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城乡教育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8-08 栏目:办公范文

城乡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文化动力观;城乡文化一体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0―0010―02

一、马克思文化动力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对社会的进步起着积极的敦促作用,即文化的动力作用。文化动力观也是精神生产力观,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动力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是发展进步,同时,文化动力的发展与不同的历史发展环境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观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主义思想,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了理论,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结合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等理论,分析了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动力作用。马克思文化动力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科学技术是文化动力观的动力支撑。生产方式的优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两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使马克思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他认为生产的需求刺激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的进步又会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科技革命以来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总和大于以往所有世纪的生产总和。科学技术在引领生产力前进的道路上,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的布局,优化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管理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使整个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前进。

其次,教育是文化动力观的有力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对提高生产效率、人的全面发展和无产阶级运动起着动力作用。从哲学角度出发,教育联系着人与外部世界。人是通过在一定环境下受教育而不断进步、成长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类又在能动的改造受教育的环境、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教育的论述中认为教育反映一定的社会需求,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着社会性。教育的实践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的本质包含一切社会关系,其中就包括阶级性,因此,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他们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受教育,才能使劳动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使劳动者学习到科学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最后,先进意识形态是文化动力观的核心内容。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本能,人的意识决定自身的发展,而国家意识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意识来决定的,是由人民的共同需求、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等方面的共识来决定的。意识形态就是观念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狭义文化,主要是指哲学、文学、宗教、道德、艺术、法律思想等方面。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理论,有先进和落后的分别,同一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环境下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意识形态体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愿望,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对时代的发展具有动力作用。

二、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统筹规划城乡文化的整体发展,根据城乡文化间的差距,主要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加快乡村文化的发展进步,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要素在城乡的流通,加强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保障乡村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提高乡村医疗设施和水平,在乡村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在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对乡村的文化建设进行帮扶,促进乡村文化健康、快速地发展,乡村文化在建设的同时,也要向城市输送优秀的、有特色的文化,加强城乡间的文化成果互通,实现城乡文化的共同、可持续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建设乡村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是壮大城乡文化市场的有利保障。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向,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马克思文化动力观指导下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建设方向

1.提高人民的思想观念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基础

思想观念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要想顺利开展文化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文化政策,加快文化建设,就要从思想上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运用精神生产理论和文化动力观,提高人民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思想觉悟。要彻底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打破城乡文化发展相分离的模式,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的文化建设,树立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将城乡文化发展统筹规划,制定适合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政策。乡村文化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充分考虑到乡村文化建设总投入少,文化水平较低,文化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加大乡村文化资金投入的比例,平衡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发展,统筹协调,共同发展。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要提高人们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视度,激发人们进行城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的影响,村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不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这使文化建设的发展进度持续缓慢。伴随着乡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大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村民进行文化活动,让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不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2.加大教育投入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为了减小城乡教育差距,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央、省、地方财政要合理的负担乡村的教育经费。由于乡村培养出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最后大多在城市发展,为城市的教育文化服务,城市的文化因为乡村教育资源的支持得以更快发展。因此,城市应建立对乡村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对乡村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减小乡村教育经费的压力。要对乡村实施教育倾斜的政策,主要力量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平衡城乡的教育投入比重,减少城乡教育投入差距,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化。

要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建设。首先,青少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青少年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要从思想道德、法律文化、专业知识等方面培养。各级地方政府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实施,确保青少年有学上、能上学,使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学习。其次,要加强成人的基础教育,成年人是现代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客观的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乡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文化水平不高,这使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科学文化素养较低,不利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建立完善的教师信息资源库,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根据信息库资料,使教师按照一定周期、一定比例在城乡学校间进行轮岗,使全省师资进行有序的流动,实现城乡间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教师轮岗制度增加的乡村学校中优秀师资的数量,提高了乡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城市学校一些教师岗位的空缺可以选调乡村教师进行补位,增加城乡间师资力量的转换和流通。增加乡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实施财政补贴,各地区要提出人才引进的计划,提高教师的相关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毕业生、教师到乡村任教。

3.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乡教育论文篇2

高中阶段是学生审美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工作和学习更加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本文试从如下角度分析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理论,从而为同类型学校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与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理念和结论。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理论分析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的特点

1)学校周边环境复杂[1]。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边缘地带,也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前沿地带,城乡结合部是漫长城市化进程中浓缩在一个狭小区域内的缩影,是许多矛盾、困惑及经验最集中反映的场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坐落于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较城市或是农村普通高中更加难以管理,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高中在城市边缘化生存,尤其是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大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学校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生源差、老师队伍不稳定。因此,找到适合这类学校的办学模式,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促使学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整体素质不高[2]。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形态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文化厚重、经济繁荣的底蕴,又没有传统农村纯朴、乡邻互助的民风。该地区的学校生源多半是“弱势”生源,“学困生”居多,其父母均为当地的农民、外地农民工、小商小贩、无业者等,父母一般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数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因而这些学生学习志趣不强,容易受外界的不良现象影响,产生学习、道德等各方面的问题。

3)师资配备参差不齐。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的质量”[3]。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教育政策与制度安排方面也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而城乡结合部处于两者之间的尴尬境地,其普通高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体体现在:无论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严重的不足,同样学校的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数量偏少,市、区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偏少,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偏低。由于城乡结合部教师的平均收入较城市教师收入偏低,教师为了追求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往往外流的较多,剩下的教师层次较低,教学观念、知识水平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实施艺术教育特色的需求

1)形成学校品牌、展示学校魅力的现实需求。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要在城乡普通高中的夹缝中生存,就必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拥有尽可能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特色办学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学校的身价地位,是学校的生命力。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由于受到自身特点及发展条件的限制,为了形成自身品牌、展示魅力,就必须结合实践走一条适合的自己道路,而艺术教育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一定教学基础,将艺术教育特色作为办学起点是可以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理性选择。

2)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内在需求。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知识、品行习惯和职业技能,而且要让学校成为学生舒展心灵、放飞理想的场所。而实施艺术教育特色办学,则要求学校教育应当在大艺术教育观的指导下实施艺术教育综合课程模式,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作为某一学科主要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达到综合艺术教学的目的。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同时也得到了艺术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向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境界的追求。

3)满足社区居民的审美需求。城乡结合部学校附近的社区人员复杂,一般群众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他们想要更好地融入城市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水平,同时社区居民文娱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生活的渴求。学校作为与社区关系紧密的重要文化机构,应当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学校融入社区,让学校的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运动场、演播厅等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习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或是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校园艺术活动陶冶性情,提高其审美水平。另外,学校也可以挖掘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使其转化为教育合力,促进学校的发展。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实施艺术教育特色的优势

1)有利于确立学校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学校的优质生源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这类学校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希望让孩子接受更系统更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迫使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寻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办学模式,而学校确立艺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模式,也适应了家长们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观需求,能短时、高效地使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一个较高程度的提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升学率。一般的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育场地和经费等限制,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教学水平都不高,重视不够。而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又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课程如果开得好,同样也能够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产生积极的、长远的影响和促进。由此可见,实施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既能发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活,又能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在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会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3)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加强家校联动。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作为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感相结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与精神得以充分展现,不仅只是包括知识、能力、手段和策略,更有这些东西背后所拥有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那些在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健康教育等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对艺术教育特色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

确立以培养审美价值为第一目的的大艺术教育观

突破学校艺术教育学科本位思想,提出以培养学生审美价值为第一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为教育内容,以音乐、美术课堂和群众性艺术活动为主要载体,确立“走进艺术、学习艺术、欣赏艺术”的艺术教育思想,“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章程》,开辟学生艺术活动的场所,成立了艺术教育部、艺术班和系列艺术团体,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金画笔美术节和对外交流活动,把艺术教育落到实处。

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和发展,须面向全体师生,既是师生的全面发展,又是学校的全面发展。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能有效地强化师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坚持校务公开,开放课堂,开放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建立健全全员参与机制,把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组织起来,建立正式的学科组、科部室、职代会和学生会等,以及非正式的教师协会、学生社团和家长委员会等。重视教师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艺术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

提高个体的艺术素养为教师及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师生的幸福感与成功感,来自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校生活,来自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能力素质的修炼,来自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4]学校注重发展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着力培养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益于提升师生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拓展和延伸——学校、社区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序列化、生活化、群众化。每年,学校都要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和金画笔美术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元旦文艺汇演,都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同时学校附近的社区居民对学校的这类文娱活动的关注度也较高。每年4~5月份举行的“春之声”音乐晚会面向社会公演,引起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家长、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株洲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金笔画美术节里的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术教师的创作作品展、校园现场书法赛已成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师生展出的这些作品很多都被教师、同学以及来学校观看的附近居民带回家中珍藏。

参考文献

[1]阮春棉.城乡结合部学校管理现状与对策管理论坛[J].教育科研论坛,

2008(9):97.

[2]谭六三.走综合中学办学之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J].中国教育学刊,

2006(5):33-36.

城乡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对策

一、相关理论概述

1.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城乡居民除了有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之外,对于物质仍然有相同的需求,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科学性的统筹谋划,使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及改革体制,使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相互促进和融合,同时也要保证城乡教育在进行资源配置、政策保障以及规划发展和内涵建设等方面做到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

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特征

2.1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长期性特征。在内涵和种类上,除了包括城乡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高等教育互动发展和城乡教育教学条件一体化之外,还包括城乡学校规划一体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不过,目前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和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建设都属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长期性特征。

2.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除了是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还是一个由最初的教育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但是,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经历不同阶段的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显著的的阶段性特征。

2.3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空间性特征。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实施初期是难以全面展开的,只能是通过一个小的范围,然后进行逐步扩展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试点到后来的全面展开。因此说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性特征。

二、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根深蒂固

破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建国以来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就随着国家公共政策执行而长期形成,因此在破除二元体制形成一体化体制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自新中国以来,制度变迁中受到了“路径依赖”的制约是教育改革的幅度较小,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初始路径选择的惯性影响,利益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体制还将长期存在。

2.转变城乡单向流动的态势较困难

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除了在人力和能量方面提出双向互动交流的要求之外,在物质以及信息方面依然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不过,从社会方面进行观察发现,虽然有一部分城市教师到农村进行支教,但是不属于主流现象。而农村的教育资源则经常单项流动到城市。例如,乡镇教师向城市流动。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在城市进行经商或者务工的农民也开始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

3.淡化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较难

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建设除了还注重制度层面以及物质硬件层面的一体化之外,特别要注重的是文化层面的一体化。虽然对制度层面和物质硬件进行建设能够使得城乡教育的外在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很难让城乡教育内在之间的隔阂得到进一步拉近。当前还属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早已根深蒂固,要进行淡化是很难的,相反会强化城乡有别的意识形态。越来越多的农民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开始由农村向城发展,进而开始加剧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和融入城市的矛盾,不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

三、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开展的对策建议

1.促进综合配套改革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和必要手段是对综合配套进行改革。一方面,对教育系统的内部进行改革不仅会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会受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由于在发展教育的过程需要得到必要的物质条件,而物质条件则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以在对教育进行改革时,应该要和社会的其他各项建设相互协调及配合。另一方面,对教育系统内部进行改革时,除了包括教育投入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之外,还包括了学生培养制度、教育人事制度以及入学招生制度。

2.加强小城镇的教育发展

在未来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的重点发展应该是在农村与城市间相互交叉结合小城镇,而不是在城市和农村。城乡教育进行沟通的桥梁和枢纽是小城镇教育,有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效应的不断扩大。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战略为基础,根据当地的交通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项的约束条件,对学校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扩大初中以上的学校规模,认真办好小城镇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除了能够满足当地企业对用工方面的需求和小城镇当地居民子女入学的需求之外,也要同时满足在此务工经商农民的子女入学需求。

3.开展城乡理解教育活动

城乡教育一体化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城乡文化屏障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学校应该与时俱进,把“城乡理解”作为内容而开展的教育价值观。城乡理解教育主要指的是以教育为相关途径,使教育的先导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对城乡学生和成人进行引导及教育,通过沟通和交流,逐步树立起相互尊重以及民主平等的意识,同时逐渐地消除社会排斥与歧视,促进城乡人群之间城的友好相处。不过,要实现文化间的融合,除了必须遵从双向性原则和宽容性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守批判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学校可以通过将文化理解作为主题教育、创造一个具有宽容性的教育氛围以及开展城乡互动的课外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开展城乡理解教育活动。

结语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现实条件有着充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不是“一波式运动”。要想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目标得到实现,那么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其内涵得到深刻理解,才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的互惠互动、地位平等以及城乡文化融合,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科技等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人力与智力资源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韩林.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研究[C].中国教育学会.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论文集,2011:20.

城乡教育论文篇4

1.1西部城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模块通过WEB服务器,对西部城乡体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在线一些调查问卷,系统对收集到的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并绘制洛伦兹曲线,求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其数值的大小表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其值越小表示资源的配制越公平,相反,其值越大,越接近于1表示资源的配置越不公平。

1.2学校体育教学资源评价指标模块学校体育资源的评价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将学校的体育资源从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四方面定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为体育教师的人数、体育器材等,三级指标制学生的人均占有量等。通过体育资源的投入和体育资源的配置、学生人均的体育经费以及学生人均的体育资源占有量等因素进行计算、评价。

1.3体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分析模块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分析,找出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薄弱环节。根据学生对不同体育器材的需要程度、政府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的投入程度等,确定初步的体育资源的配置方案,争取投入最少的财力,获得最大的效益。

1.4体育资源配置的方案评价模块体育资源配置方案初步确定之后,从学生人均占有的体育经费以及人均占有的体育设备的数量,体育教师的学历、职业、收入,体育教辅人员的数量,人均室内场地面积,人均室外场地面积,人均标准场地面积,人均非标准场地面积,每千人体育设备的数量,每千人体育读物的数量境等作为配置方案的评价指标,对初步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建立体育资源配置的最优。

2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实现

通过体育资源配置系统的系统需求的进行分析、设计了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并结合开发效率、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考虑,最终选择了Windows2007AdvaneedServer+11S6.0++MicrosoftSQLServer2008的实现方案。

3体育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传输研究

传输技术主要是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际协议,它是互联网实现的基础,并规定了在不同主机之间进行消息传递时的语义和语法规则。TCP/IP协议共分成七层,在应用中通常使用四层,这四层分别是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层和链路层。两个主机通信之间的物理接口是通过链路层来进行规范的,物理接口包括电缆、无线信号、光纤等。所以链路层也被称为数据链路层或者是网络的接口层,链路层的协议包括地址解析协议即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即RARP两个。网络层就是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接口,包括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选择,包括了I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等。网路层只是保证了在网络中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只是保证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不对接收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对这些数据包进行检验,保证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各个数据包按照顺序接收,并且保证不重复进行接收。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所以应用层的功能就是负责处理数据包传输之后的应用情况。其中包括超文本文件传输协议即HTT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即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即FTP等。在本系统中的传输模块采用了socket技术,其实现的过程为:服务器端创建socket套接字,端口和本地地址的绑定通过bind(),端口监听通过liste(n)进行,客户端的连接申请通过监听端进行回应;客户端创建建socket套接字,服务器端的连接通过connec(t)函数发起请求,客户端监听连接请求,若监听到连接请求则通过accept(),建立连接,开始传递数据。

4结束语

城乡教育论文篇5

一、争鸣

赞成者与反对者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初中进城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1.赞成农村初中进城的观点

综合来看,赞成者的主要观点有城市教育优越论、城乡流动决定论和教育均衡论等。

(1)城市教育优越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城市比农村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城市教育更适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用发展城市教育的经验改造农村教育或者以城市教育模式取代农村教育模式,不如让农村学生进城读书更方便。“每县拥有一片颇具规模的教育园区或‘中学城’,既是城市建设科学布局的一部分,也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常住人口,拉动城市消费,促进城市的发育与繁荣。”因为城市有比农村更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把中学建在城里,有望使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最终成为教师的主体,从而使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学历和能力均不达标的乡村教师逐步退出现有教师岗位。”

(2)城乡流动决定论。在城市化的洪流中,赞成初中进城者认为:农村初中基础条件差且过于分散,安排城区中学教师轮流下乡任教无济于事,仅靠修修补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教育投资思路,集中投资修建教育园区”则是顺乎民心,扩大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农村孩子进城读书,是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应有之意。在他们眼中,城市化的浪潮过于强大,其中裹挟了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大量要素,一厢情愿地发展农村教育是徒劳无益的,依村救村的单向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也不能给农村教育带来真正的转机与希望,认为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胡俊生指出:“在农村办学,无论投入多大,前景实在不容乐观。”“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村在县城。”让农村子女进城与城市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集中体现。

(3)教育均衡发展论。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公平。长期以来,我国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乡之间在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差距,即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间的教育差距也非常明显。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寻求二者之间的同一成了解决城乡均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突出表现在以城市学校的标准规范农村学校或者干脆取消农村学校,让农村儿童都进城读书。

2.反对农村初中进城的观点

反对初中进城者与支持初中进城者针锋相对,也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理由。其主要观点有农村文化缺失论、规模不经济论和伪均衡论。

(1)农村文化缺失论。学校对于所处的村落具有符号意义,是所在区域“适宜居住性”(livability)的象征。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哪怕一个小小的教学点,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农村初中进城,会给当地的文化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有知识、有素养的“乡村能人”转入城市,进而导致乡村文化的荒芜。

(2)规模不经济论。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改变过于分散的不合理状态,可以提高农村教育的规模效益。然而,撤并农村初中学校,让农村孩子全部进城读书,又会出现规模过大而导致的不经济问题,比如,规模过大造成学校管理压力增大、存在安全隐患、协调成本增高、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等。将农村初中集中到城区建设“巨型学校”,是以城市教育取代农村教育的做法,“会导致国家多年以来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付诸东流,出现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和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并存的结构性浪费”。

在访谈过程中,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透露,在城里建学校比在农村改造老学校的成本要高得多,在城里集中建学校可以省钱、可以节约资源的说法是伪说法。“在城里建1所学校,在农村可以建10所。”在农村,不仅建设成本低,还可以节省不少交通费。“一个孩子一个月要回两次家,一次10块钱交通费,两次就是20元,一万个孩子就是20万,一年是200多万,可以用来建很多农村学校。”

(3)伪均衡论。对于实践中把农村学校数量减少和城区学校规模扩大作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经验进行推广的做法,未免过于简单,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撤并农村初中,让孩子集中到县城读书不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好办法,还可能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学习成绩不良的儿童选择辍学。在访谈中,有教育行政领导认为,在城里集中建学校是政绩工程,在城里集中建几所学校比在农村分散建几十所学校更能显出政绩,并且可以带动县城的消费,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是一种伪均衡。“孩子进城有利于刺激县城的消费,在城里喝水都要花钱。”“农村的孩子,在农村读书,给他们提供好的学习条件,而不是把农村的孩子弄到城里读书,这就是教育公平。”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航空应届生个人自荐信(收集4篇)
  • 下一篇: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