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生物技术及应用就业前景(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4 栏目:办公范文

生物技术及应用就业前景范文篇1

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园林高职教育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有所发展,以高职为基层,本科、硕士为中间层,博士为上层形成的高校毕业生似乎为行业的社会需求提供了稳定的金字塔式结构,为园林行业输送了大批基层人才。学校在这些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以满足社会行业和市场需求为根本出法点进行课程设置。以本科专业的为例,园林专业课程分类见表1。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从园林植物的组成、生长环境需求、养护过程与拓展应用等关联课程都开设完全,在高等教育阶段,园林专业知识的培养并没有降低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较之于其他要素方面,对植物更为重视。

2学科理论研究良性发展,学科教育与实践应用却脱节

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步,在研究领域,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大多在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几个方向,在这些研究课题与项目中,园林植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几十年,随着生态学发展,生态建设被社会广为关注和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因园林植物而发挥的生态效益也一再被重视。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基于以植物为主要对象的新理论不断提出,新成果不断涌现。植物造景、植物遗传与育种、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在学术研究方面不断地有新发展和新突破。但是,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以树木为主体的园林植物生长周期更长,新品种从研发到应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理论能否最终产生实践意义需要很久才能被证明,源自于学术的理论研究在以工程和技能为需求的园林实践形成难以融合的两个层面。首先,园林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阶段就轻视植物及相关课程,他们更重视规划设计,精美的构图,不断推陈出新的理念,各种新旧材料的建筑、小品、广场、水景……,各种新软件、越来越精美的手绘效果图,似乎才是艺术;其次,在造园过程中,与植物种植相比,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工程施工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高,作业面相对集中,施工周期短,便于工程项目资金的回笼;其三,植物种植,不管是设计、施工还是管理,与其他工程相比被认为没有技术含量,植物的养护辛苦却又回报低,很多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即改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不愿意从事园林植物种植相关工作。高校的学科建设在某些方面也体现出对植物要素的轻视,景观设计、(室外)环境艺术等在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上一定要区别于园林,区别的核心就是不以植物为主要对象。占园林绿地比重最大的植物,在高校和行业中,从前沿降为累赘,是社会价值观念的问题、行业的学术问题、也是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威胁到园林行业和城市绿地持续发展的问题。

3行业体系和机制的相对滞后,行政监管难以落到实处

相比建筑、道路、桥梁、园林小品等要素,植物是活的生命体,每一个个体的形状、质量、生长发育状况都不相同,不同的群体差别更大。在工程施工方面,如果以建筑或市政的体系、评价标准和模式来评价以植物为主要内容的园林工程项目,对植物要素在园林领域里的重要地位将形成长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目前在已建成的园林工程产品中有所体现。与建筑市政工程项目有完整的审查、审批、监督和监管部门相比,园林工程项目在很多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审查审批与监督监控程序,园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几乎是空白。尽管从部厅局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不同层次和执行范围,诸如《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镇园林绿地养护规范》等标准和规范,但其法令性、执行力等都不强。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的植物,观花、观叶、观果或芳香植物,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室内装饰花卉植物,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植物等等。单是分类,就有很多分类依据,再形成生产、工程施工验收、养护等的标准与规范,植物本身还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等等,目前行业标准难以规范和执行。园林植物不同于农、林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植物不仅要健康生长,还要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在生产和养护方面注定要比其他产业投入更多的劳动成本。当前我国的园林工程机械化程度仍处在初级阶段,绿化机械设备品种单一,性能、质量和制造水平比较落后,机械化作业程度低、适应性不强、使用性能差,利用效率低等。大量的生产、养护、工程施工过程的作业由人工完成,为降低成本,只能降低劳动力质量的投入,这将导致植物要素对城市环境综合质量的影响降低,最终使植物要素在园林行业、园林行业在城市建设领域不被重视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论证中缺乏要求在园林执业资格方面,以《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为例,这个行业标准中一级企业资质标准对专业人员要求为“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这里的园林绿化专业人员,如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他们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必须参加行政部门的统一考试。部门在执业资格过程中将园林归结为市政专业大类,这原本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到考试内容时,虽然提及包括园林建筑、小品、花坛、园路、水系、喷泉、假山、雕塑、广场铺装、驳岸、园桥、码头以及园林设施、设备安装项目,还将植物单独列项,但考试中却几乎没有这些内容。尽管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关于园林专业技术工人也有明确的说明,必须“包括绿化工、花卉工等工种”,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身份与岗位的差异,最终影响技术人员在工程过程中对植物要素的态度。

4结语

生物技术及应用就业前景范文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诱杀技术;植物免疫

1园林景观植物常见的虫害

园林景观植物主要的病虫害分为: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细菌病害等,主要害虫多达30多种,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植物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对景观植物常见的病虫害认真把握和分析,正确地应用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目前,园林景观植物中常见的虫害主要包括:蚜虫类、叶蝉类、介壳虫、天牛、金龟子、毒蛾、袋蛾等,其中,最主要的为蚜虫和介壳虫。蚜虫也叫腻虫,是花卉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包括棉蚜、蔷薇蚜等,容易遭受此种病虫危害的植物主要有牡丹、、月季花等。蚜虫通常依附在景观花卉植物的嫩叶或花蕾上,主要吸收植物组织内部的养分,导致叶片萎缩、变色、弯曲,严重时甚至造成花卉枯萎甚至枯死。介壳虫种类繁多,生存性强,主要对月季、牡丹、玫瑰等植物产生危害,介壳虫的分泌物中产生大量的蜜露,容易滋生各种霉菌,使景观植物上出现黑色的霉斑,从而危害花卉健康生长。

2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2.1正确采用虫害防治措施

在园林景观植物虫害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虫害进行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在常见的蚜虫类虫害中,应该使用3%莫比郎乳剂2000~5000倍液,或者使用32%的杀蚜净乳油1000~2500倍液,同时,针对盆栽的花卉植物,也可以采用烟草石灰水进行防治。又如,针对介壳虫类的虫害,在冬季时节,一般喷1次10~15倍液的松脂合剂用于消灭冬季的雌虫;在春季发芽前,在喷30~50°Be石硫合剂消灭;在若虫期喷洒50%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花卉植物的生长期,采用大夫防虫注干液,将药液注入树干。

2.2以植物免疫为基础

所谓植物免疫也叫法规防治,是用于防治虫害的基本措施,因此,植物的免疫关十分重要。在对苗木和花卉调入时,应该实行严格的植物免疫,发现有害生物则应该及时除害,加大植物免疫力度,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地损失。

2.3合理使用各种诱杀技术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有不少景观植物是从国外引进,这些苗木品种被引进进来时,也有可能会引进其它苗木病虫害进来,因此,在加强检疫的同时,还要重视各种诱杀技术的应用。在对景观植物进行诱杀时,应该以害虫的趋化性和趋光性为依据,进而将害虫诱集到一处集中进行灭杀。目前,常用的诱杀技术主要有灯光型灭杀技术,色胶板诱杀技术等。这些灭害技术操作起来快捷、简单,而且投资少,应用效果好,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

2.4科学应用园林技术措施

园林技术措施的防治必须通过对园林栽培技术进行改进,通过对环境的完善使园林景观不容易发生病虫害,从而有利于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一方面,在对园林景观植物进行规划设计规划时,应该在综合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减少本地区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害的植物。这样既减少了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又不需要增加投资成本,也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病虫害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绿化树的选择上,以抗病虫品种为主,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为主,尽量选择耐寒性、耐热性好的植物品种。除此之外,加强养护管理,在植物养护中,积极对其进行施肥、修剪、松土等,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的养分,还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来源,提高植物的通风透光性。

2.5积极采用生物农药措施

生物农药实现了“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理念。一方面采用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治疗。生物农药对虫病的控制是持久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它可以长期持续的对虫害发挥控制作用,这也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生物天敌一旦建立起自己的群种,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虫害发生控制作用。

3结语

园林绿色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仅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能为提高人们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园林景观植物除了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积极重视园林景观病虫害的防治,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有效防治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同时,还要加大对园林景观植物管理人才的培育,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园林景观植物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卢颖编.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生物技术及应用就业前景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水处理技术;园林景观;水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90-02

1概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在房地产项目中还增加了园林绿化和景观水体的设计。但是因专业的不同,很多设计师只考虑水景的外在表现,却忽视了水景内在的水质。目前,对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主要所采取的是生态水处理技术,这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2景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园林景观用水出现水体污染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景观水是封闭状态,属于死水。这样的水体缺乏流动性、复氧能力差、生物氧化有机物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水体自净能力差;二是景观水中缺少净化水质的生物链。在净化水体方面,生物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园林景观水都没有完整的生物链系统;三是因外界影响因素造成的一系列污染。如:碎屑、垃圾、扬尘、树叶、雨水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经过溶解、沉淀、腐烂这一过程,就必将导致水体质量出现恶化;四是园林景观水内源污染。内源污染指的是融入到水中的物质本来不具有污染水环境的能力,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在水中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破坏水体质量的水污染物质。

3对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分析比较

景观水的质量,一般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但是对技术指标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水景都有视觉效果要求,如:常年保持水质清澈见底、无臭味、水色自然、能养鱼和植物。因此,设计者们在选择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正常的水质维护及受到暴雨冲刷后景观水能够迅速恢复水质,在系统运行中要具有强大的抗冲击能力,这样既不会影响到水处理效果,同时水质也达到了设定的要求。

目前,园林景观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及组合技术等。在物理技术中,过滤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此技术是利用特殊的滤料对池中的污染物进行隔离过滤,随后清水再返回景观水池。随着时间的积累,滤料上的污染物逐渐积多,阻碍了水流,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过滤效果。在处理景观水时,由于物理技术无法解决蓝绿藻的爆发问题,因此还不能单独应用。

化学技术可以分为直接处理与间接处理,通过干扰细胞物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及酶的活性对藻类及细菌进行处理就属于直接处理;为控制藻类及细菌的生长而改变它们的生长环境,这就是间接处理的表现。化学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易对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在景观水处理中单独使用,只是在特殊时期作为临时措施可以采用而已。

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或生物制品来调节水生态系统的结构,转移、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恢复水体的技术。此项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无法稳定发挥出作用。尽管如此,这类技术能充分利用自然来净化与各类生物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也成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组合技术是将以上技术进行组合,将各种技术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如:微生物-生态强化修复技术、生物浮岛+曝气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加药气浮技术、水生植

物+改性黏土技术都是利用了组合技术。通过深入研究景观水体变质的原因,我们已经发现主要污染源分为外源污染物(补充水、化肥、农药、雨水)和内源污染(动植物残体、植物、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而引起富营养化的源头就是水体(尤其是封闭水体)中的氮磷。

园林景观水的水质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将其彻底解决,所以就要运用组合技术来对景观水体进行标本兼治,通过短期治理和长期治理的结合将藻类去除,从而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保持了水体系统的生态平衡。

4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以下我们以某城市建设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人工湖为例,湖心内设有花园,还带有喷泉设施。由于人工湖中的藻类物质迅速成长,且带有恶臭,已经出现鱼类死亡的情况,到广场散步的居民也越来越少。鉴于这种情况,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工湖的水环境,使湖内的水体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清澈、洁净、净化污染。

人工湖多建于人群密集的地方,在水处理过程中,还要保证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选择无噪音的处理方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采用微生物处理方式来修复水体质量。在应用此方法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4.1选用符合标准的微生物

微生物能加速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加快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转化,应尽量采用人工选育培养出的生物修复菌种,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高效微生物光合细菌等。以上这些菌种在消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藻类生长,从而增加了水体溶解氧污染物的能力,净化了水质。

4.2注意用无机营养盐来处理问题

采取水生植物处理方式,分解景观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之后有机碳会转化为CO2从水体中排出,最后有机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机营养盐类,并滞留在水体中。如果长期将这些营养盐滞留在水体中,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必然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藻类泛滥。因此,如果要利用水生植物处理的方式,就应注意分解后营养盐物质的消除问题,以免再次产生藻类生长过快的问题。另外,为了使有机氮、磷等物质转化的无机营养盐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高等水生植物是较好的选择。高等水生植物与藻类一样,都是初级生产者。高等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分泌化感物质,此类物质既能抑制藻细胞生长,也能使无机盐类的转化和积累逐步减少,推进实现了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5结语

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城市园林景观成了一道重要的风景线,其中景观水是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生态水处理技术做了简要的分析,将该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中去,可从根本上改善水体环境,发挥出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总之,生态水处理技术已经是水污染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以较低的成本为人们创造出了和谐的生活环境,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童宁军,潘军标,赵琦.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的

研究[J].中国园林,2011,(8).

[2]王振健,唐永顺,石立岩.城市景观水体的合理开发

与利用对策——以中国江北水城聊城为例[A].中国

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

[C].2006.

[3]闫淑君,洪伟,吴承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

建设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9,(8).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十二五计划(收集5篇)
  • 下一篇:防治安灾害事故(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