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各地过年的风俗(收集5篇)

时间: 2024-08-11 栏目:办公范文

各地过年的风俗篇1

一、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客源优势

桂林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根据桂林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1.1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667.84万人次,海外游客203.32万人次。预计2015年桂林市接待旅游人次将超过4000万人次。根据携程旅行网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5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和相关分析报告,桂林入选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排名第十。可见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有着强劲的吸引力,而大量客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资源优势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47%。桂林市管辖两个民族自治县,15个民族乡,包含壮、回、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桂林市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

桂林市民俗文化包含市区、各县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旅游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游艺、民俗节庆、民族服饰和建筑、社交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六大类。

(三)品牌优势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享誉国内外,桂林山水已成为桂林市的城市名片。桂林市作为我国传统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发展战略已从传统的山水观光模式转变为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混合多样式发展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认为桂林民俗旅游依托桂林山水的品牌效应,已形成自身独立的旅游品牌,其一是以刘三姐歌仙传说为品牌,以刘三姐相关影视作品风靡全国为契机,逐步发展起来刘三姐大观园、《印象?刘三姐》、大榕树景区(位于大榕树景区的千年榕树曾在电影《刘三姐》中作外景)等旅游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象?刘三姐》在国内首创利用山水实景,开辟大场面露天演出晚会的新局面,每晚演出两场,旺季时还会有加演,虽然门票较贵,但几乎场场爆满。另外一个品牌是以龙脊梯田为品牌逐步发展起来的龙脊民俗旅游区。作为旅游品牌的“明星”,龙脊梯田的画面常常出现在电视、报刊和各种广告与宣传品上,成为中国的骄傲。

二、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传承角度,笔者认为桂林市民俗旅游采用了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原生态原真性开发模式,是指直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民俗村寨或民俗博物馆,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这种开发模式以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代表。2011年,该博物馆成为国家文物局命名的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200多件。桂林龙脊建寨自元代始,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龙脊的壮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壮观神奇的龙脊梯田风光和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龙脊梯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农耕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来桂林旅游的游客。

另一种是文化重构开发模式,包括主题公园、民俗节庆、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三种形式。

主题公园以刘三姐大观园为代表。刘三姐大观园坐落于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亩,是初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改建于2001年的主题民俗文化公园。刘三姐大观园于2012年8月10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批民旅风情旅游示范点,是以刘三姐文化、广西壮族文化及民俗民风为主题的休闲游乐场所。

桂林市每个月都有旅游节庆活动,规模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活动,主要有资源县河灯歌节、阳朔县漓江渔火节、恭城县桃花旅游节和月柿节。上述的四个节庆民俗旅游活动,除资源县河灯歌节是从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演变来的外,其它三个节庆活动为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充实、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本县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

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以《印象?刘三姐》和《龙脊魂》为代表。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印象?刘三姐》是更为成功的旅游产品。其一在于《印象?刘三姐》是以广西桂林阳朔书童山段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为背景,融合刘三姐山歌、广西民族风情与桂林山水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而《龙脊魂》是在市区表演,在山水实景上不如《印象?刘三姐》气势宏大。其二《印象?刘三姐》拥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和制作人梅帅元都为业内的领军人物。其三在于《印象?刘三姐》的演职员多为当地居民,他们白天从事日常的农耕、打渔、旅游等活动,晚上参加演出,可以保证演出的原汁原味。

以上两种开发模式并不能截然区分。生态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发生着变迁,当地政府、旅游规划单位和居民也会根据游客需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重构,探寻民俗旅游新的发展形式;文化重构模式中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原真性内容为背景进行旅游开发的。纵观桂林民俗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旅游发展使得原本不被当地居民重视的或者是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重又获得勃勃生机,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也使当地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得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达到了共赢。

三、对河南民俗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一,桂林目前已形成自然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的局面,因此,河南省民俗旅游亦不可单打独斗,应与河南省的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二,不可竭泽而渔,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以民俗文化传承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民俗文化是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传承要依靠民众来完成,因此处理好景区与民众的利益分配问题,旅游收益返于民众,让民众认识到“民俗文化就是金山银山”,促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弘扬甚至重构民俗文化。

各地过年的风俗篇2

关键词: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目录

1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1.1.2民俗旅游概念

1.1.3两者关系

2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2.1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2.1.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2.1.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2.2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2.2.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2.2.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2.2.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2.2.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2.3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2.4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2.4.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2.4.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2.4.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2.4.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2.4.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2.4.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结语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2、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3、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一)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早在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这我国民俗风情以进入黄金季节。广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地位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品牌,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发展民俗旅游。

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1994年的6500万。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二)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也颇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已逐步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和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这些线路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俗旅游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地区、民族之间和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和民族,必然对其它地区和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日益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社会。在外部的文化生活的冲击下,稍有不慎便会使原有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资源的枯竭。我们必须处理好开发和发展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广西的民俗文化的都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四)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的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的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广西的各种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好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每个地方的特色为主题,每年注重以一个地方为中心来开展循环的、有重点的推广每个地方的特色的旅游年,从而使民俗旅游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潜能。

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广西的商品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纵观我区的情况,桂林在这方面的开发得比较成熟,每年的销售情况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值得全区其它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培养专门的人员对民俗商品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在各旅游区可以设立各种有特色的商品成品的展示和制作过程的展示,同时可以让游客以DIY的形式自己亲手制作民俗商品,如:织布、蜡染、和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灵活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广西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同时让广西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2].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广东旅游出版社.

各地过年的风俗篇3

【论文摘要】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文学作品对独特的民俗色彩的展示,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本质的揭示。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到历史中,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特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废名的故乡湖北黄梅.汪曾祺的故乡江南水乡高邮,故乡的地域文化环境给了他们以柔美、清丽、隽逸的地域文化熏陶淳厚素朴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的习俗禁忌、饮食起居、歌谣谚语、节日娱乐等独特的民俗文化对京派作家产生了潜在影响。京派小说家以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乡村生活特有的风俗画,其作品呈现出景物的美、意境的美、神韵的美,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之美。沈从文的作品之所以能飞跃国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正是由于它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正是以x/,湘西苗汉各族特有的婚姻、节日等习俗的传神描绘,构成了他小说独有的情调,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是因为这些民俗特色,大大增加了他的说的艺术魅力。沈从文在他的作品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由湘西汉、苗、土家各族文化交织成的复杂而又多彩的民俗生活画卷。打开沈从文的作品,湘西美丽的山山水水和奇特的风俗人情便纷至沓来:碧水环绕的山城,元霄的爆竹烟火,如雷的鼓声,端午的龙舟竞赛,中秋的舞龙耍狮,月夜的对歌,点着火把走夜路,军民同乐,孩子的取名。迎婚送亲的唢呐声.办丧事的绕棺下葬等等,无不新奇别致。这些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的风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给《边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时令节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在时序、季节的变化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El,在这些节日中,最易显示出各民族的民俗特征。沈从文在《边城》中这样写道:“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到河边看赛船。”为了增加这节日的气氛,人们还“把三十只绿头长颈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让人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Il1这样的喜庆风俗是何等优美啊!由于沈从文的湘西风俗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湘西人民,特别是苗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我们读着他的作品,不但随笔入境,而且止不住掩卷沉思,发现这神秘的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优美中含有粗野,柔美中含有忧愁,正是这优美、古朴、奇异的风俗和令人伤心的美,深深地感染了读者。端午节中的划龙船,这是一种湘西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保存的是自己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而这些风俗又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划龙船的民俗积淀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民俗一旦进入了文本就打上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四次写到了龙船比赛,仔细审视详略不同的四次划龙船,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作者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被刻划得细致人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甚至还没有尽兴的赛手们在月光下玩上个半夜,妇女、小孩子们额角上用雄黄醮酒写“王”字;赛龙船敲的高脚鼓“用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深夜中老道拿着纸幡引路,孝子第二,杨马兵殿后,绕着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旁边有人打着锣钹.老道闭着眼且走且唱.用杂色纸花,撒向棺木,象征亡灵升上极乐世界的丧葬仪式。这一切痴狂的场面.古老而健康的风俗.正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湘西沅水一带特有的地方风情,湘西人民的粗犷放达的性格和心理。都在这龙舟竞渡的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边城》里茶峒渡口的老船夫,免费招待烟茶,拒绝过客报答,总是待人以诚,存心与人为善;像《长河》里写当地人“赶场”进行交易时,成交以前必盟神发誓.成交后还得在附近吃食摊子上去喝酒挂红,“若发生了纠纷.上庙去盟神明心时,还必须用~只雄鸡,在神座前咬鸡头各吃一杯血酒,神方能作见证”。从这种传统的原始民风里,让我们看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浑厚、正直和朴素。写湘西女子有爱美的天性,但她们审美的标志如头发挽成一个大髻.缠上一匹一丈六尺的绉绸手帕,以及那打扮在身上的精心编织的、百种千般各具其妙的纹样和色彩的“苗带”,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风情美。写湘西房屋建筑的奇特.如傍山作屋舍.临水建吊脚楼,村中多庙宇祠堂,这都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人们其俗信鬼而好祠等多种信仰分不开。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从而使他的湘西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沈从文这些描写湘西风俗画的作品。使他获得了“湘西边区少数民族生活的画家”的赞誉。

汪曾祺常常称自己的小说为风俗画小说。他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它保留着一个民族的童心,它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这样,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民族感情就浸润在风俗之中。所以,汪曾祺的风俗画不仅为人物营构了氛围,而且更反映出了特定环境中永不衰老的民族精神。它蕴涵着汪曾祺的美学认识:美的事物,美的情操,必须交融在美的艺术境界里,才能突显出来。他的小说与民俗确实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汪曾祺叙写自己从小所体验过的生活,内容广泛,涉及到风俗的很多方面,诸如礼仪、岁时、娱乐等,他的作品往往从而成为一幅幅饶有兴味的风俗画。如他的小说《陈四》,全篇4000多字抒写了迎神赛会的风俗民情,酝化出一种原始的、古朴的“欢乐”情调,酿造出一股朴野粗犷的文化氛围。后文仅用几百字点出了踩高跷的陈四就在这种蒙昧的氛围中挨打、大病、卖灯等等,人物被浸泡在浓重的古~I-N,习之中。如迎会的场面: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到那天,凡城隍所经的耍闹之处的店铺就做好了准备:燃香烛,挂宫灯,在店堂前面和临街的柜台里面放好了长凳,有楼的则把楼窗全部打开.烧好了茶水.等着东家和熟主顾人家的眷属光I临。这时正是各种瓜果下来的时候,牛角酥、奶奶哼f一种很“面”的香瓜1、红瓤西瓜、三白西瓜、鸭梨、槟子、海棠、石榴,都已上市,瓜香果味,飘满一街。各种卖吃食的都来了。老太太、大小姐、小少爷、老太太手里拿着檀香佛珠。大小姐衣襟上挂着一串白兰花。佣人手里提着食盒,里面是兴化饼子、糕,各种精细点心。远远听见鞭炮声、锣鼓声,“来了,来了!”于是各自坐好,等着。接着讲述了自己家乡的赛会与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赛会的不同,将赛城隍的各个方面写得淋漓尽致。

汪曾祺的笔下,并没有自然主义地表现风物本身,而是以风物为作品的细节,透过它与民情风俗相联系的现象。表现生活的广度.加深作品的历史深度,从而扩大了作品的容量。风土情,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也是千百年来民族历史的产物,民族文化的缩影。小说、散文中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正是民族特色的表现。再如《大淖记事》,文章一开篇就极力描绘大淖四时景物和风土人情.这里人的生活、风格、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与街里穿长衣念过“子日”的人完全不同,特别是他们的婚俗,大淖开化得很,“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在这样一种风俗的制约下,倘若巧云安分守己,巧云与十一子明媒正娶反而显得“离经叛道”了。入乡随俗.巧云妈的私奔和巧云与十一子的相好。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才显得自然生动,富有大淖气息。

在京派小说的文学视界里。农村和农民是中国古老风俗的创制者和传承者,乡风民俗具有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生命内涵,它们沉潜于民族历史的皱褶之中,弥散在乡村民众的气息之间。这种民间文化形态以持久坚韧而又诗意盎然的方式,规范支配着乡土中人自然淳朴的生命气质和人生形式,也成为他们行为的心理渊源和价值向导。正是在这样审美观照之下。废名的乡土小说在20世纪中国乡村文学的叙事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废名小说以美伦美奂的风俗描写展开对乡土家园的审美发现,其作品不论是以情取胜的《桥》,还是以理取胜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都以大量篇幅将乡土风情如艺术画卷般次第展开。在这一幅幅的艺术画卷中,风俗描写不是底色,也不是背景,而是承载其作品意义的骨架和血肉,《桥》中没有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即使没有小林、琴子这些角色,《桥》中的风物礼俗依然如画如诗。《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大量的风俗片段更可篇篇独立,皆成美文。废名站在20世纪启蒙话语对民俗文化彻底批判的对面,视乡风民俗为中国民问社会的集体抒情,从《桥》中尽言其美,到《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发现其用,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尽显乡风民俗之社会功能,从而使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废名小说于审美价值之外更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学价值。

民俗是同人们生活发生着最密切关系的文化事象.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的确,乡风民俗与乡村大地是水乳交融的。风俗是文化沉积的标记,人类以此追寻自己的文化根脉。对乡村中国民间风俗的复杂内涵及其社会功能的深入挖掘,不仅显示出乡村民间文化形态对于乡村人物精神世界多方面、多层次的制约与塑造,更将民间文化之于乡村中国的意义价值全面呈现出来,京派小说的民俗文化观也因此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学意义。民俗文化的研究不但要放到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去考量.还要在文学系统中考察意象的发展及给文学带来的影响,研究审美意象在文学史中的变化、影响。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着特定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生活风尚,一方面通过对地方文化色彩的描绘.显示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这种特定地域的民俗事象的描绘一旦融入社会历史与民族心理的特定内涵.就暗示和体现出更加深广和普遍的社会意义。这种地方特色不仅存在于不同作家群体关于不同地域民俗事象的集体表现之中,而且也深刻的灌注成作家特有的个性和风格。可见由此表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作家的创作个性及风格也各不相同。文学作品对独特的民俗事象的展示.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本质的揭示.这正是不同的文学大师笔下的生活显示出清晰的不同分野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我们看见北京风味的胡同院落、茶馆、店铺和那具有幽默感的京味语言,就会判定是老舍的作品;而看见具有浓郁湘西边地风情的吊脚楼、划龙船、端午节、奉神信巫等就会想到是出自于沈从文的手笔。

一个民族特有的风士人情、道德价值观、宗教信仰、节庆仪式、人生礼仪、生活习俗等,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作品民族化的程度,而文学作品是否有民族独特性则和它所展示的民俗化内容密切相关。民俗化倾向的文艺作品,只有从具体的民俗描写中.展示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才能构成其内容和形式的民族化特色。可见民族特色常常是由风俗习惯作为标志体系,京派作家一贯坚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上去观察人、研究人和表现人,所以,他们笔下的民俗没有停留在纯粹民俗事象的描写上,而是包藏和浸润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各地过年的风俗篇4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是设计艺术创作的源泉,设计艺术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发展。特别是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民俗元素有许多应用。本文针对民俗元素在传统动画中的应用特点,结合经典动画中其民俗元素的应用,来分析民俗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动画创作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广大普通劳动人民所创造并继承的一种民间艺术文化,是在相同的区域、共同的生活习性下形成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点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民俗通过描写普通的民间活动,揭示民俗现象,反映民族的感情与心理特点。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民间歌曲、音乐舞蹈等等,这些都对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者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相辅相承,而且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动画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在创作上要求具备对生活较强的洞察力,而民俗文化是在普通劳动者中长期形成的。能直接反映民间的各种生活习惯,因此是动画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能为艺术创作增添无穷韵昧与色彩,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借助动画艺术向世界更加广泛的传播。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镇馆之宝”。一幅巨大的电子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就是根据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清明上河图》被放大30倍,高6.3米、长130多米,图中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人民民俗活动与商业活动场景,从普通的民俗生活现象中提取素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王朝都城开封的繁华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商人、小贩、屠户、官宦、船夫、游者、铁匠、脚夫等等,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行各业的人皆被描绘出来,还有骡马、箩筐挑担、茶楼摊点等等都被刻画得细致人微。整个动画以4分钟为一个循环,当你驻足观看时,整个连续的画面呈现了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街景,令人惊叹不已。文学版的梁祝在民间流传已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取材于此,是民俗文化与动画艺术良好结合的一个典型,片中人物的衣食住行都可看出中国传统民俗的特点。

剪纸动画片是借鉴南宋流传至今的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术电影片种。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1958年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之一的万古蟾在美影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艺术家采用各种绘画和造型手段,形成了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渔童》《猴子捞月》《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狐狸打猎人》《火童》等。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如江苏惠山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等都是典型的泥塑艺术作品。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吴、陕西风翔、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等地仍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泥塑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现的是民众的信仰、习俗和戏曲、传说、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和民俗艺术特点。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就是受到中国泥塑艺术的影响。

动画片背景设计、人物设计与道具设计等都离不开民俗艺术的影响,都与中国传统民俗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人们会依照当地的民间民俗进行建筑活动,同时人们对建造好的房屋也会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装饰。动画片《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中的楼台亭榭,就利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艺术宝库里一块绚丽的瑰宝,民俗文化对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善于运用民俗元素,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勇于尝试和探索,采用电脑高科技的手段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及民间文化。让动画与民俗结合,与民风交响,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民族动画。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耿波编著,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孙立军张宇编著,世界动画艺术史,海洋出版社。2007

各地过年的风俗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民俗文化;兰州市;《品德与社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1-02

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04年11月11日在南昌召开的“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一批著名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建议,我国应尽快把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1]。只有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才能真正起到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本文以兰州市为例,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入手,论述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能力养成的综合性课程。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该课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按照儿童学习、生活、交往的范围,把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等内容串联在一起,融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内容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能力。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彰显教材的地方特色。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写的这套教材深入挖掘并展现西北地区的课程资源,选用了许多西部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的情感[2]。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国历史、文化、民族和民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并进而放眼世界,走进地球村。

二、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民俗、历史、地理、文化、道德、法律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与民俗文化密切联系的内容更多,既有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有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挖掘素材,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知识的教育,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资源,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小培养学生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增强小学生对社会生活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我国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我们的‘母亲河’”的内容,学习时可与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惟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的特点相联系,积极挖掘本地民俗文化知识(如马家窑文化、伏羲庙、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黄河铁桥、黄河奇石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始于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富饶的土地,都印证了“母亲河”对华夏民族的滋养和哺育。而早在四五千年前,兰州先民就依黄河而居,耕牧渔猎,筑屋制陶,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自秦汉以来,兰州黄河沿岸的众多渡口,就将大西北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从汉武帝设金城郡开始,兰州一直是中原王朝开拓经略西北的军事政治重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造就了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使其成为集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陇上名城。从历史地理上来看,长期的过度开发,水土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黄河经常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根治黄河”的号召,在黄河中上游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防止洪水泛滥。经过多年整治,现在黄河水患已得到了全面治理。但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还在继续升高,这些问题依然是黄河汛期的一大隐患。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黄河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使黄河水不断减少,特别是在下游,黄河已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给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滚滚长江水将被引入黄河,使黄河再现生机和活力[3]。今天的兰州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在学生了解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治理黄河污染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门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收集3篇)
  • 下一篇:居民健康档案年度工作计划(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