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按市扶贫办领导的安排,由我与大家一起谈一谈县级扶贫办在社会帮扶工作中要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扶贫工作的感受谈一点看法。今年的社会帮扶工作,不论从领导重视程度还是从工作力度上都比住年要大的多,其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今年省、市都为此召开会议进行安排布置,宋恩华副省长亲自听取省扶贫工作队长的汇报,___市组成检查组到村督导队员到岗情况。二是部门行动快。一些单位在省、市会议以后,召开会议,安排人员,还有的单位一把手亲自送队员到村。三是队员素质高。这次我们所接触到的工作队员,感到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心实意想为贫困村做一点事情。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做为扶贫工作的业务部门——扶贫办,应该怎样做?做什么?
按照市委意见,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市)委组织部负责对驻本县(市)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县(市)扶贫办具体负责扶贫工作队员的工作指导,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队员要主动与县(市)扶贫办联系,互通情况,积极工作。这是市委的要求,做为县扶贫办要在这一工作中要做点什么。我想,起码要做到“五抓”:
一是抓管理。这几年,扶贫任务非常重,扶贫项目的实施,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扶贫档案的建设等工作都需要很大的精力去组织实施,县扶贫办人员少,经费不足,也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但是,社会帮扶贫工作的管理也要必须纳入我们各级扶贫办工作之中,特别是扶贫办的主任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认真学习省、市关于社会帮扶工作的讲话、意见和政策,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社会帮扶贫工作的规律性,再就是要明确人员要具体来抓这项工作,要交任务,明目标,做为主任要定期过问。我们___县明确了主管主任,主管科室,打印的联络图,公布了主任、主管主任,主管人员的电话号码和我们办的电子信箱,发给每一个工作队员,并要求主管人员定期与扶贫工作队员进行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工作了工作进展情况。所以我认为:我们县级扶贫办对这项工作要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情况要明,底数要清。
二是抓宣传。社会扶贫工作是一项功德事业,是各单位各部门践行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是工作了队员评先晋职的一项依据,抓好社会扶贫的宣传,扩大社会扶贫的影响,培养社会帮扶的典型,也是我们扶贫办一项重要职责。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好帮扶单位的典型。我们___县通过省扶贫信息网,省扶贫集群办公系统及时对省、市帮扶工作队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是抓培训。帮扶工作队员来自各个部门,对扶贫的业务不是很了解,一说到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现阶段的扶贫不仅仅是给钱给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进入新阶段扶贫以后,扶贫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队员的培训,让扶贫队员了解更多的扶贫政策也是当务之急。培训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坐在一起集中办班是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发一些资料,组织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也是培训,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让队员了解什么是“一体两翼”、什么是“参与式扶贫”、什么是“整村推进”,什么是“两大周转”,如何做好贫困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如何确定贫困人口、怎样建立贫困户档案等扶贫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培训,提高我们扶贫工作队员的扶贫业务水平。
四是抓协调。在社会帮扶工作中也不是平衡的,多数单位能够对扶贫这一政治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但有单位感到是份外的事,碰到这种情况,仅靠扶贫队员去向领导求得支持还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县级扶贫办做好协调工作,主动出击,与工作队员一起多向领导汇报工作,求得支持。要通过我们扶贫办的工作责任感,主动的走去,定期到帮扶单位进行回访和汇报,求得帮扶贫单位领导的支持。
关键词:扶贫开发;参与式扶贫;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20-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参与”的概念被介绍到中国,并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参与式发展理念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深刻影响到中国扶贫政策的决策与实践。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颁布后,国务院扶贫办明确提出,把参与式扶贫和整村推进作为两项基本的扶贫战略。这标志着中国扶贫机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开发式扶贫”转入“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相结合”的历史时期[1]。采用参与式扶贫开发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实践表明,应用参与式扶贫方法所带来的效益远比预期的多。参与式扶贫开发改善了扶贫工作的效果,实现了中国扶贫制度和机制的历史性创新,对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文明新村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参与式扶贫开发的意义
1.参与式扶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参与式扶贫不仅使贫困者摆脱了贫困,而且在社区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基层民主建设和改善社区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式扶贫通过能力建设提高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包括项目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社区管理能力、群众制定乡规民约并监督它的执行等。建立起新型的社区事务管理机制,实现社区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参与式扶贫能对社区和谐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2.参与式扶贫提高了扶贫项目的有效性。参与式扶贫在确定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后,村民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他们把扶贫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扶贫项目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第一,项目的选择紧紧围绕农户的需求。过去由领导来决定,项目多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来展开,许多项目并不符合当地条件,项目失败的风险大。现在做什么、怎么做,由农户自己决定,做出的决策更符合社区的现实状况。第二,扶贫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参与式扶贫使村民对扶贫工程的拥有感增强。村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监督,防止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这使扶贫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第三,保证扶贫工程的长期有效使用。参与式扶贫推动社区建立扶贫工程后续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扶贫工程的使用效果,延长了扶贫工程的使用寿命,使项目的扶贫效果能够长期发挥。
3.参与式扶贫提供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思路。引入参与式方法,借助扶贫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参与式扶贫的一大发明,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1]。这种新思路的重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这种模式以项目的知情权、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为突破口,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体化。在基层民主建设中,首先把社区发展的事情详细划分,明确那些事情谁有最终的决定权。第二,重视制度建设。通过政策宣传明确目标群众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真正的主体地位需要落实具体的权利和建立机制与制度来保障。第三,促进扶贫目标群体组织的自主管理。参与式扶贫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受益者自主管理。
二、参与式扶贫开发的管理创新
1.提高了扶贫的瞄准性,创新政策。《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完成后,中国的扶贫工作有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扶贫开发方式与时俱进,参与式的扶贫开发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参与式扶贫提高了扶贫的瞄准性,主要表现在找准贫困农户和满足贫困农户需求两个方面。参与式扶贫开发具有十分明确的政策性,它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和决策权力,改变了外部人员决定项目的工作方法,使政府的扶贫资源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真正的贫困农户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帮助并获益。
2.推动贫困群众全面参与,创新制度。参与式扶贫重视推动和鼓励贫困群众在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关键环节的参与,包括村情调查、贫困评估、实施、管理、监督、评价和检查验收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群众成为参与者、实施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从而诱发了相关的组织与技术的创新。云南省南华县把权力赋予群众,通过群众全程参与,精心组织,筛选发展项目,制订扶贫计划,组织项目的具体实施,使贫困户从项目的选择到项目的监督、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程化的参与。最后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确定了八个扶贫项目进行实施。所实施的项目质量都比较好,效果十分明显,群众很满意[2]。
3.转换政府角色,构建新型的政府—社区的合作关系,创新服务。在参与式扶贫中政府的角色必须由过去的领导者、指挥者转变为向导、推动者、协调者和咨询服务者。与参与式社区管理机制相适应,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要改善治理,推行“善治”,为贫困群体有效地实施完成参与式整村推进,建立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