧、奉献的警察职业道德,公平公正、依法行刑的执法理念;学生文化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能有效开展罪犯教育和矫治工作,能较好地制作执法文书;学生身心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较强的警务技能;学生职业素质对应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模块标准是具有较强的刑务处理、现场管理、罪犯教育矫正及安全防范等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等。
(二)遴选典型工作任务,设计顶岗实习项目,形成顶岗实习的内容标准体系,要求学生逐项完成有关项目训练
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监狱基层一线民警职业能力模块中“现场管理”的基本工作任务与实习项目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
(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标准
首先,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不同的实习阶段和实习工作岗位分解为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标准,同时相应地确定每个实习阶段和岗位指导教师的工作标准。如刑事执行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7个月,分成特警队、入监监区、常规监区、出监监区、教育科、狱政科、刑罚执行科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个实习岗位,各为期约一个月。
其次,确定各实习阶段考评内容的关键指标、考评实施方案与标准、考评人员结构等。按不同的实习阶段递进实施,完成一项,考核一项,逐项达标。不达标的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实习。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生顶岗实习第一阶段的岗位、任务标准及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对应情况如表2所示。
再次,建立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最终反映人才培养素质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专业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按百分制进行计分。其中,顶岗实习成绩由四个部分构成:(1)顶岗实习态度(包括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工作表现、出勤等方面)占总成绩的2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2)顶岗实习表现(包括顶岗实习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掌握程度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由基地指导教师评定;(3)综合技能测试占总成绩的30%,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专家评定;(4)顶岗实习报告占总成绩的20%,由学校专业教师评定。而顶岗实习成绩按四级分制确定,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且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的比例不超过20%。学生在结束顶岗实习结束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参加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学校应会同实习基地,以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为模块建立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每个模块应包括100个以上真实案例或情景模拟测试题。如刑事执行专业综合技能测试题库包括警务技能、罪犯集体讲评教育、罪犯个别谈话、监管安全与防范、法律文书制作等模块。测试方法应当包括测试内容、测试流程、评分标准、等级评定等。刑事执行专业实习学生“罪犯集体讲评教育”综合技能考试题库及测试办法如表3所示。
最后,制定其他考评制度标准体系。包括《顶岗实习单位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办法》等。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构建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细分岗位、明确流程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院校在对整个顶岗毕业的内容体系和考核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时,要按照企(行)业相应的主要岗位,以及在不同的岗位上主要工作内容,明确出学生在每个实习岗位、每个工作流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标准定量化、精细化,尽可能让学校专业教师、基地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实习目标都一目了然,并且可实现、可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考评应与各个实习岗位和实习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实习一环、指导一环、考核一环。此外,还应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既从各个环节把握顶岗实习的质量,又总体上把握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及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使整个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公正。
(三)校局联盟、校狱(所)合作构建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行)业的参与和支持。对任何专业而言,实习基地应该既是实习岗位的提供者,又是学生的主要就业接收单位。实习基地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对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工作内容等都比学校要更加明晰。以刑事执行专业为例,学校构建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先要取得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的支持,按“校狱合作”的理念,牵头组建并充分发挥好司法行政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作用,形成由学校牵头,司法厅领导,监狱管理局、各监狱参与的“双主体”共同育人格局,探索多方参与、共同建设、互利共嬴、多元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校狱合作构建、执行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就可以按照监狱基层一线民警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又能使学校和基地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表现,共同约束学生,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实践证明,职业院校结合企(行)业工作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逻辑严谨、内容科学、结构清晰、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检验,不仅可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管理与指导,而且对综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较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学生和企(行)业单位“三赢”良好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覃曼卿,龚江南.高职文科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制定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7):62.
[2]包世萍.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52.
关键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企业顶岗实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26-02
高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前提,以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的形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获得真实职业体验,从中提高动手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实现顺利就业。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以来,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了各种各样的顶岗实习。从2008年开始,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进行了顶岗实习。从顶岗实习反馈的情况看,在“高实习率”的表象下,隐藏着“低稳定率”的严重缺陷。顶岗实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实习不到两周,实习时间长些的不到两个月也会离岗。学生频繁离岗,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引起了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质疑,堵塞了今后学生顶岗实习的渠道。
鉴于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着高实习率、低稳定率的严重问题,我院课题组从2010~2011年上半年先后走访了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46家企业和单位。通过问卷、QQ、电话、面谈等方式对23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为今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
顶岗实习现状及分析
顶岗实习的企业情况顶岗实习单位一种是学院统一联系的大中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占顶岗实习单位的67.4%。215名学生中有147名学生分布在上述单位中顶岗实习,占实习学生的68.4%。另一种是学院同意学生自己联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顶岗实习单位的32.6%,有68名学生在这种企业顶岗实习,占实习学生的31.6%。调查分析表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很大。大中型国企和外企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网络健全,理念先进,管理严格;对顶岗实习学生配有专人负责,有较详细的实习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规范到位,发放及时;这些企业生产安全有保障,生活、文化设施齐全,饮食起居方便,实习学生情绪稳定。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较为普遍,管理网络不够健全,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一般对顶岗实习学生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培训;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一般比较低,发放时间的随意性很大;有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延长工作时间、让学生加班加点,甚至故意以种种理由克扣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生活、文化设施简陋,工作强度大。被调查的在中小企业顶岗实习的68名学生中,有49人因无法接受这种环境而离岗离岗原因如表1所示。
企业指导教师情况被调查的46家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共配备了161名实习指导教师。其中具有硕士学历的7人,本科学历的24人,大学专科学历的63人,中专学历的37人,普通高中学历的18人,初中学历的12人;有技术职称的8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28人,助理工程师36人,技术员11人,其余为普通工人。可以看出,企业指导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以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为主,不了解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心理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双方沟通不畅,学生在工作、生活中以及与企业关系的关系上面临的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教育。但由于学生顶岗实习远离学校、实习时间长、人员分散,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校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往往难度较大。顶岗实习企业有的指导教师教育能力偏低,精力有限,只负责带班顶岗生产,只关心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无暇与实习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形成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局面,造成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思想苦闷,以致离岗。
学生对顶岗实习认可情况被调查从事机床设备操作的82名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对自己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从事自动线生产和物料工的学生,认为实习工作是重复劳动,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意义。被调查学生中,对顶岗实习岗位满意的占38.3%,比较满意的占26.4%,不满意的占35.6%;超过68.1%的学生认为劳动强度大、工作累,认为劳动强度一般、可以承受的占25.34%,认为劳动强度较小、工作比较轻松的占6.53%。很多学生自认为是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薪待遇,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较大。他们对到第一线的工作情况估计不足,使得其难以承受第一线的艰苦工作,有的学生甚至工作不到一天就要求离岗。例如,在实习中,学生与普通工人安排到相同的岗位,而补贴待遇与普通工人有较大差距时,学生极易出现不平衡心理;安排到比较艰苦的岗位时,怕吃亏、怕多干工作,怕脏、怕累,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工作逐渐失去兴趣,表现出在实习中工作不积极、不配合等,最终选择离岗。
学校对顶岗实习管理情况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离岗率高、稳定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些原因中有学校和企业教育管理上的问题,同时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首先,学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如理论知识教学。对学生自主联系落实顶岗实习单位没有要求,只是考虑到实习难如同就业,学生能找到一份实习岗位就不错了。至于实习单位条件、实习环境、实习内容能否到达实践教学的要求,学院没有严格把关。其次,由于学校连年扩招,师资紧缺,只派少数教师走马观花式地巡视检查;派无工作经验的助教或新入职的教师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由于没有实习指导的工作经验,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缺乏有效应对,也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稳定性。再次,监管缺失。在分析学生实习成绩时,发现实习成绩几乎全部合格,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通过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本没有到实习单位报到,最后,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了实习证明中的资料,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校统计看到的只是高顶岗实习率和实习通过率,而从顶岗实习单位调查看到的则是较低的顶岗实习稳定率。
提高顶岗实习稳定率的措施
必须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法律法规,为了保障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合法权益,使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工作有专职部门负责,学校必须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具体事项包括实习协议书的签订、保险的购买、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实习过程中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等问题处理。该机构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承担起在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生活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的工作。2010年,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夯实了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工作,健全了顶岗实习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预案,使顶岗实习实践性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要有条件地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第一,应尽量联系大中型国企、民企和外企等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第二,应严格遵循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择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第三,要求顶岗实习企业按实习学生人数比例配齐指导教师。选派有一定文化层次,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鼓励他们不定期地给实习学生现场授课,调动实习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的积极性。学校要根据他们的授课情况,付给一定的报酬,以激励技术人员。学生不得自行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如果学校在联系顶岗实习企业时无任何要求,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以此作为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不仅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这样的“校企合作”也是不可能持久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严格顶岗实习前培训和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强化顶岗实习前对学生和带队教师的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实习企业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尤其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调动学生学习和带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明确企业是“以生产为中心,一切为了生产”和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间的区别。使学生明白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专业也可能不一定十分对口,在这种情况下,要鼓励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在工作岗位上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日后就业竞争能力。对顶岗实习学生成绩考核和对指导教师的考察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随下批顶岗实习学生补习,否则不得毕业。对于有些指导教师不负责任,不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遇事心中无数,则视为考察“不合格”,不得参与年度考核评级。
选派好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学校必须选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的领队或指导教师,能和顶岗实习学生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工作。注意观察每位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展工作,要求实习学生模范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纪律。对于实习学生提出的合理化要求要及时和厂方协调沟通给予解决;对于一时难以办到的,要劝导学生理解厂方的难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刚刚进入企业的前一两个星期时间主动开展教育工作,这个时期是学生情绪极不稳定,变化最大的时期。通过指导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车间,从只能动口到动手实干的转变过程,以尽快适应工厂的环境。切忌选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滥竽充数的现象,建议最好选派熟悉学生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或带课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梁建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2]万翠莲.职高学生“顶岗实习”带来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3]姚辉波.校企多维合作实现共赢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
关键词:高职生;顶岗实习;对策
一、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与企业员工从事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工作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是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职业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体验到生产实践的真实感受,帮助高职生体验职业工作的真实环境和真实工作场景,提高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能够了解专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学会掌握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方式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掌握一定的专业就业信息,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还可以通过接触企业如何进行员工的招聘,提高就业面试技巧。
二、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顶岗实习认识程度不够。有些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顶岗实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2.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存在缝隙。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虽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还是学生身份,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合同制员工的要求来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而学校辅导员也不能适时地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状况,不能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及时和全面的管理。
3.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岗位适任能力弱。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顶岗实习只是为取得实习环节的学分,将来就业还有其他的选择,不能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不能融入到生产角色中去,从而会对实习岗位工作缺乏敬业精神。此外,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时还能够得心应手,但对实际岗位工作不能适应,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4.实习过程跟踪管理力度不够。学生在实习时的生活和在学校的生活有很大差别,学生感到不习惯,特别是刚入岗位时表现非常明显,所以需要在上岗前做好动员,详细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和食宿方面的情况,在实习开始时利用休息时间进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安抚和鼓励学生,假如实习过程跟踪管理出现漏洞,指导教师缺失或者放任自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极情绪也在积累,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造成学生在实习岗位流失或者出现其他情况。
三、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1.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顶岗实习是否能取得成效,校企合作是关键。一方面,学校希望通过顶岗实习探索一条培养高职学生的正确途径,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另一方面,企业主要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即成本能否下降、收入能否上升,同时也会关心希望从中挑选部分合适的学生到企业就业。因此,当企业与学校磋商时,企业首先关心的就是学生能否顶岗,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企业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挑选员工、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基本不考虑学校的教学要求。鉴于种种原因,目前真正愿意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较少,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愿意合作的单位。顶岗实习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少量学生实习的浅层次的合作。
2.做好顶岗实习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是针对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实习中将要面对的困难,特别是强调实习纪律,要求同学们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及实习单位的工作规程,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二是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工作。针对性进行技能、交流技巧与职业礼仪等培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提高同学们上岗前的自信心和操作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正确定位,采用适合自身能力的顶岗实习方式。
3.实行企业指导老师、校内专业指导老师与辅导员“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企业指导老师主要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岗位技能、企业文化、企业规章等方面加强指导与教育;校内专业指导老师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将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与毕业论文进行有机的结合,专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如何从职业工作中选择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合适的开题方向并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
4.加强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顶岗实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让他们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通过职业岗位的顶岗工作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能承担自己的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敬业爱岗,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对企业安全生产和遵守企业生产管理规定也要进行教育,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
5.加强与完善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为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需要建设一批生产稳定、生产岗位与专业结合紧密、校企合作关系良好的顶岗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依托行业的发展的背景,积极地与行业内的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厂中校”模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引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质量问题对策
一、引言
如何加强在真实工作环境下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重要的课题,这不仅仅是迫于目前院校办学条件限制,更是其本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顶岗实习作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那么如何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原因分析
下面从从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个层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进行分析。
1.从学校小环境分析
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还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对口率较低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在实际岗位上的锻炼和工作,实习学生很快成长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2)整个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
这说明实习过程的稳定性不够,因为实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筹势必会影响到实习的系统性。因为跳槽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频繁跳槽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个人的收入与发展,也妨碍了学校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同时还损害了原就读学校的声誉。跳槽的原因可以从主动跳槽和被动被动跳槽两个方面分析。
①盲从心理和利益驱动导致学生会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
刚进入企业的学生,眼高于手,心高气傲,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辨析是非的能力普遍不强。如果发现有比自己所在的公司生活补助多一点儿,或者听同学说哪个公司好,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就盲目跳槽。
②不能适应原有单位的工作而被迫跳槽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缺乏必需的技能和本领,或者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参加工作,机械的重复操作,经常加班,严格的企业管理,少数工种带给人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等,极易产生生理、心理的疲劳,身体受不了,只能另找适合自己单位;三是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补助不能及时发放,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受到不公正待遇,没有合法的劳资关系等都是她们频繁跳槽的原因;四是缺乏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自己预想的工作环境有极大的差距,由此会出现心理偏差,生活、工作环境的不“顺心”,极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无奈之举去寻找理想中的工作环境。
(3)实习考核评价不尽合理,考核过程不严格,量化考核难以实施
高职学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内容主要有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报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首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企业指导人员对实习过程进行定性考核,最后由校内指导教师临近实习结束时进行综合赋分。从表面上看这种考核似乎十分合理,但由于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结果式”量化考核实施难度较大,大部分教师考虑到学生即将毕业,只要学生实习鉴定上有实习单位盖章证明和评语,一般都给严通过。如此长期以往,不利于顶岗实习质量提高。
(4)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管理难度大
因为实习落实的单位一大部分是自我推荐,可能导致实习单位和岗位难以符合顶岗实纲的要求,而这种无序的“分散自主式”实习容易导致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导致管理成本和难度增加。
2.从社会大环境分析
(1)企业配合力度不够,一般大型企业对接收学生实习不感兴趣
企业是实施顶岗实习的平台,学生的指导老师是企业中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学生在岗位上,其技术的掌握、提高、熟练、创新主要依赖于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而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等问题,一般不欢迎学生实习,即使是允许某些特殊关系的院校学生实习,一般也不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这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形成反差,影响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从现实可以看到,实习单位大部分是比较活跃的民营或私营企业,一次性接受学生实习的数量有限,并且一般只对那些表现优秀、毕业后能继续留在公司的学生感兴趣。
(2)目前,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国家缺少激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的政策及法规。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全社会支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比如合理的减税、免税政策等。因为企业必须营利才能支撑下去,所以相关政策应该倾向于企业,使企业得到切身的利益。才能保障顶岗实习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解决方法和对策
1.平时教学与顶岗实习教育相结合
正常教学时,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案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习车间教学实践活动,在强化技能的同时,将耐挫教育和训练贯穿于全部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有机会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与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在学生就业后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同时,在顶岗实习之前,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样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力开发校外实习基地,以解决专业对口率低的问题
“多赢”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顶岗这实习必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的结合点,体现“多赢”,才能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在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应搭建一个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顶岗需求的交流平台,通过实习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真实职业环境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只有双方的需要比较吻合,才能保证后续的实习有效地进行。校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1)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学生,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企业则为学生实习提供教学实训条件。(2)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企业急需却无力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企业从中受益;学生以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选题,开展研究,提出建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补充。(3)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培训,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智力帮助,争取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3.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案并设计相关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并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实行“两级、双导师、双考核”制度。指的是采取院、系两级管理;“双师”是在校专职教师,实习企业带班的师傅共同指导,共同评价;“双考核”则为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将辅导员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相结合、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导师相结合、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相结合、项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等管理模式,采取指导教师定点、系部主任巡查、教务部门抽检、学校领导走访等多种形式,有效保证了实习效果。其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相结合是指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过程又是一个综合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实习结束时,要同时完成课题。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是指:顶岗实习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习就业的无缝对接。实习结束时,学习已具备了直接就业的能力和素质,而且有大部分同学直接被顶岗实习单位接收就业。
将顶岗实习工作分为前期筹划准备工作、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其中“前期计划准备”是基础,包含制定实习细则、考评办法、落实实习单位、制定实习计划等。“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是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环节,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素养的养成、实习量的高低均依赖这个环节。企业指导教师要负责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指导老师要去单位回访,对学生两周一次技术小结进行点评和指导。“考核评价”要坚持校内评价与企业评相结合原则,并制定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4.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因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为了快速、及时地对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监控管理,可以依托校园数据网平台,设计基于web方式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供学生、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及学生系部及时地了解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信息。该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上实现以下功能。一是信息服务。向学生、社会、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条例、管理制度、顶岗工作流程、实习安全教育、考评办法等。二是岗位信息。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学院及系部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及岗位描述信息,也可以作为提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的信息展示等功能。三是选岗。供学生进行岗位信息阅读及选岗、退选操作,对学院及系部管理人员提供学生选岗监控、分析操作。四是过程信息监控。一方面为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等多方参与的管理人员反馈学生顶岗信息,包括在岗情况、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另一方面为学院管理部门及学生系部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五是实习评价。供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或学生本人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评价反馈,同时可对学生顶岗实体情况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六是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学校、企业及客户等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等。七是系统管理。系统管理者负责用户身份认证以及系统模块设计与管理。
四、结束语
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既能缓和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又能促使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从而促使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创新,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及高职教育办学水平。顶岗实习只有在政府、企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